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骂了弟子一句话,为何流传了千年,成为无数老师口头禅?

孔子骂了弟子一句话,为何流传了千年,成为无数老师口头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00 更新时间:2024/1/17 17:02:42

骂谁呢?他的弟子,一个叫“宰予”的学生。

[var1]

一骂千年,“宰予”人?

宰予,春秋时期鲁国人,算是孔子的老乡。名字很有意思,字子我,亦称“宰我”,你要按照今天的意思来理解,那就是“宰了我吧”,估计父母给他取名字的时候,也没想到这一层。

宰我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宰我比老师孔子小了二十九岁,所以在孔子眼里,把他当儿子看待。当然,在古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宰我同学即使把老师孔子当成父亲那样对待也不过分。

孔子对待宰我特别严格,或许就是因为两人之间的这层父子师徒的关系。宰我在孔子的弟子中,以能言善辩著称,嘴巴不饶人,辩论起来,连老师孔子都难以招架,所以宰我夺得孔门弟子中“吵架第一”,“言语”科之首,“孔门十哲”之一,这可十分的了不起。

被孔子誉为“圣人”的颜回,就是孔门十大哲人的老大,宰我能够在三千弟子中脱颖而出,位列前十,那不是相当优秀,而是优秀到了极致。

宰我经跟着老师孔子周游历国,宣扬儒家思想,深受孔子的信任和重用,因为辩才无碍,所以常常独当一面,曾经作为代表出使齐国、楚国。

这么一个能人,怎么就被老师孔子骂了个狗血淋头,而且这句骂人的话还流传千年,一直到今天都被人们津津乐道,宰我同学可真冤枉。

[var1]

任性宰我,“刁难”老师

一个学生太优秀了,往往不够谦虚,甚至连自己的老师都要怀疑。宰我同学天资聪慧,勤学好问,经常请教老师孔子一些古怪刁钻的问题。说是请教,其实和故意“刁难”差不多。

“井有仁焉”就是人性宰我刁难老师的一个案例。《论语·雍也》记载: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什么意思呢?宰我有一次突然问:“贤德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说,有一个仁德的人掉在井里去啦,他要跟着跳到井里面去吗?”

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不是故意刁难人吗?他可能想表达的是,如果一个仁德的人的主张错了,就像一个陷阱一样,那么另外一个仁德的人,应该顺从他的主张吗?“井”其实是一个譬喻,表示错误的主张。

宰我就是在质疑自己的老师,关于“仁”的主张是否正确。结果孔子怎么回答呢?老夫子说:“为什么要跟着去跳井呢?君子可以去井边把人救上来,却不能自陷于井中。君子可以被欺骗,但是不能被迷惑。”

老夫子没有直接反驳或者批评,而是顺着宰我的话,告诉他什么才是“君子所为”,既然知道别人错了,那就纠正他,而不是将错就错。

姜还是老的辣啊,这一回合宰我输了。接着宰我又问了个关于为父母“守孝”时间长短的问题,三年好还是一年好?孔夫子听完,直接感叹“礼崩乐坏”,宰我无可救药了,成了“无父无母”的“不仁不义”之辈了。——典出《论语·阳货》。

宰我问老夫子,一个人为父母居丧,三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三年不为礼,势必礼崩乐坏,回到原始人了。孔子反问说:父母去世,你吃好的,穿好的,心安吗?

没想到宰我大喇喇地说:心安啊!孔子生气地说:你自心安,人家食不甘味,吃不好住不好,睡觉都不安慰。你既然心安,那你就去做吧!

孔子一主张周礼,君臣父子,不可逾越,宰我如此大逆不道,让他气歪了鼻子。

[var1]

夫子骂人,有何“用心”?

自古以来,老师骂学生,那是天经地义。孔老夫子气急了,也是要骂人的。宰我同学被骂这件事,记载在儒家经典《论语》这本书中,可信度很高。

《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什么意思呢?有一天老夫子正在讲课,宰我同学不认真听见,大白天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同学们都憋不住笑。

老夫子脸上挂不住,勃然变色,生气地说:“真是一块烂木头,无法雕琢啊!真是烂泥扶了墙,怎么也抹不平啊!宰我无可救药了,我还能说什么!”

老夫子说完,一看宰我还没醒,接下来又感叹道:“我一开始啊,评判一个人,听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为人处世;现在呢,不仅要听他说的话,还要看他的行事,因为宰我睡大觉,我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var1]

按道理说,学生上课睡懒觉,很正常啊,为什么孔夫子这么对宰我同学这么严苛呢?老夫子的震怒,其实是恨铁不成钢。

从老夫子说的“听其言而信其行”到“听其言而观其行”来看,真正让孔子伤心的,是宰我这个所谓的“三好学生”言而无信,没有说到做到。

宰我天资聪颖,一直很优秀。孔子很看好宰我,希望他能够在同学中做个好榜样,宰我同学也对老师保证,绝不胡作非为调皮捣蛋。但是上课睡大觉,不遵守课堂纪律,这就让老夫子很失望了。因此老夫子才会在课堂上,生气地说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孔子骂人的话,翻遍《论语》也就这么一句。可见他对宰我是多么地“恨铁不成钢”,骂他没出息。

