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明知火器厉害,为何与沙俄雅克萨之战后,还坚持海禁与骑射?

康熙明知火器厉害,为何与沙俄雅克萨之战后,还坚持海禁与骑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06 更新时间:2024/2/3 20:29:19

但清朝并非没有认识西方军事力量强大的机会。1685年,清朝就曾与欧洲的三流国家沙皇俄国垦殖移民在外兴安岭地区爆发了一次战争,史称——雅克萨之战。

双方交战的最后结果,虽然是清朝获得了胜利,俄国垦殖移民建立的雅克萨城堡最终被清朝所摧毁。但是作为全盛时期的清朝在这次的战争中,所付出的代价却远远超过了沙俄,可以说清朝几乎是靠着军队在人数上的优势,取得了这一场战争的最终胜利。

雅克萨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清朝先后发动了上万的兵力参与对雅克萨城堡的围城战。

第一阶段: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军将黑龙江下游,擅自进入中国境内的沙俄垦殖移民所建立的殖民据点全部予以焚毁,使雅克萨成为一座孤城。

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四月,清军约3000人,分别从水陆两路雅克萨开进,此时沙俄在雅克萨有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双方交战之后沙俄不支,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清军同意,并在沙俄垦殖移民军团撤离后,拆毁雅克萨城。

第二阶段:

沙俄垦殖移民军团在被迫撤离雅克萨后,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从莫斯科再次获得600名士兵的增援后,再次偷渡至雅克萨地区重新修筑城堡,沙俄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朝的极大不满。

清军2000多人,于1686年7月24日进抵雅克萨城下,集合达斡尔、赫哲等部落的辅兵,约合5000人左右。将雅克萨城围困起来,沙俄垦殖移民军团在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 最后只剩66人的情况下,再次向清朝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

可别看清军这前后一万人在现在看来很少,但我们要考虑到雅克萨城地处西伯利亚偏远苦寒之地,行军本就很难,后勤补给不易,战争的消耗更加巨大,而且根据清朝的情报显示雅克萨城中的沙俄军事力量也就不到一千人左右。

但就是这一千人,却让清朝前前后后折腾了足足四年,直到雅克萨城中粮食及弹药消耗殆尽,因饿、病和负伤得不到救治而死占90%以上,沙俄垦殖移民才不得不选择投降,将这一座孤独的城堡让了出来。

清朝是胜利了,但付出的代价太过巨大,就像伏尔泰对这场战争的评价说到:“俄国人付出的代价只是让出一个修建在边界线以外的小堡垒。”却得到了大片已经占领的土地。也正因如此,面对巨大的伤亡,获得胜利的清朝,最终选择了签订看似平等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而清朝与沙俄的这场大战,之所以吃了这么大的亏,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作为欧洲三流军事国家的沙俄所拥有的火器相对于满清的冷兵器存在着极大的火力压制能力以及现代战争防御利器棱堡的出现。那么既然清朝在雅克萨之战中见识到了火器的厉害,为什么清朝还坚持海禁与骑射为根本国策而不变呢?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坚持海禁

我们都知道,乾隆曾提出的著名的“一口通商”政策,正式标志着清朝开始进入闭关锁国的阶段,但我们要知道闭关锁国其实并不是从乾隆才开始,早在清朝建立那天起,清朝就一直在实行着这一政策。

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清朝为防御台湾郑成功的海上势力,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告平,清朝才开始打开海禁。但是仅仅过了不过三十多年,就再次收缩了全面开海的政策;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面对日益严重的“海寇”活动和西方列强对东亚海域的潜在威胁,开始正式实行禁海,这便是著名的南洋禁海令。

就算是在康熙时期开放对外贸易的那一段时间,清朝对外国商船的活动也极为注意,对逗留外国的汉人也是防范极严。

究其原因,无非是两个:

1.恐惧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威胁

康熙很早的时候,就从身边的欧洲传教士处知晓了很多西方强国,如英、法、德等,俄国也只是欧洲的三流国家,他还曾感叹:“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国家承平日久,务需安不忘危。”所以下达了禁海令,防犯西方国家侵入海域,做了最为可笑的选择,我惹不起,但躲得起。

