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耶胡达·阿米亥的评价如何?耶胡达·阿米亥是怎样一个人

关于耶胡达·阿米亥的评价如何?耶胡达·阿米亥是怎样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980 更新时间:2024/1/20 2:05:48

如果说奥兹是中国读者最为喜爱的希伯来语作家,那么耶胡达·米亥则应该是中国读者最为喜爱的希伯来语诗人。

阿米亥1924年出生在德国一个正统派犹太家庭,自幼接受犹太传统教育,在德语与希伯来语的双语环境中成长。1936年随家人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先住在佩塔提克瓦,而后搬到耶路撒。当时以色列尚未建国,耶路撒冷仍旧为英国人管辖。与众多同龄人一样,阿米亥在青少年时代也受到了希伯来民族主义思想的浸染,但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他必须用德语代替希伯来语,并且时刻准备参军,为即将建立的以色列国家献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米亥加入了英军的犹太纵队,并参加过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阿米亥自50年代登上坛后,用希伯来语相继发表了《现在别的日子里》《两个希望之遥》《在公共花园》《并非为了记忆》《你本是人,仍要归于人》《就连拳头也经是五指伸开的手掌》等15部诗集,还发表有《并非此时,并非此地》等两部长篇小说,以及短篇小说集、戏剧与儿童文学作品。此外,阿米亥还有许多译作面世,如在英语世界影响颇大的《耶路撒冷和我自己之歌》《阿门》等,收入其中的作品有的出自诗人自己之手,有些乃是诗人与其他译者、诗人如泰德·休斯等合作为之。

阿米亥的诗歌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色列新诗创作的雄辩代表,同以色列的历史和政治进程具有鲜明的一致感。他说,所有的诗歌都是政治性的。这是因为真正的诗表现的是人对现实的反应,而政治是现实的一部分,是正在形成的历史。即使诗人写的是坐在玻璃房子里品茶,这也反映政治。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无法摆脱的一个重要政治因素便是战争。几十年来,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相继经历了1948年的“独立战争”、1956年的“西奈战争”、1967年的“六日战争”、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等五次中东战争,经历了1987年和2000年的巴勒斯坦起义,还经历了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战争。阿米亥虽然在2000年9月便已经作古,但早在1948以色列“独立战争”时期,他便在犹太人的帕尔玛赫先锋队中作战,从此,便未曾停止过对战争的关注。但是,他并没有从民族命运角度来赞美战争,歌颂战争;而是从人道主义出发憎恶战争,反对战争,表示“对于战争我无话可说,没什么可补充。我感到羞耻”(《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他一方面借助诗歌寻找战争记忆:“我的好朋友,1948年6月,在阿什杜德沙漠中,死在我的怀抱和他的鲜血里。哦,我的红胸/朋友。”(《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一方面不住地剖析战争的无情,展现被战争损坏的个人,他在诗中写道:“一个男人——他儿子战死了——走在街上,就像一个子宫里怀着死胎的女人。”(《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

阿米亥生命中不可忽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其在德国便形成的与生俱来的流亡犹太人的体验。因此,在阅读阿米亥的诗歌创作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他的以色列人身份,同时,也不能忽略童年时代的德国记忆对塑造阿米亥其人的重要影响。

阿米亥诗歌和小说中时而出现一个女孩,名叫路得,那是他幼时的小伙伴,甚至被称作他“童年时代的恋人”。1963年,阿米亥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他曾去拜访旧日的母校,也去拜访了路得昔日的家。路得和阿米亥的许多小伙伴一样,没有逃离纳粹的魔爪,死于集中营,但却镌刻在诗人的记忆深处:“有时候我想起你,小路得,/我们在遥远的童年就被分开了,他们在集中营烧死了你。/假如你现在还活着,你会是个六十五岁的女人,/一个在年老边缘的女人。你二十岁时被烧死了;/自从我们分别后,我不知道你在短暂的生命里/都遇到了什么事。你获得了什么,他们在你/肩膀上、衣袖上、你勇敢的灵魂上都打上了/什么样的标记,他们给你别上了什么样的/闪光的星星,什么样的英勇的装饰、什么样的/爱的奖章挂在你的脖子上,什么样的安宁降临在你身上,愿你安息。”(《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

