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霸王项羽雄霸一时,为何败给小混混刘邦?这几点值得反思

霸王项羽雄霸一时,为何败给小混混刘邦?这几点值得反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93 更新时间:2024/1/25 15:53:13

我们都知道项羽有着“西楚霸王”之称,但是作为他的对手刘邦,却并没有相应的称呼,刘邦不是什么霸王,也不是什么豪杰,他最响亮的称号,也不过就是“秦国亭长”而已。一个小小亭长和霸王之间的争斗,光从气势上就已经形成了云霄之别,但是结果却是戏剧性的,我们都知道项羽惨败,刘邦开创了数百年的大汉基业。

楚汉之间的争斗不是存在于戏台和演义书本上面的故事,颠覆的故事结局不是为了完全制作戏剧化的冲突,他们之间的成败是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就是这样的事实,所展现出来的不可思议,才会让我们能够从中窥见到一些我们在生活中所不能够遭遇到的经验,也可能从这些经验的汲取中,能够帮助我们更一步的接近成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素让刘邦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项羽呢?

从个人经历来看,项羽是世家贵族出生,这样的出生是刘邦不可比拟的,两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自然受到的教育也不一样。就算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喜欢用“成王败寇”的论调来评判过往的人物,可是在项羽这位落败者身上,千百年来依旧没有遭受到多少的奚落,反而是刘邦依旧是被很多人认为是痞气和没有英雄气概。

两者在性情上的悬殊的确是存在的,可是事实或者和人们所口口相传的有些出入。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却只是他在冲锋杀敌的勇猛而已,真正要论究到个人的性情,项羽却是不及刘邦的,这也是项羽败落的原因之一。项羽在攻打襄城一战中,仅仅是因为初期受到了一些挫折,在城破之后就将全城的百姓给屠杀殆尽,这种令人不齿的事情,他不仅仅是做了一次,在和刘邦一起攻破城阳后,百姓们依旧没有逃脱掉他的毒手。

所谓的争天下者,不仅仅是攻城略地,否则和打家劫舍的山匪有什么两样?争夺天下,最重要的莫过于争人心。跟项羽比起来,刘邦自身的痞气却没有带到他的谋略中,不论是战事如何的激烈,刘邦始终确保百姓的安宁,在破城的第一时间,他就会马上做好百姓的安抚,这种行事风格的不一,就是刘邦在人心上胜过项羽的区别。

不单单是对于民心的争夺,两个人有着不同的做法,更为关键的是,刘邦始终明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刘邦要做的就是争天下,从最开始这就是他的明确目的,因此所有的事情和决策也都是围绕着这一方面来做到,但是项羽不同,他是为着仇恨的驱使才起兵反秦,但是真正当秦朝被推翻后,他就马上陷入到了迷茫的境地。

在反秦成功后,面对着十几万的投降秦国将士,项羽却没有想到要收为己用,反而是旧病复发,讲这些有生力量权不给坑杀殆尽。作为先进去咸阳城的刘邦,却让萧何第一时间收集了秦国宫殿中关于天下户籍人口的典册,对于其他的金银珠宝,丝毫没有染指。而后至而来的项羽,先是坑杀秦兵,然后不顾天下人的忌讳,把已经投降的秦三世子婴给当众砍杀,最后掠走所有的财宝和满车的妇女。这两种行为的对比,已经是高下立判,可以说在咸阳宫中,天下最后要归属于谁,就已经是分出了答案。

能够做到不扰民,不贪图眼前利益,这是刘邦能够胜过项羽的两个基本要素,这就是刘邦在战略上的赢面。另外项羽虽然空有“霸王”之名,但是心胸狭窄,不能够容人和礼贤下士,反而刘邦从底层出生,这种经历让刘邦能够做到对任何阶级的人都加以重用,韩信这种不世出的“用兵之神”,不就是因为在项羽手下郁郁不得志,转而投靠了刘邦,助他成就了大事业。所以说,项羽之败,败在了格局、纵欲、以及心胸上。我们后来人如果能从中领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那无疑是值得庆贺的。

更多文章

  • 关羽为何老中箭?这四点原因,让他成为“移动箭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一生三次中箭,关羽怎么总是中箭,关羽为什么在战场上总是中箭

    (图片源自网络)不得不说的是,猛将关羽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容易“中箭”,可以说关羽是三国时期的“中箭王”,堪称“移动箭靶”,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1. 自身目标大(图片源自网络)据记载,关羽身高达到了9尺,换算成现代的身高将近2.08m,这个身高在当时可谓是惊人,加上关

  • 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啥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下一句,民间俗语少不看三国老不看水浒

    在明清的小说中,有四本书因为其所讲述的故事颇为深刻,同时所用的语言又颇为简单,能够为雅俗共赏,于是流传天下,其影响范围极广,这四本书便是被后世称为“四大名著”的《水浒》、《三国》、《西游》、《红楼》。也正是因为这四本书的读者极多,所以慢慢地便因此而衍生出了一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这一话流