2.对汉人的防备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以满族为统治主体的政权,面对数量庞大的汉族百姓,他们天然的对汉人有着防备及戒心。

据《清史稿》记载:自康熙年间开海禁之后,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回来者不过十之五六,不少人留居南洋。

这个情况让康熙极为重视,甚至直言:“眹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故”,他担心汉人出海聚集海上,很可能成为规模上千的海盗,对清朝的统治造成威胁,所以不可不加意防范,而在满清统治者眼中,最好的办法就是禁海,令汉人无法下海,自然就不会脱离他们的掌控。

二、坚持骑射乃满洲之根本

清朝是前身就是满族,而满族本身就是个游牧民族,所以骑射就是满清的国之根本。

为了建立满人的威望,巩固和维护满清的统治政权,他们必须在汉人心中树立八旗子弟武勇的形象,骑射便是最有力的代名词。

所以满清的统治者一直以来都对八旗子弟的骑射之术极为重视,康熙也经常强调说“骑射乃满洲之根本”,所以这就成了清朝的国策,要延续下去不可更改!

但是如果大量采用火器,势必将使得这种杀伤性极大的武器流入民间,火器易于操作,不需十多年操练,短短几日就能掌握的特性,将使得拥有人数优势的汉人能够迅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这对于骑射出身的满清而言,吃过明朝火器大亏的他们,认为让汉人掌握火器,是对他们统治的最大威胁,这也是为什么满清入住中原之后,对明朝时期所撰写的大量火器书籍,如《武备志》、《兵机要略》和《火攻要略》等关于火器的研究书籍被清朝统治者列为禁书的原因所在。

结语

从雅克萨之战,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清朝在与沙俄的作战过程中已经见识到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发展及威胁。但对于骑射出身的满清而言,对于外在还无法确定的威胁,他们更在意的是对内部的统治的稳固。毕竟在清朝统治者看来,减少与外界的交流和新技术的采用,可以更好的推行满清的愚民政策,可以更加长久的维护他们作为统治阶级的权利。只可惜,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整个国家的命运与发展机会。

推荐一套好书:正版中国史记5册 汉朝 唐朝 明朝 清朝 宋朝绝对很有趣 汉朝那些事儿全套 全集 那时汉朝全套中国历史故事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籍。

更多文章

  • 张之洞为何被慈禧连升四级,原来张之洞与慈禧有种特殊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之洞慈禧,张之洞和慈禧太后谁死得早,慈禧时期张之洞担任何种职务

    (清末重臣张之洞)说起来,张之洞还是太后门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张之洞,从小天赋异禀,很会读书。早在13岁时,就考中秀才,15岁中解元。如果不出意外,在接下来的会试中,张之洞一定能毫无悬念高中进士,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进士。然而,紧随而来的太平军起义,却让张之洞的科考之路不再顺利。先

  • 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是如何处置他妻女家人的?手段非常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年羹尧死后雍正是怎样对待他的,年羹尧是自己作死还是雍正害死的,年羹尧会被雍正处死吗

    源于康熙之赏识年羹尧为什么如此受恩宠呢?视线还要从康熙时期开始。康熙时期,年羹尧因为颇有才识,屡屡升官,由此赢得了康熙帝的青眼,成为封疆大吏。面对康熙帝对他的恩宠,他并没有恃宠而骄,反而说出“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的话,表达自己一定竭尽全力去报答君主的宠爱。到达四川后,他首先做出了表率,坚决做到了“

  • 康熙看望50岁的哥哥,康熙刚走,哥哥就对家人说:我可以放心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对兄弟们的态度,康熙和他兄弟们的关系,康熙探望病重兄长

    自古以来,帝王家里多纷争。三国有曹植七步作诗,唐朝有玄武门手足相残,清朝九子夺嫡更是激烈残酷。千百年来皇家兄弟阋墙的例子数不胜数,毕竟皇位只有一个,皇帝的儿子却有很多个,竞争确实非常激烈。兄弟相残,父子互相猜忌都屡见不鲜。夺位通常都伴随着流血,一旦失败万劫不复。在这么多皇位争夺战中,清朝的九子夺嫡是

