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穷秀才发现一处宝地,自尽后如愿安葬,家族从此富贵八百年

南宋穷秀才发现一处宝地,自尽后如愿安葬,家族从此富贵八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21 更新时间:2024/2/3 12:53:14

众所周知,古代人对风水堪舆之说深信不疑,认为风水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家族的发展。风水宝地对于家族发展极为有利,煞地和凶地则可能给家族招致巨大灾祸。时至今日,许多地区依旧有相应风俗,在修建房屋和举行葬礼的时候,往往也会特意请人来看。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古代时,就有这么一个穷秀才,发现一块宝地后甘愿设下绝命局,故意“自尽”埋葬于此,此后家族果然富贵数百年。

这个人就是南时期的从源。潘从源出生于福建汀州三洲潘坊。说起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都会感到陌生,但若是提起潘仝,一些读者可能就有印象了。潘仝乃是南宋名臣,官至正一品秘书阁学士,潘从源正是潘仝之父。在古代,对出身寒门的人而言,科举考试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潘从源从小就明白这一点,因此一直用功读书。潘从源顺利考中秀才后,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却总是屡试屡败。

随着时间流逝,眼看儿子都准备参加科举了,潘从源自己却还只是一个秀才。虽然他在江西吉州教谕(正八品)任上干得不错,但潘从源并不满足现状,他不想让后世子孙过着和自己一样的贫苦生活。于是他趁工作闲暇之,利用自己所学的堪舆之术到处寻找宝地,希望能够兴旺后代。虽说潘从源精通堪舆,一个地方的风水好坏瞧一眼就能判断出来,然而他搜寻多年却依然一无所获。心灰意之下,潘从源决定辞官回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归途之中的无意发现,从此彻底改变了潘氏一族的命运。

潘从源路经兴国五里隘(今江西赣州与吉安交界处)时,无意在群山之间发现了一块宝地。经过仔细推算后,潘从源认为若将此地作为自己的埋葬地,那么后代子孙一定能够显赫富贵。由于此处离家乡实在太远,潘从源担心在回乡过程中宝地可能会被别人抢走。思索良久,潘从源终于想出一个“完美”的办法。他特意把儿子潘仝叫来,表面上是和儿子商量取得宝地的方法,实际上是打算让儿子替他收殓安葬。潘仝知道父亲的想法后自然是坚决反对,但在父亲的坚持之下,潘仝最终只得含泪答应父亲。

潘从源于是花钱在当地买来一头耕牛,并将耕牛带到稻田里啃食庄稼。该地村民发现后,上前找潘从源理论,潘从源非但没有丝毫愧疚之情,甚至还动手打人。村民们十分气恼,就用锄头将他打死。按照之前的谋划,潘仝带着一群家丁前来村民兴师问罪,村民看到这样的阵势,认为是得罪了大户,因此心生害怕,只能答应潘仝的要求,将那块地赔给潘家做坟地。说来也怪,在潘从源下葬之后,潘仝就于南宋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高中状元,还被宋理宗任命为广州观察推官,后升至内阁大学士。潘氏家族自此人才辈出,发展越来越好。

在潘仝的后人中,出现过不少高官重臣,如潘仝长子潘念为南宋光禄大夫,八子潘毅为南宋皇室护卫都统,其孙潘任封扶驾征讨大将军,还是南宋最后一任兵部尚书。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曾下诏颁谥潘任“忠节”,潘家也随之获得奖赏。此后潘氏家族日益兴旺,潘氏后代遍及江南各省。不过无论是哪一支后裔,都将潘从源墓奉为祖地,还尊称为“状元家山”,这就是“有缘得地,以死求发”的典故由来。更令人称奇的是,潘从源的故事还在诸多史料中有着明确记载,因而始终笼罩着一抹传奇色彩。

参考资料:

《汀州府志》《兴国县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了保护后代不被朱元璋杀害,刘伯温留下11字遗言,这11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伯温被害朱元璋大开杀戒,刘伯温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刘伯温会被朱元璋杀了吗

    而刘伯温,却是后世千余年来,唯一一位可以与其相提并论的人。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把孔明给“妖化”了,刘伯温又何尝不是这样?尽管正史里对他的记载还算正常,可是民间,却流传有许多与他有关的神奇故事,甚至多有传言他会“预知天机”,并有着神机妙算的能力,这方面的描述,比之三国诸葛亮,又或者水浒吴学究,都不遑

  • 宋太宗是怎样削弱武将权力的,他不害怕武将反抗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太宗在武将中的威望,幽州城困住了宋太宗,宋太宗怎么治国的

    极大地削弱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宋太祖得到天下之后,考虑到,手上有很多持有重病的大将,这些人很可能将来也像他一样起兵。为了消除这个隐患,宋太祖释兵权解除了一些大将的兵权。但是一些边将的权力依然非常的大,在他们管辖的区域内,他们完全掌握了经济和人事大权,俨然就是一个小小的国家,宋太祖为什么不削弱这些边关

