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绅两个字在满族语中很有吉祥兆头,是富裕的意思。可见连皇帝都希望和珅的后代富裕,此外他还把自己最喜欢的女儿十公主嫁给丰绅殷德,可谓荣宠备至了。
这其实也能说是亲手给了和珅另一个政治靠山,实际上乾隆死后,也正是因为十公主,嘉庆皇帝才没有对和珅下狠手。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也会疑惑,和珅如此精明的一个人,为什么在乾隆活着的时候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找一个靠山呢。甚至有人还会想,为什么和珅一开始不全力巴结嘉庆皇帝,重新成为新皇的宠臣呢。
其实,不是他不想找靠山,而是他根本无处押宝。从雍正时期,清朝选立皇位继承人的制度就变为秘密立储的形式。也就是皇帝生前将自己属意的继承人写下来,藏在某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而兄弟残杀。
所以,在下一任皇帝继位之前,除了皇帝自己,是不会有任何人知道太子是谁的。也因此,和珅哪里知道最后继承皇位的会是嘉庆皇帝,上哪押宝。
也有人说了,和珅受宠到如此程度,很有可能会知道太子人选的。因为虽然传位诏书他看不到,但是依他察言观色的手段,很容易通过一些细节看出乾隆皇帝中意的人选。
这说法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凭他对乾隆皇帝的了解,猜到太子是谁并不难。可实际情况却是,估计乾隆一开始也没有想到最后会是嘉庆这个第十五子会继承皇位吧。
具体来说,乾隆确立太子的过程复杂,前面的太子立一个死一个,剩下的不是也早早死了,就是不堪大用或者不合乾隆的脾气。反正不知是因为近亲通婚造就的基因缺陷还是什么原因,乾隆的皇子们非常可怜,不幸夭折的很多。
他的第一任太子是他和皇后富察氏生的二皇子永琏,他非常喜欢这个聪明嫡长子,继位之初就把他的名字放入了密匣之内。然而永琏九岁就死了,虽然伤心,但还是要另选继承人。
他又立了长子做太子,可是不久后这位也一命呜呼了。之后他又准备立永琏的同母弟弟永琮,可是富察皇后的另一血脉2岁时也夭折了。
这些皇子死掉,不只是乾隆伤心,和珅也是难过。后来在众皇子中,出色的永琪也早早病逝。于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皇位落在了嘉庆头上。
嘉庆继位后,乾隆做太上皇,此时什么都晚了,好在基本上一些重大事务还是掌握在乾隆手里的。于是和珅只能采取紧急政策,一边仗着太上皇遏制嘉庆势力,以使自己权力不流失,另一方面又才开始讨好嘉庆。
不过嘉庆也很聪明,在乾隆活着的时候还能装傻,没有表现出对和珅的看法,和珅也就此被麻痹了。可他却没想过,已经年老体衰的乾隆一死,自己会怎样呢?
果然,嘉庆真正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拿他开刀,可惜此时什么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