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乐不思蜀的背后,是刘禅精明的自保,还是郤正保全旧主的一片苦心

乐不思蜀的背后,是刘禅精明的自保,还是郤正保全旧主的一片苦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99 更新时间:2024/2/1 9:39:59

司马昭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还没心没肺的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对于乐不思蜀这故事,历来有两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刘禅是个昏君。司马昭在款带刘禅的宴会上演奏蜀乐,这不是体贴客人,而是刻意羞辱。蜀汉旧臣都被勾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啜泣,这是正常人的反应。可是刘禅却没有丝毫悲伤的样子,反而没心肝的享受这场筵席。

这完全说明,刘禅根本就是个昏君,一点亡国的羞耻感也没有。第二种刘禅是精明的自保。这个观点认为,如果刘禅在筵席上表达出怀念蜀国,透露想回蜀地意图。司马昭向来多疑,为了杜绝后患,一定会杀了刘禅和所有蜀汉旧臣。

因此刘禅看破司马昭的试探手段,故意装作没心没肺的样子自保。

对于这两种说法,笔者个人倾向第二种,但要补充的是,这个精明的自保之策,并非刘禅想出来的,而是蜀汉旧臣,郤正

大家可能对郤正不太熟悉,因为他在蜀汉灭亡之前,不过是六百石的小官,无足轻重。不过其实郤正就是那个在乐不思蜀故事中,对刘禅建议应该要装作难过的样子,并以先人坟墓,都在蜀地,希望司马昭可以放刘禅回蜀。

笔者之所以说这自保之策是郤正提出,是因为他在蜀汉虽然官小,但他曾经和黄皓比邻共事三十年。在黄皓飞黄腾达,大权独揽后,郤正不为黄皓喜爱,可是也不为其所憎恶,继续作个小官。

陈寿评郤正“行止,君子有取焉”,一个有原则的君子,能和小人共事三十年,不被其所喜,也不为其所憎,说明这人应对进退得宜,深懂自保之道。

蜀汉灭亡后,曾经身居高位的蜀汉大臣,都只盘算着自身前途,没人在意旧主刘禅。唯独郤正和张通这两个小官,却抛家弃子,一路伴随刘禅去洛阳。在洛阳,刘禅更是有赖于郤正的指导,行事举止、应对进退都没有错误。刘禅还感慨叹惜,后悔太晚注意到郤正。

从这来看,乐不思蜀刘禅的改口,其实就是郤正为了打消司马昭的疑心,故意教刘禅讲的很不像他会说的话。从结果来看,郤正的计策非常成功,他不仅让刘禅在洛阳安度余生,并且也让自己获得西晋政权的赏识,封官授爵。

想来,所谓的忠臣,除了那些安邦定国、扶危定倾的大才,也应该有像郤正一样,在危难之际不抛弃自己的君主,并且能提出有效的计策,保全君的生命的人才是。

更多文章

  • 引爆三国乱世的,是董卓的暴虐无道,还是韩馥的狼子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时期韩馥结局,袁绍韩馥,韩馥的人物生平

    一、文武双全董卓字仲颖,陇西人,在东汉末年没混过小流氓的,出来都不好意思当军阀,这个流氓有文化,董卓不但有才学,更是臂力惊人,骑射之术上等的武将人才,可见得家里是有培养有期待的。汉桓帝末年,董卓加入了羽林军,羽林是汉武帝所创的特殊部队,惯例一直是从西北六郡的良家子弟中挑选干部,对于西北官员的子弟来说

  • 怒鞭督邮的,究竟是张飞还是刘备,他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飞鞭督邮用的什么,打督邮的是张飞还是刘备,张飞怒鞭督邮视频

    按照正史,打督邮的人其实是刘备,《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汉灵帝末年,黄巾之乱兴起,各州郡都组织义军,刘备就是其中一只,他跟随校尉邹靖打黄巾军,因功被朝廷任命为安喜县尉。有次督邮因为公事的原因到县里面公干,刘备主动拜访,督邮却拒绝见面。刘备被拒绝后,就带着人直接冲入驿馆绑了督邮,打了督邮二百杖后,将督邮

  • 她是侍女出生,被汉武帝相中做了38年皇后,以身作则一生贤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汉武帝一生宠爱的四个女人,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女性

