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胜吴广起义,其实吴广才是最能代表黎民的,可惜被陈胜坑害

陈胜吴广起义,其实吴广才是最能代表黎民的,可惜被陈胜坑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98 更新时间:2024/1/24 13:52:08

事实上,根据现在的一些考证,说出那句话的陈胜,极有可能就是一个贵族后代。先秦时代,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正儿八经的字,底层人一般只有名而无字,就算有字,也基本上是与兄弟排行相关的字,没有其他意义。比如大汉开国皇帝刘邦,字季,这个“季”字,就是指的他在兄弟里的排行。

然而陈胜字涉(史记里就有《陈涉世家》),可见他不但有字,而且还有实际意义,这就说明陈胜的家世恐怕不简单,往上推几代,极有可能是老牌诸侯国陈国的君主。照这么算的话,陈胜也是“有种”的侯将相后裔了。

当然了,以上只是推测,毕竟就连史记里,也对陈胜的身世语焉不详,只说他是阳城人,没提祖上。

虽然陈胜有贵族后裔的嫌疑,但是这场起义的另一个领导者吴广,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底层百姓。《史记》记载吴广是阳夏人,字叔,这就与刘邦字季类同,叔也同样是表示排行的,如果说刘邦底层出身无疑,那么吴广的底层出身,也是同样无可质疑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吴广可是比陈胜更加“根正苗红”的,祖上可谓代代贫农,然而义军的头把交椅,却是陈胜而不是他,这又是为什么呢?

陈胜吴广起义,一把手为什么是陈胜而不是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反的是大秦,喊的口号则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根据上面的分析,选择根正苗红的吴广当头领,显然要比可能出身贵族的陈胜更好一些,可为什么最终领头的却是陈胜而不是吴广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二人的身份不一样。陈胜是正屯长,而吴广则是副屯长,除非当时陈胜反对起义,否则让他做头领,就是最理所应当的结果。更何况,陈胜不但没有反对,反而还是率先挑起群众情绪的人,那句著名的名言,就是出自他口。

正因如此,别说吴广没有尝试挑战陈胜的权威,就算他想挑战,成功的概率恐怕也不会高。

吴广政治手腕远不及陈胜,只有辅佐之才而无领袖之能

吴广没有成为义军的最高领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政治手腕比不上陈胜。

陈胜很懂得拉拢底层的民众,早在他做佣耕的时候,就对身边的人说:“苟富贵,无相忘”。很多人解读这句话的时候,都只看到它展现出了陈胜的胸怀大志,却没看到他拉拢人的手段。政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谎话连篇,陈胜说的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证据。

他真得做到“苟富贵,无相忘”了吗?显然没有,单从他后来对待吴广的态度,就足以看出。

吴广帮助陈胜造反几近成功,自己却沦为被烹杀的“走狗”

大秦律法残酷,百姓怨声载道,陈胜吴广打响起义的第一枪后,初期势如破竹,很快就攻下了大片领土。但是随着成功的日渐逼近,陈胜的本质也逐渐暴露,当初说好的“苟富贵,无相忘”,结果昔日的老友去找他的时候,陈胜就完全忘记自己的承诺了。

不仅如此,为他立下重大辅佐之功的吴广,也没有好下场。陈胜称王后,给吴广封了个“假王”,这倒好说,虽然假王非真王,毕竟也是个王号。然而不久之后,吴广就被属下田臧矫诏杀害,原因是田臧认为他过于骄傲,不可与计。然而实情真是这样吗?

吴广被田臧杀害,主使者很有可能就是陈胜

从表面上看,吴广之死,是田臧所为。然而田臧杀掉吴广之后,不但没有惧怕陈胜会向他问责,反而把吴广的头颅献给陈胜。

陈胜收到头颅之后,也没有判田臧的罪,反而还封他为上将军。这一波操作就非常迷了,如果吴广果真是被田臧矫诏所杀,这一切又怎么可能发生?所以最有可能的答案,就是陈胜早就已经与吴广不和,所谓田臧矫诏云云,不过是史书为尊者讳的结果。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苟富贵,无相忘”这两句话,都出自陈胜之口。然而实际上,陈胜极有可能就是贵族之后,而且对于发迹之前的老友,也绝对做不到“无相忘”,至少吴广的死,他就脱不了干系。可惜历史已经久远,当时的细节,现在也无法考证了,陈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只能任由世人品评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布项羽都是时代王者,为何说一遇到李元霸,他俩也只能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项羽吕布李元霸谁最强,吕布和李元霸谁胜了,吕布与李元霸比谁厉害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首先来说说项羽,一说到项羽,大家对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乌江自刎,一代英雄走向末路,为他惋惜的大有人在。其实项羽的结局并不好,但他在军事上还是很有天分的,特别是上战场的时候非常勇猛,简直是一个人打十个都不为过。可是这样的英雄最后还是输给了刘邦,不过这也是因为项羽这个人太过自大,又不懂

