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清十二帝,道光气人指数第一,人气指数倒第一,不服来辩

满清十二帝,道光气人指数第一,人气指数倒第一,不服来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33 更新时间:2024/1/17 4:17:42

满清帝国共十二帝,开国拓疆的努尔哈赤皇太极自然不必多说;入关后,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成了家喻户晓的故事;康乾隆盛世的故事更是被安排成影视剧,传看度极高,连小朋友都知道;嘉庆帝知名度偏低一点,但他上台后干掉大贪官和珅的事迹还是比较牛的,这也证明嘉庆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其次,白莲教造反也成为很多武侠小说取材的依据;咸丰帝蹭慈禧的热度使自己广为人知,而且在咸丰在位时发生了太平天国起义,随之出现的譬如左宗棠似的中兴大臣也让他的人气有所提高;同治帝虽短命,但关于他的八卦传说太多,曝光率极高;光绪主张变法,与慈禧太后的恩怨情仇让他的曝光度极具增加;溥仪更不用说了,一生坎坎坷坷,从大清皇帝到日本傀儡再到阶下囚,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的人生经历犹如他一样精彩了。

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帝

综上所述,只有道光没什么名气了。原因有这么几点:1,道光身上没有被八卦的元素;2,政绩平平拿不出手;3,国门被打开,爱国的我们不愿意回忆那段历史,从而被遗忘。其实道光帝是一个非常简朴的人,他刚接班嘉庆时就清楚地知道国库现状,于是写了一篇《御制声色货利谕》的文章,中心思想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大概意思是百姓不穷皇帝不穷,百姓不富皇帝不富。于是乎,道光开始省钱,他以身作则,一省就是三十多年,史书说道光“衣非三浣不易”,裤子破了也不扔,真的是缝缝补补又三年。他的手下臣子们也学着道光开始勤俭持家,可是没几天就坚持不住了,该腐败的,还是得腐败啊!但是皇帝穿补丁衣服,臣子也不能穿得太光鲜亮丽呀,于是满朝文武将自己的衣服故意破几个洞,然后又缝上补丁配合皇帝。

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帝

道光是个好人,但是不是个好皇帝,他省钱是为了国家,但是他却不会治国,当他看到臣子们都穿着补丁衣服时,心里十分高兴,还以为自己的榜样作用十分强大。有一次,他问一个大臣,你这补丁打得不错,花了多少银子?大臣其实根本不知道花了多少,于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往低了说:“回皇上,花了三两银子!”道光听后急了,自己的衣服的补丁内务府报的是五两银子啊,于是他又下命令,以后打补丁的工作就交给后宫娘娘吧,反正他们也没什么事儿做。让人发笑的是,道光根本没有意识到三两银子,老百姓已经可以做十套衣服了,他比较的,却是和大臣修补补丁的费用差额。

旻宁 吃咸菜 喝片汤 瘦成这样

道光为啥这么节省呢,第一,贪官横行,腐败严重;第二,小规模农民起义很多,军费消耗大;第三,英国人走私鸦片,白银流失太快。以上三个最重要的原因导致国库没钱,道光自然要节省了。碌碌无为的道光没做出什么好的政绩,也自然没有什么人气可谈了。 除了省钱,最让道光“闪光”的就是他签定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了,也是因为这样,他成为了满清历史上最气人指数第一的皇帝。

细数一下道光皇帝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一共有五个。道光与英国人签署的《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三款不平等条约;与美国人签署的《中美望厦条约》;与英国人签署的《中法黄埔条约》。割让香港、赔偿英国人两千一百万两白银、开通通商城市、英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等等,其中美国人有一条款,是条约满十二年后,允许再次谈判续约,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可以无限制续约的条款。最可气的就当属割让香港这款条约了,道光大笔一挥,以致于今天香港仍然存有隐患,道光气人指数第一应该没有反驳的吧?

更多文章

  • 拍卖会上数百万成交的大清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清铜的真实图片及价格,大清铜一条龙值多少钱,大清铜哪能卖

    清代铜元的面值表示有两种方式,分别与银和制钱挂钩,当中主要以制钱挂钩为主,具体表示方式有“每百枚换一元”、“当十”、“当制钱多少文”等等。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淮”二十文样币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掌控铸币的权利,清政府开始整顿铜元的铸造与发行,特设立户部造币厂总厂,用来统一铸造银币与铜元,并于光

  • 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也是最悲哀的皇帝,在位期间办了13次丧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清朝十大最长寿皇帝,清朝最长寿的皇帝是哪五位

    他就是在中国封建朝代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在位期间达到了清朝的最巅峰。他在康熙和雍正统治的很好的基础上,完成了国家多民族的统一,经济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乾隆皇帝是非常的重视当时的社会稳定,因为他认为社会都不稳定了,那还谈什么发展,所以乾隆皇帝非常关心百姓,制定的一些措施减轻了当时农民的负担,当时

