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寻常百姓,无不趋之若鹜。虽然我们习惯性的称之为唐诗,但其实除了唐朝其他朝代的诗歌同样精彩,只是唐朝的诗歌产量最高,几乎成了唐朝文化的象征。而唐朝除了李杜等大诗人外,当时的帝王同样也会吟诗作对。只是相对没有他们深邃,像刘邦的大风歌虽然和唐诗有所区别但也从侧面反应了帝王同样需要一定的文学常识。除了流氓皇帝刘邦外,还有一位草根皇帝,同样是小学没毕业,但称帝后也同样吟诗作对。这人便是明朝的朱元璋,他本是放牛娃,几乎没读过书,所以文化水平有限,但也喜欢写诗逞能。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便是他有一天早上听到鸡叫写下一首有趣的打油诗。
朱元璋早年生活极为贫苦,家境不好,经常帮别人放牛维持生计。这样的条件自然是没有办法进学堂读书了,虽然文化不高,但脑袋却非常灵光。也正因如此,朱元璋成年后便跟着郭子兴走南闯北,战略思想和军事思想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后来,郭子兴发现了这一点,便将义女许配给了朱元璋。事实证明郭子兴没走眼,后来的朱元璋成了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前期几乎很少接触文学,只是登基后在刘伯温的建议下开始了补课之旅。
有一次,朱元璋和群臣早朝时,听到远处鸡叫。顿时诗兴大发,起身望着鸡鸣之处“雄鸡报晓,大吉大利,朕想到一首古诗,诸位请听”,旋即吟了一首古诗,诗名为《早朝赋雄雉》。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听到前两句的时候,朝堂上下也和我们一样忍俊不禁,这两句简单得都不知道如何解释。这水平连小学生都不如啊,在场的大臣个个忍住不笑,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东张西望,就怕笑出声惹皇帝不高兴。当时的画面可谓滑稽至极。
但朱元璋并没有因此而受影响,自顾自的说完了下半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这两句一出,底下一反常态,纷纷赞扬这“好诗”“妙不可言”。仔细一看就能发现这些大臣是真的服气的,毕竟是开国之君,这后两句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到的,相信在座的各位也能感受到朱元璋诗中的王霸之气。
朱元璋虽然出身草莽,但却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智慧一跃成了千古一帝。他的传奇经历自然值得我们细爵慢咽,而他成了皇帝以后并没有像其他皇帝那些就此贪恋荣华、沉迷酒色、不务正业,还能听进良言勤奋学习,而这份决心和毅力正是值得我们所借鉴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