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若非此人让杨坚躲过一场大祸,中国历史上或许不存在隋朝!

若非此人让杨坚躲过一场大祸,中国历史上或许不存在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64 更新时间:2024/1/3 14:11:24

北周皇帝的弟弟赵招知道坚将来一定要篡夺帝位,就想除掉杨坚,但他忌惮杨坚位高权重,一直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

一天,宇文招邀请杨坚来家中喝酒,等杨坚来到后,就把他让进自己的卧室,杨坚的随从一律不许进入。

房内只有大将杨弘和元胄兄弟在座,他们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宇文招私下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宇文员、宇文说:“你们的任务是给杨坚端上西瓜请他吃,我趁用刀切瓜时把他刺死。”

等到酒喝到半酣之际,宇文招想动手,就拿佩刀把西瓜切开,连连让杨坚吃瓜。

就在这危急关头,杨坚的心腹元胄已经看出这是一场鸿门宴,断定宇文招有诛杀丞相之心,他灵机一动,进门对杨坚说:“相府有事请您不要耽搁太久。”

宇文招呵斥元胄说:“我和丞相正在说话,你为什么败我们的酒兴!”然后喝令元胄退出。

元胄气得双眼圆睁,手按刀把走近杨坚身旁,以示护卫。

宇文招看到元胄威风凛凛,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惧意,便装作很镇定的样子,询问元胄的姓名,元胄如实禀告。

宇文招假意称赞道:“你原先不是跟随齐王吗?确实是个勇猛非的人哪!”

这时候,宇文招又命人赐酒给元胄喝,并不打自招地对他说:“我哪里有什么坏心呀,你为什么这样警惕疑心呢?”

这时宇文招假装呕吐,想进入里边的房间。元胄恐怕宇文招又耍花招,急忙扶住宇文招,让他坐好。

宇文招几次脱身想走,都被元胄借故扶住,没能走开。

宇文招见这招不行,就假装口渴,命元胄到厨房中为他取水,元胄不去。

正好滕王宇文捐又到,杨坚出去迎接,元胄趁机在杨坚耳边说:“事情不大对头,您应该赶快离开这里。”

杨坚尚未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傻乎乎地说:“他们没有军队,又能干出什么来呢?”

元胄说:“军队都是他们皇家的,一旦他们先下了手,一切就都完了。我元胄不怕死,可是死又有什么用处呢?”

杨坚不听,再次回到屋内。

这时元胄听到屋后有铠甲的响声,急忙催促杨坚说:“相府有那么多公事需要办理,您干嘛非要待在这里呢?”说罢扶着杨坚离开坐位,催促他走出房间。

杨坚也听到有动静,便在元胄的搀扶下匆匆离开。

宇文招想追杨坚,元胄用身体挡在门口,宇文招无法出去。

杨坚抓住时机走到大门口,元胄也从后边赶了上来。

由于元胄的警惕,使杨坚躲过了一场大祸,如果不是元胄再三阻挠、破坏宇文招的阴谋,隋朝在中国历史上也就不会存在了。后来杨坚处死了宇文招,为表示感谢,重赏了元胄。

更多文章

  • 大臣写“青鹅”二字被告谋反,群臣纷纷喊冤,武则天:把字拆开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时期都有哪些人谋反,武则天在位时有没有人谋反,武则天截获青鹅2字信件

    虽然清朝人认为朱元璋造成了大量的文字狱事件,但是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却被发现是人为抹黑。例如徐一夔被认为是他在文章中写过“光”“则”二字,因此被认为是讽刺朱元璋曾经是光头和尚又当过小偷触怒了朱元璋,才被朱元璋降罪。而事实上徐一夔在杭州一直担任儒学教授,一直活到80岁才因病去世。而诋毁朱元璋的满清皇帝才是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已经当了太子,为何还急着逼李渊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太原起兵时,意气风发的李渊,面对这个惊天动地的事件,懵圈了。尽管,当时李世民只要了太子的职位,没有当即请他下台。但李渊这个皇帝日子很难过的,老年失子,而且是两个亲生儿子,外加十几个孙子,与其他非常悲痛,不与说是经受打击后非常哀伤。事变余波没息,朝中原太子李建成的亲信大臣为他喊冤,声泪俱下地要求皇帝主

