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死后,刘禅做了4件事,刘禅真的怨恨诸葛亮吗?

诸葛亮死后,刘禅做了4件事,刘禅真的怨恨诸葛亮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79 更新时间:2024/1/25 14:26:39

在后人眼里,刘禅始终给人一种弱智无能的感觉,因此千年来把“扶不起来的阿斗”来比喻一个人无能。而诸葛亮却成了三国时智慧的化身,智斗司马懿,七擒孟获,甚至还研制了木牛流马,妙计接连不断。诸葛亮简真就是一个完美的化身,而这些印象都大来源于那本小说《三国演义》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曾对诸葛亮说过一句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又对儿子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后人对刘备的托孤分析很透,从刘备托孤看,他对诸葛亮很放心,如果刘禅当皇帝不行,让诸葛亮完全可以取代他。但又对刘禅交待,对待诸葛亮,要像对待父亲一般。这实际也是让诸葛亮尽心辅佐刘禅,刘禅再昏庸无能,诸葛亮也不会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

但近来有些人在文章中,居然分析出刘禅恨诸葛亮的证据来了,甚至把不奔丧、不立庙、停止北伐、废除丞相都作为刘禅恨诸葛亮的依据,着实让人“佩服”,如果刘禅这样有心计,那统一三国就不是司马氏了。

下面咱们从史料记载的事件,看看刘禅到底恨不恨诸葛亮?

1. 奔丧之事。

诸葛亮作为蜀国除了刘禅就是他的地位,而诸葛亮死于军中,在古代全国为其奔丧也无可厚非。但《三国志谯周传》记载:“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诸葛亮死后刘禅即下令禁止奔丧,只有劝学从事谯周跑得快,到前线奔丧。于是有人认为,刘禅对诸葛亮生前专权十分不满,借“防止扰乱军情”之命,不让人奔丧。

其实刘禅这样做并没错,本来曹魏就害怕诸葛亮,现在诸葛亮死了,他们认为蜀汉没有主心骨了,当然会借诸葛亮大丧之计来攻打蜀汉。

诸葛亮与刘禅的确如父子一般,他曾在给刘禅的写的《出师表》中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既显示出长者的口气,又说明诸葛亮对后事有所交待。另外,诸葛亮埋葬点都不知道,虽然有野史记载很多,但至今诸葛亮埋在什么地方,连刘禅都不知道。这样安排,还奔什么丧?

2.立庙之事。

诸葛亮死后,蜀汉民众就要求给诸葛亮立庙。刘禅最初不同意,后来在民众和大臣的呼声下,才同意给诸葛亮立庙。有人就认为这是刘禅怨恨诸葛亮的表现。

据《襄阳记》记载:“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从这件事上并不能说明刘禅恨诸葛亮。汉朝四百年的历史中,还从来没有给一个大臣立庙的事。蜀汉作为汉朝续命的王朝,刘禅再糊涂,他当然懂得宫中的礼仪及规制,不可能逾越礼仪去做事。但后来刘禅做了,就能看出刘禅对诸葛亮还是有感情的。

3.废相之事。

诸葛亮活着时,按照刘备嘱托,国家大事都是诸葛亮说了算。这也是对刘备负责,对刘禅负责。诸葛亮性格谨慎,而且事无巨细,但并不是什么事他都揽过来,随着刘禅的年龄增长,刘禅虽然表面上不管事,实际刘禅有权力,但就给后人留下诸葛亮专权的印象。

但事实并非如此,以刘禅的性格,既然有相父操心,他没必要过问。因为诸葛亮根本没有谋反之心,也不可能废他自立。而诸葛亮死后,刘禅废掉相位,与怨恨诸葛亮没有一点关系。

因为诸葛亮死后,蜀汉大臣中没有一人有诸葛亮这般地位和能力。而且此时蜀汉也面临着本地与外地官员相争的局面,万一有人专权就会出事。因此,刘禅废除丞相一职,也是诸葛亮生前嘱咐。他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政务,任命费祎为尚书令、大将军,掌管军事,两人就形成相互制约,谁也管不了谁。这也是诸葛亮生前的有意安排。

4.北伐之事。

蜀汉立国后,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面积,都比不了曹魏与孙吴。因此,诸葛亮不断进行北伐。这既是落实先帝刘备托孤要求,也是迫不得已的事。以蜀汉地小人稀来看,如果不主动出击,早晚会被灭。但诸葛亮死后,刘禅停止北伐,这也被人认为刘禅憎恨诸葛亮的一个证据拿来说事。蜀汉本来就不是一个实力强的王朝,还连年北伐,必然造成国库吃紧、民不聊生的情况,也违背自然规律。而刘禅停止北伐,也是一种休养生息的办法,实际上并没有真的停止北伐,后来蒋琬、姜维也进行了北伐,但规模都很小,也没有很大的战果。

其实刘禅对诸葛亮感情很深,这种感情与刘备有关,诸葛亮是跟刘备起家的,也是看着刘禅长大的。诸葛亮托孤时,刘禅17岁。期间刘禅还把女儿嫁给诸葛亮儿子诸葛瞻也能看出这种感情延续到了亲情。而李邈对诸葛亮丧事不满时,刘禅果断杀了李邈,也能看出他对诸葛亮的感情,他不想让任何人挑拨他与诸葛亮的关系。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更多文章