  • 全球有个三国模仿中国发展,为何全都遭遇失败?其中原因令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三国演变,真实的三国发展史,真实的三国与我们想象中差异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曾领先世界长达数千年。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中国逐渐衰落并备受欺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才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后,中国模式取得巨大成功,中国的瞩目成就引得很多国家效仿,其中有一些国家为发展国民经济,不顾自身国情而照搬中国模式。很显然,这样做的

  • 诸葛亮遗言:庞德公救我!若是他真的出手,诸葛亮会命丧五丈原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死时为何大喊庞德救我,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原文,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他的人生值得吗

    据说诸葛亮死前留下了5字的遗言——庞德公救我,诸葛亮如此能人,他死之前口中所喊的庞德公又是谁?难道此人及时赶到,真的可以救下他的命吗?诸葛亮临死前遗言刘备三顾茅庐才得一诸葛亮,为此刘备十分珍惜这个人才,诸葛亮说什么,刘备做什么。而诸葛亮也是一个靠得住的人,在刘备在世期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

  • 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文鸯,曾单骑退雄兵,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鸯在三国武力有多强,文鸯三国末期第一猛将,三国中的文鸯有多厉害

    文鸯其人,从小就不是好惹的主儿,看看这些评价,都是大写的赞文鸯,又名文俶,因为小名叫阿鸯,所以人们才称其为文鸯,人送绰号“百人敌”。在很多史册之中,他都是被称为文俶的,比如《魏氏春秋》、《晋书》等。说起这个文鸯,那还是个官二代、官三代,因为他的父亲、爷爷当年都是魏府的得力将领。出身于尚武之家的文鸯自

  • 他一生只献了1计,打了1场战,却改变了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最后一战,诸葛亮死后对司马懿用的最后一计,司马懿与诸葛亮十大经典故事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一身出了一个计谋,打了一次败仗,却深刻地改变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历史,也正因为如此,他被世人所记住,他就是马谡。说到马谡,可能大家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但是实际上马谡的人生并不完全是这样一个失败的画面,还有另外一个高光时刻,

  • 刘邦麾下有个小兵,抢到一块碎肉而封侯,后裔显赫千年并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刚起兵时的将领,刘邦封侯一览表,刘邦手底下的名将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介绍过许多古代名人后裔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相对而言,这些显赫家族之所以能够崛起和兴盛,其先祖大多是一时人杰,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个显赫家族不在此列,其先祖纯粹靠好运气获得地位,进而改变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命运。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持续四年的楚汉之争终于迎来终局,

  • 东吴乱象谱之孙鲁班:不应被历史忽略的东吴初代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的东吴和演义里的东吴,孙权与孙鲁班,三国历史孙鲁班

    纵观历史,尽管古代女子的地位远不及男子,但依然不乏一些奇女子登上了许多男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比如一手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冯太后、一代女皇武则天,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也有一些女性,例如西晋的贾南风、晚清的慈禧太后,上位执政纯粹是为了一己私欲。前一类女性的功绩为世人肯定,当称“女中豪杰”,后一类则引发

  • 如果早逝的是诸葛亮,主导蜀汉的是庞统,会改变蜀国的命运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庞统和诸葛亮谁对蜀国帮助大,庞统和诸葛亮在蜀国哪个职位高,庞统之死跟诸葛亮有关系吗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在治军,治民上都有一定的本事,只不过不善于奇谋,在北伐中原的时候,遇到善于防守的司马懿,将诸葛亮克制得死死地,致使蜀汉多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如果是由庞统率领北伐的话,不一定取得成功,也不一定比诸葛亮取得的

  • 三国最狡诈的谋士,先后设计击败吕布、曹操、马超,活了七十六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超和吕布,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金枪吕布银枪马超

    当时吕布杀死了董卓,控制了朝廷,董卓的手下都害怕吕布的威名,于是都准备逃跑。结果贾诩劝住了他们,并且要求他们立刻回攻吕布,结果吕布被打的大败,王允被杀死了,吕布也逃跑了。这只是贾诩小试牛刀的一次,后来贾诩投奔了张绣。张绣和曹操交战,曹操的军队撤退了,张绣想要追击,贾诩不让张绣追击,结果张绣被曹操击败

  • 此人本是蜀汉重臣,史书却不为其单独立传,原因说来有些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真实的蜀汉重臣,蜀汉重臣李福,三国时期的蜀汉重臣

    提及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有着太多太多谜团无法破解,这个唯一一个不设史官的政权也引发了后世学者的强烈兴趣。刘备为什么要攻打东吴?诸葛亮北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刘禅并非昏君,那为何还要重新宦官黄皓?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都随着蜀汉的消亡而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至于蜀汉官员而言,他们在历史上的痕迹也远不如曹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