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清朝并非没有认识西方军事力量强大的机会。1685年,清朝就曾与欧洲的三流国家沙皇俄国垦殖移民在外兴安岭地区爆发了一次战争,史称——雅克萨之战。
双方交战的最后结果,虽然是清朝获得了胜利,俄国垦殖移民建立的雅克萨城堡最终被清朝所摧毁。但是作为全盛时期的清朝在这次的战争中,所付出的代价却远远超过了沙俄,可以说清朝几乎是靠着军队在人数上的优势,取得了这一场战争的最终胜利。
雅克萨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清朝先后发动了上万的兵力参与对雅克萨城堡的围城战。
第一阶段: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军将黑龙江下游,擅自进入中国境内的沙俄垦殖移民所建立的殖民据点全部予以焚毁,使雅克萨成为一座孤城。
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四月,清军约3000人,分别从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此时沙俄在雅克萨有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双方交战之后沙俄不支,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清军同意,并在沙俄垦殖移民军团撤离后,拆毁雅克萨城。
第二阶段:
沙俄垦殖移民军团在被迫撤离雅克萨后,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从莫斯科再次获得600名士兵的增援后,再次偷渡至雅克萨地区重新修筑城堡,沙俄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朝的极大不满。
清军2000多人,于1686年7月24日进抵雅克萨城下,集合达斡尔、赫哲等部落的辅兵,约合5000人左右。将雅克萨城围困起来,沙俄垦殖移民军团在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 最后只剩66人的情况下,再次向清朝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
可别看清军这前后一万人在现在看来很少,但我们要考虑到雅克萨城地处西伯利亚偏远苦寒之地,行军本就很难,后勤补给不易,战争的消耗更加巨大,而且根据清朝的情报显示雅克萨城中的沙俄军事力量也就不到一千人左右。
但就是这一千人,却让清朝前前后后折腾了足足四年,直到雅克萨城中粮食及弹药消耗殆尽,因饿、病和负伤得不到救治而死占90%以上,沙俄垦殖移民才不得不选择投降,将这一座孤独的城堡让了出来。
清朝是胜利了,但付出的代价太过巨大,就像伏尔泰对这场战争的评价说到:“俄国人付出的代价只是让出一个修建在边界线以外的小堡垒。”却得到了大片已经占领的土地。也正因如此,面对巨大的伤亡,获得胜利的清朝,最终选择了签订看似平等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而清朝与沙俄的这场大战,之所以吃了这么大的亏,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作为欧洲三流军事国家的沙俄所拥有的火器相对于满清的冷兵器存在着极大的火力压制能力以及现代战争防御利器棱堡的出现。那么既然清朝在雅克萨之战中见识到了火器的厉害,为什么清朝还坚持海禁与骑射为根本国策而不变呢?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坚持海禁
我们都知道,乾隆曾提出的著名的“一口通商”政策,正式标志着清朝开始进入闭关锁国的阶段,但我们要知道闭关锁国其实并不是从乾隆才开始,早在清朝建立那天起,清朝就一直在实行着这一政策。
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清朝为防御台湾郑成功的海上势力,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告平,清朝才开始打开海禁。但是仅仅过了不过三十多年,就再次收缩了全面开海的政策;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面对日益严重的“海寇”活动和西方列强对东亚海域的潜在威胁,开始正式实行禁海,这便是著名的南洋禁海令。
就算是在康熙时期开放对外贸易的那一段时间,清朝对外国商船的活动也极为注意,对逗留外国的汉人也是防范极严。
究其原因,无非是两个:
1.恐惧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威胁
康熙很早的时候,就从身边的欧洲传教士处知晓了很多西方强国,如英、法、德等,俄国也只是欧洲的三流国家,他还曾感叹:“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国家承平日久,务需安不忘危。”所以下达了禁海令,防犯西方国家侵入海域,做了最为可笑的选择,我惹不起,但躲得起。
2.对汉人的防备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以满族为统治主体的政权,面对数量庞大的汉族百姓,他们天然的对汉人有着防备及戒心。
据《清史稿》记载:自康熙年间开海禁之后,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回来者不过十之五六,不少人留居南洋。
这个情况让康熙极为重视,甚至直言:“眹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故”,他担心汉人出海聚集海上,很可能成为规模上千的海盗,对清朝的统治造成威胁,所以不可不加意防范,而在满清统治者眼中,最好的办法就是禁海,令汉人无法下海,自然就不会脱离他们的掌控。
二、坚持骑射乃满洲之根本
清朝是前身就是满族,而满族本身就是个游牧民族,所以骑射就是满清的国之根本。
为了建立满人的威望,巩固和维护满清的统治政权,他们必须在汉人心中树立八旗子弟武勇的形象,骑射便是最有力的代名词。
所以满清的统治者一直以来都对八旗子弟的骑射之术极为重视,康熙也经常强调说“骑射乃满洲之根本”,所以这就成了清朝的国策,要延续下去不可更改!
但是如果大量采用火器,势必将使得这种杀伤性极大的武器流入民间,火器易于操作,不需十多年操练,短短几日就能掌握的特性,将使得拥有人数优势的汉人能够迅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这对于骑射出身的满清而言,吃过明朝火器大亏的他们,认为让汉人掌握火器,是对他们统治的最大威胁,这也是为什么满清入住中原之后,对明朝时期所撰写的大量火器书籍,如《武备志》、《兵机要略》和《火攻要略》等关于火器的研究书籍被清朝统治者列为禁书的原因所在。
结语
从雅克萨之战,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清朝在与沙俄的作战过程中已经见识到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发展及威胁。但对于骑射出身的满清而言,对于外在还无法确定的威胁,他们更在意的是对内部的统治的稳固。毕竟在清朝统治者看来,减少与外界的交流和新技术的采用,可以更好的推行满清的愚民政策,可以更加长久的维护他们作为统治阶级的权利。只可惜,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整个国家的命运与发展机会。
推荐一套好书:正版中国史记5册 汉朝 唐朝 明朝 清朝 宋朝绝对很有趣 汉朝那些事儿全套 全集 那时汉朝全套中国历史故事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