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最吸引人的永远是那座熠熠生辉的龙椅,坐上龙椅象征着自己是真龙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拥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因此在古代皇权富贵们经常因为皇权大打出手,你死我活。
明朝时期夺权篡位的事情就很多,朱元璋去世之后子嗣后代开始精彩的篡位之争。第一轮朱棣在朱允炆削藩逼迫之下举兵造反,篡夺侄子朱允炆皇位,自己成为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
公元1423年炎热的夏季朱棣大病一场,面对这样的形式,子嗣们私心蠢蠢欲动,身为三皇子的朱高燧开始盘算皇位。他给朱棣下毒,给朱高炽使绊子,最后惨遭暴露后,又苦苦挣扎三十年的时间,最终依靠八个字得到善终。
享受母爱最多的老幺
朱棣在明朝时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可以说他的能力比朱允炆强悍许多,他一生戎马生涯,从不畏惧任何敌人。他对朝政兢兢业业,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江山社稷当中。
他一生嫔妃不多,子嗣也不过九位,其中有七位是徐皇后所生,徐皇后是开国大将徐达的女儿,二人之间感情深厚。因此朱棣身边没有几位嫔妃,朱高炽和朱高煦,朱高燧都是徐皇后的儿子。
朱高炽和朱高煦在很早的时候就回到南京读书,身为老幺的朱高燧被留在母亲的身边照顾,这样一来他成为所有子嗣中陪伴父母时间最长的儿子。母亲对他非常的疼爱,每日都呆在母亲的身边,徐皇后也亲自教育儿子。
朱高燧长到十六岁的时候,朱允炆登基成为皇帝后畏惧众藩王的势力,开始进行削藩。朱棣被朱允炆逼迫下起兵造反,带着朱高炽和朱高煦,朱高燧攻打朱允炆。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成为明成祖,朱高燧的年纪不大,但是他在战场上立下很多功劳,因为他年纪尚小,被二位哥哥的光芒遮盖。
暗箱操作,被贬为庶人
当朱棣成为皇帝之后朱高炽被封为太子,对于这个身材肥胖的儿子朱棣并不是很喜欢,总想要废除他。他很想改立二儿子朱高煦,因为他不仅骁勇善战,行事果断狠辣,和自己很相似。
而朱高燧始终没有被父皇放在储君范围当中,尽管如此朱棣还是把他分配到北平。这里是朱棣很重视的地方,由此可见朱棣对这个儿子还是很信任器重的。
当徐皇后去世后,三个儿子不再顾及母亲都有了一定的行动,朱高燧也没有放弃争夺储君的位置。只可惜他始终都不是父皇选择的储君之一,于是他为了得到太子的位置,不惜铤而走险。
二子朱高煦的野心是最膨胀的一个,竟然联合朱高燧一起扳倒朱高炽,他们一起把朱高炽身边的大臣心腹全部铲除。在此期间朱高燧经常暗中使绊子,多次想要置朱高炽于死地,朱高炽在皇宫几乎如履薄冰。
永乐二十一年朱高燧竟然大胆到投毒给朱棣,当时朱高燧经过一番盘算之后,他需要有一份“废除太子朱高炽,立赵王朱高燧为继承人”的诏书,然后要毒死朱棣,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登基。
朱高燧和心腹们经过一番秘密商议之后决定下手,然而这个密谋不胫而走,最后被朱棣知道。他伪造诏书,弑父,篡位,朱棣对他失望至极,一怒之下要把他杀死。
仁慈善良的朱高炽知道后,亲自出面为他求情,多次袒护,朱高燧这才被朱棣贬为庶人。成为庶人之后的朱高燧不再想着谋权篡位的事情,而是中日闭门不出,守着自己的本分生活。
朱高炽病逝之后朱瞻基登基成为新皇帝,他对曾经欺负父亲的二位叔叔有很大的仇视。朱高煦依然没有放弃夺权的野心,在宣德元年八月起兵造反,最终被朱瞻基御驾亲征打败。
朱瞻基为了以绝后患,斩草除根,竟然把朱高煦的全家都诛杀了。虽然他很仇视朱高燧,不过并没有对他下手。朱瞻基没有杀掉朱高燧并不是不想杀他,而是有这几样原因。
首先朱高燧被贬为庶人之后本分低调,虽然曾经多次陷害朱高炽,但是后期他并没有再次上蹿下跳。同时朱棣只有三个儿子,已经病逝一位朱高炽,还有一位朱高煦被朱瞻基杀死。
如果此时他再对朱高燧下手,自然会引来骂名。朱高燧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认识到朱瞻基对自己的宽容,于是他把常山中护卫和仪卫司官校的指挥权全部交给朱瞻基。
朱瞻基看到叔叔的诚意,只收回常山中护卫的权利,把仪卫司的权利还给朱高燧。这样一来朱高燧再也没有了抵抗朝廷的能力,也证明他不再有任何觊觎之心,对朱瞻基来说没有任何威胁,因此朱瞻基也不必赶尽杀绝。
朱高燧一生挣扎三十年的时间最终在朱高煦死后迷途知返,放弃了所有的纷争,死心塌地的做一名低调的藩王。他凭着沽名钓誉和迷途知返八个字得到善终,将自己的一切罪过都抹去了,最终朱高燧五十岁之时因病去世,也算是得到善终。
总结
朱高燧并不是善茬,他曾经做出的事情令人发指,投毒弑父就是天下最大的罪过,他还想要篡夺皇位,甚至不惜多次危难欺负善良的大哥。如果不是朱高炽心地善良,念及他们是同胞兄弟,早就铲除他以绝后患了。
朱瞻基虽然比父亲狠,但是看到叔父的迷途知返,见到他对自己不再有威胁之后,还是软下心没有除掉他,这一切不仅仅是朱瞻基仁厚,也都是朱高燧自己的功劳。
如果他没有低调行事,没有表示出自己的诚意,哪怕有一丁点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朱瞻基杀死他。所以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就能看出朱高燧要比朱高煦通透得多,在面对强势君王的时候,只能认清现实,保住性命是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