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陕西出土一块甲骨文,记载内容令人不解:周文王为纣王所杀?

陕西出土一块甲骨文,记载内容令人不解:周文王为纣王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1/19 14:14:37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周文王享寿九十七岁,最后善终于周国都城,这是一段广为人知的历史。

然而,陕西出土的一块甲骨文,记载内容令人不解:周文王没有善终,而是被纣王杀死祭祀,以至于尸骨无存?

1977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一座西周建筑遗址的窖穴里,考古专家挖出刻有文字的289片甲骨,每片字数多寡不等,少的1字,多的30字。1979年,在邻近的扶风县齐家村也发现和采集到22片甲骨,内有6片刻有文字。

此地出土的甲骨文与《诗·大雅·文王之什·》“周原,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相合,故称周原甲骨。根据甲骨文和文献记载,可以确认“周原”就是周人灭商前的都城遗址。

在这一批甲骨文中,揭开不少周朝遗留的谜团之余,更记载了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真相:周文王姬昌很可能是被纣王所杀,周人忍辱隐瞒历史真相!

编号H11:82和H11:84的两片甲骨文极为重要,其中提到了周方伯。对于这两段文字,学者有两种解读。

周文王为验证天命对殷先王“太甲商汤嫡长孙)”的问卜,祭祀殷先王祈求册封周方伯的目的,是为了受命获得殷先王的认可,占卜显示能够心想事成,会得到福佑。

既然周文王志在代商,为何要向殷先王“太甲”的问卜?就好比刘邦有代秦之志,为何要向秦始皇问卜?其实,在夏商时期,鬼神之说非常盛行,死去的帝王就成鬼神,而且周文王当时是问卜纣王是否会册封他为周方伯,自然要向纣王祖先问卜了。

这是一种解释,符合正史中周文王善终的记载。

但第二种解释就令人惊恐了,因为甲骨文中提到一个“册”(下面有一口字),犹如将一个人捆绑起来,放在祭台上祭祀,而这个人就是周文王。换言之,商纣王杀死了周方伯姬昌,用姬昌祭祀了他的祖先太甲,祈祷未来风调雨顺万事如意。

所谓“册”,形像中有两道绳子捆绑着若干简册,但商朝是用甲骨而非书简,因此这个字反而更像将一个人捆绑起来,开膛破肚之后露出的一条条肋条骨。纣王将姬昌残忍杀死之后,用来祭祀祖先太甲。

如果是第二种,就能解释商周之际一系列历史大事了。

公亶父(周文王祖父)时期,因戎狄威逼,率领族人由豳迁到岐山下的周原。关于古公亶父迁都周原,还有一种更合理的解释是,古公亶父实际借机开疆拓土,保留原来的居住地,却又开辟新的定居点,后来发生“泰伯奔吴”,实际是开拓吴地,对殷商形成战略包围。从古公亶父开始,周人开始了“剪商大计”,那时就有代商之志了。

其子季历时期,周人势力急速膨胀,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商王文丁(纣王祖父)时,受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后因周人势力太大,威胁到了殷商,季历被文丁处死。

周文王时期,纣王为了解除周人威胁,一度将周文王关押了7年。在7年时间里,周文王作出《周易八卦》。

可见,纣王的确有理由处死周文王,因为周人势力如日中天,殷商却江河日下,两相对比之下,为了解除周人对殷商的威胁,文丁处死季历,纣王处死姬昌也就不奇怪了。

传世文献中也存在一些蛛丝马迹,佐证了纣王处死周文王。

《史记·伯夷列传》中记载:“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周武王为何不葬周文王?或许就是因为尸骨无存,无以为葬。

《周书·泰誓下》中记载:“予克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能克商,不是我有武功,而是周文王本来无罪;若失败,不是周文王有罪,而是我能力不行。为何提到周武王无罪?周文王之死,是不是纣王找了罪行为由杀了他?

《武王伐纣》中记载:“武王伐殷,乘舟济河,兵车出,坏船于河中。太公曰:‘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所过津梁,皆悉烧之。”文中有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试想,只有周文王被商纣王杀掉了,周武王才能为父报仇吧!

