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哲宗抱假传国玺,信以为真,宋徽宗识破当作废物丢弃

宋哲宗抱假传国玺,信以为真,宋徽宗识破当作废物丢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55 更新时间:2024/2/3 12:52:21

便命礼部和御史台仔细观察。这次经过众目审视使哲宗吃惊的见解出来了,古玉上的文字,虽已颇为模糊,只能辨清几个字,但有人把这些已认清和认不清的字排列起来估计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了不得这不是一颗普通古代玉印,而是一颗失传很久的珍宝传国玺。不过,也有人有不同看法,说是那所谓已经认出的字靠不住,因而说那是古代传国玺上的八个字也就不过是附会。这些朝官们人言人殊,又都认为自己见解正确不肯服输丢脸。正当大官们争论的没有结果的时候,品级不高的李公麟发表高见了。他说,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那颗传国玺是用和田玉雕成,玉是正青色。字体是“龙蚓鸟鱼”大篆,写的是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很坚硬。

只有用极坚硬锋利的昆吾刀涂上蟾蜍油才能雕刻。他见大官们都听得目瞪口呆,又用金石学权威的口吻宜称,昆吾刀早已失传,那“鸟鱼”大篆非李斯不能为,这都是后人难以仿制得成,因此,这颗玉玺一定是秦代之物(详见《宋史·李公麟传》)。李公麟这话一出口,原先认定是秦玺的人高呼自己本来就是这种看法,说不是秦玺的人都不再讲话了。李公麟的话能收一语定是非的效果,并不是偶然的。他虽然官位不高,却也是进士出身,知识丰富。他还是一位著名画家和金石学家,收藏了大批古画和钟鼎等古代器物。他的绘画、书法作品,很受苏轼、黄庭坚和米芾的推崇,交往也很密切。只因苏轼、黄庭坚正被贬在边地米芾尚未入宫,所以开始的时候,礼部。

御史台的官员们都没有想到请他参加鉴别。李公麟的看法一经传开,本来态度模棱两可的翰林学士承旨蔡京,马上想到这是讨好哲宗的一个大好机会,赶忙联络了十三个相信李公麟见解的官员,连忙翻阅史书,收集历代玉玺史料,草成奏章,蔡京领头署名上奏。奏章撇开了李公麟,完全用蔡京等人的话表述,内容可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段首先描述了古玺的形制,说它“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肯定玺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背是“螭钮五盘”。还说“又得玉螭者一,白如膏,亦温润,其背亦螭钮五盘”、“其面无文,与玺大小相合”,并且断定“篆文工作(篆体、书法和雕刻),皆非近世所为。”第二段将此玺玺文和历代玺文做了比较。说晋玺玺文是“皇帝寿昌”。

后魏玺是“受天之命”,唐玺是“有德者昌”,后晋玺是“惟德允昌”,这颗玺是“既寿永昌”,显然是秦玺无疑。又说此玺得于咸阳,咸阳是秦朝京城,离汉代京城长安也很近,玉是蓝田玉常见的颜色,书法与李斯小篆相同,书法、刻工,都是后代无法比拟,“非汉以后所作明矣”。最后一段是颂扬哲宗“嗣守祖宗大宝,而神玺自出”,是“天之所畀”,绝不可忽视,应当配上缘宝法物,隆重祭告天地和祖宗。这篇奏章,《宋史·哲宗纪》和《舆服志》都引用了,此处摘录了这么多,是因为后来又有戏剧性变化,下文将会述及。哲宗见到这篇奏章,自然喜不自胜,立即诏礼部和太常寺参照历史成例。拟定详细受宝礼仪。礼官们自然不敢怠慢,因为这已经是三月了。

便建议五月初一大朝会的时候,皇上到大庆殿受宝,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该宝所用的法物,都按受命宝的格式一一赶制。受宝之前,先派朝官奏告天地、宗庙和社稷,皇上还要斋戒一天。为了表示郑重,哲宗又特命宰相章惇为和此玺相配的玉检上,写了“天授传国受命之宝”八个字,另选玉工镌刻在检上。宋哲宋决定如此隆重举行受宝典礼,除了借以粉饰太平以外,还因为他一直没有儿子,想借此宝讨个吉利,生个太子,以免像宋仁宗那样,百年后没有亲子继承大统。五月初一这一天的早晨,大庆殿前是一派从未有过的喜庆景象。文武百官挤满了殿陛和大院子。哲宗在整副銮驾护送下登上御座以后,鼓乐齐奏,礼官引着符宝郎及大队仪从,恭敬肃穆地把段义所献的玉玺及所有赶制的缘宝法物。

