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苏联学者瓦西里耶夫:商朝的祖先来自于中亚,考古表明很有可能

前苏联学者瓦西里耶夫:商朝的祖先来自于中亚,考古表明很有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02 更新时间:2024/2/4 17:34:50

“随着中华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科研项目走深入,越来越多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学说浮现出来。

来自全球各地的历史学家利用各种现有的文物和史料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了推测,其中部分人的部分观点令人大跌眼镜,其中就包括中国(早期)文明西来说。

前苏联学者瓦西里耶夫就是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他在著作《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中断言》中断言:“有一个中东或中亚的部落向东迁徙到黄河沿岸,才有了高度发达的殷商文明”,大胆的猜测商部落的祖先,也就是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契是中亚人的后裔。

他的观点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根据中国早期驯化的一些物种,比如小麦、大麦、燕麦、山羊、绵羊和黄牛,还有技术青铜冶炼和马车制作,以及天文知识均属舶来品走出的判断。

考古实践证明,中亚西部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生小麦的物种,同一时期中东地区驯化了绵羊和山羊,过了2000年左右,他们又驯养了黄牛。

而在中国找到的最早的作物是稻米(主要在南方,河姆渡遗址)和粟(北方,半坡遗址),“中国没有小麦、大麦和燕麦栽培过程的证据”。这也就意味着小麦、大麦和燕麦是直接以驯养成熟的状态进入中华大地的,是十足的舶来品。

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贵族(首领)墓葬中,用来殉葬的牺牲一直是猪,直到商周时期才普遍使用牛、羊。由此可见牛羊也是舶来品,它们几乎跟小麦、大麦和燕麦在同一时期传进了中国。

中国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传说也为这些物种的舶来提供了佐证。

传说中黄帝看到百姓耕耘辛苦,想要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朝思夜想却苦无对策。一日他偶然间看到猪用嘴拱地,茅塞顿开,模仿猪嘴的样子发明了耒耜,大大的减轻了农人的劳动负担。之后,他又对耒耜进行了改良,让自己的做起流利狮子狗拉着耒耜耕种……

文中说到了猪和狗,却没有提到力大无穷的牛。

此外在“舜耕历山”一截,也说到了舜德化万民感动了天地,大象帮他耕种,小鸟帮他除草……故事很有可能说明大舜当时学会了驯服大象,利用大象帮他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说到牛。

由此可见,黄帝和舜禹时期我们的祖先还没有驯服牛这个人类的好朋友,或者准确的说,不但是牛,山羊、绵羊、马这些食草动物都没有出现登上中国人的餐桌。

六畜之中,只有猪、狗和鸡是我们的原产物。

不仅是作物,在几乎相同的时期,青铜的冶炼技术、马车(牛车)的制作技术也进入到了中国。

中亚的苏美尔人是最早发明战车的文明,早期的车车车轮只是简单的圆木,后来经过1500多年的发展,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趋于成熟,历史遗存清晰地表明了他们革新战车的整个发展脉络。

但是在中国战车一经出现就趋于成熟,没有简陋的原型,学习的痕迹很重。

所以马车很有可能是跟牛、羊、马一起从西方传入到中国的。

商族人最早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向东迁徙,几代人经过漫长的旅途来到中国,将外来的作物、技术、知识传入了中国。在获得了更为优越的繁衍空间的同时,他们得到了崇高的地位。被当时的夏朝首领看重,委以重任,帮助大夏抵御外来侵略。

他们从一出现就显得与众不同——善于经商,赶着牛车往返于各部落之间,交换青铜器、陶器。他们掌握着高产的作物,并精通巴比伦人先进的天文知识,所以能够精准的测算耕作的时令。

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在寅曰摄提格……

这段文字记载了春秋之前十二地支的名称。阏逢、旃蒙 、摄提格在明显不是汉语发音,一看便知是外语的音译。

对此著名学者岑仲免认为,他们肯定出自伊朗的音译,郭沫若则觉得它来自于巴比伦。

依照郭沫若的观点,以“在寅曰摄提格”为例,甲骨文中“寅”酷似弓箭。而对映的星在巴比伦黄道十二宫是丰收女神伊什塔尔,后来在拉丁语中人们改称为人马座,也就是“Sagittarius”,前三个音节“瑟吉他”与“摄提格”十分接近。

郭沫若在找到这一发现之后,禁不住感叹:“古巴比伦星历之输入,必在有夏一代。意者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邪?”

就这样,郭老也成了文明西来的支持者之一。

商族的祖先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进入了华夏,并凭借着他们的先进性渐渐地取得了领先。

小麦、大麦等高产作物,以及食草类的马牛羊牲畜,让他们的人口呈指数级增长。青铜兵器和战车使他们的军队无往不利。

同时,耕种小麦、大麦需要进行灌溉,就有了相应的管理组织和制度,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需要职业的军事将领带队,官僚体系应运而生,分工越来越细。

凭借了这些优势,他们对中原的土著——夏发动了攻击,并成功的鸠占鹊巢,建立了史学意义上的第一个王朝——商。

这也就意味着,早在3000多年前,华夏大地就被外族占据过,并且被统治了长达500多年。

华夏文明究竟是西来还是土生土长一直以来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文明西来说确实难以让人接受,但是又不得不否认,秉持这一理论的学者和专家有依据也符合逻辑。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无论这一观点是真还是假,中国没有变成第二个巴比伦。

中亚的文明力量进入华夏之后,很快被兼容并蓄的华夏消化掉了,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推动华夏快速的走上了黄金时代。

