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夺司马天下之人,就是司马懿漏杀之人的后代,这人是谁?

夺司马天下之人,就是司马懿漏杀之人的后代,这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41 更新时间:2024/1/21 5:08:31

其实,曹芳刚刚登基的时候,司马懿曹爽还能和平相处,但很快,两人因为权力分配的问题而反目,开始了明争暗斗的较量。后来,曹爽在心腹谋士桓范的建议下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名义上尊奉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却削去了属于太尉录尚书事的权力。

无奈之下,司马懿只能隐忍,暗中等待机会,期盼某一天曹爽漏出破绽,然后将其一击致命。

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为了隐藏实力,甚至开始装病,一直卧床不起。

公元249年,曹爽听说已经卧床两年的司马懿奄奄一息,而且其家人也为司马懿准备好了后事。因此,曹爽放松了警惕,漏出了破绽,准备带着曹芳祭奠魏明帝曹睿的高平陵。

临行前,曹爽决定把掌握大权的兄弟们全带上。此时桓范站出来说:“你们兄弟手握朝廷大权,掌管禁兵,如果一起出城,万一有人关闭城门发动叛乱,你们谁又能进城呢?”

曹爽听后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司马懿行将就木,早已不是威胁,而除了司马懿,又有谁敢和自己对抗呢?

可谁也不曾料到,司马懿是诈病。等曹爽兄弟刚一出城,已经七十岁高龄的司马懿立刻变得活蹦乱跳,而且还带着两个儿子,以及众多曹魏老臣叛变,他们不仅控制了整个洛阳城,而且还以太后的命令免除了曹爽的一切权力。

此时,曹爽确实慌了神,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过,他的智囊桓范冒着生命危险跑出了洛阳城,在千钧一发之际向曹爽献出了一条妙计,挟天子到许昌,然后以天子诏令号召天下勤王。

说句实话,桓范的策略非常好,可以说是当时曹爽唯一的翻盘机会。然而,曹爽兄弟面对桓范的劝说,想了一夜,黎明的时候把佩剑一扔:“罢了,即使投降,我也不失富家翁!”

桓范听到这句话,那心是哇凉哇凉的,不禁破口大骂:“曹子丹(曹真)何等英雄,怎么生了你们几个猪狗不如的玩意儿,你们要连累大家灭族了!”

骂归骂,桓范改变不了这一切,最终当曹爽投降之后,曹爽、桓范、何晏等人,以及他们的族人全部被杀。

不过!当司马懿下令屠杀他们的时候,有一人却成为了漏网之鱼,那就是桓范的儿子桓楷。

桓楷由于桓范的原因,成为了刑家,不得不隐姓埋名,低调的过日子。但是,到了晋朝建立之后,桓范的后人再次慢慢地崛起,步入了士途。

桓楷生子桓颢(hào)。桓颢生子桓彝,他做到了东晋散骑常侍、廷尉。桓彝之后是东晋著名权臣桓温。桓温之后则是灭掉东晋的桓玄。

当时,由于东晋统治者无能,整个社会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所以桓玄趁乱起兵,在公元402年攻入建康。第二年,桓玄便逼迫东晋第二傻的皇帝司马德宗禅位,建立了桓楚,顺利的夺走了司马氏的天下。

后来,虽然东晋在刘裕的扶持下复辟,但也只是刘裕手中的傀儡,没多久便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然,除了这个说法,还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说法,那就是“牛继马后”。

这个说法是当年曹魏有一员悍将,名叫牛金。牛金为人勇猛善战,而且还曾击败过蜀汉将领马岱。后来牛金选择追随司马懿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司马懿也因此对牛金异常青睐。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在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之后改变了。

当时天下流传这“牛继马后”的传闻,这个传闻来自于《玄石图》。由于魏晋时期的人们对玄学和谶纬之说深信不疑,所以司马懿便请来了星象家占卜子孙运势。

经过星象家的占卜,司马懿对牛姓的官员非常忌惮,于是决定除掉牛金。

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请客喝酒,邀请了牛金,却在暗中下毒杀死了牛金。就这样,司马懿自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没想到的是,数年之后,司马懿的孙子琅邪王司马觐的府中出现了一个叫做牛金的小吏。

这个叫做牛金的小吏不简单,竟然和琅琊王妃私通,还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所以后人也曾说是“牛金”夺取了司马氏天下。

僭晋司马睿,字景文,晋将牛金子也。初晋宣帝生大将军、琅邪武王伷,伷生冗从仆射、琅邪恭王觐。觐妃谯国夏侯氏,字铜环,与金奸通,遂生睿,因冒姓司马,仍为觐子。由是自言河内温人。——《魏书》

当然,关于牛继马后的说法,除了《魏书》和《晋书》之外,很多野史也有记载,比如《鹤林玉露》和《容斋随笔》等等。至于真假,千百年来并没有确切的说法。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惨败后,刘备留在白帝城直到去世,他为何不回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夷陵之战后刘备在白帝城待了多久,刘备兵败夷陵为什么不回成都,刘备夷陵大败后为何暂住白帝城

    导语:夷陵之战可以称得上真正决定三国命运的一场战役,战争初期蜀汉虽然少了荆州,但精锐部队还在,而且刘备御驾亲征,军队士气非常高昂,刘备也很有自信重新拿回荆州。但想不到的是他碰到了才华不属于周瑜的名将陆逊,在陆逊策划下,一把火把蜀汉最后的精锐部队烧成灰烬,蜀汉从此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天下格局定型成曹魏