  • 清朝穷的连打仗钱都没有,亲王却居住在豪宅,家中一根柱子27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皇室多有钱,清朝最穷的5张照片,清朝贵族家底

    在后世的概念中间,清王朝经济发展滞后,人民身上承担着巨额的赔款和赋税,到处是饥饿和灾民。可是清朝真的穷么?是的,真的穷,连打仗的军费都拿不出来,可是清朝的大臣们穷么?当然不穷,穷的只是那些底层的百姓而已。从那些清朝大臣们居住过的宅子中间就可以对他们当初的富饶程度窥探一二,但是也不能因为住宅过于富裕而

  • 从北洋水师访日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洋水师在日本的故事,北洋海军访日,甲午战争中的北洋水师有多重要

    那时大清国的北洋水师刚刚建成,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装备,亚洲第一,到日本的港口访问。给日本人极大震撼,因为在中国的钢铁雄狮面前,日本海军根本不堪一击。北洋水师无限风光的离开日本,而从这开始,两国发生的转折有些耐人寻味。日本加大海军开支,着力培养海军,并且从天皇开始捐钱,压缩皇宫的开销,朝廷的大臣官员都是

  • 原创原创原创恭亲王奕䜣才智过人,为何咸丰帝托孤时,没有任命他为顾命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咸丰和恭亲王争皇位,咸丰重用恭亲王,咸丰皇帝为什么要封恭亲王

    咸丰继位后,遵照道光帝遗旨,封奕訢为恭亲王。但奕訢对咸丰继位,不是那么服气。咸丰三年十一月,奕訢受任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咸丰也经常召见奕訢议事。但奕訢为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久而久之,兄弟之间逐渐猜疑不和,此后,终于为静皇贵太妃受封皇太后一事暴露无遗。静皇贵太妃,即恭亲王奕訢之生母静贵妃,姓博尔济吉

  • 清朝紫禁城出现一群身穿“汉服”官员,乾隆对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代皇帝穿汉服,清朝紫禁城服饰,清朝人穿汉服真实影像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可是在1769年,清朝的紫禁城中,真的出现了一批身穿“明朝”汉服的官员,乾隆看了也只能是强陪笑脸,拿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每天好吃好喝好招待不说,临走还赐给了他们不少的好东西。这群胆大包天的人

  • 康熙德妃和荣妃,同样10年生6子 结局却不同 源自恩宠还是母凭子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德妃生了几个孩子,康熙和德妃的关系怎么样,康熙时期的德妃

    其实,最初荣妃比德妃拿到的牌好。荣妃马佳氏的父亲是员外郎盖山,荣妃也是自小便被养在宫中的,长大后自然而然是要做康熙帝的嫔妃的。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荣妃在这一方面自是比德妃领先一步。而德妃本是内务府包衣出身,出身低贱,不能参加宫廷选秀这种活动,只能从一名小小的宫女做起。基于近水楼台的因素荣妃顺利地

  • 《黄兴全集•前言》之四:《黄兴全集》编纂的理念和方法(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兴实录,黄兴生平简历,辛亥革命时黄兴的资料

    第三,求“源”。民国初年,报刊林立,又各有不同的政治背景和倾向,因此各报当时刊登黄兴文电及演说时,往往会根据各自的信息来源的渠道、版面安排的特点或政治立场作出不同的处理。因此,我们通过对当时不同报纸上所刊相同内容的黄兴文电及演说进行溯源,采用内容或要件(电文的抬头、署名、日期等)最全之“源件”,而不

  • 明清松山大战,明军败给了清军的计谋,不由说是败给皇太极的银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太极打明军,明军与清军决战,松山大战明军

    公元1635年,明朝在边关的局势开始恶化,后金皇太极统军三征察哈尔部,号称得到了传国玉玺,并于次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开始了对明朝的征伐。皇太极率领凶悍的八旗铁骑,将驻守锦州城的明军重重围困。眼看着锦州城即将失守,崇祯皇帝命洪承畴统兵13万前去救援,意图解锦州之围。洪承畴原来一直在西北战场与农民

  • 一分钟搞懂清朝十二帝,每个人都有他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200多年,清朝疆域辽阔,经历过康乾盛世也沦为过半殖民地的地步,今天我们不谈功过是非,说一说在位十二个皇帝的简介,让大家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每一位的鲜明特征。清朝时期疆土首先要说的一定是清朝的第一位CEO,努尔哈赤,清太祖。要说努尔哈赤的命也比较不好,爷爷和老爹都被明军误杀了,这才引起他写下《七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