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骨文揭示:商朝已有长跑文化,比马拉松历史早500年

甲骨文揭示:商朝已有长跑文化,比马拉松历史早5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98 更新时间:2024/2/17 5:50:19

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议,并定名为“马拉松”,距离大概40.2公里。时至今日,马拉松比赛已经蔚然大观,在全球遍地开花,近些年在中国尤其火热,甚至可以说是泛滥,全国各地都有组织马拉松比赛。《2019中国马拉松大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不含港澳台)一共举办规模赛事1928场,其中浙江省排第一,达232场。

但在马拉松火爆之余,又不得不让人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难道中国没有值得一谈的长跑传统,为何所有长跑千篇一律的都叫马拉松?笔者翻阅了甲骨文与周朝相关文献发现,原来早在商周王朝时期,中国人就已有长跑传统,而且还是一个固定的项目,延续了大约3000余年。

封建王朝官职中,有一个职务叫“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并非干“洗马”的马夫活计,但这个职务名称让人迷糊,为何偏偏叫“洗马”,难道洗马还有什么内涵?其实,“太子洗马”本为“太子先马”,秦汉时设置为先马,后来不知怎么一回事变成了洗马,从此后世王朝统一称之为“洗马”。而秦汉设置的先马,却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商朝。

在殷墟甲骨文中,可以见到“先马其海雨”、“马其先”之类的记载,职能是在君主外出时,在马车之前开道、侦查、护卫,当马车奔跑时,这些步兵也要一起奔跑,并保持原有的队形。一般情况下,马车速度不会太快,马其先或先马们不会太累,但如果是战时或紧急状态,那么他们就要持续高速地奔跑,因此马其先或先马是对善于跑步者的一种称谓。

在河南偃师尸乡沟的早商都城遗址中,如今已经考古发现大路十一条,路面宽约6米,最宽的达10米,道路与城门方位大体对应,构成棋盘式的交通网络。在商朝核心区域内,道路状况良好,君王车驾可以持续高速驰骋,这对商朝马其先们的跑步能力有进一步的要求。

周朝建立之后,马其先的传统保留了下来,并且由此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场铭文记载的田径跑步比赛,奖品十分优厚。

周代《令鼎》铭文记载,“王归自言其田,王驭,兼中仆令暨奋先马走。王曰:‘令暨奋乃克至,余其舍女臣卅家。’”周昭王在城外举行田礼结束后,返城途中突然心血来潮,对先马走“令”与“奋”说,谁先跑回宫里就算赢,奖品是“臣十家”,也就是说只要赢了,立即翻身达到大康生活。最终,“令”赢得了这场比赛,应该还跑赢了周王的车驾,于是铸鼎纪念此事,所以被称之为《令鼎》。

《令鼎》中的周王是不是周昭王,学术界还有一些争议,还有的说是周成王(武王之子),反正是西周初期的周王肯定没错,发生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比马拉松传说早了大约500年,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跑步比赛。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日益频繁,马其先的传统逐渐演变为古代军队的一种练兵方式,受到兵家重视。

墨子·非攻》记载:“古者吴阖闾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意思是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在训练士兵时,要求他们身披铠甲,手执兵刃,连续奔跑三百里才能停下来休息。见识到吴军善跑的特点后,就明白吴国为何能打败楚国了,阖闾将军队分为三份,在数年内频繁“调戏”疲惫楚军,最终发动闪电战一击致命,攻下楚国都城,这些都需要远超常人理解的快速行军。

荀子·议兵》,战国时期,魏国将领吴起在训练士兵时,也要求他们全副武装,在半日之内跑完百里:“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凭借吴起的这种凶狠的练兵方式,魏国曾一度成为战国第一军事强国。

战国中期之后,穿插奔袭基本都由骑兵实现,步兵快速运动的作用有所下降,但古人还是将其作为重要考核点。唐代李荃兵书《太白阴经》中说招募“疾足之士”的标准,就是“返三百里不及夕者”,《宋史·兵志》也把“走跃”能力作为招募新兵时的重要考核指标,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明确说:“凡平时各兵,须学趋跑,一气跑得一里,不气喘才好。”

