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诸侯争霸经历三个阶段,魏国称霸,诸侯纷争,秦国一家独大

战国诸侯争霸经历三个阶段,魏国称霸,诸侯纷争,秦国一家独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64 更新时间:2023/12/15 20:08:57

战国时代是一个群雄争霸诸侯并起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间段里,每一个国家都拥有着自己的终极目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在这乱世之中崛起,并且最后能成为这个乱世的终结者。所以真的几百年里,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在经济努力的寻求变法,企图通过变法来改变自己国内的社会环境,从而能够创造一种能够媲美西周的分封制度的新型政治制度,能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同时也能够使自己名垂千古。

因此,在那个时代,整个中原地区的格局变化非常复杂,国家之间的强弱更替也多有变动,我们也可以通过七大诸侯国之间的强弱差距将那个纷乱的战国时代划分成三个阶段,帮助我们去完整的理解那个纷乱的时代。

第一个阶段是战国初期,魏国称霸阶段。我们都知道,魏国是战国七雄当中第一个崛起的超强大国,它崛起的原因是因为李悝的经济变法和吴起的军事变法。李悝在经济上进行变法之后,整个魏国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国内的经济贸易形式变的多种多样,魏国也出现了当时国际上都排名极其靠前的大都市,甚至魏国的都城大梁成为了天下学子的聚集地,在当时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才是不经历在魏国游学就可以成功的,甚至是商鞅,张仪,范雎等人,他们也都是先在魏国进行游学而后进入秦国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魏国的人才容纳量是非常之大的。同时,因为李悝在政治上也多少有些革新,整个魏国的朝堂形势也非常的清明,再加上魏文侯魏武侯这两代明君,魏国的形式可以说是一片大好。

除去李悝变法之外,魏文侯所任用的吴起还在魏国进行了军事变法,吴起训练部队的方式可谓是独树一帜的,经由他训练出来的魏武卒可以说是百战百胜,而吴起本身也是一位堪称奇迹一般的将才,他在魏国做上将军的时候,从未经历过一场败仗,接连打下了其他国家百座城池,极大程度上扩大了魏国的土地面积,为魏国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那个阶段,基本上就是魏国一个国家称霸的阶段,任何一个诸侯国的行动都要看魏国的脸色行事,魏国也成为了战国初期唯一的超级大国。

第二个阶段是战国中期的诸侯纷争阶段。在魏国之后,秦孝公任用了商鞅进行商鞅变法,秦国也迅速崛起,成为了一个西部强国。秦国崛起之后,与世仇魏国进行了多场战争,夺回了本来就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让秦国的土地面积重新回到了刚刚立国之时的那般广阔。

而此时的魏国,除去要面对西部的强国秦国,还因为孙膑庞涓的个人恩怨深陷在齐国的战场之上,最终,庞涓所带领的魏国部队经历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两场失败之后,魏国最开始由吴起训练的魏武卒基本上全军覆没,将军庞涓也在马陵之战当中身首异处,没有了精良部队和统兵作战的将领,魏国的军队又在秦国的战场之上屡次失利,最终,魏国被拉下了霸主的位子,又因为魏国在失败期间遭受了其他国家的侵略国力多有下降,基本上与其他国家处在持平的阶段。

魏国失去它的霸主地位之后,中原地区的七大诸侯国可谓是势均力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实力上以一敌多,所以战国时代的诸侯纷争局面正式开。在这个时间段,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攻伐不断,燕国和齐国,秦国和赵国,以及齐国和南方的楚国,这些国家之间都有因为利益而爆发的战争。除去这些之外,在这一阶段当中,各个国家的变化也是接连不断的进行,秦惠文王进一步实施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发生在这一阶段,燕昭王乐毅变法发生在这一阶段,楚国的半次吴起变法,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变法,都是发生在这一阶段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一个时间段,诸侯之间的竞争是有多么的激烈了。

第三阶段就是战国中后期秦国一家独大的阶段。这一阶段与第一阶段基本类似,但是称霸的国家却不再是当初的魏国了,这个阶段当中,秦国因为完成了商鞅变法,成为了战国时代最为强大的国家,又因为秦国国君对于人才的重视,国内可担当重任的人才接连不断地涌现出来,而秦国的历代国君以基本都是非常开明的君主,所以在这一阶段当中,虽然秦国也发生过内乱,但是这些事件都没有影响到秦国的根基,于是于最后通过了自秦孝公到秦王嬴政六代人的努力之后,实现了一统中原的梦想。

在公园前203年,嬴政发动了灭国之战,在韩国开始到齐国结束,历经九年的时间将山东六国逐一消灭,到公元前221年,中原地区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也进行了彻底的改变,战国时代也到此结束了。

这三个阶段之间的交替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哪一个历史时间段,一个国家如果只会墨守成规那一定是不会长久的,一个国家想要长久的存在下去,就必须接连不断地给这个国家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这个国家拥有发展的动力,这表现在战国时代就是变法。

战国初期之所以魏国能够称霸,就是因为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带给为国的巨大利益,战国中期之所以会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那是因为每一个国家都在积极努力的进行变法,所以才会势均力敌,而到了战国后期,秦国之所以能够在许多国家当中脱颖而出,那是因为他的变法更加的彻底,坚持的时间也最为长久。因此,创新才是发展的动力。

更多文章

  • 徐庶的实力有多强,为啥不愿再投靠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庶跟了刘备多久,徐庶为什么离开了刘备,徐庶一直跟着刘备吗

