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有玄武门之变朱棣有靖难之役,他们为何不删除这段历史呢?

李世民有玄武门之变朱棣有靖难之役,他们为何不删除这段历史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87 更新时间:2023/12/13 17:30:10

曾经与网友交流之时,有个网友认为历史上的太宗都是得位不正的,虽然这样说不太合适,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像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的政变方式继位,宋太宗赵光义这个大家也清楚,烛影斧声可谓是千古之谜,明太宗(成祖)朱棣则是通过靖难之役,直接赶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下台,自己来当皇帝。

那么这些太宗在继位以后,是如何增加自己的正统性呢,今天宋安之就以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宗(成祖)朱棣两位皇帝来说说。

在这里先说一下朱棣是明太宗这个问题,历史上朱棣刚开始的庙号是太宗,直到一百多年以后,才被嘉靖帝改为成祖庙号,所以从此明朝少了一个太宗庙号,多了一个成祖庙号。

可能有人会认为,像他们登基成为皇帝以后,可谓是言出法随大权在握,抹掉这段历史不就行了吗?

其实这个想法比较幼稚,虽然历朝历代是帝制社会,并且越往后君权越集中,比如明朝就是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

但是皇帝抹去史料,抹去这段历史,无异于天方夜谭了,诸如玄武门之变和靖难之役这种事情,可谓是天下皆知,皇帝也是人,并非是神,根本没办法在每个方面都将这段历史抹去,如果非要抹去,恐怕抹不掉不说,反而会贻笑大方。

所以李世民和朱棣并没有选择抹掉这段历史,因为知道事情根本不可为。

而且他们还有更高明的方法,何必要选择这种没有效果的方法呢。

宋安之先来说说唐太宗李世民的高明方法。

李世民虽然没有抹掉玄武门之变及其逼父禅位的历史,但通过抹黑父亲李渊、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来营造出父亲李渊无能、昏庸、优柔寡断,是非不分,所以过度偏袒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状况。

因此造成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变本加厉的迫害李世民,所以李世民被逼无奈之下,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其实在历史上,从隋大业十三年太原起兵,到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之前,李渊一直是唐朝的最高决策者,不说多么英明神武,但也并非大家印象中的昏庸无能。

结果到了李世民登基以后,虽然没有抹去玄武门之变这段历史,但是纂修的《高祖实录》将太原起兵的功劳都归于李世民,一统天下几乎都是李世民的功劳,而李渊反倒成为是坐享其成,昏庸无能了。

而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则成为无恶不作之人,在史书中被诟骂为“纨绔无赖子”、“凶险之徒”、“同恶相济”。《旧唐书》所说“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意思是如果让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中顺便一人做皇帝,恐怕唐朝马上就会分崩离析,他们甚至连秦二世和隋炀帝都不如,不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唐朝哪有289年的国祚可言呢。

而《旧唐书》如此评价二人,无非是受了李世民授意下所纂改的《实录》和《国史》影响。

由此可见李世民的方法很高明,不做抹去历史的无用功,而是主要通过自己纂修变质的《高祖实录》,来使自己形象正面化,丑化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抹黑父亲李渊是无能之人,使他不光彩的玄武门之变,反而成为被人歌颂的一次拯救大唐于水火之中的英明神武之决策。

而明成祖朱棣则是另一番遮掩了。

同样遮掩美化自己,无疑朱棣还是不如前辈李世民的。

我们先看看朱棣是怎么做的。

朱棣出生于1360年,明朝于1368年开国,很明显朱棣再美化自己,不可能像李世民那般将开国功劳都归于自己身上。

所以朱棣在父亲朱元璋倾向于立他为嫡的上面开始下功夫,为了增加自己的正统性,因此在永乐年间修改过两次《太祖实录》,内容自然是多了很多赞美朱棣之词,还有明太祖朱元璋曾纠结传位于朱棣的记载。

