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室内刻有55个字,才明白李世民的为人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室内刻有55个字,才明白李世民的为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10 更新时间:2024/1/16 15:39:04

要说我国历史上最为开明的朝代,那一定非唐朝莫属了。而这种开明不仅仅是表现在诸多大国涌入唐朝学习,更多的是表现在唐朝各种各样的开明的制度。比如唐朝完善了前朝的科举制,不再限制有志青年的出身和门第,反而是创造出了让天下学子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

除此外唐朝时期宫中的大臣,以及镇守边疆的将军们也有很多都是外国人士。也正是大唐这种海纳百川的做法,才会让唐朝的盛名远扬海外。而创造唐朝贞观之治盛况的李世民却因为继位的手段不正当,被后人诟病。但是,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中,有一墓室篆刻的五十五个字却道尽了李世民的为人。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

从后宫中的争宠,再到前朝中的争夺皇位。皇宫中的政治斗争可不是表面上的那些小打小闹,而是涉及到朝臣乃至继承者的生死的。就像唐朝李世民那样,虽然有一身的功绩,但始终摆脱不了玄武门之变带来的污点。

李渊初建立唐朝的时候,册立的太子是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嫡长子,李建成的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建国前,李建成就跟着父亲李渊南征北战,并在各路战争中立下了诸多战功,也因此受到父亲李渊的重视。而这时的李世民虽然职位在李建成之下,但是其功绩却也不比李自成少到哪里。

在唐朝建立之后,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更是对唐朝做出了诸多的贡献。作为皇帝的李渊也是非常重视自己的这位长子,不仅挑选有能力的大臣来辅佐李建成,更是十分信任的把国家的一些事情交给李建成处理。

可见李建成是被李渊当成未来皇帝来培养的,当时李渊身边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这三个儿子,其他的两位儿子都已经早早的去世了。所以本着立长立嫡的传统理念,李渊肯定是会选择李建成的。

只是在太原大捷之前,李渊曾亲口说过谁能赢得这场战役,就会立谁为太子。可谁会想到,在李世民真的在太原之战中凯旋之后,李渊却失信了。他没有立李世民为太子,反而是立了李建成为太子。虽然当时李世民也不是特别相信李渊的承诺,但是李渊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还是让李世民为之恼怒。

从客观上来看,李世民的功绩要远远大于作为太子的李建成。但就是因为李建成是嫡长子,所以李世民就没有机会坐上皇位。加之李渊知道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兄弟之间的矛盾。

但三人都是自己的儿子,李渊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兄弟之间的这种隔阂。久而久之,李渊这种拉偏架的行为彻底的让李世民寒了心,虽然这还不是导致李世民兵变的直接原因,但多少会影响到李世民的情绪。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还李世民清白

如果李世民不发动这场政变,就凭借他手中的军权以及身边的关系网,都会威胁到李建成的皇位。所以,李建成登上皇位的第一件事也会是想要解决李世民。在此之前,李建成就曾经暗中联合弟弟李元吉一起,在朝廷内外陷害李世民。父亲的偏爱,自己亲兄弟的为难都让李世民开始了自己艰难的自保之路。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集团发动了震惊历史的玄武门之变。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均死在李世民的手上,在这场政变后的两个月李渊也宣布禅位给李世民。

自此,唐朝迎来了新一任领导人,同时开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所以真正的历史上,李世民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却没有迫害自己的父亲。皇权和兵权都在自己的手里,李世民没有任何理由再去杀害自己的亲生父亲。

玄武门之变后,世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人理解他发动政变的根本原因,但是也有人埋怨他残害手足的冷血做法。直到2005年,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的墓室内,人们发现的55个字,才算是让李世民的为人被世人所了解。

“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师 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 葬於 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这五十五个字就是刻在李建成墓室上的内容,这个内容中就简单的记载了李建成去世的时间以及埋葬的地点,而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却没有提及一笔。

可见当时的政变对历史乃至唐朝都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也因此在李建成的墓碑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李建成虽然没有成为皇帝,但是他的政治才能是不能够被历史所抹掉的,李世民心中对这件事还是十分明了的。因为才会把李建成的谥号改为“隐”。

李建成被称为隐王,就是代表他作为皇子比较平庸。李世民作为政变的胜利者,是可以选一些贬低的谥号给李建成的,但是李世民在经过内心的挣扎后,还是给李建成选择了一个比较普通的“隐”字作为谥号,因此可见李世民的政治谋略和宽宏的心态。

总结

其实后世的史学家们对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还是保持着比较客观的态度。因为皇位之争向来就是一场场的腥风血雨,即便不是李世民也会有其他人来发动政变。而作为亲兄弟的李建成,也是害怕李世民威胁到自己,并在暗中寻求各种势力来打压李世民。所以,只有站在权力的至高点,李世民才能保全自己和自己的势力集团。

本是同根生,奈何还要尔我诈。想必李世民兄弟也不想这样的以命相搏,但是俩人的身后早就不是孤单单的自己了,而是一众支持和维护自己的跟随着。即使为了他们,俩人也要再堵上一切去搏一搏。只不过,李建成最终沦为了政治牺牲品,而李世民成了千秋万世的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知道女主武氏的预言,为何还留着武媚娘,竟是因为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媚娘和李世民的缘分,李世民和武媚娘到底什么关系,李世民为什么救武媚娘