尽管阿米亥没有经历过大屠杀,也不是大屠杀幸存者,尽管他有时也表现出憎恶历史的一面,但在许多作品中,大屠杀等历史事件犹如潜文本,通过诗人幼时的伙伴路得以赋形,表达出以色列诗人对那段历史的追忆与追问。而在问世于1963年的长篇小说《并非此时,并非此地》中,阿米亥则通过主人公约珥回返德国的方式,与过去建构联系,以便弄清路得之死的真相,以及杀害路得的刽子手的现状。约珥这个人物在某种程度上带有阿米亥个人或那代人经历的投影,他们尽管在年轻时代便移民以色列,躲过了那场历史灾难,但有时不免为这种逃离而负疚。

耶胡达·阿米亥在一个正统派犹太家庭中长大,尽管成人后不再严格恪守宗教仪式,但是犹太宗教传统却早已渗透到他的灵魂与血脉之中。就像他自己在1997年接受笔者采访时所说:“我们所用的每个词,均取自《圣经》、祈祷书、解经学和《塔木德》,并拥有了其内涵。每个字都在犹太历史的大厅内回响,具有宗教背景的我所采取的口语仍然保持着原先传统中的神韵。我在诗歌中同时采取新旧两种标准。我在诗歌中试图重新创造并解释。这样看来,我的诗歌真真正正是犹太人的。”

在耶胡达·阿米亥的心目中,上帝具有至高无上的辉煌与力量,人类沐浴在上帝赐予的神恩之中,沐浴在上帝施与爱的雨露中,人对上帝的情感交织着爱恋与敬畏,而上帝对人的感情则有着远近亲疏之分。令许多中国读者颇为熟悉的《上帝怜悯幼儿园的孩子》的第一节从第一个层面表现上帝对人的怜悯带有选择性,其怜悯程度与人类的纯化程度密切相关,因为之后幼儿园的孩童才有权利得到怜悯,学校的孩子所得的怜悯次之,而成人则得不到任怜悯。幼儿园的孩子、学校学生与成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幼儿园的孩子最为单纯无邪。但是,阿米亥也提到成年人若想得到救赎就要通过爱,因为上帝关注真正的恋人,“怜爱他们,庇护他们,像一棵树荫覆着睡在/公园长凳上的老人。也许我们也会给他们/母亲传给我们的/最后的稀有的同情之币,好让他们的幸福佑护我们,现在和别的日子里。”(《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英国学者阿布拉姆森曾经提出一种有趣的推断与假设,称这首诗是对拉什释解《创世记》的一种模仿,拉什主要认为上帝首先怜悯众生,而后有所选择。进而暗示着人类始祖遭到蛇的诱惑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被逐出伊甸园。而“真正相爱”的人则能够得到上帝的庇护,不受外界的侵扰。这并非只在宗教层面上用爱来换取上帝的怜悯,而且具有人本意识,呼唤人与人之间的无私救助,在犹太传统中具有历时性。

应该指出的是,作为一个具有深厚犹太学根基的诗人,阿米亥对上帝的认知与阐释似乎没有超越古代犹太宗教经典对上帝的理解,但在诗歌实践中,他用现代希伯来语拉近了现代读者与文学传统的距离。他经常套用与模仿圣经诗歌与韵文,但每每加上现代人的思想,进而打破了原有的文本秩序与意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构了一座桥梁。

更多文章

  • 襄樊之战关羽能威震华夏靠的仅仅只是水淹七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襄樊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

  • 孟获的象兵有多厉害?诸葛亮为何不向其一些借象兵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象兵,世界,历史解密

