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鲁相邻,两国相爱相杀许多年,最后灭掉鲁国的却是楚国

齐鲁相邻,两国相爱相杀许多年,最后灭掉鲁国的却是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77 更新时间:2024/2/3 6:20:08

不过,最后灭掉鲁国的,却是楚国,而不是“近水楼台”的齐国。

这是为什么呢?

春秋初期——齐桓公时期:实力基本相当,互有胜负

鲁国国君,是圣人周公的后裔;齐国国君,是功臣吕尚后裔。

因此,周天子分封诸侯时,两国都是政治地位最高的诸侯。

[var1]

西周时,齐、鲁与晋一起“为周室辅”,基本上保持了友好。

春秋开局后,齐、鲁两个邻近的大国迅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不过,春秋初年的鲁国实力并不弱于齐,在竞争中不落下风。

鲁桓公十三年,鲁与纪、郑联军击败了齐、宋、卫、燕联军。

鲁庄公九年,鲁国干涉齐国内政,试图支持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夺位。结果因轻敌为齐军所败。

鲁庄公十年,齐国进攻鲁国。著名的“曹刿论战”发生,鲁军在长勺之战击败齐国。

不久,鲁国又与齐、宋联军战于乘丘,鲁击败宋军,齐师败走。

可以说,春秋初年,鲁齐之间,鲁取得了1败2胜的战绩,不落下风。

齐霸业时期:秩序

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后,齐国的优势开始明显起来。

齐桓公五年,齐国灭掉了依附于鲁的遂国,并再次与鲁作战。

鲁以曹沫为将,三战三败,鲁被迫求和。

不过,在盟会上,曹沫劫持齐桓公,逼迫齐国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

齐桓公原本想要反悔,但管仲提醒“守信于诸侯”,遂如约。

这,也体现了齐国强盛后,一直没有对鲁灭之后快的根本原因。

[var1]

齐桓公、管仲选择的外交路线是“尊王攘夷”,通过重建中原诸侯秩序来确立霸业。

因此,尽管齐桓公的征伐,多以“尊王攘夷”旗号进行,而已经服软且政治地位极高的鲁国,齐是没有理由进一步侵略的。

春秋末年-魏国霸业时期:鲁国生存之道

齐桓公之后,齐国霸业中衰,但是,鲁国的国力衰弱得更快,因此,齐对付鲁还是绰绰有余的。

齐桓公去世后不久,就又发生了齐国讨伐鲁国的战争,鲁僖公派人一顿忽悠,把齐孝公说退了。

此后,鲁国开始了“抱大腿”求生存的道路。

鲁国先是采取“联楚制齐”的策略,在城濮之战后,鲁又麻溜拜晋为老大。

此后百年间,晋国成了鲁国抵抗齐国的主要倚仗。

[var1]

由于齐国进攻鲁国,出发了晋齐之间两次大规模作战,“鞍之战”、“阴晋之战”,晋都大败齐军。

因此,终春秋之世,在晋国的保护下,齐国对鲁的侵略难以得逞。

而且,由于齐国的内乱,齐国还多次把侵略鲁国的土地归还。

比如,鲁定公时期,孔子在鲁国行相事。“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虽然我也不明白齐国为何如此畏惧孔子,但齐国归还土地的结果是真的)

其后,田常在齐掌权后,“欲亲诸侯”,“齐归我侵地”。

战国开始后,强大的晋国消失了,但鲁国又抱着魏国的大腿。

魏惠王的几次会盟,鲁国都是积极参与者。

可以说,抱大腿以抗击齐,是鲁国衰落后的生存之道。(当然,鲁国对齐国也多持“孝敬”态度,采“两属”策略)

当然,这一时期,鲁国仍有一定实力。

战国初期,鲁国曾以吴起为将,击败齐国。

老大“罩着”,加上自己不错的实力,鲁国足以自存。

魏国霸业衰落--齐愍王时期:齐国的算盘

魏国霸业衰落后,齐国一度成为东方的霸主。

魏国这个老大没有了,鲁国找到了楚国。

不久,楚、鲁联合,一起攻齐。

齐国使者出使鲁国,说:齐楚势均力敌,胜负难料。不如你先保持中立,以后谁胜了,你再跟谁一起好不好?

