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坚到底有没有藏匿传国玉玺,裴松之为何如此相信他?

孙坚到底有没有藏匿传国玉玺,裴松之为何如此相信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7 更新时间:2024/1/26 11:13:19

这么一个忠义爱国的英雄,真的会做出藏匿玉玺,大逆不道的恶举吗?

一、裴松之的支持陈寿《三国志》并没有记载孙坚捡到玉玺一事,此事主要见于韦昭《吴书》以及《山阳公载记》曰:

《吴书》和《山阳公载记》结合起来,形成《三国演义》主要的剧情,孙坚军进入洛阳后拾获传国玺,不幸消息走漏,不但遭到袁绍的为难,更被刘表截断归途,最终客死异乡。

有趣的是,《三国志》最大的注解者裴松之对于孙坚匿玺一事完全不信,他认为孙坚在反董联军中素有忠烈之名,若得玺而潜匿不言,就是阴怀异志,忠臣决不会这样。韦昭是吴人,他这么写是为了吹捧开国先祖,以为说孙坚捡到玉玺,代表孙吴是顺应天命。

可根据《江表传》案《汉献帝起居注》:

如果孙家真的夺得玉玺,为什么当孙皓投降时,降表上只有金玺六枚,没有玉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孙坚根本没有发现传国玺。

二、孙坚的忠义有反对,当然也有赞成,有人认为天子有六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六玺代表的事情和意义不同,皇帝平常主要使用六玺办公,并不会使用传国玺。传国玺代表的国家世代传承,只会用在皇帝逝世交结的时候。

有学者更进一步指出,孙皓投降时降书上没有玉玺,是因为孙坚捡到玉玺后,袁术以孙坚的妻子为人质强行夺走,更以此称帝。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都献给曹操,曹操再还给汉献帝,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那关于孙坚匿玺,到底是裴松之对,还是学者正确,笔者的看法偏向后者。

裴松之认为孙坚不会匿玺的主要证据只有两点,一、孙皓降表中没有玉玺二、孙坚有忠义之名。第一点,袁术死后,徐璆盗玺,传国玺回到汉朝朝,降书上自然不会有。第二点孙坚忠烈这个说法更是一厢情愿,孙坚之所以被认为忠义,是因为他打董卓特别狠。

可在当时,董卓才代表中央反对他的人才是逆贼吧。讨董群雄口头上都说是要捍卫汉室,讨伐董卓这个奸臣,但实际上更多的是扩大地盘,彼此互相火拼。孙坚虽然打董卓战功赫赫,但他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反而体现孙坚轻视国法,暴戾、跋扈的一面,跟其他军阀并无不同。

说到底,孙坚就是个充斥野心和权力欲的枭雄,这样的人,裴松之哪来的自信担保孙坚不会藏玺。

更多文章

  • 曹操跟此人有托妻献子的交情,最终因两件事决裂,并杀掉对方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和谁有杀子之仇,关羽和曹操决裂的原因,曹操最著名的五个儿子

    张邈年轻的时候很有侠义之风,喜好接济贫困、助人为乐,有不少的壮士愿意归附于他,在当时名列“八厨”之一(厨,意思是能以财救人者),与度尚、王考等人齐名。曹操、袁绍年轻时喜欢游侠,屡屡听闻张邈的名声,便加意与之交往,三人渐渐地便成为好朋友,其中张邈与曹操间的关系最密切。张邈因为名气很大,所以被朝廷征召为

  • 曹操那么多诗句有两句堪称经典,一句劝酒专用,一句领导吹牛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流传的诗句01公元208年的时候,曹操把反叛的乌桓给打败了,然后又将袁绍的残余势力消灭殆尽,可谓在北方已经没有了威胁,曹魏集团也算在北方站稳了脚跟,但是一代枭雄的曹操不仅仅满足于眼前的成就,准备南下讨伐吴国和荆州,此时的曹操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53三岁的老人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流

