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德为何没有继续追随马超去投奔刘备?反而投降曹操?原因不简单

庞德为何没有继续追随马超去投奔刘备?反而投降曹操?原因不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28 更新时间:2023/12/14 2:17:37

庞德转投新主的事情一直让许多人惋惜,特别是他投靠曹操而没有跟随马超投奔刘备,这让许多爱戴刘备的人感叹不已,那么为什么后来扬名天下的庞德当时没有和马超一起投奔刘备呢?世人疑惑不解,其实原因应该有以下几个:

第一种原因:庞德得病了,错过了和马超一起来投奔刘备的机会。

庞德得病这个说法流传比较广,主要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小说里面谈到庞德病得很严重,不得不留在汉中养病,因此没办法和马超一起行动。

根据《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描述:

一方面,小说中关于这事的描写有些夸张,自始至终,刘备和马超之间就没有交过手,更谈不上在葭萌关和张飞大战的事情,因此说庞德由于得病不能跟随,不得不留在汉中的情节不可靠,只能算是罗贯中的一家之言。

另外一方面,根据《资治通鉴》时间来推算,从马超离开汉中张鲁到归顺刘备,一直到张鲁投降,这个时间可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几个月的时间,而是整整一年多的时间。

在这漫长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庞德还随着张鲁从汉中跑到巴中。这么长的时间,庞德可是有足够的机会偷偷离开张鲁去找马超,然而庞德却没有这么做。庞德生病错过了跟随马超,即使有这种可能,但是后来没有去找马超确实属于庞德的主观意志而非客观原因。

罗贯中之所以把庞德没有继续追随马超的根本原因归结于得病,其根本目的就是给庞德一个很好的,合理的理由脱离马超,而这个客观理由也为马超失去一员战将找到合适的解释。

当然究其其根源还是崇刘抑曹的思想在作祟,马超后来投奔刘备,成了刘备正营的代表人物,然而有关刘备方面的人物形象又必须是正面的,因此从侧面上隐去了庞德没能追随马超的根本原因。

第二种原因:在道义上,庞德对马超已经非常失望,不愿意再追随。

如果说在潼关之战中,马超的表现还可圈可点,那么到了后期凉州之战就完全丧失了章法,甚至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人性,特别是擅自诛杀凉州刺史韦康,这就完全违背了基本的道义。

韦康作为凉州刺史,在当地为官很多年,深受凉州当地人的爱戴。在冀城被围几个月后,刺史韦康为了保护百姓免受战乱,勇于承担,慨然投降,可是马超却指使他人为了泄愤擅自诛杀了韦康。

根据《三国志·杨阜传》中引用裴注《列女传》记载:

马超这一残暴行为直接导致凉州士民极端失望,引起了许多人的愤慨,以至占领凉州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依然无法收服民心。马超对于凉州的治理如同坐在一个火药桶上,最后终于爆发。

韦康昔日部下联手将他赶出了凉州,彻底从关中败退,最后再也没有回到过故乡。

凉州失败的根源就在于马超后期残暴无道,乱杀无辜,已经失去了基本的道义,从而丧失人心。

这个时候的庞德一直追随在马超身边,马超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必然映入庞德的眼睑,对与错也非常清楚。

庞德并非是一个愚忠之人,拥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始终遵循着做人的基本道义,虽然无法左右着上官马超的行为,但是可以控制着自己未来的做法,这也是为何曹操封他为立义将军的缘故吧。

第三种原因:受张鲁的五斗米道的影响,改变了先前的看法。

五斗米道强调着儒家传统的忠孝仁义理智信等伦理道德,并且一直将这些理论作为必须遵守的要求,非常强调忠孝为先的道理。

对于庞德来说,从213年9月和马超一起进入汉中,投奔张鲁伊始,到马超离开张鲁投奔刘备,这之间的时间大约有一年左右,有足够的机会和张鲁等人打交道。张鲁以及其麾下的部众均是五斗米道的教徒,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耳濡目染的受到他们思想和做法的影响,这个影响必然会改变庞德想法,从而进一步影响他的选择。

受到影响的不仅只有庞德,还有曾经在关中并肩作战的程银、侯选等人,这些人在潼关之战中曾经和马超一起并肩作战,共同抵抗曹操。

他们在失败后逃到汉中投靠张鲁,即使后来马超在凉州曾经短暂站稳了脚跟,他们也没有跑去追随,而是老老实实的呆在汉中,直到曹操来临之后,才和张鲁等人一起投降。

程银和侯选两人反常的态度也反应了庞德的想法,既然作为死硬分子的程银和侯选能够转变态度,那么后来的庞德为何就不可能呢?

