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弄璋”和“弄瓦”均出自《诗经》,李林甫曾因此闹出笑话

“弄璋”和“弄瓦”均出自《诗经》,李林甫曾因此闹出笑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91 更新时间:2024/2/3 20:53:11

“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都出自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诗经·小雅·斯干》中写道:“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在该诗中还有一句话:“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这首诗原本就是庆贺西周王室成员的宫室落成,进而祝福住进宫殿的主人家有弄璋之喜,生下男孩子,建功立业拜为诸侯王;有弄瓦之喜,生下女孩子,勤劳端庄,料理家务。这是古代男耕女织时期最朴素的愿望。

诗中的意思便是,生下男孩,便让他把玩“璋”,生下女孩,便让她摆弄“瓦”。先说说“弄璋”,那么,“璋”是什么呢?在我国著名的语言名著《说文解字》中,对这一物品介绍道:“璋,剡上为圭,半圭为璋。”

从书中可以看出,璋指的是一种玉器,并且不是一般的玉器。记载礼乐制度的儒家经典《礼记》中,有一章名为《祭统》,指的便是祭祀时的礼仪,而其中写道:“大宗执璋。”古代宗法制度中,嫡系而最年长的叫做大宗。那么,在祭祀时只有地位最高的大宗可以拿着璋,可见璋是一种象征意义很崇高的礼器。

朱元璋

后来,著名的明太祖朱元璋,名字中有“璋”,据说就是因为这种礼器的顶端很锋利,而原本因出身低微、文化水平低,只被叫做“朱重八”的明太祖在为自己取名时,考虑到璋攻击力强,便将自己的名字取作“朱元璋”,谐音“诛元璋”,取“诛灭元朝的利器”之意。

而在诗经的时代,璋因其是珍贵的礼器,被赋予了品质高洁的含义。中国素来有喜欢玉石的传统,同在《诗经》中的《国风·秦风·小戎》中曾写道:“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而和《诗经》成书年代相距不久的屈原也在其《楚辞·九章·怀沙》中写过:“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的名句。

这些句子中都把玉作为君子和高尚的象征。璋作为礼器,其地位更是比普通玉石更加高贵,于是人们便让新生的男孩把玩璋,从而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拥有玉石一般的品德。这和旧社会流行的“抓阄”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道了“弄璋”,“弄瓦”也就好理解了。这里的瓦当然不是瓦片,后人为《诗经》注释而著成的《毛传》中解释道:“瓦,纺塼也。”也就是说,“瓦”指的是妇女纺织采用的一种纺锤。

所以“弄瓦”便是在女孩出生时让她玩弄纺锤,这时父母长辈希望她长大后能够精于纺织,成为贤妻良母。尽管“弄璋”、“弄瓦”的区别属于古代重男轻女思想的一种反映,但这一说法仍然是很有文言文韵味,很高雅的。

其实,古代确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可大到建功立业成王拜相光宗耀祖,小到种田打猎养家糊口。而女人就是管理内宅,操劳家里的一切,即便累成狗也不被尊重。

所以在古代家庭里,有一个朴素的观念:生女孩赔钱。汉朝时期就有个谚语:“盗不过五女门”。意思是一个家庭生了五个女儿,肯定穷得叮当响,小偷都不去光顾。

当然现代社会,人们的观念已经改变了很多,生男生女都一样,甚至隐隐有愿意生女不愿意生男的想法,譬如二胎放开以后,生两个女儿和生两个男孩比起来,人们更愿意生两个女孩。

李林甫

扯远了,回到“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中去,《旧唐书》中有一则关于“弄璋”的小笑话:唐玄宗时期的太常少卿姜度之妻生下一个男孩,姜度宴请宾客,姐夫李林甫知道后自然免不了去庆贺,结果闹了个大笑话,原来他竟写下了“闻有弄獐之庆”的贺词。“璋”、“獐”不分,后来被人戏称“弄獐宰相”。《旧唐书·李林甫传》记载:“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獐之庆。’客视之掩口。”

无独有偶,明代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也记载了一则发生在明朝隆庆年间的小故事:有一天,绍兴府的岑郡侯在回府的路上遇到一个人挡了他道,随从将那人绑到侯府中进行盘问,原来是个算命的,侯爷想到怀有身孕的夫人,就问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那个人不知道弄璋和弄瓦是什么意思,只好随口道:“璋也弄,瓦也弄。”

侯爷一听,知道那人是胡说八道,训斥了一顿,然而不久,侯爷的夫人竟真的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应了那人的话,这一下子,那人算命先生的名号彻底打响了。

更多文章

  • 唐玄宗人生最后的6年有多凄凉?女人没了,权力没了,自由也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玄宗悲惨晚年,唐玄宗一生经历,唐玄宗人生的转折点

    汉唐两朝是历史上国家声望最高、文治武功最为突出的两个朝代,唐朝盛世的巅峰当属唐玄宗李隆基当政前中期开创的开元盛世,当时的唐朝文化昌盛、兵强马壮、国威远播,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然而,这位年轻时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却在晚年时惨遭架空,不仅成为了空有虚名的太上皇还被儿媳折磨,晚景不可谓不凄凉。 血腥

