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第一励志哥韩愈: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唐朝第一励志哥韩愈: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966 更新时间:2024/1/21 20:00:04

韩愈的身世不简单,兵仙韩信是他的先祖,毫不炫耀地说,自西汉到唐代上千年间,韩家从未没落过,韩愈祖祖辈辈都有人做官。父亲韩仲卿,官至秘书郎,负责掌管图书经籍,属于大唐皇家图书馆的一把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韩愈不用太努力,未来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混个一官半职没问题。

天有不测风云,韩愈刚出生没多久,母亲就撒手人寰,此时的他嗷嗷待哺,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把韩愈养到三岁,结果也离他而去。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或许不明白什么是生死离别,也不知道阴阳两隔意味着啥,好在还有个大他三十岁的哥哥,既然爹妈都不在了,长兄如父,责无旁贷地成了监护人。

十二岁那年,哥哥也彻底离开了他,举目无亲的韩愈伤心欲绝,在无数个日日夜夜,歇斯底里痛哭,质问苍天为何这样对他。却没有丝毫回应。更可怕的是,大唐帝国不再像往昔那般太平,战乱时有发生,嫂子郑氏带着韩愈四处漂泊,最终在相对平静的宣城落脚。

经历那么多悲惨之事,韩愈看清一个事实,世上根本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她对嫂子郑氏非常敬重,把她当母亲一样看待,正所谓“长嫂如母”。有人在经历打击之后一蹶不振,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韩愈则不同,他内心充满正能量,对贫困的日子不抱怨,坦然面对一切,努力读书学习,苦中作乐。

即将弱冠的他,把嫂子安顿好,而后离开宣城,意气风发地踏上去长安的旅途。大都市的繁华,没有让韩愈忘记初心,他摒弃一切杂念,全心全意汲取知识。通过一番了解,虽然没有认识大腕儿,却获得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长安城正在兴起一股仿古的风气,即模仿汉代文人的写作风格。

找到方向的韩愈,开始竭尽全力结交这方面的高手,很快与独孤及、梁肃等人相识,并且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先模仿,然后再创新,加上韩愈的不懈奋斗,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超过同时代绝大部分文人,名气也与日俱增,就连曾经的宰相郑余庆,都对韩愈的文采竖起大拇指。

古人读书人都有共同理想,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也就是“学而优则仕”,韩愈也不例外。名气有了,才华也不差,但韩愈屡试不第,三次科举考试均已失败告终。若是换成心理素质不过关的人,估计早就崩溃了,而韩愈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只是微微一笑,继续捧起书本,为下次考试做准备。

一边看书,一边唱歌,“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重头再来”的歌声飘向远方。贞元八年,韩愈终于考中进士。但是,尽管取得功名,韩愈仍然是待业青年,需要通过吏部组织的选拔竞赛才行。此后四年多时间里,韩愈三次参加竞赛,全部没能通过,他依旧大声吟唱着“只不过重头再来”。

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这条规律在韩愈身上并不适用。乐观无比的他,却未能得到好运的光临。贞元十七年,三十四岁的韩愈,通过吏部选拔,担任国子监博士,次年升职加薪,晋升为监察御史。只可惜,在监察御史岗位上只干了一年,因《论天旱人饥状》的文章,得罪一批奸臣,直接被贬到阳山当县令。

四年后,朝廷才把韩愈召回,恢复他国子监博士的职位。在此之前,韩愈创作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师说》,阐述了为人师者的含义,并总结出振聋发聩的金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让那些唐代自视甚高的专家、学者,瞬间炸开了锅,纷纷口诛笔伐,但韩愈不在乎,因为他坚信真理。

韩愈才高八斗,岂能不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但他做不到同流合污。就这样,韩愈在京城混不下去,又被贬为县令。他已经习以为常,权当一种历练,又过了两年,再次担任国子监博士,皇帝也觉得韩愈挺不容易,让他去修撰《顺宗实录》。韩愈不负众望,出色完成认为,唐宪宗相当满意,对韩愈刮目相看,心想:没想到你小子真有两把刷子。

