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洗白秦桧,否定岳飞民族英雄,扭曲教科书,是谁吹起这股妖风?秋后算账来了

洗白秦桧,否定岳飞民族英雄,扭曲教科书,是谁吹起这股妖风?秋后算账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44 更新时间:2024/2/23 13:42:29

人教版小学教材插画问题的处理结果来了,人教社多达27人遭到问责处理。对插图作者以及相关设计人员也作了相应处理;不再聘请吴勇、封面设计吕旻、吕敬人及其工作室从事国家教材设计、插图绘制等相关工作。

最新通报

分割线……

近几年,有些人博取眼球,制造噱头,往往会放下操守写出许多所谓的“翻案文章”美其名曰标新立异。

于是在网上出现了大量为秦桧、李鸿章、汪精卫等人所谓的翻案文章,甚至教科书的内容和插图都被恶意扭曲,引发激烈讨论和群众的极端愤慨。因为这些完全是搞历史虚无主义,放弃了基本的历史是非观念,对于这股妖风,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防止伪文化的渗透。近期,相关部门已经发文,大有秋后算账之趋势。

官方新闻

翻案垃圾文章,不得人心。

因为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要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以广泛共识为准绳。对于否定岳飞,或质疑岳飞的人,不妨看一下岳飞的简要生平和事迹,以及在当时的顶级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做出的评价。

岳飞死的悲壮而又坦然,在传统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纲纪来说,岳飞的选择是英雄最苍凉而又悲壮的选择,岳飞死后,南宋这一道忠心赤胆的血肉长城轰然倒塌。

后世许多人或许只认为岳飞是武功盖世的大将,领着岳家军风风火火北上伐金,甚至是只善于打仗一味愚忠。其实不然,岳飞当属有宋一代最有风度的儒将和大词人。

岳飞曾说“仁、信、智、勇、严五者缺一不可”,儒家思想贯穿其人生始终。其为国尽忠,侍母尽孝,治军尽严,待人以宽,其无处不是儒将风度,正因为一生的对英雄主义的追求,才让其明知冤死,却坦然受之,最终杀身成仁,在中国浩荡的历史留下最光明磊落的大将风度。

对其正确评价在《宋史》里:“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当被秦桧指使的御史中丞何铸审讯岳飞时,“飞裂以背示铸,有‘精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御史看后不得不深受震动,为之向秦桧辩诬。岳飞十分孝顺,母亲生病时,他亲自煎药,并必然自己尝过再端给母亲。在家时,走路都很小心,唯恐打扰老人休息。在其母去世后,岳飞上奏朝廷,解除军职,千里奔丧,本打算为母守制,因边关告急,在朝廷降诏,并令全体武官共同敦请,否则同受处分,在此情况下,岳飞只好“移孝作忠”回到鄂州的军营。《金陀续编》

岳家军

正是因为铁的纪律让岳将军逢战必胜。除此之外,每次征军粮时,岳飞都是比较糟心,总是皱眉对将士们说:“东南民力耗矣,国家恃民以立,而不曹徒耗之,大功未成,何以报国?”《宋史》一个对百姓体恤的将领,无时无刻不关心底层人民生活,他唯有以战止战,为万世开太平。

与历史上所有的悍将不同外,岳飞本质上来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儒将,其一与自幼家庭教育有关,和日后他与儒学读书人频繁交往都有重要关系。儒家的最高追求即是治国平天下,岳飞将此作为人生最高追求。

岳飞“少负气节,沉厚寡言,性刚直,意所欲言,不避祸福,资敏悟强记。书传无所不读,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达旦或不寐。”苦学加上良好禀赋,让岳飞打下了厚重的儒家和兵家的内涵,融入到其人格上来,其自觉使命意识越来越浓厚,加之南宋的弱国状况,使得岳飞从小就立下以身报国的英雄主义,遗憾的是,未能战死沙场,却死于奸人之手,痛何言哉!

岳飞学射箭

因其性格光明磊落,其出身儒家纲常思想,其立志英雄死身报国,其无论做事仁爱大气,做诗苍凉悲壮,意境雄浑,让岳飞最终冤死报国。有人问他“天下何时太平”时,岳飞慨然回答:“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即太平矣。”《鄂王传》

多年后,南宋大儒朱熹在与弟子谈话时,说出了岳飞真谛。学生问他:“岳侯若做事,何如张俊韩世忠?”

朱熹回答说:“张、韩所不及,却是他识道理了。”

问:“岳侯以上者当时有谁?”

