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要不是这个部落,唐朝要提前几十年灭亡,为何此部落后来消失了?

要不是这个部落,唐朝要提前几十年灭亡,为何此部落后来消失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47 更新时间:2024/1/31 18:54:09

沙陀部族原名处月,西突厥的别部。《新书·沙陀传》:“沙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也……处月居金娑山之阳,蒲类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云。”由此可见,沙陀早期分布在今天新疆博格多山南部一带,也被称作“沙陀突厥”。

史书记载:“沙陀源出于突厥别部,或即同罗、仆固之后。”唐高宗时期,大唐军队进攻西突厥,沙陀部族看到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于是立即选边站队,主动投靠了大唐,协助大唐攻打西突厥。

安史之乱后,吐蕃进攻大唐,沙陀一度成为了吐蕃的前锋精锐,但吐蕃将领疑心重,怀疑沙陀有不轨之心,早就心许大唐的沙陀部族,在首领朱邪尽忠父子的带领下,率三万精锐投入了大唐的怀抱,这三万精锐,无形中成为了大唐手下的一支劲旅雇佣兵团。

大唐能够包容沙陀部族,其实也和他们的立国传统有关。当年的李世民,就有这样一句名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部族皆依朕如父母。”用今天的眼光看,李世民很平等开放,这也是盛唐包容之风的体现,由此沙陀这支雇佣军团性质的劲旅,就留在了大唐的军事体系之内。

沙陀部族大放异彩的时代是在唐朝末年,一方面唐朝军队的战斗力不行了,而沙陀部族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意志,在当年黄巢起义中,沙陀人出身的唐朝大将李克用,带领沙陀部族和黄巢起义军展开了厮杀,并打退了黄巢,可以说,唐朝还能在黄巢起义之后存在数十年,以李克用为首的沙陀部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907年,朱温代唐自立后,李克用父子开始和朱温成为了死对头。李克用死去之后,其子李存勖接过接力棒,通过连年的军事行动,不仅攻克了幽州,打退了契丹的进攻,还一举将朱温所建立的后梁拿下,而李存勖也随即建立了后唐。

后唐强盛时,兵强马壮,实力雄厚,是五代中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王朝,但李存勖后期沉迷歌舞声乐之中,后唐很快覆灭。

后唐覆灭后,沙陀部族的辉煌继续延续着,先是沙陀人石敬瑭建立了后晋,接着又是石敬瑭手下大将刘知远建立了后汉,刘知远也是沙陀人。

由此在唐末五代中,从李存勖到石敬瑭乃至刘知远,沙陀人就建立了三个王朝政权,其彪悍程度可见一斑。不过随着后汉刘知远政权的覆灭,沙陀部族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了。

更多文章

  • 本是寿王妃的杨玉环,如何成为了她公公唐玄宗的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玉环为啥从寿王妃变成杨贵妃,杨玉环是多少岁的时候成为寿王妃,杨玉环与寿王的爱情故事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历史遗留问题,唐统一之前经历了割据,历史上就有五胡十六国,文化、习俗各有不同,经过不断的融合以及唐朝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包容、开放、多元的文化逐步形成,造就了多元的唐朝。因此,唐朝人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为人处事上都多了一份包容。由此可见,因为唐朝文化的因素,不像秦朝文化的专制,思想更

  • 诸葛亮预测武则天称帝?三国真正的预言家其实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民间传说中,诸葛村夫是通神的人物,准确预测了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诸葛村夫最厉害的预言书就是《马前课》,共有十四课,基本上是一本简约版的中国史书。第一课,“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诸葛亮预测了自己鞠躬尽瘁而死,还预测了蜀汉被曹魏灭亡的事情。“八千女鬼”合起来就是一个“魏”字。诸葛

  • 吐蕃非常强大,曾让唐朝头疼不已,为何在宋元之后没有声音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时吐蕃有多强,吐蕃鼎盛时期有多强大,吐蕃对唐朝的影响

    除此之外,亚洲地区在古代历史上,也曾崛起过多个大帝国。如汉帝国、唐帝国、波斯第一帝国、阿拉伯帝国、元帝国等等,可谓鼎盛一时,当时欧美地区还处于蒙昧的落后状态,而亚洲这里却早已是“繁花似锦”了。在公元六世纪前后,亚洲地区存在着三个强大的王朝,分别是大唐、阿拉伯帝国以及吐蕃王朝。对于唐王朝和阿拉伯帝国就