  • 他是历史的罪人,间接导致宋末“靖康之耻”,如今被美化成大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靖康之变女人的下场,历史上发生的靖康之耻到底有多惨,宋徽宗靖康之耻到底是怎么败的

    众所周知,古时候并没有当代社会先进的教育体系,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很多古人根本不认识字,只懂耕作之术。纵观历史,早前时期平民阶层很少能接收到良好的教育,不仅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支撑孩子入学,他们本身也认为上学没有什么用处。尽管如此,古人还是需要一些精神食粮来慰藉自己,于是勾栏瓦舍开始出现,说书艺人

  • 姚广孝:一心撺掇朱棣谋朝篡位,却不求美女钱财,他到底图个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姚广孝跟朱棣谁大,朱棣为何要杀姚广孝,朱棣与姚广孝第一次见面

    在明朝有一个传奇和尚,生前受尽封赏尊荣,在他年轻的时候,有人说他嗜好杀戮,他不但不生气还大喜。在他死后,明仁宗朱高炽认为他“生则同其富贵,殁则陪其祀享”,而让他配享明太宗庙庭,他就是明朝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明成祖朱棣身边的一位传奇人物,堪称是明朝最神秘谋士。他是个和尚,却精

  • 明朝不是拥有强大火器吗,为何败给了只有冷兵器了后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的火器有多厉害,明朝大部分火器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明朝火器很好但是打不过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当时两方之间的装备差距。明朝掌握当时世界领先的火器技术,并发明了类似于三眼火铳,火龙出水,佛朗基等等即使听到名字都会觉得很强的装备;再看看后金呢,只是一个刚刚独立出来的小国,竟然击败了大明朝。这个曾经能够在与战斗力强大的蒙古军队作战中获得胜利,拥有强大火器的明朝军队,却败给了一个仅仅

  • 为何说成吉思汗是中国人?这四条文史常识请牢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我们的一贯做法,判断一个人的籍贯,主要看他的出生地、血统、发迹地、长期居住地等几个方面。那么我们来分开分析。1,成吉思汗出生地,属于中华文化圈,100年前才有外蒙标签。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在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在今天看来,就是蒙古国的肯特省。肯特省有个很有名的肯特山,就是狼居胥山,那是霍去病封禅的地

  • 身为北宋宰相,因功劳死后封王,谁料后来老婆女儿当了尼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宋最后一个宰相,北宋宰相的人物分析,北宋肥东籍宰相

    赵光义很多读者朋友都很熟悉,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虽说是赵匡胤的弟弟,实际上人家是赵家老三,赵匡胤只是他二哥,他还有个大哥叫赵匡济,只是死的早。由于赵匡胤突然暴亡,皇位没有按规矩传给自己的娃,却让弟弟赵光义登基称帝了,因此民间传说“斧声烛影”赵光义杀了哥哥才称帝的。历来争论挺多的,这也算是一个历史迷案

  • 万世不祧只有始祖能享受,朱厚熜做了什么,让朱棣也有这种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厚熜世系图,朱厚熜是朱棣什么人,万世不祧之君有哪些

    无论世系如何延续,始祖始终要在主殿祭祀,因此被称为“万世不祧”,至于其他的帝王牌位,则会随着世系的疏远而不断地被移到偏殿去祭祀,也就是被“祧”出去,朱棣后来就有传言说因为世系过于久远,而差一点被祧出太庙。明太庙原本只有朱元璋享有“万世不祧”的资格朱元璋建立大明的时候,太庙里本来只有四个牌位,分别是他

  • 为何蒙古汗国不承认忽必烈蒙古大汗的称号?说:继承了大宋的国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忽必烈是蒙古承认的大汗吗,忽必烈和蒙古的关系,忽必烈多久才成为大汗

    元朝虽然建立了,忽必烈也在蒙哥去世之后,继承了大汗的位置。然而在蒙古帝国这里,除了大元朝之外,还有钦察汗国、察哈尔汗国、伊利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在这个联盟体性质的大家庭中,忽必烈的蒙古大汗的称号和位置,也仅限于大元朝,其他几个蒙古汗国其实并不承认,这里面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文化认同度不同。在其他几

  • 成吉思汗到底是哪国人?他的国籍归属,还真是非常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国籍,成吉思汗现在属于哪个国籍,成吉思汗是什么族的后裔

    事实上,黄祸论的最初起源,就与蒙古民族有关。成吉思汗统一大漠后,让蒙古族迅速发展起来,并对周边一带展开了疯狂的征服和屠戮。他死后,其子孙后代更是一路西征,并一直打到了西欧腹地——多瑙河流域。蒙古的西征,让欧洲人见识了东方的力量,也因此衍生出“黄祸论”。时至今日,曾经强大的蒙古早已不再,然而“黄祸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