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账下第一谋士乃是法正,可惜功绩都被罗贯中归到了诸葛亮头上

刘备账下第一谋士乃是法正,可惜功绩都被罗贯中归到了诸葛亮头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76 更新时间:2024/1/22 23:03:58

但是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提到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中诸葛亮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已经被过度“神化”了,而且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在刘备病死白帝城之后才开始掌兵的,之前一直负责的是后勤、人事之类的工作,那么历史上刘备身边的第一谋士应该是谁呢?

就是我们今天说到的法正

法正,这个名字大家听起来可能并不是很熟悉,因为他并没有被过度渲染,所以很多三国爱好者对他并没有什么印象,而《三国志》陈寿评价法正:“可比魏国郭嘉程昱。”郭嘉,又叫郭奉孝,堪称曹操身边的第一谋士,甚至有人评价郭嘉的智谋甩诸葛亮几条街都不止,郭奉孝死后,卧龙诸葛亮才敢出山;尤其是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哭着怀念郭奉孝:“若奉孝在,我哪会输得一败涂地。”

而用法正来比郭奉孝,可见法正的智谋实在是神鬼莫测。

法正是关中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郿县人,因为董卓、郭汜等人作乱,导致关中地区连年闹灾,虽然法正家里也是名门望族,但是也禁不起这样天灾人祸的折磨,于是法正就逃到了四川,投奔了刘璋

可刘璋是一个没有心胸的人,法正胸中有千万谋略,可是无处施展,刘璋也看不上法正,随便给了他一个县令,不仅如此,法正还经常被本州邑的同行诽谤,于是法正经常同自己的好友张松埋怨自己的仕途。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13个年头,张松替刘璋出使曹操,并且准备献上川四地图,不料却被曹操赶了出来;张松心灰意冷,本想和曹操交好,在刘璋面前立个大功,没想到却造成这个局面,就在回益州的路上,路过刘备的领地,刘备热情接待了张松,这让张松很感激,一番交谈之下,张松也感觉到刘备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张松回到益州之后,就把自己这一路上的经历都告诉了法正,两人一番商量,都觉得刘璋不是个明主,还不如帮助刘备成就大业,于是日后张松在刘璋面前一直坚持和刘备搞好关系,还派法正前去刘备处交好,刘备和法正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这更加坚定了法正投奔刘备的决心。

后来在法正、张松和刘备的里应外合之下,益州终于被刘备拿下了,而法正自然是一个大功臣,他一方面劝刘备拉拢地方豪绅,还让刘备娶了旧将吴懿的妹妹为妻,帮助制定《蜀科》,严肃益州的法度,一改刘璋时期政务、民风懒糜的状态。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又提出了进攻汉中的建议,他认为曹操既然已经攻取了汉中,却没有进一步进攻益州,完成统一,这很有可能是曹操集团内部出现了问题,这是进攻汉中的好机会。

毫无疑问,法正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他又给刘备献计,用声东击西之计最终攻下了定军山,还斩杀了夏侯渊,这为蜀国日后的发展和进攻扫清了障碍,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却将法正的这番功绩算在了诸葛亮身上,法正成为了整个计划一个小小的执行者。

曹操当时得知定军山失守,后又得知是法正出的谋略,便一声叹息:“刘备岂能如此聪明,原来背后有法正这个高人指点。”

可以说法正是自庞统死后,刘备身边的第一谋士,很多军事上的谋略都有法正的参与,有学者比喻诸葛亮好比是萧何,而法正则好比是张良,此间差别,不必多说。

大家可能觉得法正的一生好像并没有多少起伏,没有诸葛亮的故事听起来过瘾,但是要知道,前者是历史,后者是小说。

建安二十五年,法正去世,享年45岁,他死后,刘备痛哭数日,也许,如果他能一直辅佐刘备,三国的历史将会改写吧。

(本文乃头条号“文史马先生”原创,请勿转载,特此声明!)

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曹操

说起《三国演义》中的谋士,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就是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一生为蜀国付出的实在太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形容他一点都不为过,就连阴诡决绝的司马懿都被他逼入绝境,若不是上方谷一场大雨,诸葛亮完全帮助蜀国一统三国......

但是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提到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中诸葛亮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已经被过度“神化”了,而且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在刘备病死白帝城之后才开始掌兵的,之前一直负责的是后勤、人事之类的工作,那么历史上刘备身边的第一谋士应该是谁呢?

