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事实的真相如何?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事实的真相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7 更新时间:2023/12/24 5:26:24

从古至今,刘禅一直被人们当做“扶不起的阿斗”,就算是一直到了最后的时候,仍然没能保住他的父亲给他留下来的蜀汉地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是作为聪明的刘备的儿子,刘禅真的是扶不起吗?还是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聪明,不去表达?就连在他身边的诸葛亮都没能真正的看透他的聪明才智,一直到了最后的时候,刘禅问了他一个问题,他才意识到,刘禅并不是不聪明,而是他一直在伪装自己。

刘备病逝,托孤诸葛亮

刘备病逝白帝城时,曾将大任托付给诸葛亮,而且告诉他,刘禅如果不是贤能的人,你完全可以操纵大权。这几句话令诸葛亮十分的感动,决定一心辅佐刘禅,并且将他培养成贤能之人,并且多次为刘禅谋计策,打江山,多次参与北伐,希望能够完成刘备生前统一中原的想法。

诸葛亮一直都像是刘禅的督促者,一直监督着刘禅,但是国家的各种事情都是他自己亲自去掌管。在那个时期,诸葛亮可谓是管理的井井有条,在经历了很多次战争之后,他的年龄也来到了54岁,在那个时期,54岁是一个不小的年龄了,而他还在一直带着蜀国大军打拼中原。

等到诸葛亮快要去世的时候,刘禅派了人去看他,并且托人给他说了一句话:“倘若您不在了,您的儿子应该如何处置?”诸葛听了这句话恍然大悟,原来刘禅并不是一个不聪明的人,而是他一直在伪装自己,表现出一副很傻的模样,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罢了。

恍然大悟,识破真相

这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是其中却隐含了丰富的心思。诸葛亮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恍然大悟,他听到的不是平时刘禅唯唯诺诺,对他一副恭敬的模样,而是作为一个君主,一个帝的心思。

作为一个帝王,时刻要注意着周边人的心思变化,时刻提防着有人会趁人不备之时,尚且家人都会保持提防,更不要说没有血缘关系的诸葛亮了。而就是这样一句话,让诸葛亮悬着的心安定下来,他一直害怕等他逝去之后,刘禅无法防备周边的人,不能够担当起帝王的重担,不能得到贤人的辅佐,但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完全的看出了他能作为一个帝王。

而刘禅这一句话,只是让诸葛亮明白,他并不是一个傻人,而是他不想与诸葛亮交锋,毕竟是为了大局所考虑,一个是忠心为了刘备,另一个是刘备的儿子,利益相同,不必相争。

水落石出,安心逝去

是什么能让诸葛亮全心全意的辅佐刘备,而且还愿意辅佐他的儿子,打拼江山,那是因为在当时刘备对诸葛亮有恩,《出师表》正是当时表达他内心的想法,“感激涕零”,让刘禅对他十分信任。但是作为一个帝王来考虑,对他有恩情的仅仅是诸葛亮,并不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亮当时在蜀国的地位非常高,想要坐上王位也是轻而易举,而且还有着刘备的遗嘱,刘禅不过是一个挂着名号的帝王罢了,真正的实权还是掌握在诸葛亮手中。

但是他的儿子并没有对他们做出什么贡献,所以刘禅这一句话是点明了做帝王的态度,他会担心自己的座位保不住,于是轻轻点了一下诸葛亮。诸葛亮自然也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想法。

总结

诸葛亮在生前告诉刘禅说他家有八百桑树,不用顾及他的儿子。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就撤销了丞相这个职位,自己要掌握大权,后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两家人也生活的不错。

其实刘禅并不是一个不聪明的人,尚且他的身边有这么多刘备留下来的贤能之人,而他不去竞争是因为他想保住自己的王位,而且本身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但是当诸葛亮逝去的时候,他说出来这句话就是想要拿起他的重任,稳住他的王位,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诸葛亮恍然大悟,原来他只是一直在装傻,真正的事情上他的思路非常清晰。

虽然人们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他却让百姓们安心生活了几十年,最后也是安享晚年。

