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太监是顺治帝身边最受宠信的一个,可是在康熙当了皇帝以后,太后却特别着急的就把皇帝身边的这个太监给匆匆处理掉了。当时的吴良辅已经出家了,可是太后仍然不罢手,还是从寺庙里把他给请了回来,孝庄列举出来了这个太监的两条罪状,一个是他私自就改动了清朝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因为他把内务府按照明朝的制度改成了十三衙门。
另外一个罪状就是说他贪污贿赂,这两天罪状单独挑出来一天都能够置这个太监于死地,孝庄就这样把这个太监给处理掉了。虽然看起来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孝庄为何不在顺治还在的时候就检举这个太监呢,反而是等到顺治去世了以后,再加上这个时候的吴良辅已经是一个出家人了,即使以前是做了许多不好的事情,这个时候的他也已经对太后没有影响了。
而孝庄之所以这么做,肯定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吴良辅本来是皇帝身边的太监,他的职责是很重要的,他应该好好的教导皇帝,将皇帝慢慢的培养成一个完美的人。可是实际的情况却完全反了过来。这个太监不仅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反而还让皇帝沾染了许多坏毛病,而对于皇帝的死亡,有的说是因为董鄂妃的去世,因为爱情所以皇帝也就没有继续活下去的动力了。
而在这件事情中,这个太监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本来孝庄就不喜欢这个这个女人,而这个太监还在皇帝的身边瞎搅和,不管怎么样,他都应该是孝庄看不顺眼的一个人,甚至是会非常的痛恨他,自己的皇帝儿子都是应该这个太监才有了最后这样的结果,作为一个母亲怎么会不心痛呢,只有亲自解决了吴良辅才能够消除自己心里的不痛快。
另外,吴良辅根本就不是一个简简单单教坏顺治的太监,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将清朝的内务府还做了变动,他这样做很明显就是在干涉朝政。而中国历史上,往往让太监们干涉到其中的一些朝代都离它的腐败和灭亡就不远了。清朝有这么多的经验教训可以吸取,自然就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了,但是这个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吴良辅。
顺治已经去世了,虽然康熙当上了皇帝,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年纪还特别小,什么也都不懂,大局还是得太后来掌控。她作为一个掌管权力的人,必须得有自己的手段,她这样做也是有明显的目的的,只有把他给解决掉了,才能警示给其他的太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这样一来,就会防止后来的太监们有任何干涉朝政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