就是我们今天说到的法正!

法正,这个名字大家听起来可能并不是很熟悉,因为他并没有被过度渲染,所以很多三国爱好者对他并没有什么印象,而《三国志》陈寿评价法正:“可比魏国郭嘉与程昱。”郭嘉,又叫郭奉孝,堪称曹操身边的第一谋士,甚至有人评价郭嘉的智谋甩诸葛亮几条街都不止,郭奉孝死后,卧龙诸葛亮才敢出山;尤其是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哭着怀念郭奉孝:“若奉孝在,我哪会输得一败涂地。”

而用法正来比郭奉孝,可见法正的智谋实在是神鬼莫测。

法正是关中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郿县人,因为董卓、郭汜等人作乱,导致关中地区连年闹灾,虽然法正家里也是名门望族,但是也禁不起这样天灾人祸的折磨,于是法正就逃到了四川,投奔了刘璋。

可刘璋是一个没有心胸的人,法正胸中有千万谋略,可是无处施展,刘璋也看不上法正,随便给了他一个县令,不仅如此,法正还经常被本州邑的同行诽谤,于是法正经常同自己的好友张松埋怨自己的仕途。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13个年头,张松替刘璋出使曹操,并且准备献上川四地图,不料却被曹操赶了出来;张松心灰意冷,本想和曹操交好,在刘璋面前立个大功,没想到却造成这个局面,就在回益州的路上,路过刘备的领地,刘备热情接待了张松,这让张松很感激,一番交谈之下,张松也感觉到刘备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张松回到益州之后,就把自己这一路上的经历都告诉了法正,两人一番商量,都觉得刘璋不是个明主,还不如帮助刘备成就大业,于是日后张松在刘璋面前一直坚持和刘备搞好关系,还派法正前去刘备处交好,刘备和法正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这更加坚定了法正投奔刘备的决心。

后来在法正、张松和刘备的里应外合之下,益州终于被刘备拿下了,而法正自然是一个大功臣,他一方面劝刘备拉拢地方豪绅,还让刘备娶了旧将吴懿的妹妹为妻,帮助制定《蜀科》,严肃益州的法度,一改刘璋时期政务、民风懒糜的状态。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又提出了进攻汉中的建议,他认为曹操既然已经攻取了汉中,却没有进一步进攻益州,完成统一,这很有可能是曹操集团内部出现了问题,这是进攻汉中的好机会。

毫无疑问,法正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他又给刘备献计,用声东击西之计最终攻下了定军山,还斩杀了夏侯渊,这为蜀国日后的发展和进攻扫清了障碍,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却将法正的这番功绩算在了诸葛亮身上,法正成为了整个计划一个小小的执行者。

曹操当时得知定军山失守,后又得知是法正出的谋略,便一声叹息:“刘备岂能如此聪明,原来背后有法正这个高人指点。”

可以说法正是自庞统死后,刘备身边的第一谋士,很多军事上的谋略都有法正的参与,有学者比喻诸葛亮好比是萧何,而法正则好比是张良,此间差别,不必多说。

大家可能觉得法正的一生好像并没有多少起伏,没有诸葛亮的故事听起来过瘾,但是要知道,前者是历史,后者是小说。

建安二十五年,法正去世,享年45岁,他死后,刘备痛哭数日,也许,如果他能一直辅佐刘备,三国的历史将会改写吧。

更多文章

  • 剿灭吕布后,曹操为什么没有把貂蝉纳入后宫?其实答案就在书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布杀了董卓貂蝉去哪了,吕布死后曹操和貂蝉谁厉害,吕布与貂蝉图片

    而貂蝉的故事每个人几乎都耳熟能详。起先她被司徒王允收为养女,当时王允的心思恐怕不好猜测,可能是看到貂蝉在乱世没有依靠,但是后来呢,董卓进京,朝廷大乱,王允也算一个爱国者,于是他用了古往今来屡试不爽的美人计,制造机会让貂蝉接近董卓,最后董卓娶走了貂蝉。而董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用“色中俄鬼”来形容他是

  • 刘备临终时,为什么把兵权交给李严,而不是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临死前为什么把兵权给李严,李严诸葛亮,三国李严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与刘备除了三顾茅庐外,让我们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白帝城托孤了吧。刘备白帝城将还年幼的儿子托付给了诸葛亮,他想要诸葛亮辅佐自己的儿子,但是他深知儿子的性情,可能做君王还差的多,他也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么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对刘备的言语所打动,他认为刘备是足够的信任他,

