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晋朝成为盛世,是否司马家的评价会高一些?

如果晋朝成为盛世,是否司马家的评价会高一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39 更新时间:2024/1/31 9:49:44

在现代,国家(政权)自然属于人民;在以前,国家(政权)属于某个势力代表的某个阶级,如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商汤伐夏、周武伐纣、嬴政横扫六合、刘邦统一天下、刘秀中兴汉室,都是得国正的表现。前两位以无道伐有道,中间两位则属于诸侯战役,刘秀本是汉朝宗室,继承汉统、收复失地,也不违背法理。曹丕随有篡汉的罪名,但实际上曹魏的天下是曹操自己打下的,更何况经过军阀混战,汉王朝实际上已经灭亡了,所以曹丕代汉自立,不算得国不正。

司马家本为曹魏臣子,为曹魏立下大功,但曹魏也没有亏待过他们,一直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重用。司马懿两次为托孤重臣。但是从司马懿晚年开始一直到司马炎,这期间司马家一直和曹家宗室、亲曹势力长期争斗,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斗争,其中包括废立皇帝、杀害君主等行为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再借助灭蜀汉的功劳,才最终为司马炎奠定了条件。古代也有赵穿杀晋灵公、崔杼杀齐庄公,因为君主无道,赵穿和崔杼虽有弑君之行但评价不算低。因此司马昭杀曹髦一事被后人评为弑君恶行。司马家本有弑君的恶行,统一后又治国无方,酿成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的恶果,最后导致五胡乱华百年之久。后人评价新旧账一起算,自然将其得国不正作为其污点而降低其评价。司马家的评价很低,一是得国不正。评价也参差不齐,所以第一个原因并不占造成评分低主要方面。

二是因为治国无方,出现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最后导致五胡乱华,开三百年大分成的乱世。在历史上篡夺了前朝政权中,历史评价不错的篡权君主政权,一般都是励精图治,统治区域内吏治清明、经济发展、人们安乐,与前朝相比要较好一些;如曹丕、刘裕、杨坚、柴荣、赵匡胤等;历史评价较差的篡权君主政权一般都是人民困苦,比前朝还差;如王莽、朱温等;所以原因二才是导致评分的主要方面。司马家得国固然不正,但这是有前有先例,后有来者,用不着深究。

如果非要深究,就会出现法理危机,篡夺君主政权是为乱臣贼子,那么商汤、周武、曹丕、刘裕、杨坚、李渊、柴荣、赵匡胤都是以下犯上的乱臣。因此,后世史学家一般都或回避、或不深究、或找理由。因此,篡权不重要,重要的是篡权之后,新君主能够做什么。如果,司马炎登在统一全国后,继续厉行节俭,虚心纳谏,用人唯贤,在托付后事的时候能够选用贤子继承皇位,任用德才兼备的大臣、外戚和司马宗室并使他们同心同德、共同辅政,那么应该能够避免八王之乱这样的大乱局,使西晋的国祚应该能够延长一两百年,后世对其的评价绝对会大有改观。可惜这是如果。

在立太子一事上,为了自己私欲,坚持立著名的傻瓜皇帝司马衷,先后疏离张华、卫瓘等大臣,排斥叔父司马骏、弟弟司马攸,闲放杨珧、杨济等外戚,造成人心离散,以致出现无人可托付后事的情况。在托付后事上,任用庸人杨俊、无能司马亮共同辅政,并给予兄弟、儿子重兵护卫洛阳的权力和地盘,为后面的大动乱埋下祸根。后面的,大家都知道了。司马炎死后没几年,八王之乱爆发,为争夺皇权,司马家兄弟、叔伯之间领兵自相残杀,还引胡族兵助阵,直接将整个晋朝彻底整垮,最后引发胡族入侵,为三百年的大乱世打开了大门。有这样的“丰功伟绩”,如何让后世对司马家评价高得起来?

没有神州陆沉而是缔造盛世的话,司马家当然能获得很高的评价,这是毋庸置疑的。这里只有一个问题:晋有没有可能去缔造盛世。这就牵扯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东西,简单地说,题主意识到五胡乱华是八王之乱的后续影响,其实也可以说八王之乱正是司马家得国不正的后续影响。晋朝缔造盛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照抄曹魏制度。不黑不吹,曹丕是当得起文帝这个称谓的,他制定的很多制度都非常优秀,并且终曹魏一朝都起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而晋朝承袭了曹魏的大多数制度,哪怕司马炎不算是个本身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也一度有过制度保障出来的太康之治。

然而晋用比较恶劣的手段篡夺了魏,为了参照前车之鉴,晋在利益分配方面,给了同姓王、世族这两大势力以过多权利,这才埋下了八王之乱的隐患。因此,晋要缔造盛世,就要适度地削弱王族、世族的权利,避免财富、兵权过快地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同时中央的力量要非常强大,才能避免后来世族私吞土地、人口所带来的国家经济力量下滑问题。在晋孝武帝司马曜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央集中权力之后的晋朝却是很快被消灭了。西晋不仅有“太康盛世”,而且这个盛世还号称没有穷人。另外如果西晋没有丢失中原的话,那么后面就不可能有什么“大唐盛世”概念,把王朝推翻了,再次建立一个新的朝代。

更多文章

  • 李白宣州宣城郡行踪暨诗文略考(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白游历足迹,李白在徽州的诗句,李白初入翰林院诗句