比如史载:太祖常有意易储,刘三吾曰:‘若然,置秦、晋二王何地?”太祖乃止。

而这些说法多是来源于《明通鉴》所记载的太祖欲立燕王朱棣之语。

而《明通鉴》中为什么会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欲立燕王朱棣为皇储呢,就是因为《明通鉴》是参考了《太祖实录》而写的,因此使得很多人认为朱元璋曾经真的想传位于朱棣。

我们不说朱棣曾经修改过两次太祖实录的事情,就说说明太祖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一生经历之丰富,使人望尘莫及,一个如此聪明的人,怎么可能明明立了皇太孙朱允炆,而还不时的表达出欲立燕王朱棣的意思呢,还是搞的人尽皆知,这不是摆明要让儿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炆叔侄失和吗。

朱元璋会做这种愚蠢之事?

肯定不会。

如果朱棣纂改历史以此为止,也算可以,无非加了一些赞美自己之词,贬低了一下侄子朱允炆,但之后朱棣的做法就有些幼稚了。

朱棣在篡位以后,是将建文帝一朝的所有相关资料都尽数销毁,只有少数史料遗漏才得以流存。

最关键的是朱棣竟然不承认建文帝朱允炆的正统皇帝存在,所以明朝在二百多年中,称建文帝朱允炆为“革除君”,称建文帝在位的时间为“革除时代”。

像建文帝在位的四年,直接加到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洪武三十一年中,因此明太祖朱元璋由在位三十一年,变成在位三十五年;直到二百多年以后的万历时才承认建文这个年号,而建文帝这个正统皇位并没有被承认,直到南明弘光时期才被承认。

关于不承认建文帝朱允炆正统皇帝的事情上,无疑朱棣就是欲盖弥彰了,反而是暴露出自己想掩盖篡位的失败之举了。

最后总结来说李世民和朱棣两位太宗,都是聪明之人,虽然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皇位,但都没有选择抹掉这段历史,因为压根抹不掉,所以采取了迂回方式,纂改其他相关历史,来尽量自然的美化自己,丑化失败的一方,效果还是很好的。

而什么叫成王败寇呢,像李世民和朱棣之举,其实就是成王败寇的另一种解释,失败者,有时候往往不只是付出了生命,甚至史书上都是遗臭万年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称帝后,如何封赏自己亲戚?看看这几个人的官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是如何封赏功臣,朱元璋给亲戚封官,朱元璋称帝前封了哪三个国公

    朱元璋称帝实属不易,因为在他的家族里往上几辈人都是贫苦农民,到了他这代穷的更是叮当响,为了有口饭吃,朱元璋幼时还给地主放过牛。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汉族人。要知道,明朝前面可是成吉思汗打下来的元朝,伟人曾吟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就是说元朝的皇帝只顾着打江山,治理国家这方面就随便管管,

  • 让南宋宗室为她终身不娶,让陆游为她而双标,细看一个女子的情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游与唐婉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陆游和宋孝宗的关系,陆游一生的真实故事

    这个女子才思敏捷,钟灵毓秀,是南宋小有名气的才女。她和陆游情投意合,后来也嫁给了陆游。两个人本就相互吸引相互爱慕,成婚后更是鹣鲽情深,感情深厚的让旁人羡慕,又让陆游的母亲愤怒。女子是个才女,在当时小有名气。可是古代的社会制度对才女多少有点恶意,而陆母则将这种恶意发挥到了极致。她不满儿媳的才华,她固执

  • 朱元璋微服私访,发现稻谷丰收为何还怒吼了一句:把县令斩首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微服私访却被县令抓了,朱元璋微服私访遇县令,朱元璋微服私访有很多人骂他

    朱元璋微服私访,发现稻谷丰收,为何还气的将当地的县令斩首了?这事应该是来源于野史,不过也不奇怪,关于朱元璋杀人的野史太多了。在这些野史中朱元璋简直就是一个暴君,一会把和自己交谈的瓜农给杀了,一会把深夜给自己送吃的宫女给杀了,一会又要杀给自己做饭的厨子,这会又要杀县令了。野史之所以这么写,是因为朱元璋