  • 曹操麾下一奇人,性子比关羽还傲,计谋比贾诩更毒,却没人敢惹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最顶级的五个谋士,曹操身边最厉害的战将,曹操手下最强四大谋士

    在三国这样的乱世,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的原则也没错,所以贾诩的行为我们也不能挑出什么毛病,跟他一样特立独行的还有一人,即关羽,关羽虽然很有本事,但他性格非常高傲,看不起那些读书人,把它们当做腐儒来对待,甚至连黄忠这种的老将他也不放在眼里。关羽最终被东吴所杀,跟他骂孙权是狗或许有关系,像关羽一样

  • 刘备死前大喊一个人的名字,诸葛亮若是听了,三国局面将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死前对诸葛亮说的话,三国志刘备诸葛亮,诸葛亮是谁推荐给刘备的

    刘备死前大喊一个人的名字,诸葛亮若是听了,三国局面将改变说起刘备,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了吧,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最后成为了三国的雄主,他的一生当中离不开诸葛亮对他的帮助,本来蜀国情景一片大好,但是自从关羽死后,刘备丢了荆州,最后头昏脑胀的刘备发起了夷陵之战,最后兵败自己还在白帝城托孤于诸

  • 诸葛亮死后,刘禅做了4件事,刘禅真的怨恨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死后刘禅有什么反应,历史上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能坚守三十年吗

    在后人眼里,刘禅始终给人一种弱智无能的感觉,因此千年来把“扶不起来的阿斗”来比喻一个人无能。而诸葛亮却成了三国时智慧的化身,智斗司马懿,七擒孟获,甚至还研制了木牛流马,妙计接连不断。诸葛亮简真就是一个完美的化身,而这些印象都大来源于那本小说《三国演义》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曾对诸

  • 刘秀建立东汉后,怎样对待姓刘的了西汉宗室,壮大东汉宗室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秀简历,刘秀养子刘奉,刘秀传奇的一生

    汉朝被分为两个时期,东汉和西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前汉与后汉。东汉就是我们所说的汉高祖刘邦所创立的汉朝,而后汉则是刘秀创立的汉朝,说起这个刘秀呢,就大有说头了。按照古代的宗法来排的话,他根本就不算做皇亲国戚,因为他已经排到了五代之外,只能说在血缘上有一点皇家的血脉罢。。在刘邦创立汉朝之后,百废俱兴,刘

  •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三国就有三人负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曹操欲刺杀董卓失败,一路逃亡。被陈宫手下人捉住,陈宫以为曹操是忠义之人,于是弃了官,跟曹操一起逃亡。后两人如惊弓之鸟,误杀吕伯奢全家。路遇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当心他回家看到全家人被杀而报官,便杀了吕伯奢。在陈宫的质问下,曹操说了这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后来被流传开来,很多

  • “大老虎”萧何贪财无数,可为何最后却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何个人简历,萧何为什么不贪财,萧何儿子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一年,他奉秦王之命率60万大军前去讨伐楚国,秦王亲自为其送行,就在即将分别之际,王翦突然提出要秦王赐给他一些良田大宅。秦王很好奇,就问他:“将军出发吧,难不成

  • 董卓麾下人才济济,谋有贾诩武有吕布,为何还会失败?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卓为什么没贾诩,贾诩和董卓的关系,董卓是怎么打败吕布的

    武将:TOP、1 徐荣在《三国演义》里,徐荣是一个被夏侯惇交马数回,斩于马下的三流将领,但演义和历史往往是有出入的。但历史上的徐荣,可谓是一位名动一时的猛人。他的战绩足以令人瞠目结舌。他的记载虽然很少,却足以令他挤身三国一线大将行列。先是把全盛时期的孙坚打得溃不成军,而后又把曹操打败了;要知道孙坚和

  • 关羽有机会改变历史,却被刘备阻止,八年后依然耿耿于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让关羽守荆州,关羽对刘备做了哪些贡献,张飞关羽刘备搞笑结拜

    玄德领命上马,忽草中赶起一兔。玄德射之,一箭正中那兔。帝喝彩。转过土坡,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玄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