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逝世废朝三日,狄仁杰与武后有啥特殊干系?后者有本手书揭露谜底

逝世废朝三日,狄仁杰与武后有啥特殊干系?后者有本手书揭露谜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16 更新时间:2024/1/29 23:39:17

孔夫子的《论语·颜渊》一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其实可以说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了。帝王也好,臣子也罢,在其位司其政。臣子中既有忠臣,便有佞臣,其中能臣干吏不仅深受百姓拥护,也会深得帝王的宠信。

01

唐朝的狄仁杰便是这样的一个能臣干吏。仪凤年间(公元676年11月~公元679年6月),狄仁杰任职大理寺丞时,就因其判案如神,无一冤案,很快便得到赏识,升任至侍御史。到了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在外放任宁州刺史期间,狄仁杰又因明辨是非断案公正,深受百姓爱戴,经由御史郭翰向朝廷推荐,升任冬官侍郎。

▲狄仁杰剧照

庄子·说剑》一篇里有云:“诸侯之劒,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一路以来,狄仁杰为官清廉,为民请命,奉公不阿,这样一位一心为国的能臣干吏,自然不仅百姓喜欢,也深得武则天的信重,于是委以重任。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狄仁杰任职豫州刺史,恰巧遇上了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造反一事。时任宰相的张光辅奉命率军前来平定叛乱,却纵容部下行勒索之事。狄仁杰不仅对其勒索不予理会,还斥责张光辅的罪过不比越王李贞小。如此一来,狄仁杰便遭到了张光辅的记恨,因张光辅的诬陷弹劾,狄仁杰被贬为复州刺史。

▲越王楼照片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不再满足于垂帘听政,登上则天门楼大赦天下,正式称帝。天授二年(公元691年),狄仁杰就被武则天任命为宰相,可见武则天对其的信重。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正月,狄仁杰任宰相仅四个月,便遭到酷吏来俊臣诬告其谋反,于是被夺去其职位入狱。由于当时的唐律规定,承认谋反的人是可以免于死罪的。狄仁杰为了减少刑法好在将来能得到平反的机会,当场认了谋反的罪责。

▲狄仁杰剧照

来俊臣见狄仁杰已经认罪,便不再对其严加看管,狄仁杰借机将伸冤的帛书塞进棉衣里,送到了儿子狄光远的手中,于是狄光远持帛书入宫向武则天诉说冤屈。来俊臣面对武则天的责问,狡辩称从未对狄仁杰等人用刑,是狄仁杰深感有负圣恩自己认罪的,如果不是他们真的参与谋反,为什么要承认罪名,于是武则天命通事舍人周綝前往狱中查看狄仁杰等人的情况是否与来俊臣所言一致。

▲武则天剧照

然而周綝向来惧怕来俊臣,看都未看狄仁杰一眼,便按照来俊臣的指示,回宫向武则天复命。为了坐实狄仁杰谋反的罪名,来俊臣不惜伪造了一份《谢死表》呈于武则天。万幸的是,出于对狄仁杰的信任,武则天决定亲自审理狄仁杰谋反一案。狄仁杰向武则天表明如不是承认谋反,自己早已死于酷刑之下了,也从未写过《谢死表》。虽是诬陷,但狄仁杰毕竟是认罪了,虽可免于死刑,但仍失去了宰相之位,被贬至地方,任彭泽县令。

02

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此时距狄仁杰被贬已经过四年了。这年,面对契丹孙万荣发动叛乱致使冀州沦陷的局面,武则天当即决定重新用狄仁杰,任命其为魏州刺史,孙万荣一见狄仁杰再次被启用,吓得立刻退兵。随后狄仁杰调任幽州都督,为表彰狄仁杰的忠诚,武则天赐狄仁杰紫袍,并于其上题字。

▲大唐芙蓉园夜景

后来,狄仁杰再次得以任职宰相。当时正值朝廷征发百姓充军边疆,一时间民间怨声载道。面对此种情况,狄仁杰当即上奏劝谏,其言虽未被采纳,但仍获代理纳言之职。其后直言进谏,劝谏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延续了唐朝的社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武则天开始耽于享乐,宠幸面首,大修宫殿、佛寺。对此狄仁杰直言上书,武则天却并没责罚与他,仍在朝政上委以重任。

▲狄仁杰(左)剧照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武则天巡幸三阳宫,狄仁杰奉命随驾。虽然当时随驾同行的官员甚多,却唯有狄仁杰得到了武则天赏赐的宅子,可见武则天对其的恩宠胜于旁人许多。是年九月,已71岁高龄的狄仁杰于家中逝世,武则天竟为其废朝三日以表哀思。追赠其为文昌右相,定谥号文惠。

▲狄仁杰墓地照片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武则天对其颇多赏识,可谓有伯乐之恩。他的每一次重用似乎都有武则天的影子。加之武则天晚年的荒唐行径,许多人便猜测狄仁杰与武后是否有不可告人的关系。但狄仁杰的一件遗物,便可力证其清白。其子狄光嗣在狄仁杰的遗物中找到了一份武后的手书,揭露了关于二人有何特殊关系的谜底,给出了答案,其上写道:“朝堂之上,与卿推心”。可见狄仁杰对于武则天,实是腹心之臣。 结语