五斗米道在汉中深入到各个阶层,无论是贫苦百姓还是上层社会都深受其影响,并且奉为神明而遵从。他们信奉的道义来源于那个充满战乱和死亡的时代,真实的反应了人们对于安定和团结的追求和渴望,在周围都是这种渲染环境的情况下,作为经历坎坷的庞德,他不能不受其影响,正是这样才放弃和马超继续逃亡,不去投奔看不到希望的刘备。

马超和庞德不同,马超的全族包括家人均被曹操诛杀,仇恨早就充满了头脑,复仇的信念早就布满了每个毛细血管,所有的意识和思想处于复仇之中,即使在他生命弥留之际,依然不忘曹操对于他的伤害,因此马超仍然会选择继续寻找机会对抗曹操;而对于庞德来说,他没有这样的心理和道德负担,无需为了复仇而活着。

当他看到汉中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安宁祥和的时候,其内心必然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曹操来到汉中,天下归于一统的时候,其内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五斗米道中所表现的忠义涵义更是让他幡然醒悟,彻底倒向了正统的曹魏,这就必然促成了他不再追随马超,而是留在汉中,寻求机会寻找明主,实现自己的理想。

由此可见,庞德最终在关键的时刻放弃了马超,转而留在汉中,并非一时头脑发热,也不是见利忘义的结果,反而是真实内心最后做出的抉择。

更多文章

  • 大英雄项羽,死了两千年,至今留给我们的依旧是无尽的遗憾和遐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之死简介,项羽失败了为啥还把他当作英雄,项羽败了为什么还那么受人敬仰

    之后,项羽感觉快支撑不下去了,心中有些害怕。根据《史记》的记载,那个时候刘邦主动乞和,他派出陆贾前去说服项羽,可是,项羽却不听这个人的胡言乱语。接着,刘邦派出侯公人前去,项羽这才被说服,答应和刘邦和平相处。他们约定,以鸿沟为分界线,西边属于刘邦,东边属于项羽。那么,这次为什么是刘邦主动乞和,而项羽却

  • 你喜欢《三国》,可知荀彧之子有一句惊世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荀彧经典语录,荀彧说过的名言名句,荀彧后人

    荀奉倩即荀粲,曹操手下的谋士荀彧之子,娶曹操大将曹洪之女为妻。荀粲多情、痴情,曹女则美艳而有女人味儿,夫妻俩如胶似漆,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冬天,曹女发烧,浑身烫热,于是荀粲穿着单衣,跑到寒风凛冽的庭院里,把自己冻冷,回来贴在老婆身上帮其散热。先不说这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只凭荀粲这心意就已经令人感动了。有

  • 曹操攻下汉中后为什么没有乘胜追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取汉中的经过,官渡之战曹操有没有乘胜追击,曹操攻占汉中的真实过程

    公元215年3月,在夏侯渊打败马超、韩遂军,剿灭割据势力何首平汉王宋建,平定陇右后,曹操率领10万大军从陈仓故道出发,攻打汉中张鲁。先是消灭了河池的氐王窦茂,随后到了阳平关。曹操用刘晔计谋,拿下了阳平关。当年11月,张鲁向曹操投降,曹操得到了汉中地区以及巴东、巴西、巴郡。▲古阳平关在拿下汉中后,范晔

  • 霸王项羽,果真能以一敌百?现代人专门进行了试验测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项羽真能一敌百吗,外国人看霸王项羽,项羽能否打败五虎将

