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活人祭祀是商朝非常常见的一件事情。据《礼云》记载:“殷人尚鬼”,他们为了取悦祖先和神灵,经常会进行各种祭祀活动,通常情况下,殷人在祭祀时,会用大量的奴仆和牛羊来供奉,其中牛羊叫做牲畜;人就叫做人牲。
按甲骨文记载,商朝时,向鬼神献祭活人被当作对鬼神至高无上的尊敬。活人祭祀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献祭活人整体、有的献祭头颅、还有种非常特殊的祭祀方法,叫作“卯”祭,主要是将人或牲畜掏空内脏,对半刨开,如同今天屠宰流水线上悬挂的猪羊。
另外,在现如今的许多殷商废墟中,也发现了众多的骸骨,这些骸骨身上很多都有被刀砍的痕迹,甚至众多出土的骨架之上,可以测出明显的钙缺失的痕迹。通常情况下,只有将骨头放入锅中烹煮,才能形成这种痕迹。也就是说,这些人可能是被活活放入锅中烹煮而死。
那么,商朝为什么流行用活人来祭祀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冲突所引起来的种族仇恨。在上古时期的人们,都有着非常强烈的种族观念和家族概念,对于非本种族或家族的人员,一律都被视为非人。换句话说,在当时人们的眼里,不同种族的人之间都相互视对方为“非人”,其实也就是可以行走的动物。
在这种背景下,当两个不同种族的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他们就会采取一些报复性的手段来处理被擒的外族人,而用外族人做祭祀就是一种最常见的手段。等到商朝时代,虽然这种现象有所收敛,但仍然还是非常流行。等到了周朝,随着周礼的兴起和文化的融合,活人祭祀实际上就变得非常稀少了。
至于说商王室食人,显然就缺乏明显的证据支撑。首先,食人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因为食物匮乏。在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进入农耕文明阶段,所以平日的吃喝全靠围猎动物,这也导致食物非常匮乏,在这种背景下,食人就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因为,在当时的人看来,非种族或家族成员,其实就是一个可以行走的动物。
但是,等到商朝时期,人们早已经进入农耕文明,由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食人就不再有必要,而且基于人的本能,已经有美味可口的粮食和肉吃了,干嘛还要去吃难以下咽的人呢?尤其是王室更没有必要。
事实上,当时所谓的食人,更多是作为一种最残忍的刑法而存在,是用来震慑不听话的人,而不是用来满足王室之人的口腹之欲。比如,商朝时期的死刑,“醢”是把人剁成肉酱,“脯”是把人做成肉干,“炮”是把人绑在大火炉的金属外壳上烤成熟肉,而“镬烹”则干脆把人扔到饭锅里煮成肉羹。
虽然这些刑法之中,保留了不少原始部落享受人肉大餐的习俗,其中烧、烤、蒸、煮,无不围着口腹之欲打转。问题是,它们存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吃,而是作为一种刑法而存在。只要我们明白这一点,就应该能够知道,商王室食人,只是一种传言而已,或许它可能发生过,但绝不常见。
事实上,如果商王室真的食人,他们绝不会允许这样的死刑存在,因为这不是公开贬低他们的自己的身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