标签: 三国刘禅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陈登本是刘备的谋士,为何最后却投靠了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刘备自起兵到创建蜀汉政权,身边聚拢过不少的人才,虽然大多数能“从一而终”,但也有中途退出者,而且大部分都转投曹操。在这批人当中还有一位让刘备无比推崇之人,不仅施政能力极佳,而且品德、谋略、胆识均过人,是难得一遇的综合性能臣。此人,便是曾帮助刘备获取徐州的陈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

  • 秦灭燕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简介其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灭燕之战,战国,历史解密

    秦灭燕之战,是秦王政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7年-前222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燕国(今河北中部北部、辽宁大部等地)的作战。战争背景秦破邯郸、赵公子嘉逃代后,秦军兵临易水(今河北易县南)(参见秦灭赵之战)。燕国统治集团一片惊惶。鞠武主张西与代联合,南与齐、楚结盟,北与匈奴结好,共同抗

  • 朱允炆削藩与康熙帝削藩有何区别?为何结果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削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历史现象。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藩王: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地方;藩王可以是皇帝的宗室成员,开国功臣或是地方势力首领。基于此,在封建王朝下,藩王和皇帝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几乎是在所难免了,也即皇帝希望掌控天下

  • 针灸鼻祖皇普谧,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针灸鼻祖皇普谧,他的一生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个人就是晋朝的皇普谧,他的那部著作就是《针灸甲乙经》。但是到了皇甫谧这一代他家已经中落,皇甫谧年轻时生活十分拮据,俨然是破落贵族。皇甫谧虽然贫穷,但是却不坠青云之志,他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医学家、史学家。皇甫谧在医学上最主要的贡献

  • 耿精忠为什么谋反?耿精忠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耿精忠为什么谋反?耿精忠被谁杀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耿精忠(1644年—1682年),辽东盖州卫人(今营口盖州),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诏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恢复衣冠,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

  • 胡亥为何只用了三年,就把秦朝玩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胡亥为何只用了三年,就把秦朝玩完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大明的皇帝中,朱厚照一直不受人待见,他不喜政务,整日嬉闹玩耍,还造出来个臭名昭著的豹房,可是,在朱厚照在位的十几年中,大明王朝仍然稳健,也没有什么大规模动乱。胡亥也是有名的昏君,虽说这家伙心理比较阴暗,同样不管政务,每日饮酒作乐

  • 李恢是什么人?他都立下了哪些功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常言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用来形容蜀汉政权中后期将才匮乏。其实,蜀汉也有一些看似不知名的将领,却是战功赫赫,为蜀汉政权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李恢就是其中之一。李恢何许人也,他有何过人之处,立下了哪些功业呢?对话历史将为您一一讲述。李恢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一、出身建宁,爨氏之侄李恢字德昂

  • 火筛是谁?他有哪些事迹与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火筛,明朝,历史解密

    火筛,又亦称为“科赛”、“郭锡”、“浩锡”,明朝蒙古右翼满官嗔(蒙郭勒津、蒙古贞)部领主,军事家,脱罗干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368年明军在攻陷北京城后,元朝残余势力退居至蒙古草原,号称“北元”。蒙古人虽退居草原,但仍一直觊觎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彻底消除隐患明朝边境隐

  • 清朝时期的刀尖药效果那么好 最后为什么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清代刀尖药,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代有一种神奇的“刀尖药”,为什么后来却消失了?有钱都买不到我们都了解古代是一个封建落后的朝代,不管是生活条件还是思想文明,都要比现在落后许多,而清代也不例外,同样是一个封建统治的王朝,在清代入关后,发布了许多不

  • 周代的姬姓诸侯国:曾国是现在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曾国,春秋,历史解密

    曾国,是周王(成王或康王)分封给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即南宫括)之子、周朝宗室曾谏的封国 ,周代姬姓诸侯国,史书称为随国。大约存在于西周成康时期至战国末期。后世推测,立国之初的曾国是周王朝在江汉地域控制铜资源运输的重要据点和遏制楚国等南蛮扩张的重要诸侯。按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曾国在楚国兴起的过程中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