皇帝一高兴,想不升官都难,韩愈直接被任命为中书舍人,还获赐绯鱼袋。文学水平高不算啥,韩愈对兵法还深有研究,随军出征淮西期间,提出擒贼先擒王的计策,直接生擒敌军统帅吴元济。而后又修书一封,兵不血刃劝降叛将王承宗,其高超的谋略令人叹服,瞬间登顶长安城热搜榜第一名,皇帝笑得合不拢嘴,如果不加官进爵,就说不过去了,朱笔一挥,授予韩愈刑部侍郎一职。

鲜花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但韩愈只是一笑而过,不把这些事放心上,对热搜榜的排名也不在乎。元和十四年,唐宪宗头脑一热,派使者迎佛骨,正所谓上行下效,长安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群臣纷纷溜须拍马,对唐宪宗迎佛骨的举动大肆褒奖。唯独韩愈头脑清醒,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之事,必须予以终止,为此还连夜呈上《论佛骨表》,苦口婆心劝谏皇帝。韩愈还举例说明,历史上凡是信佛的帝王,要么寿命很短,要么结局悲惨。

唐宪宗气炸了,从龙椅上跳起来,直接下令把韩愈弄死,而且以最残忍的方式处死。韩愈平静地跪在地上,不是故作淡定,而是无所畏惧,他做了身为臣子该做的事情,问心无愧。宰相死死拉住唐宪宗,连平日里跟韩愈有矛盾的大臣,也为韩愈求情,皇亲国戚也劝说唐宪宗别冲动。冷静下来后,唐宪宗撤销处决韩愈的圣旨,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韩愈被贬到潮州,估计是当时唐代最偏远的地方,可见皇帝对韩愈多么厌恶,恨不得将他送到南极看企鹅。

不就距离远点吗,韩愈整理一下发型,带着几件换洗衣服,晃晃悠悠向潮州出发。望着长安城越来越模糊,韩愈越想越憋屈,他劝唐宪宗不要迎佛骨,完全为李唐江山考虑,好心竟然被当成驴肝肺,韩愈就写了一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从长安到潮州,确实有八千多里路,韩愈走了好几个月才到达。身处皇宫的唐宪宗,也认为自己做得太过分了,对宰相说:“韩愈劝朕不要迎佛骨,其实也是一番好意,但他不应该那么直接,还拿以前信佛的皇帝作比喻,不是在诅咒朕吗。”于是,唐宪宗决定宽宏大量一次,把韩愈从潮州调到袁州,第二年又召回京城当兵部侍郎,只不过唐宪宗已驾崩,是新皇帝唐穆宗提拔的韩愈。两年不到的时间里,韩愈基本都在路上,即使年轻小伙也扛不住如此折腾,何况年过五旬的韩愈。

韩愈的运气太背,刚到兵部任职不久,镇州就发生兵变,王廷凑把节度使田弘正杀了,让朝廷派人过来谈判。唐穆宗二话不说,就让韩愈以宣慰使的身份,代表朝廷和王廷凑谈判。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韩愈这次凶多吉少,元稹流着泪感叹:“韩愈那么好的一个人,真是太可惜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唐穆宗也挺同情韩愈,人家已经如此不容易,还被老爹唐宪宗贬到几千里之外的潮州,如今还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又要深入虎穴,简直太难了。为表示愧疚之心,唐穆宗拉着韩愈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韩爱卿啊,朕让你去冒险,也是无奈之举,但朕非常担忧你的安危,你到镇州以后,先观察形势,千万不可冒险。”

皇帝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让韩愈走个过程,实在不行就打道回府,绝不会怪他。男儿有泪不轻弹,铁骨硬汉韩愈被唐穆宗的一番话感动了,拍着胸脯说:“请陛下放心,哪怕我拼了命,也会完成您交给我的任务,定当不辱使命,您就等我的好消息吧。”虽然当天没有风,但还是让人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韩愈迈着自信的步伐,逐渐消失在众人眼中。

