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向来都会听张良的建议,为何刘邦要杀韩信时,张良却不阻止?

刘邦向来都会听张良的建议,为何刘邦要杀韩信时,张良却不阻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05 更新时间:2024/1/24 15:55:10

汉四年在楚汉相持最为激烈的时期,韩信提出册立自己为假齐王,刘邦不得不答应,并立他为真齐王!

汉五年刘邦约韩信和彭越会师,和项羽进行最后的决战。韩信、彭越迟迟不动,后来,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划陈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韩信闻召,马上起兵而来。

汉六年韩信藏纳楚国逃亡将军钟离昧,刘邦借口巡游云梦泽,乘机抓住韩信,钟离昧自杀,韩信被降为淮阴侯!

汉十年陈豨造反,刘邦亲征,韩信称病在京,暗中托人联系陈豨,准备在京城起兵响应,事情泄露,被吕后骗到长乐宫杀死,诛三族。

汉六年刘邦大封功臣,张良推辞三万户的封赏,甘心就位留侯;汉七年为吕太后出谋划策请出商山四皓,保住汉惠帝刘盈的太子之;汉十一年刘邦亲征黥布,张良在关中辅佐太子,此时张良已经患病;汉十二年刘邦战胜回京,准备废黜太子,张良劝谏,不被采纳,从此不再理事!

总的来说,建国后的张良露面的次数非常少,重要的基本就这么几次。

张良出生贵族,为了替已经灭亡的韩国报仇,他可以毁家纾难,在博浪沙孤注一掷。从这点上看,张良非常重情义也非常爱国。而韩信所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与国家利益背道而驰,所以说张良绝对不可能营救韩信。

汉十二年的事情就足以证明,性格迥异的两个人,虽然同样功高盖世,但其结局则是早已注定的,刘邦想杀韩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不愿意背负杀功臣的骂名才一忍再忍,这一点张良岂能不知?

更多文章

  • 刘彻一生最大的遗憾,痛失爱子刘据,修建“思子殿”以寄哀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而刘据的母亲又是卫子夫,当时刘彻在将近30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个长子,所一万分的开心,就是连同当时的卫子夫也得了追封,而汉武帝对于刘据的疼爱也是当时众做周知的事情,因为在刘据出生的那一刻,汉武帝就已经说到刘据将是未来的太子,所以在刘据7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太子。虽说当时的汉武帝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刘据的身

  • 刘璋投降后,被刘备夺取益州,那他与他的儿子们是何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璋时期益州的形势,刘备夺取益州后刘璋怎样了,刘备占领益州刘璋下场

    首先需要让刘璋远离益州,思前想后的刘备给了刘璋一个振威将军的虚假职位,本属于刘璋的财产也是一并归还,后将他安置在了荆州南郡公安,让他就这样安度晚年。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这样过去了六年,东吴袭击占领了荆州,当时的公安守将也选择了投降,就这样刘璋成了东吴的俘虏,此时的东吴与蜀汉关系僵硬,孙权表示自己不

  • 刘备称中山靖王之后,张飞称燕人张翼德,关羽为何从不自报家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燕人张翼德是哪里人,刘备为什么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失徐州后张飞关羽去哪了

    关羽温酒斩华雄纵观网络上的种种说法,多半认为关羽早年间凭借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既然已经是名声在外,便无需像众兄弟一样费尽心机地给自壮声势了。不过,此说虽然颇有道理,却稍显牵强,或许除此原因之外,还有以下两点原因颇为重要:其一,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关羽一出场便杀人后流亡的逃犯,他推着小车靠做小买卖

  • 刘邦称帝后其父尚在,两人见面时,刘父怎么避免“父跪子”的难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称帝后对待自己父亲,刘邦称帝后拜见自己老爹,刘邦当皇帝后不愿让父亲朝自己跪

    古代的子承父业,流行世袭制,可到了刘邦这明显不管用,因为这江山是刘邦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算是白手起家,跟父亲刘煓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再把自己的父亲立为皇帝,这朝纲定会大乱,奈何一时想不出解决方法只好暂时将此事搁置,在想出办法之前还是决定先按照普通父子那样每隔五日就上门给父亲行礼请安。两人就这么相安无事

  • 华佗被杀一点都不怨,看看他死前对曹操做到事情,全怪他咎由自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佗是被曹操杀的吗,华佗对曹操说的话原文,华佗最后真的被曹操杀死吗

    想必大家都知道华佗为曹操治病的故事,曹操为人阴险,一生征战沙场,常年的行军和作战让他落下了头疼的病根。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顺,头疼的程度也是越来越厉害,到最后曹操再也忍不住了,找来了华佗为自己医治。华佗也很厉害,上手就缓解了曹操的症状,不过没有彻底医治好曹操的病。他告诉曹操,想要治好他的病,只能开颅或者

  • 刘邦带五人参加鸿门宴,逃跑时为何独独留下张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张良鸿门宴,鸿门宴中刘邦对张良的态度,张良与鸿门宴的关系

    知道鸿门宴的人,不难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刘邦参加宴会的时候,是带了5个人,而他逃跑的时候,却带走4个人。这是为何呢?留下的这个人又是谁呢?其实留下来的那个人就是张良。张良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有名气的人物,刘邦能顺利打下天下,离不开张良的出谋划策。张良之所以不离开,那他的心里就是有把握能活着离开

  • 姜维北伐失败,刘禅不战而降,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禅降魏之后姜维说服了哪位,刘禅为什么要北伐姜维,刘禅怎么投降姜维

    蜀汉的宰相诸葛亮在死之前,没有北伐成功,也没有帮助刘备匡扶汉室,统一中原地区,虽然诸葛亮死了,但是诸葛亮的遗命还是需要有人来完成,而这个人就是姜维,当年诸葛亮在死之前,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姜维,并且希望他能够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姜维原来是曹魏的将领,后来投降蜀汉,经过几年的观察,诸葛亮发

  • 官渡之战的失败,说明袁绍没有军事能力?这是世人对他有了偏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官渡之战后袁绍的实力,袁绍官渡兵力,官渡大战袁绍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然而即便袁绍势力强大,但他最终却输掉了官渡之战。而在历史记载中,袁绍多次拒绝了手下谋士给予的正确建议,以至于他输掉了官渡之战。比如在官渡之战前夕,刘备袭杀了曹操在徐州设下的刺史车胄,并就此占据小沛以拒曹操。当时曹操为了避免腹背受敌,而亲率精锐大军征讨刘备。刺史田丰就曾建议袁绍要趁着曹操攻打刘备的时候

  • 刘备倾全国之力伐吴,真的仅仅是为关羽报仇?原来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真的为关羽报仇打吴国吗,刘备为关羽报仇是史实吗,历史上有刘备为报仇去打东吴吗

    其实,为了关羽报仇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刘备是一个政治家,当然为了能够逃命,那可是能够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顾的人,所以这个为了关羽报仇的背后, 一定是有着他的深层次的考虑的,这个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动战争都是需要一个借口的,而且两个国家之前还是盟友的关系,这样的一个借口说出来,

  • 刘备死后葬在了哪里,白帝城真有他的墓地吗?结果已经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死于白帝城葬于何处,刘备为什么死在白帝城,历史上刘备是死在白帝城吗

    首先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是于公元223年,在白帝城病逝之后,五月份由诸葛亮护送灵柩回到成都,八月份葬于成都武侯祠。但是,后世有一些学者认为陈寿的记载有误,刘备不可能葬于成都,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的四五月份已处于初夏时节,天气十分炎热,这是十分不利于尸体的运输和保存的。其次由白帝城返回成都,道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