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董卓虽然将汉献帝劫持到长安,他自己撤退出洛阳,在战略上,他确实输了,但在战术上,董卓是击败过关东联军的,比如董卓与孙坚的梁之战。当时孙坚率领豫州诸将讨伐董卓,董卓派出将领徐荣与李蒙等人出战,当时徐荣就击败了孙坚。而在后来的河阳津之战中,董军击败王匡军,而在曹操出兵追击董卓时,也同样被大将徐荣击败,可见就正面战力来说,董卓并非没有办法战胜联军。
但从全局来看,董卓还是失败了的,毕竟他放弃了洛阳城而选择了出逃,本就是一种失败。而当时董卓之所以会失败,一方面是联军的力量确实十分强大。当时联军主要由三个集团构成,一个是驻扎于河内的袁绍、王匡军,这支军队由韩馥提供粮草,一个是刘岱、张邈、曹操等人组成的军队,这是联军之中的中坚力量,而在南方的则是驻扎在鲁阳的袁术和孙坚,这支联军每一部都有数万人,加起来就是一支势力强大的队伍,即便他们内部矛盾比较大,但由于人数众多,董卓对此也是十分忌惮的。
更何况当时董卓要面对敌人的也绝不仅仅只是这一支由袁绍组建起来的、超过十万人的联军,除了这支军队之外,还有一支十余万人的军队,名为白波军。这支起义军兴起于并州西河郡的,并转战并州和司州河东郡,正因如此,白波军对洛阳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时董卓曾派牛辅前去讨伐,却被白波军击败。
笔者认为,正因为董卓当时面对着内忧外患,此时即便他手中有一定的实力,也难以与两支十多万大军的军队较量,因此他只能逃亡长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