  • 诗中的美女让白居易无法忘却,37岁还未成婚,心甘情愿当剩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白居易诗中的四大美女,白居易一生中最美的情诗,白居易为妻子写下的最美情诗

    在古代封建社会,男女之间虽然不开放,但结婚的年龄普遍很早。一般来说,男子在二十岁之前就已经娶妻生子了。如果是指腹为婚、娃娃亲之类,还会更早。假如是年少成名的才子,那就更热门更抢手了。然而,唐朝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却拖到37岁才成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原因就在白居易所写的《邻女》中:娉婷十五胜天

  • 袁天罡算出武则天称帝,太宗李世民为何不杀她,只因一人透漏天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天罡武则天真实故事,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武则天跟袁天罡的关系

    恰如袁天罡所言,他对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的预测一一应验。正当三人风光无限时,他们三人却又同时卷入皇权夺嫡的斗争之中,三人晚年的仕途不顺。这一成功的预言让袁天罡名声大噪。一代传奇女皇——武则天也曾与袁天罡有过渊源。据《旧唐书》记载袁天罡云游天下时,曾路过武家。袁天罡提出帮武家看子孙后代的面像,武则天的

  • 西晋王朝兴亡史:司马氏与曹氏家族的爱与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氏与西晋兴亡,曹氏与司马氏的崛起,西晋司马氏的统治有何特点

    司马氏与曹氏家族的爱与恨一、托孤大臣司马懿若要谈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则要从三国时期说起。东汉末年军阀四起,州牧割据,中原大地经过一番厮杀后,曹操逐渐统一北方成为“乱世枭雄”。曹操任丞相后,重用司马懿,后来司马懿公开建议曹操称帝,加之屡屡提出高明之见,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在曹操去世后,司马懿帮助曹

  • 若非此人让杨坚躲过一场大祸,中国历史上或许不存在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朝历史杨坚,历史上杨坚是隋朝的吗,杨坚在隋朝的地位

    北周皇帝的弟弟赵王宇文招知道杨坚将来一定要篡夺帝位,就想除掉杨坚,但他忌惮杨坚位高权重,一直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一天,宇文招邀请杨坚来家中喝酒,等杨坚来到后,就把他让进自己的卧室,杨坚的随从一律不许进入。房内只有大将杨弘和元胄兄弟在座,他们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宇文招私下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宇文员、宇

  • 大臣写“青鹅”二字被告谋反,群臣纷纷喊冤,武则天:把字拆开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时期都有哪些人谋反,武则天在位时有没有人谋反,武则天截获青鹅2字信件

    虽然清朝人认为朱元璋造成了大量的文字狱事件,但是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却被发现是人为抹黑。例如徐一夔被认为是他在文章中写过“光”“则”二字,因此被认为是讽刺朱元璋曾经是光头和尚又当过小偷触怒了朱元璋,才被朱元璋降罪。而事实上徐一夔在杭州一直担任儒学教授,一直活到80岁才因病去世。而诋毁朱元璋的满清皇帝才是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已经当了太子,为何还急着逼李渊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太原起兵时,意气风发的李渊,面对这个惊天动地的事件,懵圈了。尽管,当时李世民只要了太子的职位,没有当即请他下台。但李渊这个皇帝日子很难过的,老年失子,而且是两个亲生儿子,外加十几个孙子,与其他非常悲痛,不与说是经受打击后非常哀伤。事变余波没息,朝中原太子李建成的亲信大臣为他喊冤,声泪俱下地要求皇帝主

  • 说出来你都不信,晋朝存在155年,15位皇帝,没有一位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朝各代皇帝列表,晋朝的十五位皇帝,晋朝哪些皇帝是明君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的大乱世,在这样的乱世中,出现了两位非常厉害的谋士。分别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诸葛亮在历史上是忠心耿耿,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对比司马懿来说,就是非常鲜明的了。司马懿的为人实在是不怎么样。曹芳在位期间,司马懿就不是忠心耿耿了,高平陵之变发生后,司马懿大权独揽。当初的曹叡万万想不

  • 淝水之战苻坚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慕容垂为何毫发无损?谢安太出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苻坚惨败淝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苻坚为什么兵败淝水,谢安凭什么淝水之战大破苻坚

    东晋十六国的历史,其实大家比较生僻,原因两个。首先因为当时太乱了,你方唱罢我登场,比三国混乱得多。再则是因为晋王朝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大一统时间就更短了,只有50年左右。所以我们常常搞不清楚这一段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不过有一场战役,应该是每个人都听说过的,那就是淝水之战。 01淝水之战是一场典型

  • 这首诗歌脍炙人口,苏轼对作者非常佩服,视为自己的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轼十首巅峰之作,苏轼的八首诗,一树梨花压海棠苏轼

    我们知道在历史文坛上,“唐宋八大家”是极为响亮的名字,很多人却误以为是八位伟大诗人。其实,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是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和柳宗元。相比韩愈,柳宗元低调许多,并不如他的散文那般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柳宗元只留下了百余篇诗歌作品,在百花齐放的唐朝诗坛,数量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