《诗经·大雅·抑》有这样一句话:“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武则天对狄仁杰是有知遇之恩的,并一直对其信任有加,委以重任。狄仁杰亦是尽心辅助武则天建立起盛世大业。狄仁杰这一生官海沉浮,举贤不避亲仇,清正廉洁,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也可谓是不负皇恩。二人君圣臣贤,为后人称颂。

参考资料:

《论语·颜渊》

《庄子·说剑》

《诗经·大雅·抑》

更多文章

  • 为何唐朝是所有华人的骄傲?《长安十二时辰》给出了5个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唐朝人对长安12时辰的评价,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流行文化

    如果大家看了现在正在更新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就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在这部剧中,一共有五点,每一点都足以让我们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就跟随着《长安十二时辰》,来看看这5个答案都是什么。第一个答案,是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点,那就是唐朝的强大。公元8世纪,唐朝是全球最强大的一个帝国,可以称之为超级帝国,

  • 杜甫年过半百,穷得没饭吃,写下一诗找好友借钱,却成为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杜甫为了借钱写下一首诗,杜甫晚年最艰苦一首诗,杜甫年少励志

    相对于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由于杜甫的诗经常描写当时的时事,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极强的社会时代意义,因此杜甫也被人誉为“诗史”。杜甫一生之中,遭遇了多次的变故,仕途也不顺利,并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阶级的奢靡和社会危机,还曾经经历过安史之乱,因此心中有着强烈的苦闷。人

  • “诗鬼”李贺最恐怖的一首诗,胆子不够肥的,轻易不要去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诗鬼李贺简介,诗鬼李贺最著名诗,李贺最诡异的诗是什么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为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李贺的才能十分突出,因此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诗作想象力极为丰富,甚至经常用神话传说

  • 李白最经典的情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写尽古代女子不能说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盘点李白写的浪漫情诗,李白最浪漫的七言诗,李白冷门又惊艳的情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为人爽朗大方,喜欢饮酒作诗,结交朋友,作品大多数想像奇特丰富,风格雄奇浪漫,意境独特,清新俊逸,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通过

  • 李商隐不愧为情圣,中秋赏月也能写出情诗,表达女子孤独寂寞之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千古第一情诗李商隐,李商隐最有哲理的诗句,李商隐四首绝美情诗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李商隐是晚唐时期乃至整个唐朝,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当然,这里的

  • 李白写下一首情诗,内容直白大胆,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一起缠绵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隐晦的情诗李白,李白写给夫妻情诗,盘点李白写的浪漫情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为人爽朗大方,喜欢饮酒作诗,结交朋友,因此写出的作品也大多是乐观向上的,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而李白也有过不高兴的时候,比如表白被拒。为此,他甚至写下了一首酸溜溜的

  • 唐代最朴实无华的一首诗,全诗无一字写思念,却无处不在写思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最能表达思念的一首诗,唐诗300首中带有思念情感的诗,一首表达诗人相思之情的古诗

    我们都知道,艺术往往是来源于生活的,当然也高于生活,因此为人们所追捧。当然,也存在一些写实派的诗人,他们用自己的笔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但是却通俗易懂的作品,如岑参便是其中之一。岑参是唐朝宰相岑文本曾孙,祖籍南阳郡(今属河南),后徙江陵县(今湖北荆州市)。岑参小时候生活清贫,刻苦学习,遍读经史,成为

  • 唐代诗人写下一首诗,只有20字,全诗无一愁字,读完却令人心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十首绝命悲壮的诗,唐代最著名十首诗,初唐最有名的一首诗

    王勃,字子安,为唐代文学家,是古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是个非常聪明好学之人,他在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写文章,文笔流畅,因此被称为“神童”。《旧唐书》载:“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

  • 李白最委婉的一首情诗,全诗没有一句思念,却字字透露出思念之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白的唯一一首情诗,李白最凄凉的一句诗,李白思念情人

    对于思念之情的表达,有人选择直抒胸臆。比如温庭钧写到“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司马相如在《凤求凰》中表达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爱恋,其感情已经到了“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而有的诗人则比较含蓄,通常寓情于景,融情于物。比如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首李白的《代秋情》,全诗没有一句思念,却可以感受到溢

  • 李渊的母亲是鲜卑族,那么李唐到底是鲜卑王朝,还是汉人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渊有鲜卑血统吗,李唐是汉人还是鲜卑,李渊是唐朝的吗

    中国大约在五六千年前便进入了父系社会,形成了父系氏族制,这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部门中突出地位的出现而形成的,原来男女在氏族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男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制有着很明显的男人主导性色彩,比如婚姻由对偶婚向一夫多妻制过渡,财产按照父系继承,世系随父系计算。父系氏族制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