  • 三国时谁最有机会统一天下?不是曹操刘备孙权,而是英年早逝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刘备和孙权谁厉害,孙权曹操刘备三国里谁最厉害,三国最开始谁最有可能统一天下

    导语:看过三国的朋友想必都会对里面人物和情节所吸引,曹操早年还是忠于汉室,曾经刺杀董卓未遂然后回家起兵,联合十几路诸侯反董。后来因为分赃不均联盟破灭,从此诸侯相互征伐,曹操也在乱世中凭借这雄才伟略成为最大的军阀;刘备白手起家,在没有任何资金和人脉的情况下能够依靠仁义,南征北战几十年后建立了蜀国并三分

  • 商鞅、张良、诸葛亮,谁对历史的走向影响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与张良相比谁更强些,诸葛亮与张良哪个厉害,商鞅诸葛亮历史地位

    而像他们这种正在寻找强盛道路的领导人或者奋斗者集团最高指挥官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诸多人才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高效能天才所能达到的智力高位,往往决定着国家本行动集团的成功可能性。他们在诸多人才中居于核心地位,往往能决定国家或者奋斗者集团的最终成败。对弱势秦国、汉王、刘备集团来说,商鞅、张良、诸葛

  • 孙策临死时坚持让位给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怎样对待孙策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的话,孙策死后孙权怎样,孙策死后留下多少兵力给孙权

    三国时期的孙策建立了基本的东吴根基,但是天妒英才,所以早早去世,最后各种综合判断,把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原本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至少是自己孙家的人,政权实力最终还是没有流到外人手里,孙策也是放心的,那么孙权后来又是如何对待孙策后人的呢? 江东孙策 历史上动乱的时期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有三国时期

  • 关羽在华容道擅自放走曹操,暴露出他为人极为自私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如果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辩论关羽该不该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关羽在华容道为什么要放曹操

    关羽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字长生,跟了刘备后被改为“云长”,无论是在演义还是正史中,关羽都是蜀汉有名的将军。关羽的事迹大家也都能倒背如流:擒于禁、斩庞德、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关羽之威名威震三国。但关羽的结局也是很悲惨,东吴袭荆州后,关羽被斩首,关羽虽死威名仍在,更是在民间被神化,无论是黑白两道,都

  • 他比关羽还牛,千年后有人评价:他不亡,五虎上将没赵云的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赵云和关羽谁强,关羽赵云谁地位高,关羽和赵云谁是五虎将之首

    此人叫做霍俊,出生在荆州。他自幼饱读诗书,父母和家人们都觉得霍俊将来会当上文官,可是霍俊爱好的书籍都是关于如何打仗的,所以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去荆州参军了,而且他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从一个无名小卒成为年轻有为的将领。后来刘备在荆州的新野驻扎,却遭到了曹操的进攻。当时荆州的城主刘表因病去世了,继位者刘宗却

  • 诸葛亮想用七星灯续命,最终失败,历史上仅一人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七星灯续命,诸葛亮七星灯为什么不成功,诸葛亮使用七星灯失败而他却成功

    诸葛亮是蜀汉的顶级谋士,不仅仅是在蜀汉,即使是放到古代史中,诸葛亮的谋略也是无人能及的。历史上能够媲美诸葛亮的谋士,肯定是屈指可数的。诸葛亮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到诸葛亮病逝,都是一心一意为蜀汉着想。在历史上,像诸葛亮这样的忠臣肯定是少之又少的。相比较来说,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在谋略上也不比诸葛

  • 关羽能水淹七军是因为对手是于禁?如果换成张辽等人就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和张辽谁更厉害,关羽水淹七军有可能继续获胜吗,历史上关羽真的水淹七军吗

    事实上,在当时的情况下,换哪个大将来与关羽对抗都没有用。毕竟曹魏的第一代名将几乎都没有在荆州长期驻扎的经历,因此换谁来了荆州都是睁眼瞎。更何况驻扎在樊城的守将曹仁已经算是在荆州呆过,并且与周瑜等人交手过的名将了,然而即便如此,曹仁还是对荆州的雨季、洪水等情况几乎一无所知,若非满宠站出来为士兵加油鼓劲

  • 秦始皇去世后,如果公子扶苏继位,秦国还会灭亡吗?还会有汉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扶苏的权力,如果秦始皇不死秦朝会亡吗,秦始皇死后秦国的命运

    《秦时明月》中的扶苏形象?从“焚书坑儒”事件探寻扶苏的政治倾向关于扶苏的政治倾向,史料中并未记载,但也并非无迹可寻。这件事情,还得从扶苏被贬上郡说起,而扶苏被贬的根源,便是“焚书坑儒”事件。“焚书坑儒”事件实际上是“焚诗书、坑儒生”两件事情,而此事的根源则在于东方列国文化和秦文化的剧烈冲突,以及士族

  • 刘备:我不想当皇帝!诸葛亮:那还给你儿子起这名?刘备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明白了刘备不是原来的刘备,刘备当皇帝为何不听诸葛亮的话了,蔡瑁杀刘备时刘备被谁救了

    刘备当初的志愿是匡扶汉室,征讨曹贼,可是到了最后他自己却坐上了皇帝,这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安排。换句话说,刘备究竟有没有想过当皇帝。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曹丕继位为皇帝,改国号为魏,自此汉朝灭亡。此时身在成都的刘备听闻这个消息之后,跪拜洛阳,仰天大哭,自己一心想要匡扶的大汉最终还是亡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