鲁国采纳其言,不与楚联合。

此事,说明了齐、鲁之间微妙的关系。

当时的楚国,毕竟不是春秋时期的晋国、战国初期的魏国,“罩不住”鲁国,鲁国很难凭之对抗近在咫尺的齐。

另一方面,对齐国来说,他有更大的算盘,只要鲁国保持中立,他可以先不攻鲁国。

齐国的算盘,是先灭宋。

[var1]

一旦吞并宋,鲁国就是瓮中之鳖!

前286年,齐灭宋。“泗上诸侯邹鲁皆称臣,诸侯恐惧”。

当然,齐国算盘到底未能得逞,很快被围殴,国力一落千丈。

五国伐齐-鲁亡:无力。

乐毅伐齐之战后,齐国国力一落千丈。

齐自己的五都中,高唐为赵所夺,平陆为魏所取,连自己的五都都拿不回,又有何力灭鲁呢?

田单复齐仅三年,秦攻破楚都郢,楚迁都至陈,开始将发展重点调整到东方。

如此,齐已无力与楚争夺泗上了。

前261年,楚攻取徐州,前255年,楚灭鲁。

特殊政治地位的“护身符”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特殊的政治地位,也是其得以弱而不亡的重要因素。。

[var1]

在周天子的诸侯体系中,鲁国地位是最高的。

鲁国拥有“天子礼乐”的巨大权力。即:直接以周文王为祖先,建立宗庙供奉,并定期剧性祭祀。

尽管天下早已礼崩乐坏,但表面工夫上的礼乐宗法还是要讲的。

春秋时期,姜齐是地位仅次于鲁国的。作为旧诸侯体系的既得利益者,保持对鲁的适当克制,也是确保自己特殊政治地位,对齐是利大于弊的。

田氏代齐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被周天子认可为诸侯,其一直渴望“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自然也要对鲁保持适当克制。

而在田氏得到承认并击败魏国后,一度与秦并列“东西帝”,成为现有秩序最大的破坏者。

但是,对于周、鲁,列强都长期保持特殊克制,以免引起“诸侯恐”。

直到长平之战后,这种克制才基本消除。

前256年,秦灭周,一年后,楚灭鲁。

总的来说,鲁国特殊的政治地位,外加一定的规模实力,使其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地缘上都长期得到“特殊关照”,使齐难以吞并。

更多文章

  • 吴起军事成就很高,却没有列入战国四名将,原来是因为与粉丝重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吴起的资料,历史名人对吴起的评价,吴起武力算几流猛将

    但是令我惊讶的是,以前读《史记》的时候竟然没有注意到,目录中只有《白起王翦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并没有李牧的单独列传,关于李牧的记载也只有寥寥数笔,篇幅不过一页。如此看来,四大名将的说法应该绝非出自《史记》,况且光是战国时期,在《史记》中有资格单独列传的就包括吴起、乐毅、蒙恬等人,而白起、王翦是

  • 为何战国前期很强大的魏国,打着打着就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国在战国初期有多强,战国前期为什么是魏国最强,战国一开始魏国实力如何

    [var1]而在转年的公元前340年,齐国、秦国、赵国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这个中原霸主发起了攻击。秦国在商鞅的带领之下,利用公子卬的轻信,不仅俘获了公子卬,还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魏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河西地,最为重要的是都城安邑也再无屏障。有着纠纠雄师的魏国,也从此开始一路下滑,魏惠王也不得不迁都大梁。而这

  • 千古一帝秦始皇赢遍了六国诸侯,却败给了赵氏宗族远亲,大秦遂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是不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历史罪人,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路