    这位女子就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她不仅从小鸟变成凤凰,而且自己的弟弟和外甥也是非常有名的大将军,都是为了朝廷立下了大功的将军。卫子夫起初作为平阳公主身边的一位侍女,在一次汉武帝拜访平阳公主的时候看到了卫子夫,后来便宠幸了她,她也就顺利成为了宫中的一名妃子。但是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哪个皇帝都是妻妾成群

  •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演义中有四点不实之处,你应该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18路诸侯讨伐董卓成功了吗,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都有哪些,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于是,十八路诸侯纷纷响应,分别起兵。虽然整个讨董虎头蛇尾,不过诸侯联军讨伐董卓代表中央政府权威低落,东汉诸侯割据的开始,《三国演义》这段大致还是于史有据的,不符史实部分,主要是以下四点。一、讨董发起人不是曹操《三国演义》中讨董发起人为曹操,但其实是东郡太守桥瑁才是发起人。《三国演义中》曹操是讨董发起

  • 从东吴四大都督的遭遇来看,诸葛亮若当初投奔孙权,绝无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从孙权的手下大将们的遭遇,以诸葛亮这么严谨的个性,大概会被冷冻起来,如果掌兵权大概死定了。孙权和刘备的性格不同,刘备待人推心置腹,待过刘备手下的,甚少叛离。就算不得已叛离,依然心念旧主。最有名的代表是关羽,曹操这么礼遇他,关羽依然挂冠求去。孟达投降曹魏时,还写信给刘备表达歉意,黄权更是终身不忘故国

  • 曹操费尽周折赎回蔡文姬,是源于爱慕之情,还是同门之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赎回蔡文姬,曹操与蔡文姬32集免费观看,历史上蔡文姬与曹操的关系

    从年龄上来说,曹操西元155年生,蔡文姬西元177年生,二者相差22岁,年龄差距或许不是问题。西元184年黄巾贼乱,文姬七岁。西元189年董卓入主洛阳,同年曹操回到陈留郡(文姬亦为陈留圉人)征募乡勇,文姬仅十二岁,这个时间点以前是曹操最有可能与蔡文姬认识的时间,之后曹操便忙于讨伐董卓。蔡邕死(西元1

  • 曹操麾下六大谋士,谁才是第一谋主?不是郭嘉,司马懿也排不上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麾下十大谋士排名,郭嘉司马懿,曹操早期六大谋士

    先来看看何谓谋主?简单点说就是主要谋士,也就是曹操身边不可或缺和参赞军务最多之谋士,或者说他的主要职责是出谋划策,其实这六人之中纯粹的谋士也就荀攸、郭嘉和贾诩三人,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一来看一下。荀彧是个多面手,不仅军略出众,更厉害之处在于其内政方面的能力,早在汉献帝迁都许都后荀彧就出任侍中和尚书令

  • 孙坚到底有没有藏匿传国玉玺,裴松之为何如此相信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坚藏玉玺,孙坚私藏玉玺有多厉害,匿玉玺孙坚背盟约打一生肖

    这么一个忠义爱国的英雄,真的会做出藏匿玉玺,大逆不道的恶举吗?一、裴松之的支持陈寿《三国志》并没有记载孙坚捡到玉玺一事,此事主要见于韦昭《吴书》以及《山阳公载记》曰:《吴书》和《山阳公载记》结合起来,形成《三国演义》主要的剧情,孙坚军进入洛阳后拾获传国玺,不幸消息走漏,不但遭到袁绍的为难,更被刘表截

  • 曹操跟此人有托妻献子的交情,最终因两件事决裂,并杀掉对方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和谁有杀子之仇,关羽和曹操决裂的原因,曹操最著名的五个儿子

    张邈年轻的时候很有侠义之风,喜好接济贫困、助人为乐,有不少的壮士愿意归附于他,在当时名列“八厨”之一(厨,意思是能以财救人者),与度尚、王考等人齐名。曹操、袁绍年轻时喜欢游侠,屡屡听闻张邈的名声,便加意与之交往,三人渐渐地便成为好朋友,其中张邈与曹操间的关系最密切。张邈因为名气很大,所以被朝廷征召为

  • 曹操那么多诗句有两句堪称经典,一句劝酒专用,一句领导吹牛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流传的诗句01公元208年的时候,曹操把反叛的乌桓给打败了,然后又将袁绍的残余势力消灭殆尽,可谓在北方已经没有了威胁,曹魏集团也算在北方站稳了脚跟,但是一代枭雄的曹操不仅仅满足于眼前的成就,准备南下讨伐吴国和荆州,此时的曹操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53三岁的老人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