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似孱弱的南宋,为啥能坚持150多年?这个世界最靠谱的只有实力

看似孱弱的南宋,为啥能坚持150多年?这个世界最靠谱的只有实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8 更新时间:2024/1/24 16:14:29

首先,金朝灭北宋其实是个意外,一口气吃掉南宋更是力有不逮。

当初金国灭辽仅仅用了不到十年,效率之高让他们自己都感到意外。而当时他们的组织形式,还没完全脱离部落气息,相当原始,而女真人的数量又极其有限,如何有效治理辽国的领土,对他们而言已经是个大难题。

因此,在一开始,金国并没有全面南下、吞并宋朝的计划。公元1125年,金军南下围困开封,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而在下一年,金国以宋朝违约为由卷土重来,并且制造了靖康之难、灭亡北宋,但随后他们就立张邦昌为帝,则纯属无奈:由于扩张得太过于顺利,连黄河以北他们一时间都无法消化,更甭提黄河以南了。无论是张邦昌还是后来的刘豫,都是金国人设立的与南宋之间的缓冲带。

经过两年的准备后,在主战派完颜宗弼(金兀术)的鼓动下,金国发起了大规模的南侵,摆出了要灭亡南宋的架势。

但此时他们发现宋朝没那么好打了:与过去的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般的一边倒局面不同,此时双方互有胜负、战况胶着,完颜宗弼本人吃了好几次大亏。

于是,经过十年的拉锯战,双方于公元1139年签订了和平协议。但完颜宗弼并不甘心,下年他杀掉主和派大臣完颜昌,再次违约南侵,但在顺昌、颍昌、扶风、郾城、柘皋镇等地遭遇了惨痛失利后,不得不认清现实,转而主张求和。

公元1141年,在联合南宋的主和派秦桧之流除掉岳飞等人后,宋金签定“绍兴和议”,开始了长期的和平局面。

为什么金国能痛揍北宋,却拿仅有半壁江山的南宋毫无办法?不是他们战力下降,而是形势不同往日了。

第一,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当初的北宋承平日久、重文轻武、兵力颓废,面对金国的铁骑几乎毫无抵抗之力;而经过靖康之耻后,面临生死危亡的关头,中原军民骨子里的血性被激发,涌现出了大量骁勇善战的军人,岳飞、韩世忠刘锜等丝毫不逊于金国将领,背嵬军也精锐无比,刘锜在顺昌“以枪标去其兜鍪,大斧断其臂,碎其首”,大破金军铁浮屠,岳飞军则以麻扎刀击败拐子马。经过数次惨败后,金军上下感叹:“南朝用兵非昔比”。

第二,黄河两岸多平原,是金军骑兵的完美战场,“金人起燕、蓟,历赵、魏,至汴宋,皆平原旷野,骑兵驰突,步人不能抗”;而到了江淮以南,则是步兵的主场,金军自然接连失利。

此外,当时的北方汉人并不服从金国的统治,再考虑到双方在经济实力、人口方面差异悬殊,如果南宋决心主战,岳飞所主张的恢复中原、直捣黄龙并非没有可能。但这种拼个你死我活的思路,并不符合南宋朝廷的利益:

其一,由于常年的“先军政治”,武将的权力、威望强势抬头,冲击了宋朝传统的文官政治;若与金国陷入拉锯战,搞不好会再次出现五代那样武将拥兵自重的局面;

其二,打仗就是打钱,将白花花的银子投入北伐之战,在南方大地主看来毫无吸引力。

因此,当时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金国的完颜宗弼想灭南宋,但发现力有不逮;而南边的赵构只想着保住半壁江山,相对于金国人,岳飞等主战派更像是危害自己政权稳定的“心腹之患”。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在杀掉岳飞后,宋、金进入了长期的和平局面。

而随着南北朝廷的同步堕落,北方草原涌现出了一个更可怕的敌人:铁木真的蒙古部落。

蒙古帝国的军事力量,也许是冷兵器时代的BUG,他们横扫欧亚、几乎毫无敌手,只有农业文明先进的中原政权,才称得上是他们最强大的敌人。

从公元1210年铁木真进攻西夏起,一直到忽必烈灭南宋,蒙古帝国共经过五任君主、历时70年,才彻底吞下西夏、金国、南宋这三个中原政权。其中,南宋直面蒙古更是长达45年之久。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原因也归为实力:蒙古帝国的目标并非只有近在咫尺的中原,而是辽国的亚欧大陆。在全面扩张过程中,他们秉承的是先易后难的原则,距离并非首要考虑因素;实力最强的南宋,自然成了坚持到最后的硬骨头。