也许这句话让宰我幡然醒悟,脱胎换骨,努力摆脱了“坏学生”的标签,终于成为孔门“十大哲人”之一,在南被皇帝封为“齐公”,在明朝嘉靖九年又改封为“先贤宰予”。如此,也不枉了孔夫子对宰我的一片热心。

[var1]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更多文章

  • 庞涓在孙膑的脸上刺字,挖掉他的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除此之外,战国时期曾经一同学习兵法,却分别效力于两国的师兄弟孙膑、庞涓也算是一对著名的冤家。他们虽出身同门,却反目成仇,最终一个落下终身的残疾,另一人则是兵败身亡。当年,庞涓因嫉妒孙膑的才华而迫害他,按照犯人的规格在其脸上刺字,还将其膝盖骨挖出,导致后者从此羞于出现在人前,想去哪里只能乘

  • 她是春秋著名美女,7次嫁人为妻,3次做了王后,9个男人为她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七大美女,春秋十大杰出女人,历史春秋第一美女

    夏姬就是一个普通的弱小国的公主,不过和别人不同的是,她因为倾城倾国的容貌,先后7次嫁与别人为妻,甚至还做了3次王后,先后有9个男人为她而死。历史评价她“淫邪”,说她“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var1]出身高贵,却自甘下贱夏姬本是春秋时期郑穆公的女儿,出身高贵。可这位公主还未出阁前便与自己的庶

  • 孙膑为何会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一古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膑被谁挖去膝盖骨,孙膑为什么会去掉膝盖骨,孙膑为什么会被别人割掉膝盖骨

    一室何所有,书帙对寒釭。当今苦乏才,九鼎从敌扛。翠华尘屡蒙,南北分大江。有酒强排遣,饮湿难空缸。孙膑不再生,畴能死穷庞。——《夜坐》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伴随着大量的战争,人们为了争夺各种资源,就组织起来向另一方发起进攻。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在不断的战争中,人们的各项能力在不断提高,毕竟如果太弱

  • 《三国演义》中,有7个大人物“将星陨落”,蜀国5人,吴国2人,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演义10个重要人物及主要事件,三国演义中一共有哪些重要人物,三国演义中的六个重要人物

    蜀国:5人[var1]关羽关羽,是我国古代的武圣人,无论是武功,还是冥王,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佼佼者。然而,关羽却由于盟友孙权的背叛,襄樊之战兵败,腹背受敌,出征的时候后方好好的,结果回不去了,荆州(南郡)被吕蒙奇袭,家没了。关羽败走麦城,在突围的时候,于临沮被擒。他拒绝了孙权的诱降,不久被杀。关羽死后

  • 孔子在教育上的巨大贡献:让每个中国人都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对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为教育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啥,孔子教育观点和贡献

    [var1]第一,对教育做出巨大贡献1.孔子私学的背景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因为他除了是思想家外,他还是个教育家。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当时的社会属于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周王朝所建立的制度和礼仪很多都已经消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时代。春秋之前是西周,西周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只是当时的学

  • 孔子被学生气得说了句脏话,流传2000多年,现成老师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随口一句脏话竟流传了两千年,孔子的口头禅是什么,孔子对别人说过什么话

    如果有人问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伟大的人物被广大的世界人民所了解,那么孔子一定位于其中。说起孔子,人们往往会想到儒家,想到《论语》,但是说到底,孔子想要表达的是一种规矩,一种约束人、约束社会的东西。[var1]在当时的社会,孔子想用他的智慧去改变、去改造那个混乱动荡的社会,想要让国家变得安定祥和,但是仅

  • 山海经与古希腊都记载同一生物,如今又有新发现,难道它真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山海经记载的生物是真实存在的吗,山海经上真实的生物,被证实的山海经神奇生物

    [var1]《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卷》13卷,其中14卷成书于战国时期,另外4卷出现于西汉初年,然而历经数千年,又因为《山海经》中的内容光怪陆离,自古以来对其的争议不断,现今可见的最早版本为晋代学者郭璞的《山海经传》。原本郭璞版的《山海经传》有注、赞、图,不过流传至今,

  • 如果长平之战这么打,赵国早就打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没有长平之败赵国能一统天下吗,长平之战如果赵国赢了,长平之战赵国有可能胜利吗

    那么赵国要怎么打长平之战才有机会取胜呢,后世有很多经典战例可以借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志愿军第9兵团在装备完全劣势的情况下实行运动迂回,打算包围全歼美军陆战一师,这支部队曾在瓜岛、冲绳岛与日军殊死搏斗。在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中,印军在道路及山谷正面做好战斗准备,没想到解放军翻山越岭,出其

  • 嬴政给吕不韦的安排,是大有深意的,可惜吕不韦没悟透而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嬴政对吕不韦的评价,吕不韦跟嬴政真实关系,吕不韦给嬴政做了什么

    秦王嬴政最后在贬谪吕不韦的时候,对吕不韦说的话是:“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翻译过来就是: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秦王嬴政说的这句话,实际上讲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核

  • 她和西施同时被献给吴王,长的比西施还美,为何后人没人知道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王和西施生活了多久,西施与吴王,吴王和西施的合影

    [var1]公元前494年,越过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抓去做了俘虏,还被吴王羞辱了三年。这三年中,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对吴王看似是非常的顺从。想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重振国家士气。果然,三年之后,吴王就放勾践回到了自己的越国。[var1]回到越国后的勾践,卧薪尝胆十年,渐渐的越国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