一一呈上了御座之前。百官齐呼万岁,章惇等人还说尽了阿谀奉承的颂词献宝的段义福从天降,从一个平民变成了殿值,即哲宗的侍卫之一。这颗传国玉玺虽然被吹捧得天花乱坠,却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保佑哲宗“既寿永昌”的神物。只过了一年半,年纪轻轻的宋哲宗就在二十五岁之时一命归天,而且没有生出他一直盼望的太子来。宋徽宗继位以后,因为宋代皇帝都是自作受命宝,他也筹划制作自己的受命宝,便翻出他六哥哲宗留下的传国玉玺参详比较,一经细看,这颗当日被说得神乎其神的秦玺被看出了疑点最大的疑问是:史书明明记载着,当年王莽向姑母王太后索取这颗玉玺的时候,王太后一气之下,把玉玺扔在地上,玺上螭钮的一只螭角被崩掉了。

由王莽命匠人另用黄金镶补,而段义发现的这颗玉玺,螭角却一点缺损也没有。人的头发、指甲剪去一段还可以再长出来,玉螭的角折断以后,却绝不会再长出来,完整如新。另外,这颗玺的玺体上面,也没有传说的“魏得汉传国玺”等字,也没有磨去的痕迹。因此,这颗玺绝对不可能是秦玺。发现了这两个破绽以后,宋徽宗连呼六哥上了大当,便把这颗玺当作废物扔回库房,只取它的玺文,另刻了一颗受命宝。此时,认定该玺是秦代之物的蔡京,已经身居高位而且很受徽宗宠信。宋徽宗只为识破假玺的“圣明”沾沾自喜。而没有去责怪蔡京。其实,段义所献秦玺的破绽,还不只是这两点。例如,传说的秦玺,一向都说是白玉琢成的,现在这颗却“色绿如蓝",根本对不上号。

蔡京等人奏章中说的“又得玉螭首一,白如膏,亦温润”等,又是自相矛盾,既然玺体“色绿如蓝”,怎么可能有一只“白如膏”的“玉螭首”呢?看来,蔡京等人虽都是进士出身,并非不学无术之辈,但为了奉迎,连一些最明显的破绽也置之不顾了。那么,李公麟这位对金石学颇有研究的人是否也看错了?恐怕主要的问题是在于,他当时位卑官小,没有得到机会仔细辨认原件,只凭别人说的大致情况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也就难免做判断得不准确。当然,李公麟的话,也有不正确的地方,例如他说昆吾刀久已失传,后人没有这一工具,便刻不出来,可是他忘记了,秦代以后刻制的那么多玉玺,不是也各有不亚于昆吾刀的工具吗?好了,今天小编就讲到这里了,下次见吧。

更多文章

  • 吓得朱元璋连墓道都要改变,就怕她追来,这个女人你们知道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唯一一个让朱元璋落泪的女人,朱元璋最怕的一位女人,朱元璋死后还要他的女人陪葬吗

    有一次,有个“御赐美女”为常遇春端来一碗燕窝汤,常遇春情不自禁多看了几眼她的玉手,常遇春的老婆竟因此砍下了“御赐美女”的手臂。朱元璋得知后龙颜大怒,当即将常遇春的老婆押进皇宫。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命两个壮实的太监抬来一盆汤, “请”常遇春和众臣品尝,只见此汤黏黏糊糊、浑浑浊浊,内容颇为复杂,不知是用

  • 吴氏在位时间长达五十九年,原来逃跑大王赵构也有长情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构第一次见吴氏,吴氏和赵构什么关系,赵构吴氏媳妇谁演的

    吴氏与赵构之间,其实本无任何牵扯,而且,吴氏并非赵构的第一任妻子,赵构起初是有着自己的家室的,一妻二妾还有5个女儿,而吴氏也算是个后来者。赵构我们也都知道,钟爱历史的人对于这个帝王的作为多是万般无奈之心。起初,赵构还并未称帝,而他与吴氏的婚姻能够开始,这一切还要源自于当时的金军侵宋。金军刚刚灭掉了辽

