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末年边境守将真的实力不行?为何抵抗清朝只能靠吴三桂

明朝末年边境守将真的实力不行?为何抵抗清朝只能靠吴三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97 更新时间:2024/1/18 21:44:00

精心构建的战略防线被不断攻破,明朝联合蒙古打压清朝的战略,也遭遇惨败。以至于清朝军队取道蒙古,直接绕过防线,进攻北京。各路起义军蜂拥而起,崇祯皇帝又忙于平定内乱。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大军直逼北京。三月初四,崇祯皇帝无奈,只能下令让吴三桂进京。这个做法,无疑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让吴三桂进京,无疑等于明朝主动放弃关外,将它拱手让给清朝。

此时明朝的边境防御,已经极为尴尬,除了吴三桂率领的最后一支边军,再也没有可以抵御清朝的军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这种局面,并非一两日形成的缘故,而是明朝长期积累的弊病。

明朝北边长期边患严重。明朝历史上,为国防安全考虑,对北方边军非常舍得投入。如红衣大炮这种从葡萄牙引进的先进精锐武器,都率先在北边战场上投入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北方边军都属于明朝的精锐部队。除了武器,明朝边境骑兵的战斗力也不差。

河西走廊自古是中国优良产马区,又有大片牧场。这里可以为明朝提供许多优质战马。明朝边境军队在长期战斗中,也练就一身精湛的本事。再加上枪炮的协助,即便是清朝军队,都曾吃过大败仗。

但是,跟一般投入不同,军队的投入,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发挥效果。而且,需要长期投入大笔财政支持。明朝初期的时候,军队以屯田解决粮饷问题。明朝中期开始,屯田制度崩溃,士兵改由招募。

这无疑增加了朝廷的军费投入。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由于没有完善严格的招募制度,明朝官员招募士兵时,往往极为腐败。招募过来的士兵,大多是乡间闲散人员和地痞流氓。

军队缺乏严格的军纪,很多边境官兵只在领粮点册有名,一旦遇到战事,便鸟做兽散,逃到不见踪影。因为招募的士兵没有明确的军籍和地址,即便逃跑,也无法追回。明朝后期,朝廷军费投入增加,底层士兵的素质却不断下降。

与清朝作战时,明朝边军又常常败多胜少,这造成很多明朝边境士兵的怯战。《明史》记载,从浙江招募到辽东的士兵中,“所募兵畏出关,多逃亡。”

士兵的问题仍是其次,统帅将官对于军队战斗力而言,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明朝历史上,不同时期边境守将的整体水平有很大变化。明朝前中期,朝廷重视对边境守将能力的培养,军队的守将素质较高。

当时守将中,不仅有骁勇善战的人,也有重视文教,推行建设,做长期抵抗的将领。明朝中期,朝政日趋腐败,军队问题也愈加严重。对守将的要求,更多希望他们可以英勇杀敌,而不在乎他们是否懂得文化。

这种做法,只能短期有效,长期则是一大弊端。而且,明朝后期开始,边境守将便开始地方家族把持的趋势。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就曾担任总兵的职位。这种情况的好处在于,将领有家学熏陶,有一定的成材率。坏处也很明显,这些家族根基过于深厚,一般地方官员无法制约,他们更容易违法贪墨。

如果将官贪墨军饷,士兵就得喝西北风过日子了。明朝后期,这类问题经常发生。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如果军队上层长期被某个家族或势力把持,底层普通士兵的上升空间就非常有限。对于军士而言,激励的动力便非常有限。

所以,在崇祯继位时,明朝边境军队便已经有极大的弊病。而这种弊病又极难去除。边境军队虽然仍有战斗力,但总体上保持衰落的趋势。

崇祯在用人上,往往过于急躁,问题不少。袁崇焕便是最好的例子。而袁崇焕被杀,对于边境军心,震撼极大。很多军士因此对朝廷寒心。朝廷拖欠军饷,北边清朝又极力拉拢。很多人选择投敌。如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便是其中之一。

随着一批批边境统帅因各种原因离开,底层人才难以被提拔上来时,吴三桂就成了顶梁柱。他是总兵吴襄的儿子。当然,崇祯提拔吴三桂,也并非没有理由。仅从作战能力讲,吴三桂还是挺强的。

松锦之战时,吴三桂是少数成功突围的明朝军队。吴三桂的治军能力也非常强。他激励将士的办法,主要依靠打仗勇猛,非常有胆气。

皇太极就曾这样评价:“吴三桂果是汉子,得此人归降,天下唾手可得矣。”所以,崇祯才会赐尚方宝剑给吴三桂,并在最危急关头让吴三桂入京。只是形势交错,崇祯最后没有等来吴三桂,只能自缢煤山。

更多文章

  • 富察皇后临死前唯一牵挂,是一个女孩儿,乾隆:一定照顾好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对富察皇后说过的话,乾隆跟富察皇后的故事,富察皇后死后乾隆的下场

    在清朝的雍正五年时,皇帝亲自指下了一门婚事,那就是将上书房大臣的亲侄女许配给四阿哥弘历为妻,而这位女子正是富察氏,要知道,富察家族可是镶黄旗名门贵族,而弘历也是最被看好的皇子了,所以说,这样的亲事也注定有着无限的荣光。之后,弘历受封宝亲王,那么富察氏就成了宝亲王的嫡福晋,再后来弘历当上了皇帝,也就是

