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点,从最基本的原因找起,那就是明朝皇帝的血缘问题,貌似明朝的皇帝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一是跟大臣搞不好关系,二是专权,不允许别人反对他,听不进去不同意见。三是有各种奇葩的爱好。当然你有各种爱好不妨碍你成为好皇帝,所以在明朝,什么样的皇帝算好皇帝?一个甩手掌柜,而且甩给忠臣的皇帝,即使他沉迷女色或者是自己的爱好,他的名声也会很好(如宣德和隆庆),当然也有天启这种,甩给魏忠贤的失败案例。
那万历算是什么皇帝呢?很遗憾,他属于专权的皇帝,不管事还要大权在握。张居正遇到万历这种性格的皇帝,不好意思,真是倒了大霉了。如果万历和隆庆对调,那张居正和他的家族可能会名垂青史。但是很遗憾,万历不是他父亲那样的皇帝。这是万历本性上的原因造成的两人对立。那有人可能会说,万历这样的性格,也不是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举例来说,万历祖父嘉靖晚期的内阁首辅徐阶,伺候和万历一样性格的嘉靖,就可以全身而退。
那张居正自身,又有哪些原因导致其死后的悲剧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张居正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没错,你是帝师,你有教育皇帝的权力。但不要忘了,你同时还是一个臣子。小皇帝虽小,却是你的君父,在重视三纲五常的中国古代,你张居正能如此教育自己的老爹吗?所以张居正在教育万历的过程之中,态度严厉粗暴,也是其被万历反攻清算的原因之一。
第二点,张居正向来不拘小节。张居正有一个理念,你官员可以贪污,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前提是你让治下的百姓丰衣足食。这就是所谓循吏理念。说白了就是张居正重视官员的能力而不是品德。而且张居正自身也是如此,现在很多史学家,挖出张居正接受戚继光贿赂等史实来攻击张居正。我认为很没必要,因为人家张居正公开承认过这件事。我张居正只要能让国家变好,其他的无所谓。
不过,你这样不拘小节。在你大权在握的时候可以这样做,可一旦你权势不在,继任者和你的仇家,想要对你反攻清算,把柄也是一抓一大把。所以万历本来就对你张居正不满,下面的官员再逢迎圣意,顺水推舟,举报一下张居正的把柄。万历当然会怒火中烧,万历如果震怒,你张居正的下场自然不会好。
最后一点,则是张居正的不近人情,张居正是一个铁面人物。当然,有人说,铁面人物也没什么不好,比如包拯之类的,都混的很好。不过,对下面官员和百姓铁面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对皇室宗亲也这样做,那就真是作死了。包拯够铁面了吧?还有打龙袍的圆滑之处。而张居正是一点不留情,当李太后的父亲犯法后,张居正竟然能逼李太后,让自己的父亲在雪地里跪一天一夜。
无外乎在张居正被反攻清算是,有人向李太后求情。李太后没有应答,只提这件事。如果张居正处事也能像包拯这样圆滑,那自己的结局可能还会好很多。说完了张居正自身的原因,再补充一点万历自身的原因。事实上,万历对张居正抄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钱。万历心里想的是,你张居正和冯保把持大明十多年,家里肯定有很多钱。查抄冯保的家抄出很多白银,坐实了万历的这个想法,于是去抄张居正的家,但是只抄到十万两白银,事实上也就这些。但是万历不信,结果让张居正一家活活饿死。如果万历没有贪财属性,恐怕张居正的家人,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综上所述,张居正死后被万历反攻清算,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我认为,万历的原因要占很大比重。毕竟人家张居正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人家做了实事啊。中兴了大明,这样的功劳难道不能抵消他的过错嘛?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