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犯下的一个错误,祸害中国400年,杨广李世民因此丢脸!

司马懿犯下的一个错误,祸害中国400年,杨广李世民因此丢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14 更新时间:2024/2/5 0:58:22

初平元年(190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董卓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于是,公孙家族就此成为辽东一霸,是事实上的割据政权,但在曹操一统北方之后,辽东上表称臣。但在青龙五年(237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公孙度之孙)反叛朝廷,自立为燕王。第二年,雄才大略的魏明帝曹睿,命令司马懿铲除公孙渊势力,这是司马懿唯一一次参与平定边疆叛乱。

司马懿到达辽东之后,战事非常顺利,纵兵激战,三战三捷,大破辽军,包围敌之巢穴襄平。随后,魏军攻入襄平,屠灭当地十五岁以上男丁,随后乘胜平定了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是年底,辽东平定,司马懿班师回朝。

然而,司马懿平定叛乱之后的处置,却犯下一个错误,他将公孙家族治下百姓四万余户,全部迁回中原地区。在司马懿看来,将此地人口迁回中原,是能免除后患,但不料却埋下一个更大的隐患,养出一个更麻烦的敌人,折腾中国400余年!

高句丽,开始主要由濊貊(huì mò)和扶余人组成的政权,后来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当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蕞尔小邦,受到汉朝庇护,随后疆域迅速扩大。

王莽篡汉时,高句丽发动数次小型叛乱,犹如狗皮膏药一般让人烦,只是汉朝无心理会高句丽罢了,王莽将高句丽改成“下句丽”。东汉末年董卓乱政,天下大乱之际,高句丽妄想图谋整个辽东,但辽东的公孙度让高句丽数次碰壁,甚至公孙度之子公孙康为了教训高句丽,还曾攻破高句丽国都丸都城。

然而,司马懿将辽东人口迁回中原,却留下了一片空白之地,让盘踞在东北地区的高句丽欣喜若狂,高句丽从此彻底没了阻碍。在此后数百年间,高句丽不断扩张,到隋朝时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成为一个横跨千里、治下人口多达四五百万、军队不下三十万的强大政权。

从东汉末年到高句丽灭亡,这个东北小政权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噩梦,一直折腾着中国,甚至到了隋唐时期,还让杨广与李世民丢脸!

这时,高句丽得陇望蜀,开始觊觎中原王朝的幽燕之地,令中原政权如芒在背。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高句丽率先发难,派兵进攻辽西,对此隋文帝坚决反击。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为了消灭高句丽,前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最多时发动近百万大军,即三征高句丽。可惜,杨广三征高句丽每一次都失败而归,将强盛的大隋王朝折腾的奄奄一息。而得胜的高句丽,甚至将隋朝战死的战士遗骸,搭建成一座京观,由此羞辱隋朝。

鲜为人知的是,隋炀帝杨广征讨高句丽时,留下这么一句话:“勿为子孙留遗患”。从国防战略安全上看,杨广目光长远,深知高句丽的危害,所以才不顾一切的要除掉高句丽,只是动作急躁了一些。

杨广看到的高句丽危害,李世民自然也能看到。所以,李世民也发动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成功,直到唐高宗李治时期才彻底消灭高句丽。唐高宗时期,之所以能消灭高句丽,实际是隋唐长期对高句丽的战争,消耗了高句丽的国力,最终水到渠成,因此灭一国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纵观高句丽的扩张史,其中一个关键点就在于司马懿,他将辽东民众迁移到中原地区,导致辽东出现权力空白,看似解决了一时之忧,却埋下了高句丽这个更大的麻烦,让高句丽得以迅速发展。辽东出现权力空白,即便没有高句丽出来,也会出现其他什么句丽,所以说司马懿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空腹打仗,老乡送来糙米,朱元璋称帝后:免除这里6年赋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临终前喊四个字,朱元璋临终前遗言,朱元璋临死之前的遗诏

    朱元璋的创业历程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阶段是从红巾军的小吏到占领南京,成为一方枭雄;第二阶段是朱元璋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第三阶段是北伐元朝,收复云贵,统一天下。这三个阶段,最艰难、最难熬的时刻当属第一阶段。在朱元璋创业初期,他面临重重困难,甚至经常饿着肚子打仗。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率领

  • 靖康之耻,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北上遭遇什么样的羞辱?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后的遭遇,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什么之耻,靖康之变宋徽宗到了哪里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