    但在现在人看来,这种描述,一点都不科学,毕竟一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就是给你一百个人站着不动让你砍,最终手都会抬不起来,更不要说战斗了。就比如历史上被神化的项羽。传说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力能扛鼎,是旧楚国不可多得的勇士和猛将。自从跟叔父起兵之后,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全天下就没有一合之敌。据《史

  •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陈平以两千妇女救刘邦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陈平,楚汉之争刘邦兵败荥阳,陈平解荥阳之围

    汉二年(前205年),刘邦趁项羽主力被牵制在齐地的机会,亲率五十六万大军突袭西楚,一度攻占楚都彭城,却被项羽率领三万军队回援击败。不过,彭城之战虽然损失惨重,但主要损失的都是诸侯联军,刘邦的嫡系军队却基本得以保存,一百四十多个开国功臣全都安然退回荥阳。面对项羽的追击,刘邦虽然通过部署断后军队,劝降楚

  •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和魏延发生内讧,为什么大臣们都偏向杨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延杨仪死后影响,杨仪杀魏延,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的反应

    魏延究竟是否谋反,在历史上一直有争议,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魏延只是不满杨仪带领大军北归,既没有投降曹魏,也没有攻击蜀汉,根本就不能认定谋反。魏延谋反罪名的确定,是蜀汉大臣们一致的表态,那么既然魏延没有谋反,为什么大臣们都要偏向杨仪呢?这个问题就要从魏延的性格说起,魏延这个人性格非常的孤傲,特别是

  • 诸葛亮真是山野村夫吗?刘备有了他,才算真正融入荆州上流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在荆州的社会关系,诸葛亮崇拜刘备吗,诸葛亮跟荆州关系

    在《出师表》里,诸葛亮曾经这样写道:“躬耕于南阳”,“生活在草庐”,这些语句表明,历史上的诸葛亮,貌似真就是个山野村夫。如果是这样,那这位被称为“千古智圣”的诸葛丞相,还真是挺接地气的。可是,先别着急,如果了解了诸葛亮的家世背景之后,我们就会更正自己的观点:诸葛亮虽然曾经自我调侃是个农夫,但他可不是

  • 同样面对几十万大军,为什么垓下的项羽,未能上演彭城之战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打得过彭城之战吗,彭城之战项羽有多强,项羽彭城之战为什么没有灭了刘邦

    彭城之战,项羽仅用三万骑兵,击败刘邦五十余万诸侯联军。刘邦被赶得惶惶如丧家之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项羽在逆境中,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时隔三年,刘邦联合韩信、彭越,在垓下上演了四面楚歌,这回项羽却成了落难的老虎,最终被群狼撕咬致死,再无还手之力。那么,为何垓下之战项羽却没能上演彭城之战的奇迹呢?一、

  • 此人最大胆, 敢和曹操抢女人, 霸占其众多妻妾, 手段不输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被马超逼得割袍谁救了曹操,曹操的妻妾是抢别人老婆抢来的吗,曹操妻妾谁最美貌

    曹操在攻打邺城的时候打败了袁绍,曹丕则霸占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曹操和曹丕在很久以前,就对袁绍的儿媳妇垂涎已久,曹操对于曹丕抢先一步霸占了袁绍的儿媳妇的做法非常不满,而且,曹操还大放厥词的说,这次来打袁绍位的目的就是要霸占甄氏,你竟然敢先下手为强。军中军官们对于父子俩共同抢一个女人,表示非常的不理解。

  • 刘邦曾钦定“非刘不王”!他死后,吕雉却当了第一个背叛盟约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晚年对吕雉的态度,为何刘邦死前根本不敢杀吕雉,刘邦死后谁把吕雉扳倒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项羽分封天下这件事了。自公元前207年项羽攻破函谷关之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并以霸主的身份替楚怀王熊心进行分封天下。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张耳为常山王,黥布为九江王,臧荼则为燕王。此时,项羽手下所封的十八个王其身份地位都是平等的,但因项羽为人刚愎自用、粗暴等原因,使得不断受到其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