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初年,周天子为何说话很有底气?数数周王的军事力量就知道了

周朝初年,周天子为何说话很有底气?数数周王的军事力量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58 更新时间:2024/2/7 5:32:33

可是我们看西周初年的时候发现周朝其实地盘也不算大,但是周公击败武庚叛乱,平定管叔蔡叔,以及后来的诸多周王征伐各个夷狄的战争,会发现周王朝不仅仅是礼仪昌盛,其武功也是十分卓越的,相较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后的东周,西周显然要霸气许多。

周平王建立东周以后,各个诸侯国就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春秋五霸的兴起,楚庄王前往洛阳询问九鼎轻重,虽然被王孙满驳斥的说不出话来,但是此时我们知道周王室的权威已经一步步的在下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周王朝已经没有了一支能打的军队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着其他诸侯国一举偷家攻灭了商朝,随后建立了周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周王朝可谓是煞费苦心,一方面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来拱卫京师,保住自己的地盘,在一个要有剩下的兵力来镇压殷商遗民的叛乱,那些跟着自己的小诸侯国也不可能不给人家好处,万一他们又联合起来把自己也推翻了怎么办,但是如果他们的势力太强,自己管不住,那么这个天下岂不是白打了。

在这个基础上,周王室是有着充足的兵力的,西周的军事建制是以师为单位的,当然了和我们现代化意义上的师是不同的,在《诗经》还有一些青铜器上的金文中常常会出现“西六师”、“殷八师”、“成周八师”这三个词,由此推断,周王朝的兵力大体是在22个师。

首先“西六师”这支部队早在灭商之前就已经建立,为西周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大雅·棫朴》中有“周王于迈,六师及之。”的句子就是来赞美周王的武功的。在西周建立以后,他被调来驻守镐京,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拱卫西周本土的安全,是周天子的警备队。“西六师”在西周早期出现的很是频繁,在《诗经》、《尚书》中都有提到,如《尚书顾命》中提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

而“殷八师”这支部队的建立就是用来镇压殷商遗民叛乱的,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当时周成王还年幼,于是周公作为摄政王来全权辅佐周成王,而这一变故引起了管叔的不满,因为按照辈分而言自己是周公的哥哥,大哥伯邑考和二哥周武王都已经去世的情况下自己就是老大,不可能听你这个弟弟的调遣。

于是他就联合蔡叔和纣王后裔武庚掀起了一场叛乱,史称“三监之乱”。最后被周公率兵平定。有鉴于此周公封康叔于卫,然后招抚了部分殷民组建了“殷八师”,作用是用来镇压殷商遗民和东夷部落的反叛。

成周八师因常年戌守在成周而得名,是西周用来震慑南方的少数民族的。有了这三支武装力量,西周在早期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共主,上文提到了西周不仅自己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为了防范诸侯做大就要对他们的力量进行限制。

在《周礼》之中有记载: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这样一来诸侯国的军事力量就明显的弱于周王室,也因此周王室能够镇压四方诸侯,不过要维持这样一种平衡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周遭的小国总是蠢蠢欲动,于是周王室就要派兵去镇压,而且周王朝因为分封制的缘故导致自己的地盘不会很大,于是在成康时期就出现了大规模的用兵,其用途就是扩张版图,虽然土地是打下来了,但是也消耗了很多的兵力。

周昭王在南征楚国之时就将西六师给全部葬送在了汉水,他自己也在汉水被淹死。这样一来西周的军事力量大受打击,使得周王室能够直接调动的部队就只剩下了殷八师,所以后来的周王出征就要调动其他诸侯的兵力,那么就要有相应的报酬,加上分封出去的土地,周王室的土地也越来越小,兵力也越来越少,属实是打肿脸充胖子,但是周王室还不能不做这个胖子,因为分封制就是他所创建的,他不能够带头破坏规矩,否则这个天下共主的位子就不保,那个时候诸侯群起而攻之,后果更加严重。

周王室的实力一步步的在削弱,到了周宣王时期情况就更加的严重了,“宣”这个谥号虽然是中兴的意思,我们也不能否定周宣王的政绩,但是他频繁的对外用兵直接将周王朝给葬送掉了,他三次用兵,结果都失败了,不仅如此,而且还葬送掉了西周的精锐部队,使得西周彻底地成为了光杆司令,后来周幽王虽然重新组建了军队,但是是用俘虏来充作兵员,忠诚心和战斗力可想而知,所以说在犬戎攻入镐京的时候,西周才没有还手之力。

更多文章

  • 周武王刚死,西周为何差点灭亡?纣王之子复国险些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事情还得从商朝灭亡说起,周朝虽然灭掉了商朝,但是两个政权的力量非常悬殊,周朝自称“小邦周”,而商朝为“大邑商”。当时,周朝的直辖领土只有关中一隅之地,而商朝在河南、河北、山东地区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周朝虽然灭掉了商朝,但没有彻底消灭商朝的贵族,反而要依靠他们管理商朝旧地。所以在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将纣