    七擒孟获的故事,是《三国演义》罗贯中编的。实际上,孟获只是西南蛮夷众多部落首领的一个。首先,西南蛮夷只是被蜀汉打服了。蛮夷只是不敢再骚扰蜀汉,但是,蜀汉也不可能让蛮夷替他打仗。其次,西南蛮夷在当时,本来就是落后地区。根本没有实力来帮助蜀汉,他们能保证不给诸葛亮后方捣乱,就已经可以了。再者,大象属于热

  • 两国竟然约定合伙瓜分波兰 为何苏联动手比德国晚了半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联,德国,历史解密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爆发前,德国和苏联已经进行秘密谈判,两国在谈判桌上约定共同瓜分波兰。不过9月1日战争爆发后,苏联并未如约向波兰发动进攻,直到9月17日德国已经占领了大半个波兰的时候苏联才动手,比德国晚了半个月。那么两国约定合伙瓜分波兰,为何苏联动手比德国晚了

  • 嘉庆帝亲政后没多久,为什么立马就除掉了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庆帝,清朝,历史解密

    1796年,乾隆帝退位做了太上皇,让第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接了班。颙琰在位的前四年,并没有实权,乾隆帝死后才亲政。他亲政的第一件事却是除掉了大贪官,乾隆非常宠信的重臣和珅。那么嘉庆之所以着急忙慌的除掉和珅,到底是因为和珅贪污还是弄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和珅是大贪官这不假,

  • 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为何没有提防赵匡胤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代,柴荣,历史解密

    柴荣去世仅半年,赵匡胤就发动“陈桥事变”,从柴荣遗留下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走了皇位,柴荣英明一世,被后世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为何他没猜到赵匡胤会篡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十九日,周世宗柴荣病逝,终年三十九岁。继承柴荣皇位的是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史称周恭

  • 关陇集团:门阀制度最后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门阀制度,晋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时期,外族入侵,本土汉族被迫迁居南方或是奋起反抗,这段时期长达二百余年,在此期间华夏大地战火不断、尸横遍野民不聊生。这个时期就是南北朝时期,该历史阶段最大的特点便是国家分裂(今日权臣明日天子)和民族融合。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依旧是主流的政治制度,不过最大的一点区别在于,皇帝多任命

  • 越剧四大名旦之一:赵瑞花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瑞花,民国,历史解密

    赵瑞花,著名越剧演员,代表曲目有《叶香盗印》、《六月雪》、《方玉娘祭塔》和《孟丽君》等。赵瑞花 (1912年-1982年)女,汉族,演员、教师。浙江省嵊县孔村人。12岁进第一副女子越剧科班学艺,工花旦。因身材矮小,特穿着定制的半高跟靴,踮起脚尖苦学苦练基本功,成为与施银花、王杏花齐名"三花"之一,尤

  • 周朝诸侯国:虞国的建立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虞国,周朝,历史解密

    虞国,也称北虞,春秋时期诸侯国,位于山西晋南,国君为姬姓,都城遗址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的平陆县古城村。虞国,周初武王所封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始封君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孙虞仲(排行第二,受封于虞,故曰虞仲)。公元前六五五年被晋国所灭。前655年,虞国君贪图晋

  • 关羽最大的官位是汉寿亭侯,这个封号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关平,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关羽的大名,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故事精彩纷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220年夜走麦城,则是英雄末路之战,一路突围至临沮,此地距离蜀汉大本营益州不过一二十里,却遇上东吴偏将马忠的埋伏,力战不屈

  • 掌握大权不可一世的赵姬,最后郁郁寡欢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姬,春秋,历史解密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这一年,秦军一直进攻赵国,经过艰苦奋战,秦军已经把赵国军队打的差不多了,所以秦军想立刻将赵国消灭。接下来的这一仗秦军并没有很轻易的取下赵国,赵国的国君知道这样下去必输,所以大臣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决定要杀掉之前抓住的秦国的人质。这个决定做出来以后,被异人的师傅吕不韦得知了,他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