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混战背景下“侠客”文化为何会诞生?

春秋战国混战背景下“侠客”文化为何会诞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414 更新时间:2024/2/3 20:31:58

侠者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群体,尽管到了现代仅有“侠风留存”,但独特的“侠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总览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轨迹,“侠文化”在每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都呈现出了其自身的不同特点。

[var1]

一.“侠文化”的起源与传播

“侠”源自于商周,兴起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式微于秦汉,归隐于唐宋,消亡于元明清。因此,由于早期文献的缺失,到了现在,我们的“侠文化”仅有部分残留。春秋战国时期,周朝迅速衰败,各个诸侯国迅速崛起,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纷纷自立为国、争权夺势。诚然,乱世是枭雄的时代,受苦的永远都是百姓。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侠客”这个群体兴起发展。

侠客的崛起主要因素其实有三:斗剑之风迅速兴起、士者的分化与侠士的诞生、养士之风的流行。

夏商周三代被称作为“青铜时代”,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与工艺使得青铜器盛行。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厚重的青铜逐渐被铁所取代,特别是铁铸造的武器,更加适合先民们的使用。剑被称之为“百兵之君”,是武器中的王者,构造简易轻便,深受各个阶层人民的喜爱。

[var1]

也因此,在当时民间诞生了许多十分有名的剑客。《韩非子》曾使用过“侠”这个称呼,并且还将“侠”者称之为“带剑者”、“私剑之士”。因此,侠与剑,二者在当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各个诸侯国为了强大自身,采取各种手段获得利益,纷纷实行变法、建立新的制度、社会结构。士阶层无论在新的结构还是旧有的结构中都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贵族与百姓之间的过渡。

部分学者认为,侠者正是由“士”这一阶层分化而来的,另一分化出来的群体就是“儒”,二者各自有各自的发展。侠者从分裂初期的“侠士”,到进入军队、成为精兵、社会地位直线上升,被称之为“国士”。至此,侠士获取了真正的自由,“士无定主”,“良禽择木而栖”。

[var1]

光有分裂的方向并不足以使得“侠者”这个群体得到如此大规模的发展。能够拥有直至今日依旧闻名于世的这等名声,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此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由于“侠士”士无定主这一局面的出现,侠者获取了极大的自由,是各国都迫切需要的人才。

因此,为了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各诸侯国拼命招揽士者以求昌盛,而没有士就是王国的前兆。这样的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侠士阶层的产生与兴起,且在当时成为了最活跃的社会阶层。该阶层的凝聚力与号召力都十分强大,是当时社会上绝对不可轻视的一股强大势力。

侠客,实际上就是“侠”文化的实际载体、传播者。春秋战国时期好剑之风盛行,这为侠者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同时,也大大推动了武术的发展。侠者接受的教育,就是以正义为人生目标,铭记于心。他们行侠仗义、武功高强、正直潇洒、行侠仗义。独特的人格魅力令他们对华夏的影响源远流长。

[var1]

二.侠客与武术之间的关系

侠客行侠仗义、潇洒走天涯的资本正是他们高超的武艺。同时,“义”的精神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人们的心目中,特别是对于底层百姓来说,侠者就是正义的化身。春秋战国时期,尚武之风最为浓厚,“武”是每一位侠客必备的基本技能。

“武”是一种手段,“侠”是除天下不平之事,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建立一个美好、和谐的文明社会,二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现代,我们将“武侠”挂在嘴边,二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然,随着思维越来越开放,人们对于侠客的认知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所谓行侠,应当是具有侠客精神的人,而侠客,就是有侠客“思想特征”的一些人。但无论怎么变化,人们对于侠者的崇敬之情从来不曾改变。

侠客在两方面对武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一是武术技能,一是武术武德。

[var1]

冶铁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使得许多武器被铸造出来。武器逐渐泛滥开,这就加剧了战争爆发的频率与规模。同时,在当时社会尚武之风盛行,人们都喜欢英武之士。在这个战火连天、混乱不堪的时代,正直的侠士们想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普通百姓。

具备这种能力的前提是具备一定的武技。由于他们都十分的争强好斗,这就使得彼此之间武技切磋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武术也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迅速发展。在当时,侠客都具有相当的武功,武技高超,武术水平不断提升,人格魅力也随之越来越具有感染力。

且不论在侠客文化盛行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仅有“侠风留存”的现代,人们也为侠者的正直品德与高尚的人格所倾倒。侠者在与武字紧密联系之时,就已经对品格有了一定的要求:“正义”是贯彻终生的品德。

随着侠士发展的越来越成熟,侠士文化孕育而成,其中,武德文化也被融入进了侠士文化之中。习武之人与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相结合,最终产生了武德文化。司马迁将侠客的特征归纳为三类:诚实讲信用、愿意舍己为人、施恩而不图回报。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点也正是现代社会一直在倡导的、人们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

三.结语

侠者曾一度是人们追逐的目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经历巅峰之后的侠者,慢慢被统治者所不容,而逐渐消隐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载体不在,但是侠士文化与侠士精神却永存人心。

只要心存正义,侠者无处不在。

参考书目:

[1]徐岱:《侠士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号称“春秋五霸”的晋国军队构成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时期晋国被哪个国家击败,春秋晋国城图片高清,春秋时晋国是怎么强大的