  • 被吕布埋没的一代良将,文武双全,誓死不降,曹操都不忍心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杀吕布片段视频,曹操吕布下邳对话,文武双全吕布

    其实,有一个人被吕布埋没了,那就是高顺。大家知道高顺,或许是因为陷阵营,在吕布营中,高顺和张辽是两大猛将,但是两人颇有不和,而高顺文武双全,而且颇有智谋,对于临敌战机把握十分熟悉,但是吕布却不看重高顺,对于高顺的建议更是屡屡不听。高顺的陷阵营,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是一支与曹操虎豹骑、刘备白耳兵等相媲美

  • 苏州一座千年古墓:里面有几千件绝世文物,秦始皇都曾想挖开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州古墓发掘图片,秦始皇古墓图片,苏州春秋大墓

    几千年来,除了极个别的墓地,其他基本都没有逃过盗墓贼的魔爪,很多文物都下落不明,这令人相当惋惜。然而,在如今的苏州市,却有一座距今两千多年的古墓,里面有几千件绝世文物,就连千古一帝秦始皇都曾想将它挖开,但它至今依旧保存完好。该墓地的主人就是阖闾,春秋末年吴国的国君,他本为吴国的大臣,后派刺客专诸将吴

  • 刘邦当上皇帝后,对待自己还在世的老父亲刘太公是如何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太公和刘邦谁死得早,刘邦称帝后要跪拜刘太公吗,刘邦死得早还是刘太公死得早

    不过,在享刘邦的福之前,刘太公为这儿子操碎了心。没发达的时候,刘邦绝对不是个好儿子,身在农家却不愿下地干活,也没有别的营生,整天游手好闲,是个典型的乡间浪荡子,好大年纪连老婆都娶不上,与一个姓曹的女人偷情,生下庶长子刘肥。这孩子也不是他养,是他的父亲、哥嫂帮着养。所以刘太公时常训斥他,骂他没出息,不

  • 在汉字中有一个字,刘邦见了大笑不止,可是刘备见了却嚎啕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大笑刘备大哭打一个字,字谜刘邦见了大笑刘备见了大哭,汉高祖刘邦与刘备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 ,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每每听到林俊杰的这首歌都想穿越回三国去看看,去看看那个尔虞我诈,烽火连天的岁月到底是什么样子。去品味一下那个年代的英雄本色。三国作为汉王朝后一个分裂的乱世,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

  • 她是三国最厉害的女将,生擒蜀国两位猛将,逼得诸葛亮只能智擒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最厉害的女将是谁,三国中最聪明的女谋士,诸葛亮活捉三国最强女将

    当时刘备占据四川,但他也是外来人。所以就引起很多人的不满。而当时周边还有不少的势力并不服刘备,所以时不时的找麻烦,南蛮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是不是的侵扰蜀国的子民,这让诸葛亮很是头疼。所以就派大军去平定南蛮,然而去平定的时候并没有那么的顺利。这一切都是因为祝融夫人。诸葛亮南征平定,攻下三江城后,祝融夫

  • 千古谜题:陈寿批评诸葛亮不擅长“应变将略”,到处公不公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寿对诸葛亮的十六字评价,陈寿万卷楼图片,陈寿对诸葛亮后世评价

    孔明北伐的首要目标是“存蜀”陈寿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他只到孔明前后共五次北伐都没有消灭曹魏政权。但平心而论,任何一场战争能否最终胜利,都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蜀魏战争也不例外。仅凭孔明一个人的军事谋略当然不可能完全改变最后的结局。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灭魏并非北伐的根本目标,孔明的本意只是首先达

  • 如果此人不死,刘备夷陵不会惨败,诸葛亮不去参战,也可稳胜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夷陵之战东吴参战将领,诸葛亮在夷陵之战怎么救的刘备,夷陵之战东吴兵力损失

    曹丕称帝以后,公元221年,刘备在各大臣的拥立下正式在成都继皇位,这就是汉昭烈帝。周瑜在世的时候,三番四次要想夺回荆州,但屡屡受阻,周瑜死后,孙权重用的吕蒙,用计策夺取了荆州,还将关羽杀了,从此以后,蜀汉和东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了。刘备上位以后,便调集了75万大军,准备为自己的二弟关羽报仇雪恨,但是让

  • 同样演《三国》刘备,于和伟和孙彦军放在一起看,差距就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于和伟演刘备是哪个版本,孙彦军刘备集锦,于和伟孙彦军

    A 《三国演义》,写尽德与道,刘收桃园结,李曼成一口答应,玄德大怒与友人,关云长独自赴会;一个《三国演义》,所有的利益和权利,处于劣势,但是曹操杀了第四世界,第三公平,而华夏,威震天关云长丢了麦城,有血海深仇的刘,含恨死了白帝城。三雄争霸让司马家族赢得了世界。如果要说哪个男人最憋屈,刘说第二,没人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