  • 古村挖出姜子牙青铜器,揭开西周古城面纱,齐国后裔现在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齐国青铜器独特之处,考古姜子牙墓,姜子牙的齐国在今天的什么位置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无数传奇人物,在对此类人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世人能够对历史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历史过程中,部分著名历史人物甚至具有神话色彩,成为后人传颂经典。在商周社会中,姜子牙便是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曾经,部分文学影视作品甚至将姜子牙刻画为神仙,而关于姜子牙的真实身份,则令后人好

  • 古代的西岐与朝歌是当今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岐朝歌是现在哪里,西岐城属于朝歌吗,西岐和朝歌是什么地方

    熟悉《封神演义》的朋友,对西岐与朝歌应该耳熟能详,它们代表着敌对的周商两个王朝。商周朝代更迭,于牧野展开决战,最终周武王完胜,商纣王兵败自焚于朝歌鹿台。只是随着岁月变迁,昔日商周的政治文化中心,朝歌与西岐早已湮没历史长河,在现代地图上再无踪影。那么它们到底是现在什么地方呢?西岐即是如今陕西宝鸡市岐县

  • 妲己为讨纣王欢心发明一件东西,如今人人都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妲己是怎样迷惑纣王的,妲己和纣王去寝宫,妲己吐水给纣王

    将罪名推到女子身上,是古代历史常有的事。说的好像没有这些美丽的女子,男人就不会荒唐无道似的。当然妲己到底是不是祸国妖姬,是否应当承担商灭亡的罪责,这些都与本文无关。本文要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件与妲己有关的“器”,一件由妲己发明并成为中华文化标志的物件。再给大家提示一点,此“器”与食物有关,大家能否猜到是

  • 少正卯:比孔子还会讲课,抢光孔子学生,孔子当权七天后就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后来,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后的第七日,立即派人将少正卯诛杀于两观之下。不仅如此,孔子还戮了少正卯的尸体,并将其遗体在外面晒了三日。孔子,一向强调“仁者爱人”。如《论语·颜渊》篇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就很反感地回答:“子为政,焉用杀?”孔子也曾言:“不教而杀

  • 五国伐齐后,谁才是最大的赢家?不是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五国伐齐时齐国有多强,五国伐齐谁才是最大赢家,伐晋兴齐

    虽然齐襄王在位时,齐国成功复国。但是,自五国伐齐后,齐国一蹶不振,彻底从战国霸主的舞台上离去。那么,问题来了,五国伐齐后,谁才是最大的赢家?对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燕国。但是,实际上,燕国和齐国一样,也没有获得多少好处。[var1]首先,就燕国来说,公元284年,乐毅就率领燕国大军攻占了齐国70多座

  • 智慧!楚庄王要以大夫之礼下葬爱马,大臣如此劝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齐国大臣劝谏楚庄王,楚庄王的成功秘诀,楚庄王的智慧

    楚庄王芈旅(一作吕、侣),又称荆庄王、臧王,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第十三任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楚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史记》、《吕氏春秋》等史籍记载:“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庆,以枣脯。马病肥死,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

  • 春秋时的一小国,被楚国消灭,领土却被齐国占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春秋时期楚国弹丸小国,楚国齐国

    莒即莒国,莒国为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亡于公元前431年,周天子册封的第一任君主是己兹舆期。在春秋初期,莒国一度强盛,成为一个中等诸侯国。但是,在大部分时期,莒国都只能称之为一个小国。战国初期,莒国被楚国消灭,不过,其领土却被齐国占据。正是以莒国所在的莒城作为基础上,齐国在

  • 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为何秦国以一打六,竟然还取得完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两线作战,秦国军队战斗力分析,秦国军队的作战经验

    [var1](秦灭六国)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非常普遍。可是为什么?战国末年的时候。秦国以一打六,竟然轻易就把六国给灭掉了呢?为什么秦朝没有顾此失彼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其一,秦朝的地域条件很优越。秦朝处在西边,而且有函谷关这样一个关口阻挡。这样的情况下,秦朝其实就不是以一对六,而是以一对一。

  • 廉颇在赵国为何一直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廉颇离开赵国去哪了,廉颇在赵国的地位,廉颇对于赵国的贡献

    [var1]长平之战前期,一直是廉颇进行对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廉颇认为对付秦军,先需要采取守势以避开秦军锋芒,待秦军疲惫松懈之时再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这样的策略后来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当时的秦军,在经历自秦孝公之后的几代人努力后,秦国国力强盛,秦军战力也已经是战国时期的相当强悍存在,在加上秦军还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