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何不过乌江?项羽在那首诗里,已经把理由讲得很清楚

项羽为何不过乌江?项羽在那首诗里,已经把理由讲得很清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11 更新时间:2024/1/22 15:20:53

项羽当时是做过解释的。“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意思是说,他带着江东子弟兵出关打天下,结果回去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因此无颜见江东父老。

项羽这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解释的。当初他受江东父老的嘱托,带着各家子弟出去打江山,挣功名,奔好前程,这是“信”。就相当于一个企业家,依靠集资筹集资金,大家把钱交给你,希望你能搞企业,挣钱给大家分红。最后你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连老本都赔了。这样,他也就没有钱还集资人了。没有钱还集资人,那就是“失信”。就像你去银行贷款,到期你没有还款一样。

除了“失信”以外,还有“不仁”和“不义”。别人把子弟交给你,你就应该爱惜,爱护他们。让他们变好,保护他们的安全。结果你不但没有让他们变好,还把他们的命都丢了。所以,这就是“不仁”。再一点,把子弟们的命都丢了,你自己却跑了回去。丢掉兄弟逃走,这就是“不义”。

李清照对丈夫赵明诚失望。写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为什么会拿项羽来写她的丈夫。就在于项羽因为把子弟兵们都损失了。自己不好意思独自回去,因而拔剑自刎,拿自己的命来偿还。可是赵明诚却丢下自己的兄弟和一众老百姓,从城墙上挂一根绳子,自己溜到城外去了。因此,赵明诚连项羽都不如,不但“失信”,也“不仁不义”。

那么,项羽在乌江边上的那一刻,真的是在考虑道德吗?

我们不能说项羽没有考虑道德。也正是因为项羽考虑了道德,后世才会很多人把项羽当成是“英雄”,而不是“屠夫”。“屠夫”和“英雄”的区别就在于,虽然两者都杀人,但是“英雄”杀人是讲道德的。而“屠夫”杀人,绝不会考虑道德因素。

不过,项羽当初之所以自刎在乌江边上,更多的还是他感到了绝望。也就是说,他感到了他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此后的人生不可能再成功了。

刘邦在战场上也是多次被打得只身逃跑,丢掉全城老百姓,乃至于丢掉老婆孩子,但是刘邦从来没有感觉到绝望。而站在乌江边上的项羽,却彻底绝望了。那么,项羽为什么感觉到了绝望呢?

其实,从项羽写的那首诗中,已经看出来了。

一、天时。

项羽被十面埋伏的时候,面对姬,曾写过一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诗,实际上是项羽对自己的总结。当时项羽总结出的结论,是他的“天时”没有。“时不利”意思就是“天时”已经不在他那里了。

当乌江边上,船夫让他过河,他不过的时候,他解释的理由,第一句也是“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说的也是“天时”已经没有了。

所谓“天时”,就是天道,上天给予的规律。上天要一个人当皇帝,就会让他当皇帝。如果上天不让人当皇帝,他想当也当不了,所以皇帝也叫作“天子”,人的命运也叫“天命”。

项羽觉得“天命”归于刘邦,不归于他了,因此他感觉到绝望。

二、地利。

实际上,项羽在刚知道自己被十面埋伏的时候,他虽然觉得“天时”失去了,但是“地利”“人和”都还在。

项羽认为他还有“地利”。从他写的诗中,已经表露了出来。在哪里呢?“力拔山”“气盖世”“骓不逝”这些都是地利。也就是说,他还有拔山的力气、盖世的胆略,还有胯下的乌骓马。只要这些还在,他依然还能够打天下。

不过,到了乌江边上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时候,项羽身上已经有十多处伤。这十多处伤,让他几乎没有了半分力气,因此“力拔山”也就不存在了。当时有好几个人等着项羽死后,好分他的尸体去邀功请赏,这说明什么?说明项羽的“气盖世”也没了,那些人对他,根本就没有敬畏之心了。至于那匹乌骓马,虽然还在项羽胯下,但是身上没了力气和气概的项羽,一匹乌骓马对他已经没有用处了。更何况四面包围,就算项羽骑着乌骓马,他也跑不出去了。所以最后他把乌骓马送给了那个准备渡他过去的船夫。

可以说,当时项羽所赖以成功的“地利”,全没了。

三、人和。

项羽的那首诗里,也讲到了“人和”。“虞兮虞兮奈若何”,说的是什么,是美女不愿意离开他,他也不忍心丢下美女。这话自然说明他的人气很高,大家都拥戴他。项羽这里是用虞姬来代表他身边的那三千子弟兵的。尽管部队在“四面楚歌”中散了,但是核心的人还在,三千子弟兵还在,大家还拥戴他,因此他还能继续战斗下去。

但是到了乌江边的时候,最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其他人到哪里去了?他心里就产生疑惑了。是被杀死了还是趁乱逃掉了呢?他已经产生了怀疑。

直到最后看到吕马童的时候,他坐实了他的怀疑。吕马童曾经是他的好友,可是背叛了他,还要拿他的遗体去请功。这对于项羽的打击是很深的。让他在那时候觉得,他身边的兄弟们,有很多人一定丢下他逃走了。

没有了兄弟,自然就失去“人和”了。

天时地利人和都没了,因此项羽彻底绝望,所以他才自杀。

项羽的自杀,与道德有关,又与道德无关。项羽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大汉王朝开了。

