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再给朱由检一次机会,让他从新来过,他还有可能保住明朝吗?

如果再给朱由检一次机会,让他从新来过,他还有可能保住明朝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81 更新时间:2024/2/8 2:41:03

朱由检继位初期,他便开始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但一方面明朝内部党争不休,民间灾害不断,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在外又有后金政权崛起威胁明朝疆土。可以说明朝处于了一个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勤勉如朱由检,也无力拯救大明朝。

如果再给朱由检一次机会,让他重新来过,那么朱由检还有可能保住明朝吗?

答案是有的。事实上明朝衰败的关键因素就是党争问题。也就是东林党的问题。如果朱由检有机会再来一次的话,那么他想要保住大明朝。他就绝不可以一股脑的铲除魏忠为首的阉党。即使朱由检要铲除阉党,那么朱由检也必须要扶持一股新的势力遏制东林党。只有这样才不会导致之后朱由检被东林党钳制。如此一来朱由检自然有机会拯救明朝。

历史上朱由检遇到的难题主要有三。其一就是东林党争内斗。其二就是农民起义叛乱。其三就是后金政权的威胁。如果压制住东林党,或者说铲除掉东林党。那么朱由检所面对的三大难题中,农民起义东林党争就完全不必担心了。只要朱由检专心对抗后金政权的威胁。那么朱由检是完全有机会挽救明朝的。毕竟当时的后金政权刚刚崛起不久,其实力并没有多么强。如果不是因为明朝内乱,那么后金想要取代明朝,并不会那么轻松。

至于我为什么说铲除或者压制东林党就可以解决农民起义的问题呢?

下面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东林党的初衷是好的,他们力图革新朝政、反对统治集团中最反动腐朽势力的进步。但东林党也是引发明朝党争的罪魁祸首。后来的东林党早已脱离了初衷,变成了权利的动物。而且东林党的罪责还并不是如此。

东林党人代表了当时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他们反对朝廷工商业者收税,并借着崇祯帝清除魏忠贤势力的时机,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贸易税、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税种的税负,使得明末的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单一,朝廷的税收来源更加依赖于普通的农民,再加上当时各种天灾不断,造成了大量农民破产,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导致了明末的农民大起义。

看到了吧。明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是东林党一手导致的。如果崇祯没有铲除阉党,那么阉党和东林正依旧还是会形成相互对立的局面。那么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不会屡屡被东林党钳制了。没有了东林党所产生的危害,崇祯皇帝朱由检想要保住大明朝,还是非有希望的。

更多文章

  • 梁山最慷慨好汉,他倾家荡产资助梁山,分文不留,比宋江大方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梁山上最不讲义气的8位好汉,梁山真正有实力的好汉,梁山好汉哪几个人最厉害

    但是,宋江却不是梁山之中付出最多亦或者是人品最好的人,反而在其接受招安之后成为了颇具争议的对象。而在梁山之中,倘若要论慷慨程度的话,卢俊义绝对可以排得上号,此人曾经为了资助梁山而倾家荡产。卢俊义绰号为“玉麒麟”,此人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卢俊义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

  • 古代有很多复姓,为什么现在却很少了?专家:都怪朱元璋心狠手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复姓,朱元璋最低贱的姓氏,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多复姓

    一般而言,同一个姓氏的人,他们的祖先都是有一定相同渊源的。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姓氏都可以流传下来,也有很多姓氏消失在了历史的浪潮中,比如古代许多的复姓,如今已然不见踪影。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与两个人脱不开关系,一个是拓跋宏,一个是朱元璋。公元489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开始亲政。拓跋宏的祖母是文明皇太

  • 宋朝和明朝只隔了89年,为何人们却感觉2个朝代之间相距很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宋朝灭亡之后仅仅过了89年,明朝便建立了,这是一段比较短的时间。但是奇怪的是,对于人们而言,大多数的人却觉得这两个王朝之间相距很远,这是为何呢?第一个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宋朝和明朝之间还间隔着一个大一统王朝。一般而言,两个王朝之间间隔的都是乱世,但是宋朝和明朝之间比较特殊,因为

  • 朱高燧:给朱棣下毒,给朱高炽使绊,他挣扎了30年,凭8个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最吸引人的永远是那座熠熠生辉的龙椅,坐上龙椅象征着自己是真龙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拥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因此在古代皇权富贵们经常因为皇权大打出手,你死我活。明朝时期夺权篡位的事情就很多,朱元璋去世之后子嗣后代开始精彩的篡位之争。第一轮朱棣在朱允炆削藩逼迫之下举兵造反,篡夺侄子朱允炆皇位,

  • 朱元璋一首写鸡“打油诗”,前两句群臣不敢笑,后两句霸气侧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最霸气的十首诗,朱元璋霸气七律诗,朱元璋咏鸡诗原文

    诗词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寻常百姓,无不趋之若鹜。虽然我们习惯性的称之为唐诗,但其实除了唐朝其他朝代的诗歌同样精彩,只是唐朝的诗歌产量最高,几乎成了唐朝文化的象征。而唐朝除了李杜等大诗人外,当时的帝王同样也会吟诗作对。只是相对没有他们深邃,像刘邦的大风

  • 朱坤明:悬壶济世,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医祖扁鹊、李时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扁鹊的故事,小学课本上有,原文的大概意思是,扁鹊初次见面就知道了蔡桓公身体不好,要治疗,但是蔡桓公不在意,以致病入膏肓,无药可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朱元璋宴请高僧,高僧只说了个“殊”字,为何就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和尚,朱元璋为啥大开杀戒,朱元璋被赐死的原因

    虽然通过造反成为皇帝的人非常少,但并不是没有,像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以及明太祖朱元璋等,都是通过造反成为皇帝的。而在这些皇帝之中,又要数朱元璋的称帝之路最为艰辛,最为不容易。因为朱元璋和其它的皇帝不同,他的祖上并不是什么富贵之人,而是贫苦人家。但朱元璋最后却能一步步从社会的最底层走上至高无上

  • 明朝最大疑案: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了还是逃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解密明朝朱允炆,真实历史上朱允炆活了多少年,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去哪里了

    建文帝到底是自焚还是出亡?这不仅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更是明成祖朱棣的心头之患。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了首都,但是却没找到皇帝,此时宫中大火,燕王朱棣派人找到了皇帝的尸体,硬要宫中太监指认这就是皇帝的,并以天子礼葬之。宫廷起火的事情基本可以确定,极大概率是建文帝自己干的,当然朱棣不能这么说,逼死皇帝的锅太大

  • 明朝三位奇葩皇帝,爱好各不相同,一个比一个离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有三位皇帝,爱好非常奇特,各不相同,他们一个比一个离谱,都惊世骇俗,这三位皇帝分别是谁呢?第一位,蟋蟀皇帝朱瞻基。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曾孙,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年号宣德,在位十年,庙号明宣宗。朱瞻基在书画方面造诣很高,可以和宋徽宗相比,也是一位文艺

  • 几百年前,朱元璋组建了一个恐怖组织,让官员和百姓都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死前留下神秘军队,朱元璋恐怖相貌,世界十大恐怖组织头目

    据说锦衣卫获取情报的手段十分残忍,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境内最恐怖的一个组织,甚至许多的大臣听到锦衣卫的名字都惶恐不安,事实到底是怎样?让我们娓娓道来。图片来源于网络:锦衣卫剧照历朝历代以来,皇帝都会用一些非常的手段来稳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在秦朝的时候,皇帝是通过武力管理天下,只要与皇帝的想法有所不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