元朝时期,出现了一个正规的、定时举办的长跑比赛,叫“贵由赤”(蒙古语),本义就是赛跑。贵由赤参赛者为皇宫禁卫军为主的士兵,主办赛事的机构为元帝国朝廷,并有专设机构或官吏组织实施,皇帝亲自颁奖。

为加强上都和大都的警卫,元朝在上都和大都均组建防守军队,并设置了许多传递信息的驿站,“贵由赤”长跑赛就是考察和训练这支禁卫军的活动,始于忽必烈称帝后。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学》记载,“在大都,则自河西务起程;若上都,则自泥河儿起程。越三时(3个时辰,6个小时),走一百八十里”。根据规定,比赛有两条路线,一条往上都跑,一条往大都跑,全程都在180里左右,6个小时内跑完,这种比赛每年举行一次,获胜的前三名可以得到白银、绸锻等奖赏。

关于元朝一里等于多少米,明朝郎瑛曾说“元尺传闻至大,志无考焉”,但以宋朝一里大约530米,明朝一里大约570米来看,元朝一里与之相差不会太大,不过也有说元朝一里大约400米左右。总之,贵由赤的180里,大概是两个马拉松的距离,而全马世界纪录是2小时01分,关门时间大约6小时,与元代贵由赤的要求相比可谓是逊爆了。

总而言之,“马其先”是起源最早的长跑运动文化,比“马拉松”的源起时间至少早了近五百年,比马拉松赛事早了近三千年,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其先”这种属于中国最古老的长跑运动项目却被人们慢慢遗忘,乃至很多人对“马其先”一无所知。

更多文章

  • 夏侯惇如果没有眼瞎,单挑巅峰期的赵云死战不退,谁胜谁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夏侯惇赵云谁开荒厉害,夏侯惇打得过赵云吗,赵云与夏侯惇谁会赢

    被低估的夏侯惇一说起夏侯惇,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独眼将军,战斗力并不咋样,然而事实上,三国演义原著中的夏侯惇,非常强悍!虽然夏侯惇在第一次和吕布交手时,仅仅几个回合便落败了。但是在第二次和吕布交手时,夏侯惇已经能够和吕布打个不分上下了!当时曹操带人去偷袭吕布的西寨,结果反被吕布包围,幸亏手下奋力拼杀,

  • 荆州要还是不要:理解了“延迟满足”,也就理解了刘备的荆州战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湖北荆州是三国的荆州吗,刘备为什么要占领荆州,三国荆州为啥叫荆州

    在“三顾茅庐”之后,刘备的创业团队迎来了自己的首席战略规划师——诸葛亮。诸葛亮对于刘备团队的重要性,不亚于史蒂夫·乔布斯之于苹果公司的重要性。初来乍到可是万事开头难,诸葛亮来到团队初来乍到,显然是不能服众,甚至还和团队里的骨干成员,关羽、张飞有着不小的冲突。尤其是和关羽之间的矛盾,因为关于是一个性格

  • 钩弋夫人是个怎样的女人?汉武帝为何要“立子去母”?史书记载可靠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钩弋夫人图片,弋夫人真实身份,钩弋夫人为什么被汉武帝逼死

    太始元年(前96年),60岁的汉武帝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24次巡行,这一次他从长安东出至泰山,再跨过黄河一路北上,最后从雁门、太原返回长安。在驻跸河北河间国时,身边一个擅长“望气”的方士向汉武帝进言:这地方有个神奇的美少女。汉武帝一生最钟爱的就是宝马和美女,既然是一位能惊动望气者的“奇女”,汉武帝当然

  • 刘备曹操死前都说了一个名字,若诸葛亮曹丕听进去,历史将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曹操谁死得早,曹操与刘备的历史关系,曹操平定北方时刘备在干什么