单枪匹马来到王廷凑的军营,未等王廷凑开口,韩愈便开大招,劈头盖脸把王廷凑痛批一顿,旁边的刀斧手都惊呆了。之后,韩愈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王廷凑说:“你是聪明人,还记得安禄山等人的下场吗?敢和朝廷作对,无异于以卵击石,最终只能自食其果。你看当年吴元济多牛,还不是被我轻松搞定。”

王廷凑被韩愈的话镇住了,仿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赶紧把刀斧手撤走,拿出好酒好菜招待韩愈,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转变。二人边喝酒边聊天,韩愈又说:“你知道刘悟、李祐吧,他们当初跟你一样,后来都归顺朝廷,现在都成为节度使,吃喝的喝辣的,日子不要太快活。我已经为你指明道路,究竟如何选择,要看你自己的想法了,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啊!”

三言两句把王廷凑搞定,王廷凑当场认怂,接受韩愈的建议,这场岌岌可危的局势,被韩愈轻松解决。韩愈回京后,唐穆宗亲自设宴招待,并且提拔他为京兆尹,同时兼任御史大夫。如此优秀的韩愈,居然因不尊敬宦官,被李绅弹劾,就是那个写《悯农》的李绅。韩愈肯定不服气,跟李绅理论,结果唐穆宗各打五十大板,韩愈从京兆尹被贬为吏部侍郎。

韩愈一点都不后悔,他最看不起李绅这种人,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与他争出个高下。次年,韩愈辞官回家,因为他身患重病,走路都成问题,几个月后在家中病逝,享年五十六岁。韩愈的一生,是非常励志的一生,学业屡遭不顺,他从未气馁;仕途坎坷曲折,他不怨天尤人;即便多次被皇帝贬官,但在朝廷需要他的时候,依旧拼尽全力,其精神值得敬佩。

北宋名相韩琦说:“韩愈唐之名士,天下望以为相,而竟不用,谈者至今眦为谤。”千古文豪苏东坡评价:“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可见苏东坡对韩愈敬佩至极,偶像级别的大咖。

苏东坡的老爸苏洵称赞道:“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遑惑,而抑绝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被誉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也是韩愈的铁杆粉丝,他曾感叹:“韩公如神龙万变,无所不可。”

真正的勇士,并非天生就无所畏惧,而是历经各种磨难与困境,锻炼出常人难以企及的勇气和心态,韩愈做到了,所以他在世人心中无法被取代。唐代第一励志哥韩愈,用一生的经验告诉我们: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无论眼前境遇如何,尽管去努力吧,活出你想要的样子。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成立“控鹤监”,宋之问乐得毛遂自荐,狄仁杰为何强烈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重用狄仁杰,狄仁杰武则天完整视频,武则天控鹤府到底是什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作为唯一名正言顺当国的女性,她的所作所为,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比如,政治上“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广开言路,注意纳谏”,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都为她赢得不少加分。正因为如此,就连一代传人也这样评价武则

  • 武则天削发为尼,前途从此黯然无光?恰恰相反,这正是权力的起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削发,武则天的权力之路,武则天政治远见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至今为止,唯一一位大一统的女皇帝就是武则天。在那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女子想要出人头地真的很难,更别提要当什么皇帝。而在武则天看来,所谓的封建礼教、伦理纲常都不重要,所有的事情,只要敢想,就有可能实现。一、年少入宫在封建王朝,作为女子,要想影响朝政,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皇帝的后宫,

  • 武则天为何选择“周”字为国号?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自封为帝后将国号改成武周,武则天改为国号为周是哪一年,为什么武则天称帝后把国号改为周

    研究武则天时有个问题很值得注意:武则天为何选择“周”字为国号?她改变了唐朝的历史走向,改个国号本来没什么稀奇,但女皇登基要面临的阻力很大,每一步武则天都必须走得小心翼翼。因此,“周”字的选择并非偶然。史书记载武则天“颇好文史”,也就是说武则天熟悉一些历史典故,也知道怎么在文字上下功夫(不然也当不了女

