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风华》朱棣与建文居然见面了,历史上朱棣有没有找到建文?

《大明风华》朱棣与建文居然见面了,历史上朱棣有没有找到建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91 更新时间:2024/1/22 17:07:35

从史料记载来看,朱允炆应该是逃掉了

根据《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燕军就此攻破南京城,城中诸王和文武群臣纷纷前往拜见燕王,建文帝朱允炆也曾打算出迎,但旋即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逐阖宫自焚。朱棣得知后连忙派人前往救火,结果使者“出其尸于火中”。

关于朱允炆是否真的自焚而死,正史的记载模棱两可,《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登基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写道,“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史·成祖本纪》中同样记载着“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从这两个记载来看,朱允炆显然已经自焚而死。

然而《补本》中却记载道,“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明书·建文皇帝本纪》中也记载道“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这两种记载则表明,朱棣只在火场中发现了皇后的尸体,却指着尸体言称这就是朱允炆,几天之后按照学士王景的建议,将其厚葬。

虽然史料出现了不同的记载,但根据《明史·胡濙传》的记载,朱棣曾在永乐五年(1407年)派遣胡濙“隐察建文帝安在”,可见朱棣是知道朱允炆逃走消息的,或者说至少没有明确发现建文帝的尸体,只是由于当时局势影响,他必须造成朱允炆已死的“事实”。

关于朱允炆的具体下落,目前流传着多种说法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一直以来都为人所热议,甚至时常会因此爆出一些建文帝在各地留下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反而使得他的下落让人难以判断。目前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说法一:曾试图东山再起。这种说法认为,建文帝在南京城破之际,其实并不甘心失败,这才逃出皇城意图东山再起,毕竟城破之时负责外出征兵的齐泰黄子澄还未返回,朱允炆未必便没有实力再度崛起,而《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中,朱允炆的“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两句诗也表明了他的复辟之心。此外,朱棣登上大宝之后,曾对建文旧臣进行了大规模清洗,说明他也极为担心朱允炆会东山再起,毕竟建文帝还拥有着正朔这个天然优势。

说法二:出家为僧就此隐居。这种说法流传最广,甚至传说朱元璋曾为朱允炆留下了一条出家的退路,而《大明风华》正是采用这种说法,而全国各地多所寺庙均爆出了朱允炆出家的种种迹象。例如云南狮子山正续禅寺的大雄宝殿门前便有一副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这被认为是朱允炆出家的一个力证。而《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也有记载,说建文帝流落西南后曾作诗说“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瘴岭千层回,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鸟早晚朝”,这同样表明了皇帝和僧人的双重身份。

说法三:年老之后落叶归根。《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有载,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朱允炆“出亡盖三十九年矣。会有同寓僧者……诣思恩知州岑瑛,大言曰,‘吾建文皇帝也。’瑛大骇,闻之藩司,因系僧,并及帝,蜚章以闻,诏械入京师。”即朱允炆出逃三十九年后,思恩知州岑瑛发现了朱允炆下落,“朱允炆”遂被召入京城,然而入京之后经过调查,却得出了此人乃是一个叫杨行祥的人冒充的,但曾经伺候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则认定此人正是朱允炆,“于是迎建文帝入西内”。《万历二年十月实录》也证实了此事的存在,虽细节略有差异,但大体不差。不过在《罪惟录·惠帝纪论》中,却直接认定杨行祥乃是假冒建文帝,并认为建文帝到北京之说乃是假的。

以上三种说法各不相同,却均有证据可以佐证,至于哪种说法最为可信,目前尚无准确说法。

朱棣虽然最终未与朱允炆见面,但应该是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

前文说过,朱棣曾在永乐五年(1407年)派遣胡濙“隐察建文帝安在”,胡濙因此而外出秘密查访长达十六年,除了永乐十四年(1416年)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之间曾短暂返朝为官外,一直在外查访。此外,传说郑和下西洋也担负着查找建文帝下落的使命。

虽然史料没有明确记载胡濙寻找建文帝的结果,但种种迹象表明,他的查访其实已经有了结果。《明史·胡濙传》记载,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寻访十六年后返回朝廷,朱棣得知之后,在已经就寝的情况下立即起床召见两人私下交谈深究,“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而朱棣听了胡濙的叙述之后,“至是疑始释”。

这个“疑始释”用的极为巧妙,朱棣寻访朱允炆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担心他会东山再起,威胁到自己和后世子孙的帝位,而能够使朱棣“疑始释”的,自然是说朱允炆对于皇位已经没有了威胁,可见胡濙就算没有亲眼见到建文帝,恐怕也是得到了极为可靠的消息。

至于胡濙寻访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恐怕已经无人能知了。当然,情况也无非以下几种,要么已经确定了建文帝的死讯,亦或者建文帝已经没有了东山再起的雄心。总之,胡濙的探访结果已经成了谜团,但从最终的结果看,胡濙显然是有了具体的寻访结果,且这个结果足以令朱棣“疑始释”。

更多文章

  • 腐朽清朝能剿灭太平天国,为何崇祯却无法消灭李自成?崇祯太蠢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崇祯大战李自成,崇祯与李自成的关系,崇祯皇帝和李自成哪个能力强

