顺治身体快不行的时候,就得考虑下一代皇上继位的事儿了。虽然他不是个特别好的皇帝,但在这件事上极其认真。然后一认真就跟老妈孝庄闹了分歧。老妈把孙子玄烨培养的很尽心,就想着他继承大统。而顺治自己觉着儿子太小,非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堂兄弟岳东。
老妈一听儿子要把皇位给堂兄,当即就想掐死他。有好几个儿子不考虑,去选一个外人,咱理解不了咱也不敢问。孝庄觉着,岳东和顺治虽然是同宗兄弟,可毕竟是旁支,并不是皇太极的儿子。让他继位,那自己如何面见皇太极和祖宗。顺治也是个死脑筋,就不喜欢这个有眼光有谋略的老妈,于是二人就僵持着。
孝庄着急啊,天天抱着枕头想办法,饭也不迟水也不喝。突然就想到了一个人,此人是德国的传教士汤若望。他不是本国人,说话会很公正客观。况且他明末就来了中原,负责清廷的天文历法,为人有本事,顺治和他关系很好。
这个人发挥了关键作用。当时顺治病着,就在家躺着。汤若望就来看望顺治,照顾他饮食起居,没事儿就陪他说话解闷儿。聊着聊着顺治就说了自己的烦恼,汤若望就建议立玄烨为皇上,还说了两个原因:一是皇子立储天经地义,皇室血脉是正统的。二是玄烨得过天花能死里逃生,是个命大有福气的人。
顺治听后觉得有理,这才把玄烨立为了储君。康熙继位后,就让汤若望当了一品光禄大夫,也是个感恩的人。所以大清有盛世,也有这位德国大个子的功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