    咱们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唐朝非常著名的皇帝,也是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咱们都知道此人具有做领导的一切潜质,就从他能够手刃自己的父亲兄弟就可以看出来,李世民此人具备领导人的残忍,经历了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亲兄弟,并逼迫父亲李渊让位,从此李世民就是这唐朝的皇帝了。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这个人很有

  • 杨贵妃死亡之谜:马嵬坡上她究竟有没有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白居易称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写下《长恨歌》,叙述了她和唐玄宗的爱情悲剧。“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原本贤明君主为了杨玉环荒废朝事,每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统治阶级的腐朽使得社会矛盾逐渐几乎,安禄山趁势发起兵变,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带领杨玉环等人逃出皇宫,往蜀中避难。一行人

  • 鼎盛时期的唐朝为何会输给小国新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和新罗,唐朝为何灭不了新罗,唐朝与新罗密切交往的原因

    然而,令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就在唐朝如日中天的时候,它却在争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中输给了一个叫新罗的小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要说到唐朝和新罗关于朝鲜半岛的控制权之争,还得追溯到中国的隋朝时期开始说起。当时朝鲜半岛主要由三个政权所统治,他们是:高句丽、百济、新罗。由于朝鲜半岛北部(高句丽统治区域)在西

  • 隋朝如何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富有到几乎没有王朝可以比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是怎样成为强大的王朝的,隋朝历史走向,隋朝比唐朝富有吗

    《通典·食货典》上曾这样描述过隋朝的富有,那就是"隋代储资遍天下",大概意思就是隋代的时候,各地的储备物资都有非常大量的储备,即使发生什么灾祸,这样大量的储备物资也可以减少百姓的伤亡。如此看,隋朝确实是很富有的,但是隋朝一共才经历了三位皇帝的统治,这其中的统治者不乏暴政,那隋朝到底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

  • 白居易晚年成了一个好色的老头,姬妾上百,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白居易晚年的奢靡生活,白居易的真实命运,白居易

    年少时,白居易是个痴情人,与邻家女孩青梅竹马,却没有结果;中年时,娶了同事的妹妹,却还在惦记着心头的白月光;到了晚年,白居易更是放浪形骸,不断纳妾,成了后人眼中的好色老头。这个写出《长恨歌》的男人,了解了他那场烂俗且虐心的初恋,也许会改变你对他的认知。01初恋湘灵白居易,公元772年出生于河南新郑,

  • 生前不屈于唐太宗,薨后武则天哀痛废朝,唐玄宗立碑的抗倭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治国共同点,关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故事,唐玄宗怎么评价武则天

    大唐能达到如此无与伦比的辉煌灿烂,就离不开自唐初开国以来前赴后继、历代都无法比拟的如林将星,太宗李世民钦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自不必多说,凌烟阁之后广为人知的,恐怕也要数中唐之后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李光弼了,而有力衔接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诸多不世名将们,却往往被人云亦云遮掩住同样炫目的光彩。今天我们要

  • 唐军处决单雄信的时候,是李世民擅自决定,还是请示李渊后才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杀单雄信埋下什么祸根,李世民为什么要斩杀单雄信,单雄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杀的

    首先要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单雄信也是在穷途末路的时候,跟着王世充投降的,他原本是李密的部下,李密被王世充击败之后,他就归降与王世充,死心塌地的给王世充卖命,在武德三年的时候,李世民带领着唐朝军队讨伐王世充,单雄信多次带着军队和唐朝军队作战,还有一次差点把李世民给伤了,幸亏是尉迟敬德及时救护。单雄信这才

  • 唐肃宗收复长安,邀请父亲回京复位,唐玄宗却惶恐不安茶饭不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肃宗与唐玄宗的争执,唐肃宗挫败唐玄宗势力的四起事件,唐玄宗是不是被唐肃宗赶下台的

    唐肃宗先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高兴地不得了,觉得安庆续的叛军不过尔尔,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也就没着急着趁势追歼溃逃之敌。但有一件事,唐肃宗却急着去办,那就是接回远在四川的父亲唐玄宗。这件事看起理所应当,简单易行,其实不然。就在唐军攻克长安的时候,唐肃宗就给唐玄宗上表,请他返回京城重新做皇帝,自己仍回东

  • 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传说杨贵妃并没有被赐死,真实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杨贵妃因何而死,历史上有真实的杨贵妃吗,历史上的杨贵妃有没有死的

    杨贵妃本是寿王妃,却被公爹抢了去做妃子,不顾人伦,只贪图享乐,以美色吸引了大自己34岁的李隆基,却被粉饰为千古爱情绝唱,来了一场爷孙恋,千娇百媚的杨贵妃得到万千宠爱,最终却惨淡退场,那么杨贵妃的结局到底如何呢?让我们梦回大唐,去看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最终落得怎样的结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六

  • 唐朝最凶残的书生,以一己之力,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位书生原本是一位盐商的儿子,从小就有凌云之志,可奈何多次科举都名落松山,于是便愤恨写下了这首诗,他与其他读书人不同,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是文雅,而是充满着刀光剑影,他的出现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他就是被号称“冲天大将军”的黄巢。黄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