    大家都知道,晚清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半个中国,最终在曾国藩湘军以及清军的联合镇压下,走向失败。有人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清朝能把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当时还有列强环伺,为何明末崇祯无法镇压李自成起义?有网友给出这样一个解释:因为崇祯面临的情况比晚清面临太平天国要糟糕的多,他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

  • 古代文治最牛是宋仁宗,武治最牛是谁?回顾一圈,第一真不好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古代为什么是文治不是武治,文治和宋仁宗的关系,文治武治

    如果这么来看,以“文治”出名的皇帝,有很多,比如汉文帝、明孝宗等,但若说“文治”最牛的,也可以说把“文治”推上顶峰时期的,有一个人大家一定没有异议,那就是宋仁宗赵祯。宋朝本来就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而宋仁宗在位期间,经济、科学、文化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古代四大发明有三项都出现在仁宗时期,更是有欧

  • 《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为什么不适合治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明王朝1566嘉靖孙子不认嘉靖,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评价,大明王朝1566嘉靖怎么沟通

    陈宝国的演技真的太好了,在海瑞进谏之后,他撇下嘴角说自己知道的太晚了,现在没办法了。后悔、委屈、孤独都在他的嘴角展露无遗。记得前面嘉靖说过自己年少丧父,还没什么兄弟,只能把身边的奴才当成家人。但是又在皇帝的位子上,身边人带着尊带着敬带着畏惧的感情始终和亲情不一样。可能他修仙,远离朝政的“自闭”和总把

  • 晚清老照片:现代人用科技还原慈禧容貌,怪不得深受咸丰帝的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末老照片慈禧挥手,100张清朝慈禧照片,咸丰对慈禧一见钟情吗

    瑾妃,本是珍妃的亲姐姐,两姐妹嫁给了同一个帝王,但命运却大不相同。瑾妃有一外号“月饼”,因为她体态比较丰满,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胖娘娘。由于在样貌谈吐等各方面都略逊于珍妃,从来没有受过光绪帝的宠爱。图中是一位家里地位很不错的女人,看着装应该是一个官宦家庭,但是看起来让人很是害怕,不少网友表示有点像僵尸,

  • 曾国藩有多牛?短短两句话概括了做生意的精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曾国藩精华十句话,曾国藩真正的经商之道,曾国藩经商秘诀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曾国藩所提出的理论和思想,一直备受大家欢迎,堪比一代宗师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曾国藩有着如此高的成就,自然也意味着他的学问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我们能够起到不小的提升。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曾国藩六戒中的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为什么有利益的事情我们不能去做?为

  • 慈禧临死前向张之洞交代了两件大事,把张之洞吓得半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对张之洞说宁愿给俄国土地,张之洞和慈禧太后谁死得早,张之洞对慈禧的态度

    网络图片,与文无关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她就想废掉光绪帝,并将他处死,只是后来因为西方列强的干预,她才没有做得太绝,留下了光绪一条性命,后来慈禧和光绪回到京城后,虽然她解除了对光绪帝的囚禁,也让他去临朝听政,但大权还是被她牢牢掌握着,很显然光绪帝仍然对变法抱有希望,但有慈禧在,他仍然难以实施,他想等慈

  • 晚清四大名臣之李鸿章,他的子孙后代现状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晚清名臣李鸿章全家福,安徽名臣李鸿章简介,四大名臣之首李鸿章

    李鸿章不但不是大贪官,他反而在政坛上是一位很有政治抱负和作为的大臣。那么李鸿章死后,他的子孙后代现状如何?李鸿章李鸿章忧国忧民,抱憾而终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他的父亲李文安由于从小体弱多病,启蒙比较晚,快40岁了才考取进士,所以李文安的政治生涯比较平淡。李鸿章可不甘于平平淡淡度过一生,他要追求功名利禄,

  • 他是清朝第一位太子,被父亲幽禁致死,后代却出了两位大清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清皇后,历史上真实的清朝太子,清朝最有名的太子

    除了胤礽之外,清朝还有一些没有公开明示的皇太子,第一位便是本文要讲的广略贝勒褚英。话说在努尔哈赤19岁那一年,与父亲塔克世分家,一个人流浪在外,后来被佟氏的塔木巴彦收养,塔木巴彦还将女儿佟佳氏嫁给了努尔哈赤,并资助努尔哈赤起兵,在这种情形下,努尔哈赤才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在努尔哈赤21岁那一年

  • 和珅,除了贪,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的贪腐其实早就在清朝的百姓中就已经口耳相传了吧,历史上只知道和珅贪,但是同样,和珅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身居高位的和珅,从小也是受尽苦楚,三岁,母亲因为难产,生了弟弟,便离开了他们兄弟俩。到了九岁的时候,父亲也挨不过疾病的折磨,撒手人寰了。这样的情况下,年仅9岁的和珅,如何在那些族人的争权夺势下

  • 历史上的刘罗锅是怎样的人,为了扳倒和珅,隐忍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罗锅跟和珅的关系,刘罗锅比和珅厉害吗,和珅和刘罗锅是什么关系

    刘墉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官2代”,不过他们家可不是只当官了一代,而是几乎世代当官了。刘墉63岁年级很大才返回京城,遇上了风头正盛的和珅。虽然在外蹉跎多年,但是刘墉仍然是那个清廉正直、一腔热血的刘墉。因为揣测圣意被乾隆贬出京城多年。刘墉是正直,但是他也聪明,而且长达近三十年的外放让他知道有时候不符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