  • 刘秀建立东汉后,怎样对待姓刘的了西汉宗室,壮大东汉宗室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秀简历,刘秀养子刘奉,刘秀传奇的一生

    汉朝被分为两个时期,东汉和西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前汉与后汉。东汉就是我们所说的汉高祖刘邦所创立的汉朝,而后汉则是刘秀创立的汉朝,说起这个刘秀呢,就大有说头了。按照古代的宗法来排的话,他根本就不算做皇亲国戚,因为他已经排到了五代之外,只能说在血缘上有一点皇家的血脉罢。。在刘邦创立汉朝之后,百废俱兴,刘

  •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三国就有三人负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曹操欲刺杀董卓失败,一路逃亡。被陈宫手下人捉住,陈宫以为曹操是忠义之人,于是弃了官,跟曹操一起逃亡。后两人如惊弓之鸟,误杀吕伯奢全家。路遇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当心他回家看到全家人被杀而报官,便杀了吕伯奢。在陈宫的质问下,曹操说了这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后来被流传开来,很多

  • “大老虎”萧何贪财无数,可为何最后却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何个人简历,萧何为什么不贪财,萧何儿子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一年,他奉秦王之命率60万大军前去讨伐楚国,秦王亲自为其送行,就在即将分别之际,王翦突然提出要秦王赐给他一些良田大宅。秦王很好奇,就问他:“将军出发吧,难不成

  • 董卓麾下人才济济,谋有贾诩武有吕布,为何还会失败?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卓为什么没贾诩,贾诩和董卓的关系,董卓是怎么打败吕布的

    武将:TOP、1 徐荣在《三国演义》里,徐荣是一个被夏侯惇交马数回,斩于马下的三流将领,但演义和历史往往是有出入的。但历史上的徐荣,可谓是一位名动一时的猛人。他的战绩足以令人瞠目结舌。他的记载虽然很少,却足以令他挤身三国一线大将行列。先是把全盛时期的孙坚打得溃不成军,而后又把曹操打败了;要知道孙坚和

  • 关羽有机会改变历史,却被刘备阻止,八年后依然耿耿于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让关羽守荆州,关羽对刘备做了哪些贡献,张飞关羽刘备搞笑结拜

    玄德领命上马,忽草中赶起一兔。玄德射之,一箭正中那兔。帝喝彩。转过土坡,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玄德背

  • “三国”中,为何赵云喜欢程度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赵云是怎样死的,三国里谁最喜欢赵云,赵云在三国中地位

    在《三国演义》的亿万读者心目中,最令人喜爱的人物除了诸葛亮之外,就要算赵云了。十分有趣的是,日本的广大《三国》爱好者在评选“你最喜爱的三国人物”时,也把赵云排在第二位。其中的奥妙何在?历史上的赵云,虽有“一身都是胆”的美誉,号为“虎威将军”,但因长期跟随在刘备、诸葛亮身边,很少独当一面,其功业和地位

  •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你不知道刘表和刘璋的先祖是同一人,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表刘备刘璋谁的血脉更纯,刘璋和刘备刘表他们都是谁的子孙,三国中刘表刘璋等和刘备的关系

    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诚然,刘备的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给他增光不少。不过同时代的诸侯中还有两位也是汉室宗亲: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他们可不像刘备那样,卖草鞋,落魄户,只能靠自己白手起家。俩人都是实打实的上流

  • 满清十二帝,道光气人指数第一,人气指数倒第一,不服来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道光皇帝历史真实评价,道光皇帝实力排名,道光对清朝的评价

    满清帝国共十二帝,开国拓疆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自然不必多说;入关后,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成了家喻户晓的故事;康乾隆盛世的故事更是被安排成影视剧,传看度极高,连小朋友都知道;嘉庆帝知名度偏低一点,但他上台后干掉大贪官和珅的事迹还是比较牛的,这也证明嘉庆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其次,白莲教造反也成为很多武侠

  • 拍卖会上数百万成交的大清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清铜的真实图片及价格,大清铜一条龙值多少钱,大清铜哪能卖

    清代铜元的面值表示有两种方式,分别与银和制钱挂钩,当中主要以制钱挂钩为主,具体表示方式有“每百枚换一元”、“当十”、“当制钱多少文”等等。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淮”二十文样币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掌控铸币的权利,清政府开始整顿铜元的铸造与发行,特设立户部造币厂总厂,用来统一铸造银币与铜元,并于光

  • 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也是最悲哀的皇帝,在位期间办了13次丧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清朝十大最长寿皇帝,清朝最长寿的皇帝是哪五位

    他就是在中国封建朝代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在位期间达到了清朝的最巅峰。他在康熙和雍正统治的很好的基础上,完成了国家多民族的统一,经济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乾隆皇帝是非常的重视当时的社会稳定,因为他认为社会都不稳定了,那还谈什么发展,所以乾隆皇帝非常关心百姓,制定的一些措施减轻了当时农民的负担,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