  • 刘备和曹操眼中的豪杰,智谋过人还善于兵法,曾两次击退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曹操孙权谁最厉害,刘备与曹操谁的谋略高,刘备和曹操谋略对比

    三国时期能人辈出,但是这一时期的英雄豪杰也大多是富有争议的人物,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霸主都是为了自己的一方天下而杀伐四方,众臣则是为了效忠自己的君主而不惜一切代价。似乎在三国时期,每一个人物的行事作为都没有对错之分。比如,项羽、刘备、曹操等等人物,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善恶之别,每个人都有自己

  • 刘备入项羽鸿门宴,项羽为何不杀他,他还是老谋深算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刘邦想要进关为王,就把函谷关这个关卡封的死死的,后来就是把这些各路诸侯给引了过来,因此就把兵力给联合起来给项羽管理达到震慑刘邦的威严,可是项羽的手里的兵力也就不过十几万之多而已,别人说他有多少的兵力都是虚名而已。所以项羽对刘邦还是有一定的戒心,所以两方一但开始战斗,这样的话就会给双方带都带来很大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但是这地理位置琢磨不透,一般人走不出这路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路线图,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全过程,关羽是在哪里过五关斩六将的

    今天给大家说说关羽,话说他在三国里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不过他也有低谷的时候。那时候他投降曹操,虽然只是为了保护他大哥的妻子,但也算是关羽最无语的时候。不过曹操当时对关羽还是很好的,关羽走的时候还给他百金,还有锦袍。不过关羽却只是心念他大哥,最后离曹归刘。关羽在回归的途中遇上廖化,但是他还是坚持独自

  • 刘备的两个大将,一个能跟吕布抗衡,一个胜过关羽,却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布刘备谁大,刘备最厉害的三大猛将,刘备的五虎战将谁最厉害

    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不是关羽和张飞,而是另外两位名将!这两位的能力都很强,甚至可以说是超过了关羽、张飞的,但是这两人的命运却不怎么好。因为刘备在把他们收入麾下之后,却一直雪藏着不用他!那这背后到底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一说!马超,马孟起是许多三国迷非常喜爱的猛将,史称马超 “兼

  • 刘备极力推荐此人,诸葛亮考察他11年才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在死前将马谡和马岱两个人交给了诸葛亮,刘备认为马谡不可担当重任,而马岱智勇双全可以重用。刘备的话在后来有了很大的验证,马谡失街亭也让马谡失去了性命,但是那个时候的诸葛亮还是没有意识到要重用马岱。其实诸葛亮一直没有重用马岱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马岱为西凉人,而西凉和蜀汉属于对立方,他害怕有一天马岱

  • 刘备最虚伪的两句话,一句让赵云死心塌地,一句让诸葛亮以头抢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腰被赵云弄断了,诸葛亮对刘备的评价,刘备是哪一点打动了诸葛亮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不难发现,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作为一个真正的枭雄,不仅有头脑、有谋略、有野心,还有出众的口才。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了,他能凭借一句话害死顶级名将,例如被他落井下石,终被曹操所杀的吕布;在不恰当的时候,被袁绍派去攻打曹操的颜良;以及被刘备激将之后,误中埋伏不治身亡的黄忠。他

  • 刘邦向来都会听张良的建议,为何刘邦要杀韩信时,张良却不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为何要杀张良和韩信,张良韩信为什么愿意帮刘邦,刘邦对韩信张良的评价

    汉四年在楚汉相持最为激烈的时期,韩信提出册立自己为假齐王,刘邦不得不答应,并立他为真齐王!汉五年刘邦约韩信和彭越会师,和项羽进行最后的决战。韩信、彭越迟迟不动,后来,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划陈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韩信闻召,马上起兵而来。汉六年韩信藏纳楚国逃亡将军钟离昧,刘邦借口巡游云梦泽,

  • 刘彻一生最大的遗憾,痛失爱子刘据,修建“思子殿”以寄哀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而刘据的母亲又是卫子夫,当时刘彻在将近30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个长子,所一万分的开心,就是连同当时的卫子夫也得了追封,而汉武帝对于刘据的疼爱也是当时众做周知的事情,因为在刘据出生的那一刻,汉武帝就已经说到刘据将是未来的太子,所以在刘据7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太子。虽说当时的汉武帝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刘据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