当初成吉思汗攻下河北,金国全力退守河南地区;随后由于花刺子模的挑衅,蒙古大军转而西征,直到公元1227年才再次进攻西夏。

公元1229年,窝阔台继承了蒙古帝国,期间他一方面挥师南下,历时六年才攻下汴京、灭亡金国,随后派拔都远征欧洲,将蒙古疆域扩充到中亚和东欧,这期间,他并没能完全集中力量对付南宋。

公元1241年,窝阔台死,蒙古内部贵族夺权,没有心思对外扩张,直到公元1246年贵由接班。但贵由体弱多病,而且跟拔都不和,坚持了3年也死了;其后又经过3年的折腾,才由蒙哥继承汗位。

公元1251年即位后,蒙哥就安排弟弟忽必烈负责漠南地区,并在两年后绕到西南攻灭了大理国,其后蒙古帝国发动第三次西征、覆灭了阿拔斯王朝。

直到1258年,在万事俱备后,蒙哥才兵分三路进攻南宋。当时的南宋一边抵抗,一边派贾似道出面谈和,但在下一年,蒙哥进攻合州钓鱼城时突然染病身亡,蒙古帝国内部再现争斗,对外扩张由此暂停。

忽必烈即位后,曾一度采取与南宋言和的姿态,这既有为了集中精力解决内部问题(主要应对与自己唱反调的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等)的考虑,也因南宋占有地利、蒙古军队难以占到便宜。

但南宋将领刘整的叛逃,帮助忽必烈改变了局面。公元1268年起,蒙古大军围攻襄阳,历时6年的血战,终于拿下了这一战略咽喉。自此之后,失去了地利的南宋再无对抗元军(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的资本。公元1276年,临安沦陷;三年后,南宋彻底灭亡。

综上,南宋之所以能成功苟且百年,主要有赖于顽强的军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虽然朝政腐败,但面对危亡,南宋军民总能爆发出巨大潜能,再加上崇山峻岭、江河湖海,以及连成防御网的坚固城邑,让横行一时的金军、蒙古铁骑也不得不吃瘪。假如没有刘整、吕文焕先后降元,搞不好南宋还能支撑几年。

更多文章

  • 大宋宫词:曹利用心思深沉,他不助妹夫称帝却帮刘娥,用意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宋宫词刘娥抱着赵吉痛哭,大宋宫词曹利用和曹鉴的关系,大宋宫词中辅佐刘娥执政的大臣

    特别是曹太傅,一直企图让翼王篡位称帝,弄得翼王妃曹思齐跟着“瞎起哄”,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翼王位没篡成功,自己又小产了。曹太傅为此哥们揍了他儿子曹利用一顿。主要是,曹利用作为传递元侃死讯的关键人,没在第一时间把消息送到曹府,却送给了皇后刘娥,白白错过了这样一个天赐良机。曹利用为何要放弃帮助妹夫翼

  • 张献忠制定征服世界计划:孙可望打日本韩国,李定国远征西洋各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可望个人资料,李定国与孙可望的矛盾,南明李定国不应该与孙可望闹内讧

    张献忠拿下四川以后,尽屠境内民,沉金银江中,大焚宫室,火连日不灭。传教士记载:“被拘百姓无数集于南门外沙坝桥边。一见献忠到来,众皆跪伏于地,齐声悲哭求赦….随即纵马入人群,任马乱跳乱踢”随令军士急速动刑。最后,张献忠更是开文武科举考试,在考场上尽杀数千举子。在《圣教入川记》当中,当时法国传教士献给张

  • 《大宋宫词》皇上不信任刘娥,怕她日后称帝,把遗旨交给婉儿保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宋宫词刘娥和李婉儿的下场,婉儿刘娥,大宋宫词婉儿演员个人资料

    婉儿害怕自己抢了姐姐的夫君,所以她被册封为妃嫔的时候心里很惶恐。婉儿得到宠幸后一直想着姐姐的心情,她不希望刘娥不开心。婉儿有孕后刘娥很开心,没过多久刘娥也怀孕了,后宫中两个妃嫔同时怀孕是普天同庆的事情。刘娥怀孕后被册封为皇后,而婉儿也被皇上册封为妃。刘娥在祈福的路上孩子被潘家害的流产了,此时皇上决定

