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曹操和刘备心存畏惧,周瑜之死,是不是孙权和刘备下的毒手?

让曹操和刘备心存畏惧,周瑜之死,是不是孙权和刘备下的毒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53 更新时间:2024/1/23 19:03:49

对于这两个令自己忌惮的武将,刘备是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是刘备虽然费尽心机,却只达成了一半心愿——他有生之年只知道其中一个莫名其妙地死掉了。

曹操怕关羽,孙权怕张辽,这个人所共知,所以咱们用正史一笔带过:“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要不是司马懿和蒋济拦着,曹操真的就搬家了。“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病中的张辽能吓坏健康的孙权,可见逍遥津一战,在孙权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一个威震华夏,一个八百破十万,这二位名将令曹操孙权寝食难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当关羽牺牲张辽病逝后,曹操孙权都长舒了一口气:有生之年能看到对手死去,也算一件幸福的事情。曹操或许对关羽之死有些惋惜,而孙权对张辽之死,则只会幸灾乐祸。曹操孙权都比刘备幸福,因为刘备至死也没听到他所忌惮的曹魏武将死讯。

按照正史记载,刘备是不怕吕布的,甚至有时候还比较藐视:“(吕布)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悦)。”被吕布击败,在小沛苟且偷生,刘备还是敢老虎嘴上拔毛:“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为备兵所钞(抄,抢)。”

刘备之所以没有趁吕布穷途末路的时候下手干掉他,其实就是一种藐视:“一勇之夫,难成大事”,因为藐视吕布,所以刘备吃了大亏。吃了大亏的刘备变得更加谨慎,开始对有能力的非己方武将重视甚至忌惮起来。

刘备所忌惮的曹魏武将,名字叫张郃,原为袁绍手下河北四庭柱之一,后来又被曹操誉为韩信,此人街亭一战围歼马谡所带领的前锋部队,又一鼓作气击溃了第一次伐魏的诸葛亮。由此可见,刘备是有先见之明的:张郃确实是蜀汉的大麻烦。

街亭之战发生时,刘备墓木已拱,但是他生前已经看出曹营最不好惹的武将就是张郃,由此可见,刘备在识人用人这方面,是要高出诸葛亮一筹的:刘备说马谡不可大用,诸葛亮不听,结果吃了大亏;刘备说张郃很可怕,诸葛亮还是不当回事儿,结果又吃了大亏。

刘备怕张郃,连曹魏阵营的谋士和武将都知道。汉中之战,刘备亲征而曹操还没来,主将夏侯渊黄忠斩杀,魏军人心惶惶,于是大家想起了张郃:“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曹操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张郃就已经众望所归地掌握了前线军权并且稳定了战局,一直坚持到曹操到来:“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

张郃执掌军权,刘备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了,这才说出了那句令黄忠很伤心的话:“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刘备的意思很明显:杀了张郃才是大功劳,杀夏侯渊顶个鸟用?其实夏侯渊并不是菜鸟,只不过在刘备眼里,张郃更难对付更可怕。

刘备于公元223年驾崩,张郃又活了八年,才被司马懿和诸葛亮联手做掉了——诸葛亮撤兵,张郃不想追,司马懿为了踢开三马食槽的最大绊脚石,一定要让他前去送死:“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刘备忌惮张郃,是因为他知道张郃会成为自己一统天下的障碍,而对于盟友阵营的周瑜周公瑾,刘备也是绞尽脑汁要除掉,刘备的老朋友曹操,居然也抱着同样的想法:“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

曹操当时跟孙权不死不休,说不上话,而妹夫刘备跟大舅哥孙权,也曾有过一段时间蜜月期(绸缪恩纪),刘备就把杀鱼(瑜)计划付诸实施了。

赤壁之战后,孙权把妹妹送给刘备,刘备打蛇随棍上,借口答谢孙权“进妹固好”之情,亲自到京口(今镇江,北固山就在那里)答谢,并顺便“借”了南郡:“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借荆州数郡。”

刘备借(换)到了自己想要的地盘,心满意足之余,又想起了周瑜,于是郎舅二人把张昭鲁肃等人支开后密谈(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不知道刘备添油加醋说了些啥,喝多了酒的孙权对自己的亲妹夫说了心里话:“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孙权毕竟年轻,被老谋深算的刘备几句话勾起了火,这才认为周瑜会造自己的反。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孙权对周瑜也是表面尊敬而内心防范:赤壁之战后,孙权仅封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孙权已经把南郡借给了刘备,周瑜就剩下一个比杂号将军还低的偏将军称号了。

反观刘备,赤壁之战后封诸葛亮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封赵云为牙门将军、桂阳太守、留营司马(刘备首创官职,掌管大后方治安),封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新亭侯,封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按照汉朝官制,这些人都比周瑜地位高。

诸葛亮当然没有三气周瑜,“性度恢廓”的周瑜也气不死。但是周瑜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死得很蹊跷:第一、正史中周瑜年轻力壮,并没有什么宿疾;第二、周瑜阔达大度,不会憋屈出病;第三、周瑜家庭幸福,妻子贤惠,夫妻和睦;第四、周瑜品位极高,精通音乐;第五、周瑜雄姿英发,壮心未已。

周瑜这五个性格特点都是长寿之道,没病没灾的周瑜忽然在准备出兵入蜀的时候暴病身亡(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这就不能不令人生疑了:周瑜之死,是不是孙权和刘备下的毒手?