回答说:“次第无人”

在朱熹严眼里,认为岳飞“识道理了”即是儒家的圣贤大道,非一般武将可比,是出凡入胜的大英雄,所以岳飞之后再也没人超越他。

再看看汪精卫对于秦桧的评价或许可以总结出一点什么。

秦桧是奸臣,是直接导致岳飞被害的推手,他是南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也一直被视为汉奸或卖国贼。他本来是一位知名的抗金义士,后来随同徽、钦二宗被掳到金国,建炎四年逃返南宋。此后,辅佐宋高宗,官至宰相。另一方面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反对国内主战派的势力。当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十二金牌召岳飞”的故事。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魁祸首,秦桧后被祇夺王爵,改谥缪丑。相传民间为解秦桧之恨,用面团做成他的形像丢入油锅里炸,称之为“油炸桧”,后来演变成今日的油条。

秦桧等跪像

《帝国政界往事》提出观点,认为下令杀岳飞的其实是高宗赵构。岳飞统帅全国3/5的兵力后,莽撞要求皇帝早日解决皇位继承人问题,高宗当时不悦:“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岳飞触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讳。此外《中国人的历史误读》认为岳飞主张“迎请二帝还朝”,威胁到赵构的地位,才是他被杀的原因。其实古人早怀疑是高宗下令。《宋史纪事本末》说:“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秦桧一定是奸细,但有证据证明秦家和金国的关系不同于一般宋人和金国的关系。

清康熙帝对宋高宗和秦桧“偏安社稷”的政策给予了肯定,而否认了“良将”岳飞、韩世忠、吴玠等抗金名将的做法。但是康熙的评价是有居心的,是站在了当时的特殊利益集团的立场,他的评价不足为训。

1932年1月29日,汪精卫和常凯申商讨对付一二八事变的时候,两个人关于秦桧的谈话实在耐人寻味。汪精卫说:“南宋的秦桧遭到世人唾骂,可是我觉得秦桧也是个好人,在国家危亡关头,总要找出一个讲和的牺牲者,秦桧就是这样的角色,他自己遭到世人唾骂而使得无辜生命免遭生灵涂炭。秦桧的救国和岳飞的抗敌,只是手段不同而已。”常凯申听说后严肃地指出:“秦桧是地道的卖国贼,这是妇孺皆知的,怎么能同岳飞相提并论?!”听完常凯申的话,汪精卫顿时脸红脖子粗,闹得个哑口无言。

汪精卫和日本人

众所周知,汪精卫从早年立志反清参加革命之后,在日本侵华后,主动勾结日本,最终沦为了日本的汉奸,他对于秦桧的“高度理解”,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志同道合?不管他是否真的认可秦桧已经不甚重要,关键的是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他的所作所为实在跟秦桧的做法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来一个人的志趣相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总是与自身价值观大致相同,这一点他实在不如常凯申,殊不知,常凯申在民族大义上还是有自己的操守和人格的。可惜一表人才的汪精卫到头来落得个可悲、可耻的下场,也枉为“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做他的名字,实在是一个名不副实,不知廉耻的毫无操守的汉奸嘴脸,永远被中华民族的历史钉在了耻辱架上。

相关涉案人员

此外,除了对于古人的重新争议外,损害民族情感还不算十分严重,但是对于教材问题是一个相当恶劣不能容忍的底线问题,因为它涉及了如何正确教育民族未来的重大问题,而教科书一旦出现歪曲和非法渗透,这是十分危险风向。由于本人是历史类作者,不是时评,所以暂时写上几句,谅诸君知悉。

但是对于时下出现的种种乱象,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必须旗帜鲜明进行批判和及时纠正。另外包括扭曲教科书图画、内容,下架许多经典文章,这些小动作无疑有着不可告人的“大目地”,对于捍卫文化自信,每位中国人都有责任,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全面抵制将这股妖风彻底吹灭。

更多文章

  • 如果魏忠贤没有被诛杀,明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不死明朝还能延续吗,明朝没有杀魏忠贤的吗,魏忠贤为什么不死明朝就不会死了

    一天有4个人在密室中喝酒,其中一个人喝醉了骂的魏忠贤,其他三个人被吓得魂飞魄散。很快就有东厂的人把4个人押到了魏忠贤那里,那个骂魏忠贤的人立刻被斩杀,而其他三个人却得到了重金奖赏,这虽然是一个夸张的故事,这也说明但也说明了当时魏忠贤是如何权倾天下的,只要是有人说他坏话就会被他知道。这样一个宦官显然并

  •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为何不入川联手张献忠反清,两人有何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的原因,李自成兵败后手下大将去了哪里,李自成兵败后去哪了

    那么李自成为何把事情搞的这么糟糕呢?他撤出北京后,张献忠在四川还有几十万农民军,他为何不入川联 合张献忠共同对付清军呢?李自成剧照这里就要说到李自成的农民性格。李自成出身贫寒,小时候当过和尚,放过羊,十几岁父母双双离世,由于喜欢习武,颇通枪棒,长大后他谋 了一个驿卒的职位,吃上了“皇粮”。然而天有不