  • 唐朝与南诏战争频频,为何宋朝和大理却能相安无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与大理发生过战争吗,大理与宋朝大战,唐朝为什么控制不了南诏

    从君王的个人能力上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确实算得上一代英主,但即便雄才伟略如赵匡胤也不对大理轻启战端,这就不得不牵涉到从唐朝延伸到宋朝的“云南恐惧症”了。其实无论南诏还是大理,在元朝将其纳入中华版图之前,这里与中原王朝完全就是两种文化、两种语言、两种社会形态。南诏时期,尽管从文明发展程度上说,云南远

  • 明朝才子徐渭被邀请写诗,开头前四句令众人笑翻,被讥讽俗不可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渭十首最好诗,徐渭题诗,明代第一才子徐渭

    他是穷苦草根出身,本身并没有多少文化,好在他后天肯用功学习,这才让他得以识书认字,不至于被天下的读书人耻笑。他毕竟不是咬文嚼字的人,与那些才子大家们相比,朱元璋还是显得很俗气,可以说在读书人面前,朱元璋在骨子里有种自卑感,这也让他打心底很反感那些读书人。但是他身为帝王自然又深刻地明白,在治理天下的过

  • 琵琶横放还是竖弹、宋代女商人多不多?历史学者给《梦华录》打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代的琵琶是横着抱吗,宋代琵琶历史,宋代琵琶是横抱还是竖抱

    由刘亦菲和陈晓,主演的《梦华录》的人气一路攀升,引发热议。这部以汴京为故事舞台的古装剧,讲述了赵盼儿(刘亦菲)、宋引章(林允)和孙三娘(柳岩)三姐妹历经千辛万苦,将小茶馆经营成东京最大的酒楼的曲折故事除了主演的抢眼和剧情的张力,传统历史文化的还原如何?吴钩,是一位追求戏剧的历史学家,他写了一系列作品

  • “沐王府”到底有什么来头,为何能在整个明代坐镇云南2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真实的沐王府照片,历史上沐王府,沐王府在云南掌握多少兵马

    “沐王府”第一任主人就是刚才所说的沐英。沐英在8岁时,因朱元璋与马氏膝下无子,所以就被收养为义子,改姓为朱。从12岁开始沐英就跟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18岁的沐英因战功被提拔为帐前都尉,开始主掌一方之兵事,也开始了他为明朝征战一生的历史。后在不到3年的时间,又被提拔为指挥使,并开始独当一面,负责江西重

  • 在明朝,如果你家突然被人砸了,祝贺你,你已一跃成为人上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一贫如洗,所以早已到婚配年龄的你依然是光棍一条,走在路上的时候,经常被人耻笑。因此,除非是放榜的日子,其他时间你都尽量呆在家里,与几卷破书为伴。不知为何,外面传来一片嚷乱之声,随即,你就听到有人用大棒砸门的声音。那声音就像是土匪劫舍,可你不仅不害怕,反而兴奋异常。你心跳加速,赶紧起身,因为你知道

  • 死囚即将问斩,朱元璋看到死囚姓氏之后,朱元璋: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审死囚,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朱元璋死前五字遗言

    古代的时候,被判处死刑几乎是不能够活命的。古代的律法严厉,是我们不能够现象的,在古代的时候犯法会受到严厉了处决,甚至会遭到极刑。不过在古代的时候,被问斩之前,也是有机会免死的。明朝是由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从小朱元璋给地主家放牛,其次做过乞丐,当过

  • 还珠:紫薇第一次见乾隆如此镇定,为何到老佛爷就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紫薇和乾隆是什么关系,乾隆为什么宠紫薇,紫薇和乾隆的视频

    首先紫薇和乾隆是至亲,虽然当时并没有表明身份,不过父女之间总有那么一种不可言喻的默契,紫薇的不惊慌是对于自己父亲的信任,在那一刻,她并没有把乾隆当成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个经久不见的父亲,有了这样的心理,紫薇自然就没什么害怕的了!而老佛爷就不一样了,先不说他和紫薇隔着一层,就说她那高高在上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