  • 明朝经营辽东都司,为何不让山东移民闯关东,反成女真人乐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辽东都司地图,闯关东52全集免费观看,闯关东多少人移民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明忆字数:4900,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编者按:如果要说在两百多年的明朝历史里,哪个地区最具戏剧性,那绝对要数明朝东北地区的核心、和蒙古、女真人物理交流的前线、万历朝鲜之役中明军vip、明—后金/清战争主战场的——辽东都司。但这个明朝经营两百多年的辽东都司,为何没有像清末民

  • 历史上最勤政的两个皇帝,朱元璋应付自如,为何雍正却活活累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和朱元璋谁是权力最大的皇帝,朱元璋和雍正哪个勤快,朱元璋和雍正哪个反贪厉害

    明朝由朱元璋建立,可能是出于心血结晶以及希望后代子孙永享荣华富贵的原故,朱元璋十分爱惜自己的江山,甚至防备到将一系列开国元老、功臣、大将赶尽杀绝,以绝后患。故此执权治国对朱元璋来说,变得很顺畅没人敢反对他。另外可能是性格使然,朱元璋从小成孤儿流连世间,吃遍酸苦,看透人情冷暖,使得沉淀下来的他更有经验

  • 有人送朱元璋一绝色女子,朱元璋心花怒放,可第二天却把她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唯一一个让朱元璋落泪的女人,朱元璋唯一放过的妃子,朱元璋片段之朱元璋返京城

    诚然,朱元璋惩罚严厉是众所周知的,很多人都被他直接处死了。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一个绝色女孩,在被人送给朱元璋之后,第二天就被处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这个女孩冒犯了朱元璋?别急,听我慢慢到来。这个角色女子名叫陈坦妹,不仅外貌上倾国倾城,更是当时有名的才女。结交了不少的有识之士。但是在朱元璋还没有

  • 立法严,用法恕,在宋朝想处死一名死囚到底有多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死囚有什么权力,古代死囚怎么处死,宋朝的死囚有多难

    当然不可能。我国历史上一直有着慎重对待死刑的司法传统,统治者对于死刑案件的判决和执行历来十分重视,为切实保障死刑案件的质量,防止错杀无辜,在死刑适用上制定了严格的程序。特别是在以"仁"著称的宋朝,想斩首一个人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虽然宋朝初年继承了五代时期"乱世用重典"的立法思想,在立法上有"重刑主义"

  • 赵云的单骑救主和汉水大战,在《资治通鉴》中均有据可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的汉水之战,赵云单骑救主有历史依据吗,汉水之战体现赵云什么精神

    赵云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描写得出入最大的人物之一。经常看到挺赵云和贬赵云的观点呈现两极化,因为《三国演义》将赵云塑造成了完人,而《三国志》中赵云完全不出彩。正史中的赵云虽说没有演义中那么无敌,却也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只是刘备身边的一个“保镖队长”。事实上,演义中关于赵云最精彩的两个故事“单

  • 宋朝大臣上朝时手里会拿一块板子?有何用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牌子黑色,宋朝官员上朝手里举着的是什么,宋朝上朝时文官的礼仪

    从影视剧中所表现出来的场景来看,这块板子好像并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有时候这块板子竖起来甚至有一点不协调之感,那么这块板子到底是什么作用呢?首先,大臣手中拿的这块板是什么东西?根据《广韵》记载“笏,一名手版,品官所执”,得知这块板子的名字叫做“朝笏”“手板”,《中国古汉语词典》也做出了更详尽的解释。单

  • 奇葩的明朝皇帝,一个姐弟恋,一个当木匠,还有一个摆摊卖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最喜欢木匠的帝王,明朝最奇葩木匠皇帝,明朝一位喜欢做木匠的皇帝

    作为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童年可谓是十分悲惨了。自小父亲被俘虏,后来又被叔父废了太子之位,每天活得提心吊胆。但是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有一个人始终对他不离不弃,这个人就是万贞儿,也就是后来的万贵妃。后来朱祁镇复位后,朱见深也恢复了太子之位。再后来朱祁镇死后,朱见深登基做皇帝,万贞儿也就成了万贵妃。从

  • 李世民有玄武门之变朱棣有靖难之役,他们为何不删除这段历史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曾经与网友交流之时,有个网友认为历史上的太宗都是得位不正的,虽然这样说不太合适,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像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的政变方式继位,宋太宗赵光义这个大家也清楚,烛影斧声可谓是千古之谜,明太宗(成祖)朱棣则是通过靖难之役,直接赶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下台,自己来当皇帝。那么这些太宗在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