  • 因为嘉靖皇帝的私心,明太宗朱棣升格明成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嘉靖皇帝改朱棣为明成祖,嘉靖为什么要把朱棣改成明成祖,朱棣与嘉靖帝的关系

    我们看《大明风华》电视剧,有一点特别奇怪,就是熟知的明成祖朱棣,在电视剧里面怎么叫“太宗”了呢?难道电视剧搞错了吗?不是搞错了,是因为嘉靖之前,大家确实都叫朱棣太宗皇帝。尤其朱棣本人,如果知道后人将之升格为“祖”,一定气得从棺椁里爬起来。这件事还得从明朝版“爸爸去哪了”开始说起。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会

  • 永乐帝第一名将张辅,面对朱祁镇亲征瓦剌,为何一言不发听之任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祁镇张辅,明朝大臣张辅,明朝张辅的主要成就

    尽管吏部尚书王直率众人直言反对,但于事无补。此时的朝堂之上,杨士奇、杨荣、杨溥这般先帝老臣,早已病故去世,又兼之王振擅权。真正能够有分量的老臣也只有英国公张辅。《明史》中这样记载:“王振擅权,文武大臣望尘顿首,惟辅与抗礼”。可就是这样一位四朝老臣、永乐帝的第一名将,最终的选择却是“默默不敢言”。从行

  • 出口与进口的区别,从北宋马匹来源谈“自主生产力”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进口马匹价格,北宋马匹供应商,宋朝马的资料

    1840年以后,英国强行打开中国市场,机器生产的棉布等大量进去中国市场,中国由出超大国变成入超大国,白银流失,经济命脉遭受遏制,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这就是进口被动的危害,出口和进口的最大区别就是主动权的得失,因此,加强国家的自主生产力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北宋时期茶叶和马的出口、进口对北宋的影响,可能

  • 宋代御书钱的先河,淳化元宝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淳化元宝130万图片,北宋时期淳化元宝多少钱一枚,宋代御书钱币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赵光义和他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比起来,显然只能算是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两次北伐辽国皆以失败告终,外战不敌交趾,内战不敌党项,不过相较于业余的军事水平,赵二的书法水平却很专业。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他开创了宋代御书钱的先河,资治通鉴卷第十五载乙未改铸淳化元宝钱,帝亲

  • 南明为何没有像南宋一样延续百年?看看南明的对手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明为什么成不了南宋,南明会和南宋一样吗,南宋和南明实力对比

    历史上一个朝代灭亡后,很多朝代都会出现“尾巴”王朝,比如说西晋灭亡之后,东晋建立了。只不过东晋与西晋的面积相比,是相差很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晋仍然存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除去东晋之外,还有东汉王朝。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这直接导致了喜欢的灭亡。到了后来的时候,很多朝代的灭亡,都会出现“尾巴”王朝,在

  • 秦桧后人高中状元,乾隆明知故问,你祖宗是谁,他巧妙作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桧简介,秦桧夫人王氏,李清照和秦桧

    岳飞,这位年仅三十九岁的将军,也便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想来他定然心中不懑,背上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镌刻的不只是自己的血肉之躯,更是自己在投军之后十几载驰骋戎马的亲力亲行,更是自己“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沁到骨子里的雄心壮志。但就在1140年,他将金兀术打的大败而回,收复郑州、洛阳

  • 除岳家军外,南宋还有一支铁军,曾打得金军满地找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家军抗金是在南宋吗,南宋岳家军实力,岳家军抗击金军的战役

    王彦,字之才,上党人,因性格豪放不羁,从小喜欢读书打仗,所以他的父亲便派他到京师弓马子弟所学习。后来经过宋徽宗的亲自面试,王彦被授予了清河尉这样的低级军官。后来西夏在北宋边境不断骚扰,王彦便加入泾原军,随名将种师道讨伐西夏,并履立战功。靖康二年,金军南下攻打汴京。王彦不忍国家遭受金军蹂躏,便抛家舍业

  • 宋高宗杀死岳飞之后,金为什么没有趁机夺取南宋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飞死后金国为什么不攻打南宋,岳飞死后对南宋有什么影响,岳飞对南宋的影响力

    当时的江南是一块水土肥美的兵家必争之地,金军也觊觎此地,虽然金军屡次进攻江南,可是对岳飞率领的大部队的顽强抵抗之下,他们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毫不夸张地说,岳飞的存在对于金军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梦,这也是为什么,当时金军中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头语。当年南宋之所以能够偏安一隅,根本的原因也是岳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