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金田村“恭祝万寿”,并将这一天定为金田起义纪念日。3月23日,洪秀全在广西武宣登基自称太平王,后改称天王。这年年闰八月初一日,太平军攻克永安城,这是为太平军自金田起义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城市,初七日,洪秀全进入永安。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下诏,封杨秀清为东王、称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岁,两人列一等;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两人列二等;石达开为翼王,列三等。西王以下皆受东王节制。
这就是所谓的五大天王,太平天国能打下如此庞大的疆域,真正倚靠的他们五位。
翼王石达开(1831年-1863年),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军民尊为“翼王”。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第一战神,从1852年到1856年期间,石达开战功赫赫,甚至一度逼得曾国藩投河自尽;863年,兵败大渡河,想以一人之命保全军,率2000兵将降清,清军背信弃义,斩杀2000太平军,将石达开凌迟处死。行刑时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
韦昌辉能力很强,文武双全,心机颇深,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官封北王,称六千岁,虽然韦昌辉早期也为太平天国的崛起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公元1856年,正当太平天国不断取得对满清政权的胜利,并向全国范围推进之时,在天京却爆发了决定太平天国命运的“天京之变”事件。从此,太平天国走向覆亡之路。
其中与韦昌辉有极大关系,在洪秀全和杨秀清矛盾激化之后,洪秀全令韦昌辉回京诛杀杨秀清;但是韦昌辉却在此次行动中,假公济私,大屠杀持续了两个月,前后共计死了两万余人,天京的高、中级骨干力量被屠戮殆尽,太平天国陷入困境。这次的“天京事变”也成为了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而石达开的家属也被屠杀一空,导致最后石达开被迫离开;但是韦昌辉下场也不太好,在天京军民的支持下,洪秀全捕杀了韦昌辉及秦日纲。韦昌辉被五马分尸,时年31岁。
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所有官制、礼制都由冯云山制定。又在这里向全国发出讨伐清朝的吊民伐罪的檄文,也都由冯云山主裁。壬子二年正月元旦,太平天国颁行冯云山创造的天历。这是中国行阳历之始,也是世界用四季历法的首创。
但是在1852年6月太平军路经蓑衣渡时,冯被埋伏于此的清军江忠源部炮火命中,伤重身亡。但是,冯云山好歹也算是战死沙场,比其他几位王的后果,好了很多。
西王八千岁——萧朝贵,在军旅战阵方面,英勇善战,史不绝书。太平天国文献《醒世文》写道:“天排西王真忠勇,冲锋破敌武略精。”李秀成把萧朝贵的军事才干概括为八个字:“勇敢刚强,冲锋第一”。在当时的军事对峙双方,不管是己方太平军,还是敌方阵营,都评价萧朝贵是一个孔武有力,不避枪林弹雨,勇于冲锋陷阵,攻必克、战必胜的农民军事家。
后在强攻长沙的时候,在南门外妙高峰执旗督战,指挥炮兵轰击,不幸被敌军炮弹击中胸部,回营后伤势太重,虽经多方医救,仍未能治愈,逝世,年仅32岁。
杨秀清本来是被冯云山引入拜上帝教的,但是杨秀清通过旁门左道等等,加上深谙世故、善于交游,迅速成为了拜上帝教中的二号人物,仅次于洪秀全;在太平天国最鼎盛时期,杨秀清在权利的诱惑下,甚至逼迫洪秀全让位。
自1853年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大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1856年8月,在指挥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杨秀清以此大功为由,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岁”加封为“万岁”。以此事为引,内官统领陈承瑢向洪秀全告密,说杨秀清要谋朝篡位。洪秀全得知后立刻派出密诏,让领兵在外的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人返回天京诛杀杨秀清。
1856年9月2日,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乘夜率三千兵众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几乎尽遭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