  • 李世民有个儿子,聪明能干,尤善文学,武则天称帝后他被迫改姓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的儿子和武则天,李世民死后他的哪个儿子继承王位,李世民登基时已有几个儿子

    其实不然,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世民其实还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儿子,此人名为李慎,他还是一个喜好文学之人。但是可惜的是,李慎不仅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同时在武则天登上皇位之后受到牵连,被迫改姓“虺(音:huǐ)”。李慎为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其生母是韦贵妃。有趣的是,李慎与唐高宗李治是同一年生的。李慎三岁之时

  • 李治为何会选武则天为一生的伴侣,并且非她不可?因为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治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李治迷恋武则天的原因,一代女皇武则天与李治吻戏视频

    李治并非是生性冰冷,更多的是仁孝慈爱,李世民主要是怕上一代的兄弟杀伐的事情。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相识大概就是在李世民卧床不起时,李治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失去的母亲的关爱。在照顾他的父皇李世民的时候,发现武则天温良淑德,让20岁的李治感受到了母爱般的温暖,更是让他寂寥的心没有过去的那种清冷。慢慢地他对武则天

  • 原来你是这样的李白,如此直白的撩妹诗,脸皮薄的人还真写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最撩人的诗句,李白冷门又惊艳的情诗,李白说过的最浪漫的话

    李白在诗歌上的成就,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他几乎都已经成了诗歌的代名词,被世人誉为“诗仙”。其实,李白除了写诗厉害之外,用诗歌撩妹也很厉害。他用诗歌追求女孩子的手段,远比白居易、杜牧等人还要厉害,甚至号称大唐第一风流诗人的元稹,与李太白相比都远远不如。古代的诗人通过诗歌向女子表达

  • 晋朝最搞笑的两个皇帝, 一个让饭都没得吃的百姓们吃肉糜, 另一个直接给大臣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朝优秀的两个皇帝,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历史上最恶趣味的皇帝

    在西晋的时候有一位赵王叫司马伦,当时他在朝廷里已经相当的有威严了,掌握着朝廷里的一切兵马大权。皇上对于他来说也只是一个傀儡而已,久而久之他也生出了想当皇上的念头。有一天在朝堂之上,当面向当时的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逼宫,让司马衷把皇位让给他。司马衷虽然性格软弱但可不是一个脑子也笨的人,他知道自己在朝廷当

  • 吕雉武则天孝庄慈禧,四个历史女性相比,谁的政治手腕比较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吕雉谁厉害,武则天和吕雉谁更狠毒,吕雉武则天慈禧三个哪个最狠

    说起中国古代出名的女子,可能大家会想起称帝的武则天。但其实历史上,除了武则天之外还有三位女子,她们虽然没有成为皇帝,但是也拥有了非常多的权利。这三位女子就是吕雉、孝庄和慈禧。那么在吕雉、孝庄、慈禧、武则天四个人中,谁又能政治方面更加出众的呢?如果想要仔细的明白他们四人的能力,我们一定要看她们的成就。

  • 杜甫最意外的一首诗,气势磅礴,表达远大理想,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杜甫最霸气的10首诗,杜甫最高理想诗句,杜甫最著名的10句名言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杜甫的诗歌大多比较“悲”,不是叹国家不幸,就是叹百姓不幸,有时也会感慨自己的生活不幸,但是杜甫也有豪情壮志、意气风发的时刻,比如我们要分享的《望岳》这首诗能很好地反映诗人当时的情怀,就让我们用一首《望岳》去感受杜甫年轻之时的远大抱负吧。《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 为何说隋朝的实力要远远胜过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朝实力对比大唐,隋朝不灭亡会比唐朝强大吗,历史上的隋朝有多厉害

    首先,隋朝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数百年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国家和平安定,人民积极奋进,经济发展也很好。其次,隋朝的创立者隋文帝是一位开明君主,他总结了历朝兴亡的原因,调和了国家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使得社会矛盾趋于缓和,经济、文化得以迅速成长和繁华,开创出开皇之治。同时,隋朝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