  • 阿巴亥深得努尔哈赤宠爱,为何皇太极等人却让她陪葬努尔哈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巴亥和努尔哈赤,阿巴亥和努尔哈赤是什么关系,努尔哈赤跟皇太极有什么关系

    阿巴亥是乌拉部满泰贝勒的女儿,7岁时失去了父亲,随继位的叔父布占泰生活。当时,努尔哈赤已经统一建州大半部落。布占泰为了不让乌拉部灭亡,便与努尔哈赤联姻,把才12岁的阿巴亥嫁给了43岁努尔哈赤。小萝莉配大叔的结合,果然让阿巴亥在努尔哈赤的妻妾中脱颖而出,倍受他的宠爱。仅过了两年便被他升为大福晋,位居众

  • 胡惟庸死后,朱元璋为什么将李善长定为他的党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

    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的罪名诛杀了时任大明王朝宰相的胡惟庸九族,同时被牵连的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胡惟庸死后,朱元璋为什么将李善长定为他的党羽?《明史·李善长传》记载:“当时被封公者,有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李善长

  • 真正灭亡商朝的不是周朝,而是雅利安人,他们才是灭商的真正黑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周王朝本来只是商王朝下面的一个部落,但商朝到最后一位帝王商纣王的时候,纣王无道,被妖妃妲己迷惑,整日不思进取,夜夜笙歌,和妲己泡在酒池肉林里面醉生梦死。他们不理朝政,还残害忠良,发明炮烙之刑,结果人人自危,尽失民心。商纣王不仅失去了百姓的失败,还是去了贵族的支持,因为商王朝的人殉制太不得人心了。就在

  • 神仙谱之彭祖:周穆王巧施美人计,寿彭祖大意失天机,八百岁隐居流沙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传说的彭祖,彭祖神话故事大全,上古时期彭祖

    彭祖,本名钱铿,是五帝之一的颛顼的玄孙。到了商朝末年,彭祖已经活了七百年,没有一点儿衰老的迹象。彭祖性格恬淡安静,通过养神维持身体的生机。周穆王听说了彭祖的名声,就派人聘请彭祖入朝担任大夫一职。但彭祖一向淡泊名利,就以身体抱恙,不适合参与政事为由,拒绝了周穆王的征兆。彭祖擅长补导之术,再加上经常服用

  • 神仙谱之匡裕:武王时代有高人,兄弟七人皆成神,封神榜上却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封神神仙谱系,商朝真实存在的封神榜人物,商朝历史上有封神榜吗

    匡裕,是周武王时期的人。匡裕一共有兄弟七人,个个都精通道术。兄弟七人在山中盖了几间茅庐,过着隐居的生活。后来兄弟七人领悟天道,都成仙飞升而去,只在山中留下空无一人的茅庐。之后茅庐所在的大山,被称为庐山。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封匡裕为庐山山神。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小评:说到与数字七相关的组合,相信不少人第一

  • 说说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为何会那么发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朝为什么全国都有青铜器,商朝为什么青铜器发达,商朝时期的青铜器有哪三大特点

    第一,历史的传承。在中国的历史上,青铜文化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发展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在中国的原始社会,人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的生产、生活技能。例如,在距今9000年的贾湖遗址中,人们已经过上了典型的氏族生活。这里的人们不仅身穿兽皮制作的衣服,而且在衣服的类

  • 妲己发明了一样东西,至今流传3000多年,现家家户户都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妲己发明的东西,妲己都发明了哪些东西,你不知道的妲己发明了什么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人认为古人的智慧比不上现代,比较古代并没有出现什么电子产品,其实古人比你想象的聪明的多,现在的很多的科技产品都是模仿古人制造出来了,三千年多年前,妲己发明了一样东西,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用。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了一双铜筷子,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餐具,根据《韩非子·喻老》记载:昔者纣为象

  • 山东发现一座千年古墓,出土一本姜子牙天书,专家:将会改写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山东出土姜子牙墓,千年古墓出土姜子牙天书,姜子牙的天书

    姜子牙,大家对他的印象应该大多停留在封神演义之中。其实姜子牙在历史上也是比较有名的,根据史书记载姜子牙大约出生在公元前1156年,与西伯候相遇就是在水边钓鱼,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之后辅助武王消灭了商纣。齐国源于他,姜子牙的满腹韬略也被历代统治者崇尚。一直以来都说最受影响的是孙子,但自古以来的兵法最早应该

  • 商纣王帝辛:明明不是昏君,却被黑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真实的纣王帝辛,历史上的帝辛真的是昏君吗,帝辛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商朝的纣王?秦朝的秦二世?隋朝的杨广?的确,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之中,纣王就等于昏君。纣王是大商最后一任帝王,他原本叫帝辛,姓子,名受,但世人最为熟知的却是“纣王”,这个带有侮辱性的名字。大部人想起帝辛,就只会想起他的暴行,想起荒淫,想起妲己,想起酒池肉林,想起各种酷刑........不管是野史,还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