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清朝人认为朱元璋造成了大量的文字狱事件,但是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却被发现是人为抹黑。例如徐一夔被认为是他在文章中写过“光”“则”二字,因此被认为是讽刺朱元璋曾经是光头和尚又当过小偷触怒了朱元璋,才被朱元璋降罪。而事实上徐一夔在杭州一直担任儒学教授,一直活到80岁才因病去世。
而诋毁朱元璋的满清皇帝才是真正盛行文字狱的“暴君”,编撰《明史》的庄廷鑨在描绘崇祯皇帝事迹时犯了忌讳,被顺治皇帝满门抄斩,在康熙的时候(1633年)为庄廷鑨所著《明史》写序的、校对的,甚至仅仅是看过此书的人都被朝廷捉拿。据统计一共有70多人因为这次事件丧生,还有800多人被流放,这就是著名的庄廷鑨明史案。像这样的案件在清朝数不胜数,像是黄培诗案、朱方旦案、年羹尧案等等。
一般来说帝王策划的文字狱案件都是因为帝王过分猜忌而引发的,例如前文提到的庄廷鑨明史案;也有的是因为皇帝想要臣子死,才对其百般刁难,想要挖出他的罪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后皇帝也是成功地为臣子罗列出了罪名,直接处死,例如下文要讲述的武则天时期宰相裴炎被处死一案。
在唐高宗李治在位的时候,裴炎就被任命打理门下省的所有事务,在实行三省六部制的唐朝,裴炎已经算得上是朝廷的核心臣子。683年李治去世的时候裴炎被李治选为第一顾命大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托孤重臣。事后裴炎成为了中书令,成为了唐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684年裴炎和武则天一同将李显拉下皇位,拥立李旦为皇帝。
只是武则天和裴炎的图谋不一样,裴炎主张废李显是因为李显任人唯亲,而武则天只是为了更好地掌控朝政。李丹登基之后就成了武则天的傀儡,还想要外戚专权。裴炎直接当庭和武则天唱反调,以汉朝吕雉的下场来劝诫武则天。因为此事裴炎也是深深地得罪了武则天。之后裴炎也和大臣徐敬业联合,想要让武则天将权力还给李旦。
武则天截获了两人的信件,其中有一封信只有“青鹅”两字,武则天认为裴炎想要伙同他人谋反,684年9月直接将其捉拿下狱。当时满朝文武都为裴炎喊冤,而武则天就在朝廷上说出了自己治罪裴炎的理由:“青”分开来就是十二月,“鵝”就是我自与,也就是说裴炎要在十二月和徐敬业联合叛乱。
裴炎因此被斩,死前说到:“再无生理。”而裴炎的支持者胡元范、刘齐贤都被流放。李旦710年再次登基之后,直接为裴炎翻案,追封他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