    [var1]很多人说秦始皇输了,延续数百年的祖先遗愿,举全国之力建立的秦帝国,在短短十几年间土崩瓦解、轰然倒塌,成为一座空荡荡的废墟。就连秦始皇嬴政心心念的,直到秦二世胡亥即位也未能竣工的阿房宫,在“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起义洪流中烟消云散。可我认为秦始皇赢了,他成功地去除掉存在于六

  • 如果蜀国没有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南方,能不能得到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国伐魏损失哪个大,蜀国可以伐魏吗,蜀国怎样才能灭掉魏国

    蜀国和魏国的国力差距巨大不管从人口、经济、军事哪一个方面去看,蜀国的国力都不到魏国的五分之一。蜀国灭亡的时候,蜀国的人口只有90万人,而魏国的人口多达460万人。魏国占据了北方的九个州,蜀国只占据了一个不完整的益州。魏国全盛时期的兵力多达60万人,而蜀国全盛时期的兵力也只有10万人。从蜀国和魏国的国

  • 曹操五大错:留错一人,放错一人,信错一人,睡错一人,杀错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一生犯下的五大错,曹操一生错杀的人有哪些,曹操一生杀错了一个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献帝刘协的名义东征西讨,对内先后消灭了袁术、袁绍、吕布、马超、刘表等势力,对外则降服鲜卑、南匈奴、乌桓等部落。所以,三国时中原乱成了一锅粥,但是却没有异族敢攻打中原,这些都是曹操的功劳。曹操一生雄才大略,文章武功无一不精,绝对是一位能够与秦皇汉武比肩的英雄人

  • 王昭君嫁给了儿子,曹丕娶了自己的庶母,二者评价为何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丕死后谁继承了王昭君,王昭君和曹丕是一个朝代吗,王昭君和曹丕谁厉害

    那其实我们要说说两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大家都知道昭君出塞,那是汉朝时期,耳熟能详的版本就是汉元帝后宫众多,很多妃子都见不到他,汉元帝就让画师毛延寿把后宫美女都画在布帛上,根据画像召幸女子侍寝。王昭君没有贿赂画师,结果画师心存怨恨,故意给王昭君在额头上多画了一颗痣,结果汉元帝就没看上王昭君。

  • 汉初三大名将之一,梁王彭越如何支持刘邦打败项羽?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梁王彭越真实照片,彭越为什么背叛项羽,刘邦最后怎么打败项羽

    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协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支持汉王刘邦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战败,向西溃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池又都丢掉,独自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公元前204年,彭

  • 魏延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在诸葛亮死后却被灭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死后兵权为什么不给魏延,你知道诸葛亮为何死后要杀魏延,诸葛亮死后为什么杀魏延真正答案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打算亲率兵马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仿效韩信故事,与诸葛亮会师潼关,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魏延剧照魏延作战

  • 葛侯即武侯:季汉丞相诸葛亮的姓氏“诸葛”是如何起源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到底是姓葛还是姓诸葛,诸葛亮的家族世系,诸葛亮的名字后面两个字的来历

    客观地讲,山东地方领导回答不上来也是情理之中的。要知道季汉丞相诸葛武侯在中国虽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绝大部分人还真不太清楚“诸葛”姓的起源。那么诸葛武侯的姓氏“诸葛”是如何起源的呢?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实行分封制,将天下分封为几百个诸侯国。除了西周宗室和外戚功臣之外,很多上古帝王的后裔也被封为诸侯。据

  • 赵云被称为“五虎上将”,为何一辈子都不被重用?三件事道出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真实赵云为何终身不被重用,赵云为什么能当五虎,历史上赵云为什么不受重用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各方政权为争得霸主地位,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在这其中武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东汉末年朝局动荡,各地割据政权相继建立,汉王朝名存实亡。中华大地陷入混战之际,涌现出一大批英雄豪杰,为这个气势磅礴的年代注入新鲜的活力,比如:“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的关羽;“