  • 康熙遭遇两次逼宫,均化险为夷,在清朝篡位难度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熙为什么会被逼宫,康熙是最被高估的皇帝,康熙的下场有多惨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遭遇两次逼供,一次是在八大山庄,有人伪造太子信件调凌普2000人马逼近康熙;第二次是太子谋反,调耿索图在西郊拦截康熙,欲逼其退位。但是这两次都被康熙轻松化解,原因就是康熙不仅始终抓住兵权,而且为了以防万一,还养有一支秘密部队。所以要真正的篡位夺权,在康熙这种明君手里,可能性几乎为

  • 十四阿哥胤禵手握重兵,却为何在康熙驾崩后不兵变夺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十四子胤禵,康熙儿子夺位的电视剧,康熙对胤禵的宠爱

    当时的官员纷纷传言,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是受康熙恩宠,军事征伐胜利后极有可能立为皇太子。十四阿哥也没有辜负所望,所部在青海地区大败准噶尔军队,很快平定西藏一带。可惜,胤禵还没回到京城,康熙皇帝就已经驾崩。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 康熙病重之际,当着8个皇子(三阿哥、四阿哥、七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

  • 韩信最经典的一场战役,曾灭项羽20万大军,曾国藩:此计断不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十大经典之战,韩信最强五场战役,韩信最残忍的一次战役

    《孙子兵法》中讲到“兵者,诡道也。”意思是说行军打仗,就要用变化无常之术迷惑欺骗敌人。而《北齐书》中也说过:“事贵应机,兵不厌诈。”纵观古今,凡是著名的军事家,不仅擅长兵法,而且都将兵法“诡”道运用到了极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俗语概述的便是汉初三杰之一,赫赫有名的大军师韩信的一生。韩信的一

  • 雍正驾崩后,乾隆为何急着抛清关系?专家在一份密档中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驾崩的真实原因,雍正驾崩的秘密,雍正为什么在康熙死后还传位乾隆

    由于雍正帝病的太突然,死得也很突然,史书却又记载得少,因此后世也是有诸多疑惑,并且雍正帝自坐上皇帝位子后就有很多的流言蜚语,雍正暴卒自然也容易引起人们的猜疑。在清朝中期重臣、大学士张英次子张廷玉的私人记录中,雍正帝死前七窍流血,让张廷玉看后惊骇欲绝。民间对雍正死因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侠女吕四娘,为

  • 顺治说:这个省得拆分,否则被敌军占领,会成为朝廷的重要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顺治巩固边疆的措施,顺治帝对于管辖西藏做了什么措施,康熙烧掉顺治御批

    总而言之,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上,省级行政区域的划分,在分分合合中一直变动着,当然这里面蕴含着老祖宗的智慧,他们大多以山河之险作为划分的依据,如河南、河北以黄河为界,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在300年前,也就是清朝初年,大清曾存在着一个庞大的省级行政区域,这一省份,所贡献的税负收入

  • 雍正王朝:张廷玉建议雍正赐死年羹尧,是为了替孙嘉诚报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王朝电视剧距今已有二十年,可谓是经久不衰,前段时间还在央视重播,那么这部电视剧为什么会这么火爆呢?以历史角度来看,这部电视剧终究是避免不了主角光环的套路,主角雍正多多少少是被美化了,而且很多剧情与历史不符。但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不一样了,首先这只是电视剧,没必要用历史来对比电视剧剧情;如果以

  • 都说慈禧长得丑,第五世外孙女照片曝光,看完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太后孙子孙女图片,唐丽华是慈禧的孙女吗,慈禧五世外孙照片

    但有一位清朝的网红,可谓是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慈禧太后,这位作为晚清的最大掌权者,在历史书中也是颇有争议的存在,而慈禧真实的照片看上去,便是给人一种普通老太太的感觉,甚至是有点丑。 然而慈禧真的丑吗?有一说一,从他晚年的照片来看,哪怕是从轮廓上来看,年轻的时候也不像是一位大美人,但值得一说的是,随着

  • 嘉庆帝即位仅十三天就杀和珅,同为乾隆宠臣的纪晓岚,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真正的和珅和纪晓岚,历史上的纪晓岚帮助过和珅吗,纪晓岚金大烟袋算计和珅

    众所周知,乾隆帝一朝有两大宠臣,一个是协办大学士纪晓岚,一个是领侍卫内大臣和珅,他们二人可谓是欢喜冤家,为后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众所周知,纪晓岚和和珅两个宠臣在乾隆一朝受尽殊荣,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帝即位之后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想必许多读者都知道,乾隆帝驾崩后仅十三天,嘉庆帝就将和珅问罪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