史书上这些“羞答答”的记载,很可能说明周文王并非病死,而是早就被商纣王杀掉了,所以才会提到“文王无罪”。

武王伐纣攻下朝歌之后,立即对朝歌城进行了残忍血洗,将无数人贬为奴隶,掠夺无数珍奇异宝,将纣王大臣百余人斩断手足,杀掉无数军中小吏及守鼎官,还杀了四十个小氏族首领及他们的守鼎官等。其中守鼎官地位非常重要,相当于祭祀场所的负责人。除此之外,还将纣王和两个妻子的脑袋耳朵割下,放进周庙用于祭祀。总之,周武王打下朝歌之后的行为极为血腥,与史书中的仁君形象相去甚远,或许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发泄杀父之仇吧。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纣王杀了周文王,周武王为何不明确提出报杀父之仇,而是在史书上隐瞒这一历史?或许,周文王之死的缘由,对周人并不利,甚至影响周人形象,所以不如不说吧。

更多文章

  • 逝世废朝三日,狄仁杰与武后有啥特殊干系?后者有本手书揭露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狄仁杰手书,狄仁杰与武后什么关系

    孔夫子的《论语·颜渊》一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其实可以说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了。帝王也好,臣子也罢,在其位司其政。臣子中既有忠臣,便有佞臣,其中能臣干吏不仅深受百姓拥护,也会深得帝王的宠信。01唐朝的狄仁杰便是这样的一个能臣干吏。仪凤年间(公元676年11月~公元679年6月)

  • 为何唐朝是所有华人的骄傲?《长安十二时辰》给出了5个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唐朝人对长安12时辰的评价,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流行文化

    如果大家看了现在正在更新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就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在这部剧中,一共有五点,每一点都足以让我们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就跟随着《长安十二时辰》,来看看这5个答案都是什么。第一个答案,是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点,那就是唐朝的强大。公元8世纪,唐朝是全球最强大的一个帝国,可以称之为超级帝国,

  • 杜甫年过半百,穷得没饭吃,写下一诗找好友借钱,却成为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杜甫为了借钱写下一首诗,杜甫晚年最艰苦一首诗,杜甫年少励志

    相对于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由于杜甫的诗经常描写当时的时事,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极强的社会时代意义,因此杜甫也被人誉为“诗史”。杜甫一生之中,遭遇了多次的变故,仕途也不顺利,并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阶级的奢靡和社会危机,还曾经经历过安史之乱,因此心中有着强烈的苦闷。人

  • “诗鬼”李贺最恐怖的一首诗,胆子不够肥的,轻易不要去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诗鬼李贺简介,诗鬼李贺最著名诗,李贺最诡异的诗是什么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为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李贺的才能十分突出,因此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诗作想象力极为丰富,甚至经常用神话传说

  • 李白最经典的情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写尽古代女子不能说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盘点李白写的浪漫情诗,李白最浪漫的七言诗,李白冷门又惊艳的情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为人爽朗大方,喜欢饮酒作诗,结交朋友,作品大多数想像奇特丰富,风格雄奇浪漫,意境独特,清新俊逸,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通过

  • 李商隐不愧为情圣,中秋赏月也能写出情诗,表达女子孤独寂寞之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千古第一情诗李商隐,李商隐最有哲理的诗句,李商隐四首绝美情诗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李商隐是晚唐时期乃至整个唐朝,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当然,这里的

  • 李白写下一首情诗,内容直白大胆,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一起缠绵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隐晦的情诗李白,李白写给夫妻情诗,盘点李白写的浪漫情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为人爽朗大方,喜欢饮酒作诗,结交朋友,因此写出的作品也大多是乐观向上的,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而李白也有过不高兴的时候,比如表白被拒。为此,他甚至写下了一首酸溜溜的

  • 唐代最朴实无华的一首诗,全诗无一字写思念,却无处不在写思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最能表达思念的一首诗,唐诗300首中带有思念情感的诗,一首表达诗人相思之情的古诗

    我们都知道,艺术往往是来源于生活的,当然也高于生活,因此为人们所追捧。当然,也存在一些写实派的诗人,他们用自己的笔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但是却通俗易懂的作品,如岑参便是其中之一。岑参是唐朝宰相岑文本曾孙,祖籍南阳郡(今属河南),后徙江陵县(今湖北荆州市)。岑参小时候生活清贫,刻苦学习,遍读经史,成为

  • 唐代诗人写下一首诗,只有20字,全诗无一愁字,读完却令人心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十首绝命悲壮的诗,唐代最著名十首诗,初唐最有名的一首诗

    王勃,字子安,为唐代文学家,是古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是个非常聪明好学之人,他在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写文章,文笔流畅,因此被称为“神童”。《旧唐书》载:“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

  • 李白最委婉的一首情诗,全诗没有一句思念,却字字透露出思念之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白的唯一一首情诗,李白最凄凉的一句诗,李白思念情人

    对于思念之情的表达,有人选择直抒胸臆。比如温庭钧写到“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司马相如在《凤求凰》中表达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爱恋,其感情已经到了“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而有的诗人则比较含蓄,通常寓情于景,融情于物。比如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首李白的《代秋情》,全诗没有一句思念,却可以感受到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