    司马徽当时经常向刘备推荐名士的人,就告诉刘备他缺少一个在军事方面厉害的人。这会阻止他做更大的事业。所以司马徽就向刘备推荐了徐庶,而且刘备对徐庶也很欣赏。在刘备任用了徐庶之后,在刘备和曹操的几场战争中,刘备都顺利了,这也让曹操十分的生气。之后曹操也就知道了徐庶,就问自己的很重视的臣子程昱到底徐庶能力怎

  • 正史上魏明帝曹叡有多厉害?为何说他不死,曹魏将从他这发扬光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魏第二位皇帝曹叡,魏明帝曹叡的故事,如何评价三国中的曹叡

    曹叡在军政方面有很高的建树。他在位期间,曾经多次指挥曹真和司马懿抵御东吴和蜀汉的进攻。他的治国方略被广泛认可,无论是文臣还是将都对曹叡的能力表示敬佩。?即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曹叡不光是能力强大,而且他还善于纳谏。无论是哪个阶级,只要是对曹叡有意见,曹叡都会非常的重视。正因如此,在百姓心目当中他有

  • 封狼居胥是武将最高荣誉,年仅23岁的霍去病是如何创造这份荣耀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去病多少岁担任封狼居胥,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战报,21岁封狼居胥霍去病有多厉害

    霍去病带兵作战,深入漠北,最远打到瀚海附近,并且在狼居胥举行了祭天封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封狼居胥,这也成为华夏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如此年少有为,也是值得当今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了。年纪轻轻霍去病是怎样成为西汉的军事大将霍去病出生于一个比较传奇的家庭,其母亲是卫子夫的二姐,原本在平阳侯府担任侍者,其母

  • 孙权如果放过关羽,刘备还会发动夷陵之战吗?先看看荆州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夷陵之战刘备灭孙权吗,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打孙权了,孙权为什么要和刘备一起打仗

    导语: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可以说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一个诺大的蜀汉帝国由巅峰开始走下坡路,成为一个只能偏安一隅的割据势力,而刘备本人也在这场战争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了。东吴作为获胜方不仅拿下了荆州而且后来还能依靠荆州的实力吞并能南边的交州,领土甚至到达如今的越南北部一块。这场战争的发起就是因为刘备要帮关羽

  • 夺司马天下之人,就是司马懿漏杀之人的后代,这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是谁把司马懿的后代全部给杀了,司马懿后代现在还有没有,司马懿最后被谁给杀了

    其实,曹芳刚刚登基的时候,司马懿和曹爽还能和平相处,但很快,两人因为权力分配的问题而反目,开始了明争暗斗的较量。后来,曹爽在心腹谋士桓范的建议下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名义上尊奉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却削去了属于太尉录尚书事的权力。无奈之下,司马懿只能隐忍,暗中等待机会,期盼某一天曹爽漏出破绽,然后将其一击

  • 夷陵之战惨败后,刘备留在白帝城直到去世,他为何不回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夷陵之战后刘备在白帝城待了多久,刘备兵败夷陵为什么不回成都,刘备夷陵大败后为何暂住白帝城

    导语:夷陵之战可以称得上真正决定三国命运的一场战役,战争初期蜀汉虽然少了荆州,但精锐部队还在,而且刘备御驾亲征,军队士气非常高昂,刘备也很有自信重新拿回荆州。但想不到的是他碰到了才华不属于周瑜的名将陆逊,在陆逊策划下,一把火把蜀汉最后的精锐部队烧成灰烬,蜀汉从此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天下格局定型成曹魏

  • 三国时谁最有机会统一天下?不是曹操刘备孙权,而是英年早逝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刘备和孙权谁厉害,孙权曹操刘备三国里谁最厉害,三国最开始谁最有可能统一天下

    导语:看过三国的朋友想必都会对里面人物和情节所吸引,曹操早年还是忠于汉室,曾经刺杀董卓未遂然后回家起兵,联合十几路诸侯反董。后来因为分赃不均联盟破灭,从此诸侯相互征伐,曹操也在乱世中凭借这雄才伟略成为最大的军阀;刘备白手起家,在没有任何资金和人脉的情况下能够依靠仁义,南征北战几十年后建立了蜀国并三分

  • 商鞅、张良、诸葛亮,谁对历史的走向影响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与张良相比谁更强些,诸葛亮与张良哪个厉害,商鞅诸葛亮历史地位

    而像他们这种正在寻找强盛道路的领导人或者奋斗者集团最高指挥官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诸多人才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高效能天才所能达到的智力高位,往往决定着国家本行动集团的成功可能性。他们在诸多人才中居于核心地位,往往能决定国家或者奋斗者集团的最终成败。对弱势秦国、汉王、刘备集团来说,商鞅、张良、诸葛

  • 孙策临死时坚持让位给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怎样对待孙策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的话,孙策死后孙权怎样,孙策死后留下多少兵力给孙权

    三国时期的孙策建立了基本的东吴根基,但是天妒英才,所以早早去世,最后各种综合判断,把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原本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至少是自己孙家的人,政权实力最终还是没有流到外人手里,孙策也是放心的,那么孙权后来又是如何对待孙策后人的呢? 江东孙策 历史上动乱的时期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有三国时期

  • 关羽在华容道擅自放走曹操,暴露出他为人极为自私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如果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辩论关羽该不该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关羽在华容道为什么要放曹操

    关羽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字长生,跟了刘备后被改为“云长”,无论是在演义还是正史中,关羽都是蜀汉有名的将军。关羽的事迹大家也都能倒背如流:擒于禁、斩庞德、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关羽之威名威震三国。但关羽的结局也是很悲惨,东吴袭荆州后,关羽被斩首,关羽虽死威名仍在,更是在民间被神化,无论是黑白两道,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