    所以这两个人在看人上是非常准的,这也是他们体现大智慧的地方。这两个人死前都让继承人警惕一个人,因为他们都感觉到了什么东西,如果当时诸葛亮以及曹丕听进去了,历史将会被改写。先说说刘备。刘备虽然是百姓出生,年轻时以编制草鞋过日子,但却把恢复汉室的重任担在身上,在益州建立了汉朝。当初他为了报二弟关羽的丑,

  • 秦始皇用活人烧制兵马俑?西安一尊兵马俑裂开后,真相水落石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兵俑车马一行行,犹如待令赴沙场。想是生前威不够,死后依然征战忙。”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一经发掘,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是我国辉煌文明史的一块金字招牌,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无数人为之赞叹。兵马俑里的每一尊陶俑都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精妙绝伦。而这就恰恰让人产生怀疑,在生产

  • 诸葛亮首次北伐失利,痛失11位大将,死亡名单透露了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哪位大将死了,诸葛亮三次北伐之后发生了什么,诸葛亮7次北伐都失败了吗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相比对于诸葛亮一人都不会陌生,即使没有看过三国,单单在历史上来说,诸葛亮也是十分的有名的。作为机敏聪慧的代表,诸葛亮的出现仿佛就是在向世人证明,世界上可以有这样完美的人。诸葛亮一生征战无数,生在乱世,既然选择了随军,那么一切的生死都应该置之度外。一场北伐战争,诸葛亮损失了十一位大

  • 关羽斩杀华雄之时,还有4个高手在场围观,他们都能斩杀华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斩杀华雄完整视频,关羽为何那么有信心能斩了华雄,真正历史上关羽和华雄谁厉害

    历史上的关羽就是如此,他过五关斩六将的形象,已经通过《三国演义》的描述深入人心。虽然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推定,关羽的战斗力肯定是非常优秀的。而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关羽也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而此前,他不过是个推小车卖枣的莽汉。正是因为他当年一刀斩下华雄的头颅,才得以是自己扬

  • 一边辅佐曹操,一边忠于汉室,荀彧这个人不自相矛盾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彧明知曹操野心为何还要辅佐他,荀彧辅佐曹操几年,三国中真正忠于汉室的人

    可以这样说,荀彧之如曹操,就如诸葛亮之于刘备。刘备无诸葛,无以白手起家,与曹孙鼎足三分,曹操无荀彧,亦不复为北方之雄。汉室倾颓,去绍从操荀彧,字文若,出身颍川荀氏,乃荀子之后,年少时便已负才名。永汉元年(189年),董卓专权,自为相国,把持朝政,当时已被举孝廉、任守宫令的荀彧出于对汉王朝的归属感,对

  • 迪丽热巴谢彬彬谈一场来自秦朝的恋爱拍戏手受伤血流了一袖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和小鉴年纪相仿的人,想必都经历过“被清宫戏支配”的恐惧。从《还珠格格》到《甄嬛传》,辫子头到旗人装,尤其是盛世三帝的故事被拿出来一讲再讲。观众看多了也就一个感觉——朕!乏!了!许多细心的剧迷想必和小鉴一样都观察到了——近几年的古装剧市场,关于两千多年前秦朝前后的历史的作品(观众们习惯将其统称为“

  • 胡觉照:诸葛亮愚忠,教材应删除《出师表》;郦波:迂腐混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出师表胡觉照教授,诸葛亮给胡觉照的一封信,郦波出师表

    三国不缺野心家,不缺枭雄,不缺英豪,但却纯直之人,私以为三国时期能称得上真正的纯直之辈的只有三人,分别为曹魏的“王佐之才”荀彧、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以及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这三人中又以诸葛亮名气最盛。 诸葛亮一生都在为蜀汉的事业做奋斗,他的格局从刘备三顾茅庐时所做的《隆中对》就已经看出,早早策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