更多文章

  • 蜀汉和东吴发生战争时,正是浑水摸鱼的良机,为何曹丕却错失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曹丕有没有攻打东吴,曹丕亲征东吴之战,曹丕讨伐东吴是真实历史吗

    内部形势:曹魏刚刚经历大动荡,内部并不稳定就在夷陵之战爆发的前一年,即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曹丕即位魏王。同年十月,曹丕迫使汉献帝禅位,篡汉称帝,是为魏文帝,汉朝至此彻底灭亡。连续发生两件关乎曹魏存亡的大事件,可想而知当时曹魏内部的动荡,这种情况下,曹丕必须首先稳定内部。曹操于前一

  • 曹操斩杀吕布,是因为他没有办法驾驭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能否驾驭吕布,曹操如何擒住吕布,曹操后期打得过吕布吗

    不过吕布虽然投降了曹操,但他并没有想过要舍身赴死,为此,他不惜向曹操求情,他称自己骁勇善战,只要曹操肯重用自己,定能一统天下,然而此时刘备在一旁提醒曹操,他希望曹操能想一下当年丁原与董卓的下场,曹操听完刘备的话后,就此将吕布斩杀。有人认为,曹操之所以要杀死吕布而不是重用他,主要是因为曹操没有办法驾驭

  • 曹操为什么不敢称帝?原来这才是最聪明的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为什么曹操不敢称帝,曹操为何最后都不称帝,曹操历史上想称帝吗

    他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有自己的旧友因许久不见杀猪招待他,他竟因为疑心友人刺杀,而将友人全家满门杀死。这种事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曹操之所以杀人满门就是怕死,这样爱惜生命的人自然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避免成文众矢之的。曹操拥有中国古人“二”的智慧。曹操作为一方霸者,自然很多臣子劝

  • 战国诸侯争霸经历三个阶段,魏国称霸,诸侯纷争,秦国一家独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时代魏国和秦国哪个强大,魏国秦国,秦国时魏国是现在的哪里

    战国时代是一个群雄争霸诸侯并起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间段里,每一个国家都拥有着自己的终极目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在这乱世之中崛起,并且最后能成为这个乱世的终结者。所以真的几百年里,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在经济努力的寻求变法,企图通过变法来改变自己国内的社会环境,从而能够创造一种能够媲美西周的分封制度的新

  • 徐庶的实力有多强,为啥不愿再投靠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庶跟了刘备多久,徐庶为什么离开了刘备,徐庶一直跟着刘备吗

    司马徽当时经常向刘备推荐名士的人,就告诉刘备他缺少一个在军事方面厉害的人。这会阻止他做更大的事业。所以司马徽就向刘备推荐了徐庶,而且刘备对徐庶也很欣赏。在刘备任用了徐庶之后,在刘备和曹操的几场战争中,刘备都顺利了,这也让曹操十分的生气。之后曹操也就知道了徐庶,就问自己的很重视的臣子程昱到底徐庶能力怎

  • 正史上魏明帝曹叡有多厉害?为何说他不死,曹魏将从他这发扬光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魏第二位皇帝曹叡,魏明帝曹叡的故事,如何评价三国中的曹叡

    曹叡在军政方面有很高的建树。他在位期间,曾经多次指挥曹真和司马懿抵御东吴和蜀汉的进攻。他的治国方略被广泛认可,无论是文臣还是将都对曹叡的能力表示敬佩。?即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曹叡不光是能力强大,而且他还善于纳谏。无论是哪个阶级,只要是对曹叡有意见,曹叡都会非常的重视。正因如此,在百姓心目当中他有

  • 封狼居胥是武将最高荣誉,年仅23岁的霍去病是如何创造这份荣耀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去病多少岁担任封狼居胥,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战报,21岁封狼居胥霍去病有多厉害

    霍去病带兵作战,深入漠北,最远打到瀚海附近,并且在狼居胥举行了祭天封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封狼居胥,这也成为华夏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如此年少有为,也是值得当今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了。年纪轻轻霍去病是怎样成为西汉的军事大将霍去病出生于一个比较传奇的家庭,其母亲是卫子夫的二姐,原本在平阳侯府担任侍者,其母

  • 孙权如果放过关羽,刘备还会发动夷陵之战吗?先看看荆州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夷陵之战刘备灭孙权吗,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打孙权了,孙权为什么要和刘备一起打仗

    导语: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可以说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一个诺大的蜀汉帝国由巅峰开始走下坡路,成为一个只能偏安一隅的割据势力,而刘备本人也在这场战争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了。东吴作为获胜方不仅拿下了荆州而且后来还能依靠荆州的实力吞并能南边的交州,领土甚至到达如今的越南北部一块。这场战争的发起就是因为刘备要帮关羽

  • 夺司马天下之人,就是司马懿漏杀之人的后代,这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是谁把司马懿的后代全部给杀了,司马懿后代现在还有没有,司马懿最后被谁给杀了

    其实,曹芳刚刚登基的时候,司马懿和曹爽还能和平相处,但很快,两人因为权力分配的问题而反目,开始了明争暗斗的较量。后来,曹爽在心腹谋士桓范的建议下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名义上尊奉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却削去了属于太尉录尚书事的权力。无奈之下,司马懿只能隐忍,暗中等待机会,期盼某一天曹爽漏出破绽,然后将其一击

  • 夷陵之战惨败后,刘备留在白帝城直到去世,他为何不回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夷陵之战后刘备在白帝城待了多久,刘备兵败夷陵为什么不回成都,刘备夷陵大败后为何暂住白帝城

    导语:夷陵之战可以称得上真正决定三国命运的一场战役,战争初期蜀汉虽然少了荆州,但精锐部队还在,而且刘备御驾亲征,军队士气非常高昂,刘备也很有自信重新拿回荆州。但想不到的是他碰到了才华不属于周瑜的名将陆逊,在陆逊策划下,一把火把蜀汉最后的精锐部队烧成灰烬,蜀汉从此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天下格局定型成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