  • 武则天男宠若干,为何从来没有怀孕风波?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称帝之后,武则天后宫是如何充实起来的,又是如何进行打理的?当年,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这对于历史,对于当时人们的思维,是非常刺激的一件事。只不过唐朝风气开放,很快人们也就接受这一事实了。特别是当时武帝的政治还算可以,至少相比李家那几位男人有过之无不及。问题是武帝的开放程度已经让世人为之感叹了,太超前呀

  • 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各有所长,为何太宗选懦弱的李治当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泰与李治谁聪明,太子李承乾与李治,唐朝李治与李恪的关系

    “子承父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放到现在,总有年轻人觉得不靠家里也能成功。当他们被生活碰得头破血流时,才发觉其实走在父辈开闯出来的道路其实更容易成功。普通家庭尚且如此,帝王之家,选择一个出众的儿子继承大业,更是重中之重。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其中有四个非常拔尖,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恪

  • 节度使本是护唐,后来变成灭唐的关键,为何说都是唐玄宗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玄宗为什么设节度使,晚唐节度使势力分布图,唐玄宗时期在哪设节度使

    唐玄宗为何创办缘边节度使官职这个官职是唐玄宗为了避免少数民族有异心,侵犯大唐的国威和利益,从而创办的,光是听这个官职的名字就有点像现代的外交官,可见用处还是挺大的。不过唐玄宗很聪明,缘边节度使的权力虽然很大,可以直接不经过上面的批准,不用得到皇帝的许可,就可以调遣军队、钱财和粮食,看上去是一个管后勤

  • 五代十国最英明君主,15岁从军24岁当上将军,文治武功没差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代十国最详细历史,五代十国最著名人物,五代十国主要历史人物

    那些残暴不仁、昏晕无能的帝王就不用说了,大家对他们肯定是持批评批判的态度,但是即使是那些鼎鼎有名、在历史上有很大成就的帝王,他们的一生中还是多少有些污点,所以大多数帝王在接受着后人对他们称颂赞赏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上也被大家批评贬低。不过历史上还是存在着一生比较完美的帝王,人们对这些帝王的评价也全都是

  • 安史之乱爆发,吐蕃军队想要捡漏,坚持不到15天还是跑回老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史之乱有没有吐蕃,安史之乱后吐蕃杀了多少人,晚唐安史之乱吐蕃入侵

    大唐和吐蕃关系紧张七世纪初,吐蕃和大唐的关系一直不好不坏,710年,金城公主的和亲只保住了短暂的和平,吐蕃的野心昭著,开始进犯大唐国土,双方一战激发。唐朝很强大,但吐蕃一样有野心,有实力。当唐朝渴望西部大开发的时候,吐蕃也想掠夺东方,因此一直势如水火,却不分上下。吐蕃的军力较强,大唐各方面均衡发展。

  • 李元芳作为唐朝千牛卫真的威风八面吗?可能你不知这一职位的涵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元芳千牛卫的身份,李元芳是千牛卫最厉害的吗,李元芳的千牛卫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在这部剧里,人们对一个镜头绝对记忆犹新:每当李元芳向对方报出自己身份时,那份大仪凛然,不可侵犯的优越感都十足的爆棚。可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千牛卫这是个什么职位呢?真的那么威风八面,荣耀万方吗?千牛卫之起源虽说千牛卫盛行于唐朝,但起源却颇为长久。在老庄的《养生主》中有这样一句话“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

  • 儿子预言了什么?手段毒辣的武则天,为何逃不过儿子的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三大预言,武则天的预言有哪些,武则天当时真的有预言吗

    高宗死后,野心膨胀的武则天,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对李唐王室宗亲各种打击,其中太子李贤看到母后如此不念亲情,动不动就废立太子,自然也是惶恐不已,好在李贤很有文采,于是就效仿三国时期的曹植,写了一篇非常感人的《黄台瓜辞》。《黄台瓜辞》一文,在《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中有详细的记载:“贤终日忧惕,每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