在接下来的三千多年里,华夏不止一次展示了“海纳百川”的力量,无论是五胡乱华,还是蒙古建元,他们都成了华夏的一部分,骨血里留下了华夏的烙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纣王和妲己二人是真爱吗?你看他们在一起时的年龄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纣王与妲己真实历史,妲己纣王吻戏完整,历史上真的有妲己和纣王吗

    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和妹喜一样,也被誉为“祸水”,骂了她千年,她便是商纣王的爱妃,苏妲己。而且和妹喜比起来,苏妲己的心肠要歹毒得多,堪称蛇蝎心肠。《列女传·卷之七·孽嬖传》上书:妲己配纣,惑乱是修,纣既无道,又重相谬,指笑炮炙,谏士刳囚,遂败牧野,反商为周。而影视剧《封神演义》、《封神榜》里,更是将

  • 分封制对周王室来说意味着什么?因分封而强,因分封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分封了哪些诸侯,周王朝的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是怎样层层分封的

    一、周王朝和分封制度虽然我们将先秦时代的夏商周并称,但是夏商周三个朝代与后来的秦汉有着本质的区别。特别是夏、商,他们只是名义上华夏大地上各部落联盟的大酋长,并不具有对属下各部落实际上的行政管理权。而那些诸侯并不是夏和商分封的,他们原本就存在,只是名义上服从与大酋长的领导权。仅此而已。周代殷时,周只是

  • 关于夏朝记载的让人疑惑的问题:夏王在位时间为什么如此之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王什么时候在位,夏王的现状,历史上有真实的夏朝吗

    ,所以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为夏“有王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根据今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夏朝诸王在位时间分别是:大禹7年,启16年,太康4年,仲康7年,相28年,少康21年,杼17年,芬44年,芒58年,泄25年,不降59年,扃18年,胤甲8年,孔甲9年,皋3年,发7年,桀31年。总共为362年

  • 姜子牙的姓氏之谜,他究竟是姓吕还是姓姜?一生经历神秘莫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吕是一家吗,姜子牙姓吕,姜姓与姜子牙有没有关系

    吕氏得以被赐姓吕氏(今天的吕姓),并不是在周文王、周武王时期,而是比这个时期更加久远。太颠、泰颠、泰山指的一定是周武王的岳父,也就是我们说的那位姜太公。师尚父是一种敬称,和项羽称呼范增为“亚父”、秦始皇称呼吕不韦为仲父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因此说范增氏为亚,吕不韦氏为仲。实际上那时候的吕氏是姜姓,在先秦

  • 仿佛一夜之间,西周王室从坐拥9师到覆灭,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周军队一览表,西周军队怎么覆灭的,西周王室的势力

    战争最后的结果,西周灭掉了东夷人建立的徐国,此战也是西周王朝最后一次的辉煌。穆王时代结束后,西周王权统治日渐式微,很难再重现成康时代的盛世,又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直到西戎族颠覆西周。弹指一挥间,就从巅峰坠落谷底,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西周怎么一步步走向衰败的?西周王室外部环境不稳定1、矛盾的根源西周从开

  • 他是姜子牙后代,在别国已当上总统,多年来不忘先祖而回国祭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及认祖归宗这件事,历史上还真是有许多的令人心生好奇的人物,比如李白的出生,就一直存在争议,有说他是高丽人,韩国教授说他是韩国后裔,但都不准确。历史之事,真真假假,不能尽信。但有这么一位人物,他硬说他自己是姜子牙的后代,但是他又在别国当了总统,却每年都会回到自己先祖的家乡祭拜。他就是韩国的第六任总统

  • 写进《史记》的“狼来了”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史记,史记中烽火戏诸侯真实发生吗,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全文

    不过这种男人犯下大祸却让女人背锅的行为违背了太史公的初衷,以致很多人开始怀疑历史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这回事。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这只是司马迁在写史书的时候,为了增加趣味性、可读性而用的一种修饰手法,况且诸侯接到烽火示警到率军勤王,都是要时间准备的,所以根本不可信。那么这个被记录史书并被历代帝王用作自

  • 伊尹怎样辅佐商汤推夏建商,训诫太甲重回正道,一心发展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汤与伊尹,伊尹是怎么辅佐商汤,商汤与伊尹是什么关系

    他年幼时期便十分聪慧,虽然只是一介奴隶之身,但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到了治国之术。在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在在莘国当做奴隶在田间耕作。后来凭借着才华逐渐闯出了名声,得到了商汤的看重,之后便一直跟随在商场身边,帮扶着他打败了夏桀建立了商朝。立有大功的伊尹也被封为丞相,继续辅佐商汤治理国家。在他的帮助下,商朝

  • 充满谜团的商朝来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朝是怎么来的,有关商朝的常识,商朝从哪年到哪里

    3000多年了,他们留下了许多谜团,有些已经解开,有些则仍然充满神秘。商朝人来自哪里?商朝人生活在今天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按说他们应该是如假包换的古代中原人。但是商朝人的来源却从一开始就扑朔迷离。最早对商朝人头骨、体质特征进行研究的学者发现,殷墟祭祀坑的人骨里可能包括了现代华北人、蒙古人和欧洲人

  • 作为周朝最后一位周天子,周赧王姬延最后的结局,究竟有多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赧王姬延后代,姬延的墓,周朝末代天子姬延的晚年经历

    此时是诸侯各自为敌、相互征伐吞并,各诸侯国为了图强生存为此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这个时期称为“战国时代”。王赧于公元前315年登基即位,王赦在位时期,国势益弱,周王室已经十分衰败,同时加上内部争斗不休,周王室以至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各自为政,周赧王迁都西周。周赧王其实最初是居住在东周(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