    第1196期 李白(701—762)在宣州宣城郡的行踪距今1250多年,由于缺少文献记载,已不可能一一厘清。但是依据李白传世诗文和宋元明清及当代学者,如宋代薛仲邕,明代杨慎,清代王琦、黄锡珪,当代詹锳、安旗、薛天纬、瞿蜕园、朱金城、常秀峰、何庆善、郁贤皓、王伯祥、汤华泉等人的研究成果,以诗文证史,大

  •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却张开嘴:过来,给你看个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狄仁杰劝武则天原文,武则天和狄仁杰私下关系

    男性皇帝拥有很多的妃子,女性皇帝自然也是可以的,武则天就有很多的男宠。这些男宠可以自由的出入皇宫之中,并且权力还是非常的大。很多大臣对于武则天这种有伤风化的事情是敢怒不敢言,尽管他们有话想说,但是他们比较担心自己的性命。当时她和别的皇帝一样,设立一个控鹤监的机构,用来去寻找民间美貌男子,招进宫当做男

  • 隋炀帝杨广去世后,萧皇后的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广皇后的下场,杨广的皇后萧氏是个怎样的人,隋炀帝萧皇后个人简历

    自古以来,红颜多薄命,在封建时代,有很多的女子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之下,而有些女子的名字则被记载下来。其中就有一位萧皇后,她是隋朝炀帝杨广的皇后。纵观萧皇后的一生,命途多舛,那么在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掉之后,萧皇后去了哪里?他的最终下场又如何呢?萧皇后的出身非常的高贵,可惜的是她在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时间

  • 唐太宗深爱此女,她却在婚后与和尚私通,高宗继位后赐她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太宗最宠爱的女人,唐太宗最宠爱的四个公主,唐太宗最喜欢的妃子

    高阳公主生性活泼,在许多性格方面都与她的父皇李世民很像。因此她虽然是一位庶出的公主,但获得的恩宠却丝毫不亚于太宗那些嫡出的公主。高阳公主成年后,唐太宗安排她下嫁给一代名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房遗爱长得高大威猛,一表人才,是当时长安城里著名的“高富帅”,所以这也算是太宗为爱女精挑细选的夫婿。婚后最初一

  • 玄武门之变时,箭术一流的齐王为何连着三箭都射不中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如何取胜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啥会赢

    唐朝建立后,李渊根据嫡长子继承制,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二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李家父子齐心协力推翻隋朝,李建成主内,李世民主外,唐王朝终于建立,由于秦王李世民常年指挥作战,手握唐朝兵权,而李世民又绝非等闲之辈,他与李建成的斗争从唐王朝建立后就越来越明显。终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

  • 王皇后家世显赫,却被武则天取而代之,她使用了哪些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是怎么杀王皇后的,历史上的武则天和王皇后,王皇后和武则天谁厉害

    王皇后剧照王皇后如此显赫的家世背景,即便李氏皇家也得留三分薄面,但王皇后在与武则天的皇后争夺战中竟然一败涂地!这件事在历史中分量很重,史称“废王立武”。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过,这件事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武则天登基为帝。“废王立武”已不仅仅是皇帝后宫的是是非非,而成为了皇帝与士族之间权力的争夺;成

  • 唐朝一女乞丐,被大将军纳为爱妾,皇帝得知后:入宫陪朕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纳小妾,唐朝正二品大将军,唐朝平民纳妾的规则

    张红红的名字听起来很像是一个小家碧玉,其实她的出身很惨。张红红生活在唐代宗年间,家里非常穷困,为了生活张红红和父亲一起来到京城长安,父女二人在长安的街头,一边卖唱一边要饭,是一个以歌喉糊口的女乞丐。如果找这样下去,张红红和父亲要么要不到饭饿死,要么像《水浒传》里面的金翠莲一样被土豪抢夺,成为金丝雀。

  • 这3位隋唐顶尖猛将,都不在李世民麾下,若得其一早就统一天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四大猛将,李世民时期的唐朝大将都有谁,李世民有哪些厉害的武将

    王朝更迭中很多人都喜爱隋唐之争。 当时隋朝虽已是强弩之末,但却发动了有力的一击,面对隋朝濒死之苦,唐朝高祖李渊带着儿子李世民积极应战。李世民作为“天策大将”,有一颗杀气腾腾、血肉之心。 他为贤下士、纳谌入流吸引了大批人才,为父亲李唐夺回隋江山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隋唐交替的时候有三位顶级上将,可惜这

  • 原创帝国的陨落:为了西晋昙花一现?实际上司马炎也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炎和西晋的关系,司马炎与西晋历史,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

    而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奠基,司马炎才最终称帝的西晋帝国明显属于后一种。一、西晋开国的畸形政治局面两种模式的优劣也十分明显。一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取得一个相对团结、清明的政治局面,但劣势是反对的人很多,要成功很难。第二种模式恰恰相反,在获得了权力之后,走个形式相对容易,但劣势也十分明显,如

  • 德国4000万价格出售唐朝67000件文物,但是中国却一件都没有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顶级文物图片,唐朝5大国宝级文物,唐代十大珍贵文物

    这艘船但是被一位德国的人发现了,根据他的人说,是当时有一位人给德国的这位作指导,就是这样,德国的这位商人把自己的商场给卖掉了,局势为了找到当时失落的这一艘船。当时的时候为什么中国的人不去打捞呢,是因为那个时候大家的经历都想到怎么去挽救这样的损失,都没有心思去打捞,就算是打捞当时中国的技术还是很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