  • 说出来你都不信,晋朝存在155年,15位皇帝,没有一位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朝各代皇帝列表,晋朝的十五位皇帝,晋朝哪些皇帝是明君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的大乱世,在这样的乱世中,出现了两位非常厉害的谋士。分别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诸葛亮在历史上是忠心耿耿,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对比司马懿来说,就是非常鲜明的了。司马懿的为人实在是不怎么样。曹芳在位期间,司马懿就不是忠心耿耿了,高平陵之变发生后,司马懿大权独揽。当初的曹叡万万想不

  • 淝水之战苻坚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慕容垂为何毫发无损?谢安太出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苻坚惨败淝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苻坚为什么兵败淝水,谢安凭什么淝水之战大破苻坚

    东晋十六国的历史,其实大家比较生僻,原因两个。首先因为当时太乱了,你方唱罢我登场,比三国混乱得多。再则是因为晋王朝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大一统时间就更短了,只有50年左右。所以我们常常搞不清楚这一段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不过有一场战役,应该是每个人都听说过的,那就是淝水之战。 01淝水之战是一场典型

  • 这首诗歌脍炙人口,苏轼对作者非常佩服,视为自己的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轼十首巅峰之作,苏轼的八首诗,一树梨花压海棠苏轼

    我们知道在历史文坛上,“唐宋八大家”是极为响亮的名字,很多人却误以为是八位伟大诗人。其实,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是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和柳宗元。相比韩愈,柳宗元低调许多,并不如他的散文那般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柳宗元只留下了百余篇诗歌作品,在百花齐放的唐朝诗坛,数量微不

  • 西夏货币使用情况:大量使用北宋钱币,本国钱币只作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夏古钱币一览表,西夏的货币图片,西夏钱币哪的最多

    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本国的货币仅仅作为一种政权的国家象征,而不能投入于经济领域呢?一、西夏与北宋的发展是有很大距离1、北宋的商品贸易发达,所以在货币经济上也是呈现发达的状态西夏不使用自己国家的货币,反而会使用北宋的货币,其实这一点挺令人奇怪的。因为自己国家的货币投入经济领域,应该是一个国家行使自己

  • 锦衣卫、东厂分不清?明朝两大特殊机构皆为加强皇权的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锦衣卫哪位指挥使压了东厂,明朝东厂锦衣卫被谁灭了,明朝锦衣卫和东厂设置有何影响

    历史上更迭的朝代数不胜数,而元朝是少有的非汉族建立起的王朝。但正是因为统治者是外来民族,所以当时国家中存在十分明显的民族歧视,上层阶级对汉人百姓的压迫十分严重。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令百姓民不聊生,汉人即使遭遇了强盗,官府衙门也不会特别重视,社会阶级的矛盾愈演愈烈。百姓被剥削的太久最终民怨爆发,人民纷纷

  • 锦衣卫烈女奇冤,狠毒继母杀死继子,恬不知耻诬告继女奸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十大奇案之锦衣卫烈女,锦衣卫烈女奇冤,锦衣卫犯下的命案

    明朝嘉靖四年,嘉靖帝因即位后的“大礼仪之争”杀了很多忠臣,为了收拢人心,嘉靖帝让锦衣卫查办冤假错案。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是一位正直刚正的官员,接连破获数起冤案。正是这个时候,一名叫做李玉英的死囚疾呼鸣冤,因为陈述案件太过离奇,引起了嘉靖帝的注意,并且下令陆炳彻查。李玉英自小长在一个富庶的家族之中,

  • 重庆工地挖出明朝文物,估值几个亿,考古队:你们快撤,让我们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考古学家首次发现青花瓷墓,瓷器发展繁荣不久后,考古专家也来到了现场,经过初步的挖掘,考古学家们发现,这里有一座非常特殊的古墓,这座古墓的墙是由青花瓷砌成的,这是国内第一次发现这样的古墓。而工人挖到的这一个碗,应该是埋葬时没有埋好,掉落出来的,这只碗与砌成墙的青花瓷有着一样的花纹和做工,由此可见这只碗

  • 非著名诗人的两句诗,被王维直接窃取,宋代评论家却说是点化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维的诗对后世的影响,王维最著名的四句诗,王维以什么诗最为著名

    众所周知,诗歌艺术在唐朝时达到了顶峰,我们熟知的往往是金字塔尖的那一些风流人物。其实,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如果要出现巅峰,离不开庞大的群众基础。在唐朝,能写诗,能作诗的人很多,因为他们的共同努力,才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人的光芒万丈。比如《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两千多位诗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