更多文章

  • 关羽被困麦城,侄儿刘封为何见死不救?诸葛亮的这盘大棋无人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麦城被困刘封能救得了吗,关羽败走麦城刘封见死不救,刘封救关羽全过程

    关羽兵败麦城汉中之战,刘备终于在正面战场堂堂正正地击败了曹操,令天下大惊。不过事实上,刘备此战也打得非常辛苦,整个益州几乎到了“男子战,女子运”的地步,所以按照常理来说,接下来刘备集团就应该进入休整阶段,尽量避免对外发动大战。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刘备在听闻曹操要联合孙权图谋荆州时,竟然直接命令关羽对外

  • 秦始皇的陵墓到底有多奢华?引得后世接连盗挖,连项羽都在其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陵墓到底有没被项羽挖过,关于秦始皇陵墓的资料和照片,项羽挖掘秦始皇墓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秦王赢政先后攻灭灭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数百年以来的战乱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秦王朝盛极一时,但由于作为统治者的秦始皇滥用民力,不顾百姓死活,使得秦朝在统一之后仅仅统治了十多年就灭亡了。其中一项劳

  • 若北伐成功,诸葛亮会拥兵自立吗?曹操说出自己的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评价诸葛亮四句话,诸葛亮对曹操北伐的看法,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会怎么样

    诸葛亮的选择第一点要考虑到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做自己的主公,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实现自己所提出的“三分天下”的想法,或者说是简单地因为刘备请了他三次,自己被感动了就出山。诸葛亮是一个谋士,他之所以选择刘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复兴汉室。古代不比现在,凡事要讲究一个“礼”,一旦在道德上不占理,就会被天下人

  • 马谡当年真的是被诸葛亮斩了吗?或许结局并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诸葛亮马谡搞笑视频,刘备历史说过马谡不堪重用吗

    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具有未卜先知,能够预言后世的能力,那么诸葛亮为何当初不听刘备的临终劝告,非要让马谡前去镇守街亭呢?这主要还是得从这两人的渊源说起。马谡和诸葛亮的渊源颇深。马谡的哥哥马良曾是诸葛亮最欣赏的人,两人的关系不仅非常的友善,而且马良还曾以尊兄来称呼诸葛亮。当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兵败之

  • 项羽为何会在垓下丢弃十万楚军只带八百骑突围?真相悲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为什么被围垓下,垓下之围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项羽兵败垓下小故事50字

    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虽然是婉约派的代表,但是她的这首《夏日绝句》至今读起来仍然豪气冲天,力透纸背。不过李清照对项羽有点误会,因为项羽不是不肯过江东,而是真没办法过江东。当然,这个误会的产生不怪李清照,只能怪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给项羽安排了一个乌江自刎的

  • 马超的遗书中为什么称曹操为孟德,不称呼曹贼?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超曹贼,曹操与马超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曹操与马超的故事

    马超是东汉名将马援之后,是名门望族,人家是官了好几代,自小也是很有教养滴,轻易也不会爆粗口,实是曹操送其父兄去侍奉先帝,气极所至。当岁月流逝,人之将死,名利看淡,买了机票,马上要西天旅行,去黄泉那个地方见家人,才知道死亡才是永恒,一切人都得有死那一天,原来自己是可以与家人团聚滴,自然把原先因家人的死

  • 韩信用兵如神,1万军队就敢打20万敌军,关键还打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用兵有多精准,韩信用兵真的厉害吗,韩信用兵能力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其在楚汉相争中的作用非常巨大,要不是韩信最后帮助刘邦攻打项羽,恐怕刘邦最后是战胜不了实力强大的项羽的。韩信在用兵方面神出鬼没,在那个时代是无敌的存在,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韩信用兵多多益善。韩信在大兵团作战和奇袭作战,还有整体的军事战略计划方面都在同时期军事将领中出类拔萃

  • 难怪诸葛亮死后,刘禅查他家底后会大怒,换做谁看了也受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大怒,诸葛亮死后刘禅做了哪些事,诸葛亮死后刘禅是怎么对待的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决定性战役时,用错了人,让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镇守街亭,马谡失街亭被斩后,第一次北伐失败。接着,诸葛亮连续五次北伐,曹魏这边,每每派出司马懿,都能化险为夷。就在公元234年,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因为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中。这第五次北伐,也一样失败。诸葛亮死后,还发挥

  • 马超明知马腾是曹操的人质,为何他还敢联合韩遂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马超与韩遂,马超和韩遂有什么关系,韩遂和马腾的关系

    马超战败后,他迅速兼并陇上诸郡县,汉中的张鲁也派出将领杨昂来帮助马超,再加上马超自己的声望,他迅速集结了一万多人,攻占了凉州刺史韦康所在的冀城。然而韦康并不愿意效忠于马超,于是派出阎温秘密出城,向夏侯渊求救,只可惜阎温还未跑出地界线,就被马超发现并派兵追上。马超希望阎温能帮助他攻下冀城,但阎温并不畏

  • 飞将军李广这么厉害,为何到死都没有被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广最后封侯了吗,李广封侯失败的原因,李广不能封侯的三个原因

    第一,李广政治眼光短浅。在七国之乱爆发时,李广跟着周亚夫一起出征,本来已经立下汗马功劳,回去之后说不定就可以封侯了,但李广却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他接受了梁王的封赏。七国之乱本来就是中央和地方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种敏感时期,竟然接受敌人的封赏,可以说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所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汉景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