    这种分封制从夏朝开始延续了一千多年,直至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结束,开始了郡县制。晋国就是分封制下的产物,晋国第一代国君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武王将晋国封给庶出儿子唐初虞,唐初虞将国号定为“唐”,在其子继任之后才将国号改为“晋”,自此晋国初立,而后发展壮大,被史学家称为“春秋四强国之一”,并且具有“春秋五

  • 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布币、圆钱、蚁鼻钱,都有着怎样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时期的布币是什么材质铸造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和布币,战国赵国布币

    [var1] 出现于战国晚期的圆钱,这是一种外形像车轮的钱币。圆钱很方便携带,用绳子穿在中间的圆孔之上,很容易大量的保存和带着外出。圆形钱币最早时期出现在魏国时期,刚开始圆形钱币比较大,中间的孔比较小,因为这种钱币便于携带所以在民间很受欢迎。 在秦朝,这种圆形钱币被广泛的推行,并且进行了改进,为了节

  • 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 死时的一句话让人心酸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名将白起有过败绩吗,战国时期的白起厉害吗,历史上真实的战国白起

    [var1] “战神”白起电视剧照 白起自秦惠文王时期便在军中为左庶长,为人聪慧,善于思考且待人友善。在秦昭襄王时期,自“依阙之战”斩首敌军二十四万后一战成名。后又在“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等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共计斩首敌军人数百万之多,且次次用兵如神战无不胜。在当时,敌军一听到白起的名

  • 春秋战国时代的那些会盟故事:黄池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时的黄池会盟,吴国黄池会盟有多少兵马,黄池会盟与勾践灭吴时间

    “今天我们不撤兵,我要当霸主。” 这是一个面临国都被攻破太子被击杀的国君想的事情——在吴国历史上,可能这也是其最后的野心。公元前482年,精锐尽出、国防空虚导致都城为越国所破的吴国人,为了在中原赢得一场国君的尊严,彻底舍弃了驰援国都与越国正面对战的机会。春秋末期的中原人在弭兵之会的影响下战争有所消停

  • 春秋战国549年,唯有一人全身而退,司马迁:范蠡的故事很讽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蠡助越灭吴的事例,范蠡急流勇退的故事,范蠡从政的故事

    这一时期的文化上的大师也好,名臣良将也好,多得数不胜数。文化上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许多学派,大师有孔子、孟子、鬼谷子、荀子、韩非子等等,政治家有商鞅、申不害、苏秦、张仪等。军事上那就更多了,毕竟这到底是个诸侯争霸的大动荡局面,最需要的便是军事人才。[var1] 细数下来也很

  • 春秋大墓中被盗墓者忽略的“中华第一剑”,现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河南楚国大墓宝剑,盗墓史上最传奇的剑,河南楚国大墓出土的青铜剑

    [var1] 一、百兵之君 “兵器”一词出自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周礼》,这本书与《仪礼》和《礼记》二书合称“三礼”,对我国古代的礼法和礼义做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考证文献,对历代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那么在《周礼·地官·小司徒》中有说“及大比六乡四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考夫屋,及

  • 春秋大墓中挖出一把剑,专家面面相觑:怎么可能在这里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墓出土剑图片,古墓出土最厉害的剑,古墓挖出来的青铜剑

    众所周知,古墓的发掘都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了解墓主人一生的故事,考察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与社会文化,进而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沿革与文明发展。但却有一座墓穴发掘出土的剑让考古学家面面相觑,直惊呼到奇怪。 器具的出现与使用人类对器具的使用标志着文明的开始,在三千多年前的的

  • 河南这个县,县名为单字且明朝属河北,为吕不韦故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滑县吕不韦的故里,河南省襄城县简介,历史上的河南襄城县

    [var1]河南明初正式建省,因大部处于黄河以南而得名,其北与河北相邻,与河北省界自明朝至今变化较大,明清时河北(北直隶、直隶)在南端有一突出部,今大部划入河南,其中今隶属于安阳的滑县在明朝时就为北直隶(今河北)大名府辖县。[var1]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南阳市东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 民国第一外交夫人,精通六国语言,丈夫出轨她笑着上门教小三做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外交第一人,民国名媛嫁两任外交官,民国第一外交家一生四段婚姻

    [var1]黄蕙兰,1893年出生,她的祖父出身贫苦,后通过勤俭节约留下了一些家业,黄蕙兰的父亲黄仲涵拿着祖父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成为了爪哇华侨首富,而黄蕙兰的母亲魏明娘是爪哇中国城内的第一美女。魏明娘只为黄仲涵生下了黄蕙兰和黄琮兰两个女儿,黄仲涵纳妾后,两人就开始疏离,后永远的分开了。黄蕙兰出生在这

  • 清代出现的身份不明的怪兽,人们居然还翻《山海经》去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鱼耶兽耶》 清末《点石斋画报》鱼耶兽耶绍兴会稽东乡树木茂密,阡陌纵横,是农人和樵夫聚集之处,有一天人们听到河水激荡,有一头高大的怪物,像人一样站立起来,它的身子像穿山甲,头部像鹿,两只角锋利,满身都是鳞片,腹部有绒毛,有四只脚,长尾巴,“见人狺狺,如犬欲吠”。有鳞的是鱼,有毛的是兽,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