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宠爱太平公主,为何却将女儿心爱的丈夫,薛绍给活活饿死

武则天宠爱太平公主,为何却将女儿心爱的丈夫,薛绍给活活饿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730 更新时间:2024/3/2 22:46:38

据史料记载:“假万年县为婚馆,门隘不能容翟车,有司毁垣以入,自兴安门设燎相属,道樾为枯。”就是说太平公主的婚车太过宽大,以致不能通过,于是就把县馆的围墙拆了,这才通过。而且当时用来照明的火把,都把沿途的树木给烤焦了。可见这场婚礼的盛大。

起初武则天薛绍这个女婿十分满意,太平公主也十分满意,这原本是一段美好的姻缘。但是两人成亲不久,武则天就突然向薛绍下手,不仅将他痛打一百大板,还关在牢里把他活活饿死了。

武则天一直宠爱太平公主,而且对女婿薛绍也十分满意,为何却将女儿心爱的丈夫,给活活饿死呢?太平公主新婚不久,武则天怎么忍心这么快,就让女儿成寡妇呢?

武则天之所以处罚薛绍,是因为他的哥哥薛顗,参与了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事件。但薛绍本人并没有参与,不过受到连坐,才遭到武则天的处罚。既然薛绍本人没有谋反,那完全可以罢官,或者流放就是了,为何硬要处死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武则天处死薛绍,是因为不爱自己的女儿吗?显然不是,她依然疼爱太平公主,只不过她对于女儿的爱,远不及对权力的爱。

众所周知,母爱是最伟大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但武则天是不同的,对她来说,自己非但不会为了子女牺牲,而且有必要的话,还可以牺牲子女。

就好比她为了陷害王皇后,不惜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掐死。为了掌握权力,她也不惜杀死自己的儿子。李显李旦虽然保住了性命,可也是被她又立又废,自己毫无话语权。

为了权力,就连子女的性命都可以牺牲,更何况是女儿的婚姻。所以尽管太平公主很喜欢薛绍,薛绍本人也并未谋反,可武则天照样不能让他活着。而她之所以处死薛绍,就是为了给女儿,重新安排一桩婚事。

当时武则天先是拥立李显登基,可李显皇帝做得不错,大臣也都很支持他。武则天见情况不妙,便废了李显,又让李旦坐上了皇位。李旦为了保命,不敢和母亲对着干,于是什么都由武则天做主。

可李唐宗室看不下去啊,很多人便站出来反对武则天。武则天这才知道,光是控制住李旦还不够,要想李唐宗室和大臣顺从她,就必须要增强自己的势力。怎么增强呢?外人显然靠不住,就只有提拔娘家人。

但一时要让他们直接参与进来,必定会受到诸多阻拦,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联姻的方式,让他们顺理成章参与进来。于是武则天就将目光转向太平公主,她疼爱这个女儿,为了保证女儿将来,就要为她选个更合适的丈夫,而这个人显然不是薛绍。

就这样,在武则天的主导下,薛绍被活活饿死在狱中。而太平公主也如武则天所愿,嫁给了武攸暨,可她并不喜欢武攸暨。甚至因为母亲害死丈夫,而对武则天心存怨恨,却又不敢表露。

武则天认为这是最好的安排,既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又为女儿选择了合适的丈夫。可她不知道,正是因为此举,才真正害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从小都很温顺可爱,所以不仅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众位皇兄也对她宠爱有加。后来嫁给薛绍,夫妻俩感情也一直很好,太平公主贤良淑德,一心想和丈夫过着幸福的日子。

直到武则天害死薛绍,并逼她嫁给武攸暨后,太平公主的想法开始改变。她渐渐开始放飞自我,不仅生活变得放荡起来,还对政治产生极大的兴趣,甚至幻想着要做“武则天第二”。

于是,她开始不断参与到政治中,先后拥戴李显、李旦复位。可也因为这样做,丢掉了自己的性命,最终被侄儿李隆基处死。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司马攸:具备皇帝的优秀品质,身死导致国家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世之楷模,失之交臂司马攸很幸运,他一出生便有机会摘取由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种下的果实;司马攸又是不幸的,明明具备皇帝的一切优良品质和有利条件,却不敌“命运”二字,被自己的亲哥哥忌惮了一辈子。不知道未来走向的司马攸在家风的熏陶下安然成长,没有爷爷、祖父和父亲那般铁血强腕,“清和平允,亲贤好施

  • 历史上的张昌宗有何魅力?凭什么能同时服侍武则天、太平公主母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昌宗,武则天和张宗昌,武则天时为啥要杀掉张氏二兄弟

    可无论哪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人愿意做时代的先锋者,总有一些人愿意冲破牢笼和枷锁,总有一些人愿意剔除封建之壁垒,所以他们成为了被史书所留下姓名的人。纵观历史的长河,被史书所留下姓名的女性不在少数,但唯有武则天一人站在了权力的中心,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在男权社会中,男性站在了权力的中心,为了展现出自己至高