  • 康熙驾崩时如果不把皇位传给雍正,雍正会起兵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是传位给雍正还是雍正篡位,康熙驾崩雍正的表现,康熙是怎么样传位给雍正的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嫡长子胤禵此时已经被康熙皇帝关进了宗人府,已经完全丧失了争位的可能,同时原本的废太子胤礽,更是在康熙的圣旨下无人敢提,三阿哥胤祉完全就是打酱油,对于太子之位也就是刺探过。而对于四阿哥胤禛唯一具有威胁的,便是八阿哥集团了。相对于势单力薄的四阿哥胤禛,他可能是众皇子中最懂得审时度势,

  • 康熙临终将此人托付给雍正,后封为亲王,然而却给乾隆留下了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雍正乾隆,康熙怎样传位给雍正,康熙用了什么心思把皇位传给雍正

    雍正鉴于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的惨痛教训,创立了秘密建储制度,此后又不遗余力地为弘历扫平障碍。为此,他不但对宗室王公进行严厉打击,还对自己的亲儿子弘时也狠下毒手。弘皙因为是废太子胤礽的嫡长子,按说也是弘历即位的一大隐患,但雍正帝碍于康熙遗嘱,不便下手,从而导致了乾隆即位后出现了一次危机。康熙弥留之际,除

  • 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是怎样对待他的妻儿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年羹尧死后雍正是怎样对待他的,年羹尧的死是雍正害死的吗,年羹尧死了雍正后悔吗

    雍正电视剧照1724年,年羹尧因平定青海战事有功,被雍正晋升为“一等公”,这也是年羹尧自效忠康熙、雍正两任皇帝以来,获得的最大荣耀。在仕途上顺风顺水的年羹尧不仅在西部地区一呼百应,还一直奉命直接参与朝政,经常出现在雍正左右出谋划策,在一些重要官员的安排和人事任免上,雍正也经常会采纳他的意见,这就使得

  • 康熙将乾隆定为隔辈继承人,一百多个孙子,见到小乾隆惊得放下酒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为什么见了乾隆惊得放下酒杯,乾隆和康熙的祖孙情,康熙是不是直接传位给乾隆的

    乾隆是大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自称为十全十美老人,在位六十三年之久,据说他的父亲雍正,能够当上皇上,也是沾了他的光。康熙和雍正执政期间,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和军事,乾隆登基后,继承了前面两位的基础,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治理措施,使清朝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状态。被称为”康乾盛世“,乾隆自小聪

  • 康熙欲将鳌拜处死, 鳌拜脱下身上衣物, 康熙看后泪流满面免其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是怎么处理鳌拜的,康熙铲除鳌拜的史实,康熙是否处死鳌拜

    在清代的皇帝之中,康熙可以说是最有作为的一个君主。关于他的事迹和所做的功绩,为后人所传唱的也有很多。在他刚刚即位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可能就是除鳌拜。不过这位张扬跋扈的大臣,为康熙所制服之后。他给康熙看了一样东西,康熙竟然泪流满面,免了他的死罪,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一块儿来看一下。我们大家都知道,

  • 康熙晚年算不算昏君?雍正为何要抹黑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与雍正的关系,康熙晚年如何对待雍正,历史上的康熙对雍正怎样

    康熙朝的储位之争,有一个很著名的词“九子夺嫡”,历史上跟这个很相似的是“八王之乱”,就是那位说了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时发生的事。康熙帝复立太子后,在布局中其实有很大的私心,他的布局是完全偏向了自己晚年的大权独揽,依旧布置太子诸王互相牵制,以使得自己借力大力维护皇权的高高在上。这个布局如果放在

  •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被活埋前,太监们为何要在她头上倒石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王朝苏麻喇姑地位有多高,康熙王朝里的苏麻喇姑符合史实吗,康熙王朝当时的苏麻喇姑

    在当时孝庄太后的儿子对董鄂妃可以说是非常喜爱的,董鄂妃说想有一个儿子,顺治帝就开始满足她,接着就把佟妃的儿子(玄烨)直接过继给董鄂妃作为儿子。但因为董鄂妃生病的缘故(得天花),也传染给了玄烨,要知道这样一种病情放在古代基本上是没有救的。而另一边的孝庄太后则是非常喜欢玄烨的,如果这件事被她老人家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