  • 《大宋宫词》中曹利用是个有志者,却事不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曹利用在宋朝历史上对朝政最大的贡献是澶渊之盟时,作为外交官与辽国的萧太后谈判,为北宋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为中原百姓迎来了百年的太平世界。其次,他对刘娥临朝听政上的支持,一意孤行到极致、近乎愚忠的地步。剧中,哪怕自己的父亲曹谏对他言辞呵斥和毒打,他也依然坚持刘娥临朝听政的信念。这一点他比他的老爹对未来

  • “过时”的《大宋宫词》,只值3.8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宋宫词评价,大宋宫词评分为什么那么低,大宋宫词的评分有多高

    《大宋宫词》似乎是开年第二部令人大跌眼镜的“大女主剧”。又是不合时宜的“大女主”从故事背景角度考虑,《大宋宫词》的主角人设,本来是极其适合进行影视改编的。刘涛饰演的女主角刘娥,蜀地孤女出身,入宫后没有子嗣,却能够凭借政治才能成为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曾在天圣二年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太庙的祭祀大典,在

  • 《天龙八部》里的“正义女神”,竟是北宋亡国的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天龙八部西夏公主,正义女神是谁,天龙八部西夏公主丑吗

    在这个贯穿着整个故事的地点背后,则是历史上那场非常著名的宋辽战役。书中以北宋哲宗的时代为背景,将北宋一步步走向衰弱的气运通过江湖人士的恩怨情仇展现出来。在书中有一个人物对于北宋命运的走向是至关重要的,她就是宋哲宗的祖母高太后,金庸从不吝啬于对高太后贤良淑德的称赞,将她打造成为了“正义女神”,然而也是

  • 击败过宇文成都的隋唐猛将,他吊打瓦岗群雄,甚至可以硬战李元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宇文成都大战李元霸,李元霸几招打败宇文成都,瓦岗五虎能打过李元霸吗

    李元霸简直就是被吹捧的像天兵天将了,一双大锤重八百斤,紫金山大战时,一人单挑百万大军,他的战斗力已经超出了凡人的范围,要是不被雷劈了,没人杀得了他。在李元霸出世之前,宇文成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猛将,他可以一人单挑伍云召、伍天锡、雄阔海三人联手。即便是宇文成都如此的骁勇,但在李元霸面前也撑不了三个回合。

  • 李莲英是不是真的太监,慈禧为何如此宠他,他身边的宫女可以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莲英为何受慈禧宠爱,李莲英为何能受慈禧独宠50多年,档案李莲英慈禧完整版

    清朝的慈禧太后是个话题人物,发生在她身上的争议很多。而慈禧太后身边的人,也就自然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李莲英就是这样一位太监,他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被宠幸了一辈子,不过坊间却有传闻李莲英是假太监,可他身边的宫女却可以证明传闻的真实性,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事实真的如此吗? 李莲英受宠多年的原因 李莲英原

  • 明明有上下五千年可拍,为何是清朝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九分钟看懂清朝的实力,一张图看清清朝历史,战争细节清朝

    不仅仅是用户需求为导向,电视剧公司在推动清宫剧的发展上也不遗余力。作为距离现代最近的王朝,清朝遗留史书、文档、影像资料与建筑最为丰富齐全,后宫人物都有史料依据佐证,不至于架空捏造无信服力,众多野史合集描写了昔日王公贵族的秘闻,后宫生活更是添上不少神秘感,可以满足老百姓们的窥视心理。再加上清朝特殊的继

  • 与康熙合葬的五个女人,四位都是皇后,只有她是被雍正硬塞进皇陵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康熙合葬的五位女人,康熙和谁合葬的,历史上的康熙是和谁合葬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封建礼制最完善的时期,皇家封建礼制等级森严,异常循规蹈矩,不能逾越。在古代,能和皇帝合葬的人,一般只有皇后有这个资格,清朝肯定也不例外,但是到了康熙皇帝,却打破了这个传统,与康熙合葬的5个女人,除了4位皇后外,还有一个女人以非皇后的身份与康熙合葬,她到底是谁呢,她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