  • 唐太宗是胡人还是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也是一个鲜卑化的汉人。关于李氏家族的血统,学者历来有所争论。有人说这一家族是少数民族,冒用了汉族血统。早在唐代李世民当上皇帝的时候,就有一个和尚当面对李世民说李唐隐瞒自己的出身,乱认祖宗。唐释彦琮在《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中记载,法琳大师对唐太宗说:“弃北代而认陇西,陛下即其事也。”您

  • 南北朝时刘宋历代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宋帝王简介,刘宋历代皇帝主要事迹,南北朝刘宋皇帝介绍

    刘翘,字显宗,汉朝楚元王刘交嫡系后裔。420年,刘裕称帝后,追尊为孝穆皇帝。宋武帝刘裕(363年—422年),字德舆。刘宋建立者。420年—422年在位,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在位期间,崇尚简约,实行“义熙土断”,集权中央。两次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战功赫赫。宋少帝刘义符(406年—

  • 唐朝秘史:突厥十倍于唐军,为何惨遭大败?原来李渊有三大法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渊突厥,唐军与突厥最惨烈之战,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变化

    这时的李渊和李世民,还没有举兵公然反隋。突厥趁隋朝内乱,集结十万大军,悍然南下!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厥大军,杨广下令,让李渊前去抵抗。可是事发突然,李渊手上能够调动的军队,只有区区一万人,突厥人本就高大,作战勇猛,又该如何对抗这浩浩荡荡的突厥十万大军呢?以一当十,显然,这并不实际。世人只知道李世民打仗有

  • 为什么哥舒翰要率领唐军以弱击强?756年07月14日唐玄宗撤离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名将舒翰,唐玄宗对舒翰的评价,唐玄宗为什么要催促哥舒翰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为什么哥舒翰要率领唐军以弱击强?756年7月14日:受到安禄山所率领的部队不断推进的影响,中国唐朝皇帝唐玄宗立刻撤离当时的首都长安。安史之乱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战役,就是潼关之战。在安禄山军事实力占优,军队锐气最强盛的时候,10多万唐军却

  • 唐朝时期,达官显贵以拥有“昆仑奴”为傲,昆仑奴究竟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有昆仑奴吗,中国唐朝时候的昆仑奴都去哪了,唐朝的昆仑奴都去哪里了

    诗中的“昆仑”有人认为是巍峨壮丽的昆仑山,还有人认为是体壮如牛,侠肝义胆的昆仑奴。唐朝作家裴铏,在被金庸先生誉为中国第一部侠义小说的《昆仑奴》中,刻画了一位豪情万丈的昆仑奴形象,在后世流传极广。盛唐时期,昆仑奴与新罗婢、菩萨蛮一道,并称为豪贵之家的“炫富三宝”。家里没有这三种仆人,出门都不好意思说是

  • 丘行恭救过李世民,参加玄武门,真正佐命功臣,为何没上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丘行恭和李世民的关系,李世民凌烟阁,丘行恭到底多厉害

    丘行恭家族在唐初一门六公,父亲丘和在武德四年,当时是隋朝的交趾太守,率领一郡之地投降大唐,因功上柱国,交州总管、谭国公。丘行恭在《旧唐书》的评价:“行恭善骑射,勇敢绝伦。”他本姓丘敦氏,祖籍河南洛阳,鲜卑族。隋末,他和大哥丘师立在家乡郿城,拉起一万的兵马起义,同时保护郿城不被袭扰。他大哥就是娘子军中

  • 刘伯温推算明朝国运只说了四个字,没想到竟然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伯温预测明朝多少年,明朝的魔咒刘伯温之死,明朝神算刘伯温精准预测

    话说朱元璋夺得天下后,为了保护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基业,防止功臣们坐大后威胁到朱家王朝的江山,于是就开始大杀功臣。对于老谋深算的刘伯温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他也明白“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于是就托病向朱元璋请辞,想告老还乡不问世事。但朱元璋深知刘伯温的能力,哪里肯放他离去,于是就找了个理由想留住刘伯温,

  • 明宣宗朱瞻基谋立两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宣宗朱瞻基简介,明宣宗朱瞻基后妃子女,明宣宗朱瞻基皇长子为谁所生

    朱瞻基,中国古代历史上明王朝的第五位君主,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中少有的皇太孙,并且被认为是“好圣孙”,更是罕见地与自己的太子父亲同时并存,因为历史上大多数皇太孙是太子突然去世,皇帝就把自己的嫡孙立为储君,即皇太孙!由此可见,立朱瞻基为皇太孙的明太宗朱棣是极为认可自己的嫡长孙,虽然朱棣特别喜爱自己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